地震力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Part.4]

上一篇我們討論了如何從地震的實測地面加速度入手,得到房子的等效地震加速度,也就是所需要承受的地震力。地震作用的大小,其實只跟房子的自振周期有關。

比如說,同樣都是1995年的阪神地震,房子的自振周期不同,其地震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就完全不同。

如果房子的自振周期是0.243秒,那麼最大地震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為1.47。

如果自振周期是0.5秒,最大地震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就是2.14。

如果自振周期是1秒,最大地震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就是1.50。

如果自振周期是2秒,最大地震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就是0.40。

也就是說,我們得到了四組數據,0.243秒對應1.47,0.5秒對應2.14,1秒對應1.50,2秒對應0.40。

把這組數據畫成圖像,橫坐標是自振周期,縱坐標是該自振周期對應的最大地震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

這位看官說了,你這不科學啊,我們只是知道橫坐標0.5秒和1秒這兩個點的情況,並不知道這兩點之間的情況啊!

沒錯,所以我們要逐個逐個計算,對於每一個周期,都計算出相對應的最大地震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來。

換言之,我們現在有了四組數據,我們要把這個計算過程重複許多許多遍,進而得到許多許多組數據。我們要求出對應於 0.01秒、0.02秒、0.03秒、0.04秒、0.05秒……每一個自振周期值所對應的等效地震加速度來。

這位看官又說了,那這計算量也太大了,重複這麼多次,求這麼多的數據,得算到什麼時候!沒關係,我們有計算機,計算機最不怕的就是重複計算。

基於我們之前第二篇的 Matlab 代碼,稍加改動,我們就可以求出這些數據點來。

最終的結果,我們得到了大量的自振周期與等效地震加速度相對應的數據。

這個就是這些數據點描成的圖像。對比一下我們的幾個例子:橫坐標0.5,縱坐標對應2.1;橫坐標1,縱坐標1.5;橫坐標2,縱坐標對應0.4。

這個圖像就是這次阪神地震的「反應譜」,可以很方便的用來求解建築結構的地震力。比如說我們的這個小房子,我們很容易知道它的自振周期是0.243秒,然後我們去這個「反應譜」里,找到橫坐標0.243,然後看對應的豎坐標是多少,恩,是1.47,所以最大地震力就等於房子重力的1.47倍。

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沒錯,我們兜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第一篇的內容上來啦。

在第一篇里,我們就是用這種方法,橫坐標0.243,找到縱坐標0.16的。

呃,為什麼我們這裡的反應譜這麼不光滑,而規範上的看上去那麼簡潔呢?規範里的這些參數、公式是怎麼來的呢?規範里的反應譜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是不是一群「磚家」拍腦門亂想的?

事實上,我們這裡得到的反應譜,只是阪神地震這一次地震在這個地震記錄儀所在位置的反應譜,而規範需要給出的反應譜,是某個地區的反應譜。規範的反應譜需要考慮這個地區所可能發生的各種地震的綜合情況,而不僅僅只考慮某一次地震。

比如說,我想要給出西雅圖地區的反應譜,首先我得收集西雅圖及其附近地區的歷次地震實測記錄,然後求出每一次實際地震的反應譜。

圖中的每一條藍線,都是一次實際地震的反應譜。有了這麼多的反應譜,我再對它們取平均值,得到圖中的紅色曲線,這代表了該地區發生過的實際地震的平均情況。

然後,對於紅色的這條平均反應譜,基於不同的抗震目標,我們要考慮適當的縮放,這還牽扯到概率理論、可靠度等等方面。這之後,為了方便使用,我們要給出一個簡潔的數學表達式,也就是說,我們要調整規範的公式、參數,使得規範得出的藍色反應譜接近於處理之後的實際反應譜。

至於如何讓規範的數學表達式接近實際情況,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比如中國規範的表達式是這樣的:

而美國規範則是這樣規定的:

其實呢,道理都是一樣的,追求的也是一個目標,只不過是細節不同而已。

不僅僅是等效的地震加速度,位移和速度其實也可以表達成反應譜的形式。對於同一個自振周期而言,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等比例縮放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三個反應譜畫在同一張圖形里。

橫坐標是自振周期,縱坐標是該自振周期對應的最大速度,斜45度坐標是該自振周期對應的最大加速度,斜135度坐標是該自振周期對應的最大位移。四向坐標都採用對數坐標。而灰色、藍色、紅色不同的反應譜,則是我們在根據不同的設防目標進行適當的調整。

到此為止,我們算是把這個一層小房子折騰的差不多了。這位看官說了,搞了半天才只能應付一層小房子,兩層的怎麼辦?不同樓層會不會互相影響?三層的呢?別著急,我們下一篇就開始向三層進軍。

推薦閱讀:

沒有剪力牆的高層結構?
超高層建築結構是如何抗風的?——結構風工程入門參考
如果這都不算愛
【工程案例】已有網架下面新增吊頂怎麼辦?網架吊頂怎樣與已有網架連接?
關於網格布和鋼絲網,你需要了解的幾點區別。

TAG:土木工程 | 结构工程 | 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