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星體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首先我們知道類星體的光度約為 ,屬於高光度天體,且光變時標短則幾小時長則幾年,由此可以知道類星體的尺度約為 。
從光度和尺度出發,在1969年,著名的Lynden Bell討論了射電噪類星體的能源。類星體的壽命約為 年,因此,光度為 的類星體在一生中釋放的總能量為 ,即。很明顯,這也是類星體的能量下限。定義核反應的能量釋放效率為 ,所生成的能量為E,質量為M,則根據公式 ,得到的 。而對於一個尺度為 、質量為 的類星體,其所蘊含的引力勢能至少將達到 。因此,Lynden Bell認為,類星體的最重要的能源是引力收縮。
讓我們考慮一個質量為 的史瓦西黑洞,其半徑就是引力半徑 。在距離黑洞中心 處、質量為 的物體的引力勢能為 。如果物體從遠處被黑洞吸積到 處,它所獲得的能量E在不考慮相對論效應時為 ,這意味著能量轉化的效率 ,比核反應的效率高了一個量級。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Lynden Bell當時並沒有要求類星體中心一定是一個黑洞,而當時也存在著諸如巨脈衝星模型和緻密星團模型。
首先,類星體光變沒有周期性,這就否定了巨脈衝星模型,因為巨脈衝星的自轉一定會帶來周期性。其次,類星體光變的自相關函數也否定了緻密星團模型。
因此,類星體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便成了最好的模型。
參考文獻:
黃克諒. 類星體與活動星系核[M].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
上一個答主已經講的很好了,類星體的高光度決定了中間不可能是其他天體,能量轉化效率不夠,核反應的效率是不夠的,因此考慮引力能轉化為輻射,只能是一個極其緻密的天體,半徑是小於史瓦西半徑的。但是這個黑洞是不是就是理論物理學家口中的那個黑洞就不一定了,黑洞的性質從實測中我們都沒什麼辦法了解,所能大致了解的只有質量,半徑,角動量,磁場,吸積率等。理論物理學家預言的黑洞的種種性質是沒法驗證的。
推薦閱讀:
※關於近期網路瘋傳的「其實我們在2012年就已經死了、只不過時間被重置」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
※只有聽覺的人,會認為沒有東西能超過音速,如果超過音速就能回到過去。這問題是不是很眼熟?光速呢?
※發光體在發光時,是在激發周圍物質發出光子還是消耗自身材料?
※中國物理的2017:我們開始看到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