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經濟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真實的東北經濟歷史演變究竟是怎樣的。

最近很多新聞媒體,出現東北經濟和人口迅速衰落的文章。然而新聞出現後,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看到的並不是全國人民的關注,更多的是對於東北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討論。甚至有某詢新聞的嘉賓,竟然大談東北人不生孩子拖累全國。因此我內心十分的感慨。希望藉此地,通過知乎中各界的達人,告訴我們一個真相。


以下的文字,來源於《近代東北城市的歷史變遷》-作者曲曉范及網路中其它一些關於東北經濟研究者的文章。

「大部分內地人人認為東北的工業是新中國解放以後由中國建設的。其實這是很大的誤區,東北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是東亞的繁華的工業地區,而且經濟也十分繁榮,後來的滿洲國富強程度更是超過了日本本土,東北成為亞洲最繁華最富強的「國家」。1945年時東北的GDP佔中國的85%,而當時中國內地(包括上海、台灣)僅僅佔中國整體的15%。所以請不要再說是新中國建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就連日本侵佔,蘇聯支援建設都是後來的事情,東北經濟的繁榮和富裕規模雛形完全是有東北人自己建立的,是東北王張作霖時代的民族工業興起之時就開始的。」

1945年GDP佔據了中國的85%,然後才是國共兩黨爭奪東北,接下來才是新中國成立後,在當時亞洲最富裕的東北工業地區上不懂經濟的胡亂規划了今天國人所謂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東北百年來,無論是張作霖的軍閥戰爭、俄國侵佔、日本侵略、滿洲國的水深火熱等,卻都保證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經濟增長和速度,也保證了上世紀前三十年世界最大的向滿洲移民潮,所謂的闖關東!倘若東北當時真的水深火熱,會有上千萬的關內人冒死前去移民嗎?而直到國共爭奪,再到新中國接管後東北才遭到了真正嚴重的破壞,無論從經濟、工業基礎、資源環境的污染、森林的砍伐,包括建國後對東北100個城市雜亂無章的重新亂建設,當時亞洲最先進的曾與華盛頓齊名的長春、當時遠東的金融中心與巴黎稱為姐妹城的哈爾濱、世界聞名工業地帶東方魯爾瀋陽和完全由德國規劃建設的大連均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淪落為國內2、3線城市。

首先我們來看過去東北的城市建設

「多少年來,提到舊中國的城市繁華時,人們總是不厭其煩地說起上海灘,並稱上海為遠東第一大城市,等等。其實,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地處東北腹地的哈爾濱,早已成為亞洲第二國際大都市了。有資料記載,1927年時,北平、上海、廣州拍發到歐美各國的電報竟然須轉經哈爾濱才可發離中國本土。上世紀20年代末,哈爾濱依託黑龍江省內產糧區的優勢,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麵粉、麵包、酒精和啤酒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由此使哈爾濱的濱江海關位居全國六大海關之首。同時,全球有34家外資銀行在哈爾濱開設分支機構,全市各類金融營業網店1280餘家,與巴黎、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直接業務往來,哈爾濱的金融動態可以左右全中國和遠東的金融形勢。與此同時,在哈爾濱的外國商業機構多達1809個。當時,連通西伯利亞大鐵路和國內各線鐵路的哈爾濱火車站,也成了當時亞洲最繁忙的客貨火車站,包括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國的旅客乘火車前往歐陸各個城市都需要轉道哈爾濱。哈爾濱火車站已可以出售直達歐洲各城市的火車票。說到東北地區的鐵路交通,在當時的中國也是絕對一流的。」

以上摘自:《我要告訴你東北在歷史上有多麼的富足?!》 --雪捲風升的博客

解放前長春

我們長春現在依然廣為人知的有偽滿洲建築八大處。當然有部分已經改建。但據爺爺奶奶輩的人談論。當時的建築,在設計和建造中無論是規模,用材。都遠遠超過同期關內水平。

東北城市化的比例在當時的國內也是最高的。由於關內連年內戰,赤貧的中國人口大量湧向關外,1936年1月,全東北人口3097萬,到年底猛增到3701萬人,1941年達到4229萬人。東北在張作霖家族時代就以驚人的城市化進度超越東部沿海,偽滿時期城市人口繼續增長,1931年9.18事變前夕,東北城市化水平為11.5%,1942年達到23.8%,而中國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達到18.96%(2001年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達到52.1%,而2003年中國城市化水平為37%,)。

有資料表明,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夕,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為11.5%,1942年達到23.8%。而據2001年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中國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達到18.96%,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達到52.1%。中國東北地區無疑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經濟成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其次我們來看一看東北的鐵路系統:

1939年東北鐵路里程超過10000公里,1945年達到11479公里,而中國1949年鐵路總里程22000公里,1943年東北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當年或近年的中國航空線總里程目前沒有數據,但是可以參考的是,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才1.14萬公里。1940年,時速130公里的彈丸高速列車由大連機車廠研製成功。1934年至1943年運營於南滿鐵路新京至大連區間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採用大連製造的SL-7流線型機車,全封閉式空調車廂。

1931年9月以前,東北地區的主要幹線鐵路已基本建成,總里程超過7000公里,絕大多數縣城和一部分村鎮都通了火車。到1945年9月,東北鐵路達到11479公里,而當時全國的鐵路總里程僅接近兩萬公里。1940年,時速130公里的彈丸高速列車由大連機車廠研製成功。1934年至1943年運營於南滿鐵路新京至大連區間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採用大連製造的SL-7流線型機車,全封閉式空調車廂。

到1945年,東北地區工業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本土,達到亞洲第一。從瀋陽到大連的沈大鐵路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大小城市連成一片,成為當時世界上有名的「綿長工業區」,而瀋陽鐵西區則被譽為「東方魯爾」。

抗日戰爭蘇聯解放時期

1945年8月8日,蘇聯調集150萬軍隊摧毀了中國東北地區境內的侵華日軍,隨後於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便把東北的工廠、礦山、電站等絕大多數機器設備等物資拆運回國,共計搶運了7個多月時間,開往蘇聯的重載火車日夜不停,其間甚至連長春市政府機關里的高檔辦公傢具都不放過。

據史料記載,當時,僅拆運位居亞洲第二的鞍鋼就用了40天時間,累計發運貨車60餘列,幾乎所有高爐、電爐和軋機等冶金設備被搶運一空。1945年11月15日前,僅從瀋陽每天就有200輛貨車開往蘇聯。到1946年初,瀋陽市內90%以上的工廠都成空殼,連門窗都被蘇軍拆走。據鐵路部門資料統計,蘇軍在此期間共計劫鐵路機車約佔東北地區機車總數的75%,劫走的鐵路貨車則佔東北地區貨車總數的93%,而東北地區集中了當時中國的大部分鐵路物資和幾乎全部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運輸車輛。

看到這裡,我清晰的記得,爺爺說過,中蘇蜜月期的時候,我們是把最好的糧食和作物,運給了蘇聯老大哥。

=====================================================================

為什麼我們東北人,會被全國人民誤解為懶?

我個人覺得說東北人懶惰,就好比現在我們談的希臘人。由於歷史的原因,當然這裡也包括一些氣候的原因,東北人行程了小富即安的普遍心理,東北曾經是全國貧富差距最小的地區,更是全國人民生活幸福指數最高的地區。即使國企倒閉最艱難的幾年裡,東北人們仍樂觀的做著小生意,活著孔雀東南飛創出了自己的小天地。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相比於南方人的闖世界,我們東北人更讓人覺得懶到不願意出去賺錢。這恰恰就和現在媒體的聲音相反了?東北的人口在外遷,在流失。

我們是出去要飯了么?恰恰不是,首先移民成為了一種選擇。其次南方的諸多省份和城市形成了新的東北人聚集地,原來越多的年輕人向外出走。原因是什麼?收入。

有一句話說的最正確,一切都是錢鬧的。

至於說為的東北人口出生率下降,這也就是順理成章發生的事情了。我們沒有窮到生不起孩子,或者躲避責任。我們東北人很多的後代成為了當地人,僅此而已。

那麼為什麼我們東北的經濟經過了「10年的東北大振興」一下子干到了倒數前五?

那就必須由真正的知乎大神和專家來揭秘了。


我在想,如果我們能和韓國把朝鮮給肢解掉,在東北日本海就會有一個出海口,有一個穩定,發達的包含韓國日本俄國中國的經濟圈。我想東北會成為下一個珠三角。


東北出生率低的原因是城市化程度高,多數家庭都在體制內,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最徹底。


推薦閱讀:

《市場的昨天與今天》讀書筆記
怎麼抓住網路中關鍵節點
怎麼區別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
手機數據里的經濟學(PPT)下
颶風來了我們該怎麼辦?Taken by Storm, Mahajan and Yang(2017).

TAG:經濟學 | 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