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人類之間只有利益你同意么?

有的時候會突然覺得人與人之間無論什麼都可以用利益來解釋。想到的一個甩去道德的例子 父母養育孩子是為了精神和心理上的慰籍

PS:題主水平有限無法完美轉換成語言複述自己的觀點


愛情友情親情也是廣義利益的一種,由激素本能引發。


看你的計量單位是什麼

如果是單一一件事,然後其影響條件來看,不是所有都是利益。

但是如果長期和整體來看,是


經濟學家說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用經濟活動來解釋。

社會學家說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用性來解釋。

數學家說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用數學來解釋。

人和人之間有絕對的利益,有相對的利益,但不僅僅是只有利益這麼狹隘。

還有嫉妒,貪婪,自私,陰謀,愛恨情仇,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各方面的情緒,如果非要概括,也不能用利益這個詞。應該用陪伴吧。大家過個幾十年一百多年,塵歸塵,土歸土,可不都是相互陪伴著等死么。


謝邀!

  1. 嚴格來說,的確只有利益。
  2. 但是這利益絕不只是物質利益或者經濟利益,不少是感情上的「利益」,這是因為人有精神需求需要滿足。


謝邀……

可以是可以……但這樣的「利益」就會轉變成一個單純的用於描述行為模式的辭彙……雖然說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我用起來也很習慣……但是這與人們在日常語言中的用法是有比較顯著的區別的(儘管我認為日常語言中的用法存在很多無法彌補的漏洞)……


謝邀。

大家都來同意題主,那我來說點不同的意見吧…

其實這問題,我記得先人好像也提過了,具體出處有些忘了,應該功利主義者提出來的,大概意思就是:

這世界其實就是由利益鏈接的,哪怕是自我奉獻、捐贈、甚至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什麼的,也不過是個人的心理滿足罷了;

而為母愛、父愛、親情什麼的自我犧牲,甚至是獻出生命,也不過是人類社會的隱性要求罷了,說得好聽點是為了全體的利益,摒除了私利,其實還是希望日後他人也這樣對自己,我為人人了,可不得人人為我不是么?歸根結底還是自己~

先來討論一個概念——如何界定利益?

通俗的說就是好處——功名利祿、聲色犬馬、錢財富貴,這些所有用來滿足人類慾望的一系列物質乃至精神的玩意,或給人以快感,或予人以滿足,或最直接的給人以實實在在的好處(譬如錢)。

所以利益依附於慾望而生,而人的基因註定了人會擁有慾望,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全tm是利益的關係。

對吧?

如果你同意利益是這麼個東西的話,請繼續往下看:

問題是大家都把慾望滿足等同於利益獲得,而忽略了自由意志的存在。

譬如:

父母養育孩子是為了精神和心理上的慰藉。

那請問為什麼丁克不生小孩?

因為他們不需要精神和心理的慰藉?

還是他們消費不起精神和心理的慰藉?

那又為什麼有那麼多經濟狀況相似的工薪家庭選擇生小孩?

按照這個說法,生小孩也是為了利益,不生小孩也是為了利益,為什麼同樣為了利益,會有完全不同的選擇?

你可以論述說,這正證明了每個人的利益都不相同,所以大家才會存在利益糾紛。

而我要告訴你的是,這不過是不同生活的選擇,跟利益沒什麼相關。

因為你說養兒防老類似積穀防饑,倒也說得通,你說為了精神和心理慰藉就有那麼點啥了…

精神和心理慰藉只不過是生了小孩的衍生物,而不是生小孩的原因。

就好比人說打遊戲可以預防老年痴呆,搓麻將可以提高記憶水平。

然後你跟我說你打遊戲是為了預防老年痴呆,搓麻將是為了提高技藝水平??

你自己信嗎?

同樣的,看我們人與人是不是為了利益,應該看原因,而不是看結果。

拿這個例子來說:

愛情友情親情也是廣義利益的一種,由激素本能引發。

為了利益應當是主動的訴求,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倘若人跟人之間只有利益的話,那麼人跟人之間的交往就只剩下主動交往了。

(因為利益=慾望=主動)

可你跟你同桌為什麼成為朋友了?

是的,也許他成為你朋友之後你不那麼孤獨,人也更開心了,激素都分泌的暢快了。

但你最開始的時候為什麼跟他成為朋友?

大抵是因為老師分配了他成為你的同桌了吧?

這時候按這位答主答案里的思想反駁:

嘿,你想要交朋友這件事本身,就是基因深層次的訴求,也是為了群居,為了安全的考慮,所以你交朋友,內心裡就是為了達到「組建小團體」這個利益的!!

可實際上,也有些人成了同桌,卻沒有成為朋友的,甚至一開始就吵架互相看不對眼的。

why?為了利益的話,我們不是應該籠絡一切可以籠絡的力量,或者通過打擊對方來建立起什麼威勢嗎?又或者切實的「損人利己」不是么?怎麼會有「兩敗俱傷」我也要乾的情況出現?

激素的作用到哪去了?

真正能讓你們成為朋友的,往往是因為相同的志趣,相同的愛好,談的投機的氛圍,互相使壞相互打掩護的羈絆。

這是原因,由此帶來愉悅,小團體,精神上的舒爽,那是結果。

我們不能因為結果有益處,就把全人類的行為都認為了是為了利益。

這是本末倒置…

更深層次的說,我反對這個觀點的原因,是因為完全扼殺了自由意志的存在。

因為選擇的存在,意味著自由意志的存在。

沒有自由意志的選擇,不過是遵循著某種公式的計算。

而人與人之間倘若只有利益,則證明人不過是一堆基因衍生的道具,所有的感情,思考全是自欺欺人。

反過來說,假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利益,那就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存在選擇。

……

呃,很晚了,總之有沒有自由意志的存在,請看這個傳送門: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 心理學

我希望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包括題主都先把這個問題內的答案看一遍,在確認自由意志的存在與否之後,再回過頭來考慮人與人之間是否都是利益關係的問題。

當然我個人是傾向於存在。

只是不論我如何傾向,我希望大家不要對這麼有爭議性的論點妄下斷言。

說句得罪人的話,很多人得出世界是悲觀的結論,便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看破紅塵我真叼的優越感——因為自己的聰明而停止了思考,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真理。

可事實真就如此嗎?

※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這裡說明一下:我說自由意志,並非指人類擁有徹底的自由,而是在討論人類在意志上是否擁有一定的自由。

以上。


顯然不同意,你把A. T. Field往哪放?初號機裝作沒電的樣子說道


很早以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還以為只是我自己有過這種想法,沒想到還是有很多人也這樣想的。握個手~

我認為這種利益關係是存在的,只是有些利益是被認為高尚的,有些是被認為俗套的。其實人都是自私的,從一生下來就會尋找利己的方式生存,這種骨子裡的本能不會改變,現在的我們只是經過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才形成的,才得到了一定的社會約束。

的確,都說父母對子女是無私的愛,不求回報。那麼,我認為這只是一種長期形成的習慣而已,是一種自然屬性,也是社會屬性,無論是人和動物,都在不停地進化中,最後形成了這樣的社會。

父母也會從孩子那裡得到幸福、快樂、成就感、責任感等等各種人需要的感情,雖然好像不是主動去尋找這些東西的,但是這些的的確確是他們所獲得的「利益」。

其實感覺要深究這個問題,需要的知識理論太多啦,要讓我現在說清楚,我是找不到足夠的證據去證明的!

我還是趕緊滾去看書吧,補知識補腦


基本是,大部分情況是。但不絕對。

以朋友圈為例,因為我的平民主義立場,微信朋友圈的「精英」們已經開始不理我了(不過精英們還是有素質,沒拉黑,除了一個)。因為利益的分歧。

「民族良心」們口口聲聲「憂國憂民,法治情懷」,其實不過是懷念精英政治及其利益。

父母子女戀人夫妻也是這樣。但父母對子女稍有例外,父母確實從子女那裡得到巨大福利,但出於本能,對子女的付出通常仍是無條件的,寧願利益虧損的。


如果人類是「理性」的,那確實是這樣。

然而並不是。


如果只有利益就好了,就沒有那麼多莫名其妙的破事了。


只是正常的追求獲得和收穫罷了,雖然現實如此,但但別那麼悲觀,人與人交往中,你也獲得了一些東西,譬如情感慰藉和精神寄託,或者更深些存在價值,這就夠了,


同意!!!!!


我想說,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


當然可以用利益這種範式去詮釋人的行為,但這裡隱含了一個問題,我們日常語言中對於「利益」的看法與這個範式並不在同一個層面,因而不注意的話會導致一種價值思維的混亂,如果換成一個專門辭彙與日常語言獨立開來,比如「心理能」(隨便舉個例子),你就會很容易發現那個不注意會跌入的陷阱。因為愛孩子和這個心理能不是同一個層面的詮釋,互不衝突,而「利益」就會混淆這兩個層面,好像人仍然是出於「自私」而行事的,而這個「自私」是被討厭的對象,是日常語言中包含的價值判斷。


互相幫助和互相利用之間的區別是情懷!!!

情懷是最重要噠!!!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