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薰衣草的夢
1. 本尊
無論如何,不得不承認「薰衣草」的確是一個翻譯得很好的名字。這個名字屬於唇形科薰衣草屬的28個物種(及其相關雜交種),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正是因為它們與生俱來的清新香味而被作為洗衣泡澡的重要材料。薰衣草的拉丁學名Lavendula,原本也有「清潔、浣洗」之意;而到了宗教高於一切的中世紀,人們甚至給它的香味安排了一個更神聖的來源——在聖母瑪利亞抱著嬰兒耶穌逃亡的途中,將清洗過的衣物晾置在薰衣草上,於是便給這種小小香草留下了基督的味道。當然那是神學家們才會相信的版本……但,直至如今,如果要提到聖母的愛,薰衣草仍然是一個不錯的象徵。
雖然也不過就這麼二三十個成員,但薰衣草屬的各位,其實仍然有些明顯的形態差異。比如形象最經典的狹葉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另外還有一種很奇葩的綠薰衣草Lavandula viridis,不過是個稀罕物,國內比較少見。
2. 真偽
也許正因為各種薰衣草的形態不盡相同,而這一股觀賞的風氣又勁頭太足,於是也有很多把其它植物錯認為薰衣草的現象——無意或是故意的。薰衣草所在的唇形科,本來就是一個分布廣而物種多的大科,其中自然不乏與薰衣草們外形接近的「表親」。其中最容易被混淆視聽的,應該就是鼠尾草屬Salvia的植物了。比如藍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也叫「一串藍」的(和一串紅確實是本家),不得不承認這位同學真的比某些薰衣草還像薰衣草……
成片種植之後就更加以假亂真了……額,怎麼好像比薰衣草花海還好看……
薰衣草的葉片為線形至披針形或羽狀分裂;
而大部分鼠尾草為單葉,接近三角形或卵圓形。
分辨方法不解釋,都看得出來區別在哪……
3. 因緣
這是一個全方位審美西化的年代。上網隨便搜搜,大江南北的「薰衣草莊園」如雨後春筍般次第崛起。可是你看到的,真的是薰衣草嗎?
老實說,無論從文化風俗還是生活需要,薰衣草在中國並不是太合拍的角色。此君原產地中海沿岸,適應的也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和四季分明、雨熱同期的大陸東海岸氣候非常不一樣。這也好解釋為什麼許多國內的「薰衣草莊園」,景色都不太理想;一旦不理想,也就只有用其它似是而非的花草來填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了。
話又說回來。身為「世界園林之母」的中國其實從來不缺觀賞花卉。從各種牡丹芍藥、薔薇月季、桃李梅杏,到大山深處得天獨厚的山茶與杜鵑,都曾叫西方人難以置信地驚艷。可是站在流行舞台上的那些,卻偏偏是來自異鄉的舶來品,如薰衣草,如鬱金香,如日本櫻花。或許大家賞的並不只是花而已吧?除了像我們這一撮挑剔而固執的極端分子,真沒有那麼多人在意花朵們不一樣的形態、質感、寓意……更多的卻像是某種期待,關於那背後的文明模式與風土人情。櫻花的風雅,鬱金香的貴族氣,薰衣草的浪漫閑適,都會讓置身其中的我們找到不一樣的身份歸屬,從而明知那些宣傳往往存在誇大其詞的嫌疑,也還是忍不住一年一年地赴約而至。
種花不易,賞花更不易。薰衣草這樣的一個紫色夢境,且行且珍惜吧。(本文修改版曾發表於果殼網。圖片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宿舍奇遇記:四個中國新生b講述美國宿舍里不為人知的秘密
※家居新風尚 好想在家裡做一面黑板牆
※牛仔專題 | 牛仔元素那麼多,把這三件搭的好看就夠了
※情商高的人肯定具備的 5 個特徵
※長得帥的人的生活有哪些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