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會不會渴?

姐妹問題:鳥會不會恐高啊? - 動物

哈哈哈哈


手頭沒有書,憑印象說一下,如有錯誤還請大家指正

這裡「渴」我定義為體內缺水or體液滲透壓過高

那麼先上結論:會, @劉迪說的有道理,在不考慮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淡水魚不會,海水魚會

因為對於廣義上的海水魚和淡水魚來說,它們的體液滲透壓差別是不大的

而相對於環境,淡水&<魚體液滲透壓&<海水

在不考慮外界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說魚是會渴的,但是魚能夠自我調節滲透壓

魚體的滲透壓調節功能主要源於鰓上的氯細胞

1932 年 Keys 和 Willme 發現
海水歐洲鰻鱺鰓上具有一種能分
泌 Cl
- 的細胞 , 定名為泌氯細胞 ,
後改稱氯細胞 。近年來發現氯細胞不僅能在低滲調節中分泌 Cl
-
, 還
能在高滲調節中吸收 Na
+ 和 Cl
-
,
因此一些學者認為氯細胞這一名
稱不妥當 , 他們建議根據其富含線粒體這一特點將其改稱為線粒體
豐富細胞 , 本文仍沿用氯細胞這一名
稱 。氯細胞是廣鹽性硬骨魚在海水和淡水適應過程中進行離子調節的主要細胞 , 分布在鰓上皮中 , 數量很少 , 但氯細胞具有明顯的特點 :細胞較大 ;具有大量的線粒體 ,
可為離子的逆濃度梯度的跨膜主動轉運提供能量 ;。

先說海水魚:

海水適應時魚體內 Na
+
, Cl
-
含量高 。在氯細胞的基底側膜上存
在 Na
+ 和 Cl
-的共轉運體 (Na
+
,
K
+
, 2Cl
-), 它將 Na
+ 和 Cl
-沿著
Na
+ 的電化學梯度由血液轉移到氯細胞內 。進入氯細胞的 Na
+又通
過基底側膜上的 Na
+/K
+
-ATP 酶的
活動而排出到氯細胞的基膜側 , 同
時 K
+進入氯細胞 。因此又建立起跨基膜的 Na
+電化學梯度 。 所以
Cl
-由血液進入氯細胞的動力最終
來源於 Na
+/K
+
-ATP 酶水解 ATP 所
釋放的能量 。 進入氯細胞的 K
+可
以通過位於基底膜或頂膜上的 K
+
通道排出胞外 。進入氯細胞的 Cl
-
靠其電化學梯度通過頂膜而排入水體中 。Na
+ 則沿著氯細胞和附細胞之間的 「滲漏連接」 被動地排出
體外 。

簡單的說,海水魚的體液滲透壓一方面魚體不斷吸收環境中的Na+和Cl-,一方面又通過氯細胞排出,維持著體內外的滲透壓平衡

然後是淡水魚:

淡水魚的氯細胞數量較少……總之就是沒有什麼作用。而淡水魚由於本身滲透壓低於外界環境,故不需要排鹽,只需通過腎臟大量排尿即可……

——————————————————環境變化的分割線—————————————————當環境變化時的情況,這裡只討論廣鹽性硬骨魚的小幅度環境變化(狹鹽性or變化幅度太大就直接掛了……)

當某些魚類自淡水徊游到海水中生活之後
,
為適應海水環境
,
鰓上皮 的 氯細胞會發生明顯的細胞學改變
。首先是氯細胞數量增加
, 並出現輔助細胞
, 形成細胞旁道
。 其次
, 氯細胞體積增 大
, 內部形成發達的管系
,
線粒體數量明顯增多
, 生化分析顯示
, 此時的Na 十 一K
+ A T P酶數量大增
, 活性增強
。 這些變化與生活在海水環境中相適應

也就是說,從低滲環境到高滲環境(極端的話可以看做從江南傳送到了沙漠)後,魚會變得「渴」,於是鰓上的氯細胞便會增多,從而加大排鹽的效率,緩解「口渴」,即保水排鹽

當這些魚類由海水再徊游到 淡水 環 境後
, 適應海水的滲透壓調節機制受到抑制
, 適應淡水的調 節機制被激活
, 魚鰓絲上的氯細胞排 出Na CI 的功能降到低水平
。 儘管氯細胞數量未減 少
,
但對N a 十 和 Cl 一 通透性降低
, 細胞旁道關閉
, 以維持體內的高滲透壓

總之就是說,從高滲環境到低滲環境(再從沙漠傳送回江南),你的排鹽器官還在,但是由於身體調節,進入保鹽排水的過程

大概就是這樣,因為比較匆忙,語言和排版有些混亂。

如有錯誤還望指正

以上


會,所以淡水魚和海魚生活在不同水域,否則會脫水。


魚是會口渴的,只不過它們飲水的方法和人類有所不同。德國不來梅阿爾弗雷德維格納研究所指出,由於魚有分鹹淡兩種,而兩種魚飲水的方法都有不同,鹹水魚用吞水的方法得到水分,淡水魚則經由食物和魚鰓得到水分。


淡水魚不會。他們需要不停的排水以防被漲破。

鹹水魚會。


當然會啊,喵了個咪的,渴死喵了

這是關於一條杜茲肺魚的故事http://m.askci.com/news/27407.html


不渴的話幹嘛24小時泡水裡


推薦閱讀:

科學的分類是怎樣的?
能否把化學反應看成是微觀上物理變化的結果?
理論化學研習社——1. 化學反應機理與微觀動力學模型
你以為白髮只是老了?你錯了!那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啊!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凡偉」於2017年5月7日在知乎平台上發表的《我是凡偉,我作如下聲明》一文?

TAG:自然科學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