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漢字去掉「勾」會變得很奇怪?
比如帶 "木, 不" 的字, 有沒有勾都沒差, 但另一些像是 "丁, 亍, 於" 這種, 去掉勾以後會變得很奇怪甚至變成另一個字, 這樣的字有哪些呢?
你發現了楷書的一個真相:楷書中的一些「鉤」,有些是舊時原生的,有些是楷書時代才後起的。
沒記錯的話,題主是當年「隸辨隸書體」的作者。參考當時的隸書,就可以發現這兩類鉤的明顯差別:楷書後起的鉤在隸書中一般是不寫的;而原生的鉤則在隸書中要寫成折或彎的。
比如:門、羽、行、竹、小 等字的豎鉤,在隸書中只寫作豎,這有可能是楷書為了行筆流暢而帶出來的鉤,當這筆鉤處於字上時也經常可以省掉(如 習、少 等字的鉤就可以不寫)。而 刀(包括 刂)、力、豕、句、於、丁 等字的豎鉤則來自隸書(乃至更早時期)的彎,這種情形下的鉤就是必備的了(甚至其豎畫也往往是彎的)。
多數橫鉤「乛」都來自橫折,鉤是不能省的。而豎曲鉤「乚」是否帶鉤則往往比較自由,傳統楷書常見的做法是只有主筆帶鉤,其他的不帶鉤(與 一字不二捺 相仿)。「戈」字的斜鉤,帶不帶鉤也比較自由,可以參考一下「戔」字的傳統寫法。
溝購鉤構芶
來知乎後收穫最高贊,和最多條評論
感激涕零!!真是個悲傷的故事因為你已經習慣這些字帶勾了,沒有才會覺得奇怪。在不認識漢字的外國人看來就沒感覺了。
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在批鬥台灣教育部門的「國字標準字體」
苟字和利字都得有勾~
哎,當然是「於」
於:???
參看「永字八法」,勾也是漢字筆畫的一種。
至於「木,不」為什麼會帶上勾,個人猜測是部分書法家的書寫習慣帶來的影響,在不影響識別的情況下習慣在豎劃底部上提;而後人可能會根據喜好或是保留特點的情況下,在復刻或提煉過程中予以保留,參考字體,聚珍仿宋的「木,不,於,干」。
字體設計要注意識別性,「於」字去掉勾就成了「干」……
月
新。不加勾感覺像是日文漢字。
類似的還有化字右邊不出頭,天字上面一橫長。
心和帶立刀的字不帶勾都很好看
找本字典,查筆劃最少的帶勾的那一片字,去掉勾沒幾個不難受的
以前中學的時候,有些女同學寫「小」字就不帶勾,而且這樣寫的不止一個。當時覺得沒什麼,並不影響觀看,還覺得挺萌的。到後來我個人就比較喜歡有筆鋒的字(雖然我的字不咋樣),所以現在再回想沒有勾的「小」,就覺得很彆扭。
這麼一改變得寬泛了好多【懶得去想了
為了迎合專搞康熙的口味,槽點之一應該是門【
我可是國標忠實腦殘粉,親殺雜茶餘少鉤要跟你拚命的【【【
推薦閱讀:
※蔡英文寫的「點亮台灣」
※二廠開工——自繪方塊字/假名風格偽拉丁字母一套
※日本新版《常用漢字表》中新追加的漢字為什麼都是康熙字典體舊字形,而不按新字體新字形類推簡化或修改?
※漢語句法成分問題:為什麼它是中心語?
※「卻」從「?仌口」(U+27BAB) 還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