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個案超過兩年,是什麼體會?
必須是同一來訪者和同一諮詢師持續超兩年。
來訪者可以答,諮詢師可以答。沙盤始祖卡爾夫做達達的個案是兩年半。
-------------------------------------------------------------------------------------------------------
每個個案都不一樣啊!
有幾年都感覺在原地兜圈、似乎難作寸進的;
有一直不斷擴展心理「版圖」、前後幾乎判若兩人的;有一年兩年都在「醞釀」和積累,真正「入門」之後大步前進的;也有如同細水長流/滴水穿石的……無論作為諮詢師還是當事人,大體上還是「積跬步至千里、匯小流成江海」的自然規律。多數人的體驗還是短期說不出有什麼太驚天動地的感覺,多數時候只會有某些小「高光」片段的印象,但每隔半年一年回頭看看,還是能確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現實生活確實在發生變化——這也是這些個案能一直延續的重要動力。至於一上來就勢如破竹、或者怎麼努力都停滯不前的,總歸是少數。因變更生活城市中斷過諮詢,最近又開始恢復諮詢。按照一周一次的頻率,中斷之前也有三年了。具體的情況其實都不太記得,只記得諮詢過程中,諮詢師的很多問話,會引發我很多思考,醍醐灌頂的感覺。諮詢師給我的心理支持,也給我增添了很多動力和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我想我會持續諮詢下去。
人就不一樣了,一定有所提升。同時,這種關係持續兩年,彼此間的信任已經到了家人的級別,如果諮詢師有格局,會幫助咨客走向一個人生的新世界。
你大概不清楚,這個時間不算什麼,在精神分析裡面,兩年是個很短的時間。我接受分析時間7年,還在繼續,這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幫助自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我自己的分析者,超過三年的也有很多。
能做的久,咨客一定對自己有足夠的慾望,改變自己的慾望,諮詢師一定有本事,有曾經改變了自己人生的本事。
匿名寫個回答,怕被熟人瞧見……
快3年了,第一年結束後頻率提升成一周兩次,所以按一周一次算,也是快見他5年了。
體驗啊,體驗就是越來越信任,越來越敢說,之前覺得是禁忌的話題現在隨便說,而且拓展的新話題真是內心特別深的一些東西。經常都會有這樣的感慨」天啊我竟然和他在說這個,我之前可是絕對不敢說也不想說的啊!「
一切都挺好的,關係很穩定,我自己改善很大,心理諮詢真神奇。
唯一擔心的是,自己會不會離不開他了啊,現在很依賴他,很依賴諮詢,已經做了這麼久諮詢了,還要做多久我才有能力離開他啊,總歸是要離開的。
PS. 我是人格障礙,我也不知道諮詢師為什麼要告訴我他對我的診斷,我特別抗拒他告訴我這個。我問過他要治好PD要多久,他說以年為計算單位。讓我既覺得遙遙無期,又覺得很憧憬,治好了我是啥樣呢?!
先是修護本我,有種被愛、被關懷、被關注的感覺,是我很期待的。
在初始階段,越明確,越期待,這方面的進展似乎會越快。現階段,面對的是過強的超我,進展會慢些。大概我缺少這方面的經驗,有點空白、無能為力的感覺。情緒和期待,引導著我往前走。
因為上階段積極的體驗,對心理諮詢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感。
還會繼續,期待更多更美好的體驗。你說的兩年是指時間跨度兩年? 還有一種情況,來訪者每周兩次甚至更高的頻率,那麼一年的時間就達到了兩年的諮詢量。 什麼感受,讓我告訴你,還是每天想死的感受,不過我還不到兩年,還差幾個月,我只想說這是一個漫長又煎熬的過程。
來訪者。斷斷續續但是時間總長超過兩年。很難分清成長是體驗增加導致還是諮詢導致。僅僅談關係部分。會覺得,和諮詢師關係非常的安穩。更像是和可以很久不聯繫也不影響感情的朋友一樣。我可以完全不涉入對方的生活,同時不感到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慌。關係變化過程大致是:試探--&>初步信任--&>開始潛在擔憂,患得患失--&>信任,但失落--&>安穩。有一段時間恐懼來源於,覺得諮詢師太自然的自我暴露讓我難以承受這種被信任的壓力吧。然後患得患失在於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樣的信任之類的。失落感大致來源於工作關係讓我覺得也許對方對我的態度都是戴上面具之後的。畢竟我自己就很喜歡裝作好好先生。後來不再去懷疑了之後就獲得安穩了。
我可能會傾向於把諮詢關係定義為親近但不親密的朋友關係吧。所以不需要去考慮知乎很多問題中的來訪者覺得自己對諮詢師不重要因為他對於自己是唯一的,而自己只是許多來訪者中的一個。因為他也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呀。你還有很多朋友,朋友們給你帶來很多心理支持。而對於他也是一樣,來訪者和來訪者是不一樣的。所以即使他有千千萬萬個來訪者,你也是獨一無二的。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樣的呀。雙方都是對方生活的一個小部分而已。
與其懷疑不如相信自己的感受吧。我可以感覺到對方的真實的擔憂和關懷,所以我願意相信一定程度我們的關係是真實的。他不是在扮演一個共情者的角色而是實際上在共情中。想通這個之後我就基本對諮詢關係安穩了。甚至我知道曾經諮詢師對我產生過憤怒或者一定程度的厭惡。但是我也不太在意。因為,這種情感也是真實的,和關切的部分一樣。而憤怒本身讓我反而覺得這個人更真實了。不是一個只會微笑和理解,做出治療性反饋的「諮詢師」(職業標籤),而是一個人。那麼作為一個個體,我們的關係當然就是真實的,而不是標籤化的「諮詢師」與「來訪者」的關係。我是不太認同知乎上主流觀點所說的,諮詢關係虛幻的。關係是真實的,只是你的想像是虛幻的而已。諮詢師提出以後要我主動去約他,而不是每次都是他主動來約我。我覺得難過極了,很生氣,覺得諮詢師破壞了我們的同盟。半夜我留語音他,我感覺他是想要我離開他,那麼如他所願吧。20分鐘後,諮詢師復我,明天繼續諮詢。可是我已經不再想諮詢了,我不想再見到他。
推薦閱讀:
※簡單心理Uni和簡單心理專業委員會,將會如何永久的改變心理諮詢行業?
※在心理諮詢中,錢是怎樣一種存在?
※關於愛 心理諮詢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