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沿海省份基本都是高瘦型而不是矮胖型?

除了偽沿海省份河北省和廣西省。基本上所有沿海省份都是 海岸線/遠海距比 &> 1的,有什麼歷史沿革和行政區劃的考慮嗎?對經濟發展有何影響?如果改成矮胖型(切割成很多沿海省份,每個沿海省份的海岸線都不長,但深入內陸比較長)會有什麼影響?

註:遠海距=距離海岸最遠的點到海岸的距離。

看了一些回答,可能我剛開始的問題不那麼具體,做一些補充:

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這是不是一個世界各國的普遍現象,簡單查閱了一下,並不普遍,多數沿海非島非奇怪半島行政區劃和國土有一定比例(總之就是可以和中國對比的國家)都不是,但也有一些國家和中國一樣甚至更狹長,比如伊朗。

第二,高瘦型國家和矮胖型國家各有什麼特徵,我的初步結論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大陸型國家更傾向於浪費海岸線,因為歷史上的重點是內陸地區,沿海地區屬於蠻荒之地,開發並不重要也沒什麼用處隨便劃一划。後來由於習慣儘管可能矮胖型更為有利也沒改。

而大航海時代之後才興起的國家比較重視海運對經濟和貿易的影響,會照顧儘可能廣大的地區有出海口,比如澳大利亞沒有一級行政區不是沿海的。美國東海岸也有很多矮胖型州方便更大地區和歐洲的交流,而西海岸沒有什麼和歐洲交流的必要多弄成和內陸一樣的方塊形,加州由於和墨西哥的淵源是例外。

以上兩點是比較的方法。但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傳統上中國劃分沿海區域的內在邏輯,因為現代沿海重要會劃成矮胖型並不是說古代大陸型思維就一定要弄成高瘦型,而是高瘦,矮胖,方形都有可能。傳統上的劃分一定有地理,政治上的考慮。這種考慮可能不是對所有沿海省份統一和普適的,可能是分成幾種,也有可能是每個省份都不一樣。所以有知友說這完全是巧合也是有可能的。我的問題是歷史形成的沿海省份的形狀是否有統一或者各自的原因。由於個人地理和歷史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所以想請教大神們試著解讀一下。另外也想請教是否在當代改變沿海地區的版圖(忽略操作性)是否在理論上有利可圖。


卸腰。

這個回答聲明:無地域歧視之嫌。不開地圖炮。

首先呢,我並不認為海南島和上海是狹長型的。其次,拿遠海距來比的話,山東和遼寧是不符合比較條件的。

紫色、深紫色為內陸省份,白色為沿海省份。(沿海省份未標註省市名稱)

其次呢,每段省界的定型都有歷史依據的。具體可以參照B站的視頻。

【科普/地理】中國各省界限為什麼這麼劃分?_趣味科普人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www.bilibili.com圖標

就拿題主觀點中的狹長型江蘇來說,也是在清朝從江南省拆分出來的。在那之前,「遠海距」都可以量到今鄂豫皖三省交界了。

另外,還是建議題主看一下現在的廣西和解放初的河北,那個時候河北山西交界的人也不是經常去北戴河海邊玩啊。

……綜上所述,我並不認為「狹長型」「矮胖型」對經濟發展有什麼太大的影響。經濟主要看地緣輻射力吧。如果煙台威海青島對魯西,大連盤錦對鐵嶺等地的經濟真的有很大影響力的話,那還是值得探討的。


這是由地形決定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大河流域比較多的國家,一個流域往往有多個省區,所以下游就指派中一個省區,中上游又是另一個省區。例如珠江流域,下游是廣東省,中上游是廣西省。

山東省丶浙江省和福建省,則是因為下游流域面過小,難道劃分多個窄長的省份?倒不如將數個小流域合成一個省區。

世界上有個地方剛好相反,缺乏大流域河流,以短小河流為主,就是非洲。

結果分出來的國家變成: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地理科普】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地理科普】

房地產相關的專欄:賞心悅目的家

投資理財相關的專欄:投資自己最好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你見過哪些好玩、有趣的地圖?

脫苦海:為什麼沿海的省會都不靠海?

脫苦海:中國的省名由來分別是什麼?

脫苦海:你最喜歡哪個國家的形狀?

脫苦海:關於東南西北的問題,突然覺得莫名詭異?


浙江還不矮胖啊…目測一米五的矮子


知乎的答案啊,真是越來越長了。其實題主的問題可以修改成「為什麼中國的(東南)沿海省份基本都是狹長型而不是矮胖型,而美帝(除從墨西哥搶來的之外)沿海各州則相反」,那麼這個問題就很清晰並且有價值了。

簡單地說,我國是從中原自然擴張而來的,而美帝是殖民新大陸建設的國家。

(1935年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來自中科院的《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侵刪)

在皇權不下縣的古代,其實主要靠各個據點對周邊的輻射影響力來控制一片區域。而新開拓的沿海地帶,按照我國東南沿海的地形,主要的人口密集區也就參照上圖所示,形成的行政區劃也就自然是狹長型的了。


問問題的應該沒學過邏輯學吧,這個問題是把巧合硬要問成因果,當然做這樣無聊的事情人也不少,附上其他


選自:知乎日報

中國省界的劃分,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山川形便,二是犬牙相錯

....................................................................................................................................................................................................................

山川形便

....................................................................................................................................................................................................................

所謂山川形便,是說在劃界的時候,是以山脈、河流等自然條件而進行劃分。如唐太宗時,「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這十道就基本都是按照山脈、河流而劃分的,比如:

關內道(潼關以西,秦嶺以北),河南道(黃河以南,淮河以北)

河北道(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河東道(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

隴右道(隴山以西),淮南道(淮河以南,長江以北)

江南道(長江以南),山南道(秦嶺以南,長江以北)

嶺南道(五嶺以南),劍南道(劍閣以南)。

——至於後來又增加到十五道,咱暫且不提。

這種劃分方法,在宋代以前多見。比如秦代劃分三十六郡,漢代劃分十三州多是因山川形便而成。

這種劃分方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天然的山脈、河流、湖泊,是兩個地域之間最直接、最明顯的區分,而且由於山川阻隔,往往兩個地區之間的文化、社會、經濟等各方面也都有顯著不同,使用山川形便的原則進行劃分,就使得行政區劃和地理區域相一致,渾然天成。

就今天而言,陝西省和山西省之間的界線,依舊是黃河,山西和河北之間的界線依舊是太行山,甘肅和陝西之間的界線依舊是隴山(六盤山),就是如此,因為山川已經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將該地域的界線表明了。

比如圖中的河東道,其形狀和現在的山西省何其相似,其實山西省的樣子,在秦代就基本固定下來了。再比如漢代豫章郡,唐代後期的江南西道,基本上和現代江西省完全一致

上圖為漢代豫章郡,中間是唐代方鎮圖,下圖為現代江西省,大家比較一下。

為什麼兩千年過去了,政區從郡變成了省,名字從豫章變成了江西,但形狀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呢?很簡單,山川沒有變化,東面是武夷山,南面是大庾嶺,西邊是羅霄山脈,北邊是長江,山川沒有變化,那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政區,自然形狀也就沒有大的變化了。

我們剛開始提到的唐初十道,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明確提出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政區,這十道後來增加到十五道,中晚唐時又演變為四十多個方鎮,奠定了很多(尤其是南方)省份的邊界,延續上千年。

但是,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政區,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就是如果完全以「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區域,那麼該區域就會成為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形勝之區、四塞之國。如果該區域足夠大、領導人有足夠的權力,那就會形成憑險割據的局面。比如秦末,趙佗興兵絕新道,割據嶺南而自立,於是嶺南地區直到漢武帝時才重新回歸中原政權。

再如劉備割據益州,三國之中實力最弱,但他憑著巫峽之險、秦嶺之固,加之天府之國的豐腴,居然鼎足三分,與曹操孫權抗衡數十年。說到四川,這裡的地形地勢簡直是地方割據的教科書般的樣本,外有山川之險,內有豐腴之地,衣食自足,易守難攻,因此千百年來,只要天下大亂,必然有人割據四川,進則窺伺天下,退則偏安一方。

和四川相似的,還有山西。和四川盆地形的地形相反,山西是個高地,但東有太行,西、南兩面皆有黃河,易守難攻之形勢,絲毫不下四川。和四川完全封閉的形勢不同,山西對四周的河北、河南等地形成了高屋建瓴之勢。因此割據四川者,往往只能偏安,基本沒有能染指中原的,但割據山西者,往往能席捲天下。

犬牙相錯

劉淵、石勒、拓跋珪、李存勖,都是以山西而奄有天下。五代十國時的北漢,論實力不算多強大,但宋朝以開國之初的精兵悍將,居然屢攻不克,直到趙匡胤死都沒有把這塊地方打下來。其中雖然有契丹為後援的因素,但山西之地利,也不容忽視。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從宋代開始,國家在劃分行政區的時候,就有意識的進行了摻沙子,故意把這個地區的戰略要地劃分到另外一個地區,這樣就破壞了政區的地理完整性,從而使得地方割據變得困難。這就政區劃分過程中「犬牙交錯」的原則。

比如,北宋時期的河東道,大家看看:

大家看這個圖,北宋時的河東路和現代山西省比起來,有幾處不同,北部朔州地區落入遼國之手,誠不必說。但看其他地方,西南部解州、聞喜一帶不入河東,卻劃入了永興軍路,但西北部府州、麟州一帶本在黃河以西,卻被劃入了河東。

如此一來,黃河將不再成為永興軍路和河東路之間的阻礙,如果有人要學李克用割據河東,那麼他並不能全部據有黃河之險,必須直接面對來自永興軍路的威脅。這就是犬牙交錯的典型例子。

再比如,永興軍路:

在永興軍路的南部,我們看到了商州,這是宋朝政府有意識的把秦嶺以南的商州劃給了永興軍路,如此一來,永興軍路一個路就橫跨了秦嶺,使得秦嶺不再成為阻隔,如果南部的京西南路有人割據,就不能憑藉秦嶺之險了。

再舉一個例子,說說河南省。河南河南,顧名思義就是黃河之南。但我們看現在的河南省:

好大一陀在黃河以北啊。

這是因為當年朱元璋打元朝時,是從南向北打的,他從河南出兵,渡過黃河向北攻擊,佔領了黃河以北的這塊橋頭堡,於是朱元璋馬上就把這塊地方劃歸河南。這麼一來,黃河就不再成為河南、河北(直隸)之間的天險,無論是河南還是河北,想憑藉黃河之險來割據就不可能了。

犬牙交錯的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地理單元、社會文化都顯然屬於四川的漢中被劃給了陝西省。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漢中「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孔璋曰:「漢中地形險固,四岳三途,皆不及也。」黃權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楊洪曰:「漢中,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

正因為漢中對於四川來說如此重要,所以自古以來,割據四川者,必佔據漢中。但是,元朝設行省,偏偏把漢中劃給了陝西,自此而後,明、清、民國,乃至現在皆因襲之,以漢中入陝西,而不敢給四川。因為漢中一旦劃歸四川,則四川形勝立即完備,具備了割據的條件。

嗯,大家來感受一下漢中對於四川和陝西的作用。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兩條原則的共同使用,早就了今天中國省和省之間界線的模樣。

至於題主提到了甘肅省的樣子,這裡也簡單說一說。

甘肅省之所以有現在這個形狀,說到底還是「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兩手一起抓的緣故。

從地理區域來來說,甘肅分成兩大塊,大致以省會蘭州為界(嚴格說來是以蘭州以西的一條山脈——烏鞘嶺為界),西面為河西,東面為河東。其中河東地區又包括了隴東(平涼、慶陽兩市)、隴右(天水、隴南、隴西等市),以及蘭州、白銀地區。

甘肅建省,是元朝開始的,當時只包括河西地區。

這是元朝的甘肅行省,大家看一看,如果除去亦集乃路和兀喇海路,形狀和今天甘肅西部基本一樣。

之所以形狀大略相似,顯然是有自然因素在限制。河西地區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其實甘肅省之存在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至西域的咽喉要道,直到今天,蘭新鐵路、連霍高速、蘭新高鐵均從這裡經過,可知其戰略地位之重要。

這條走廊長約1000多公里,最窄處僅數公里,最寬處不過100多公里,西南為祁連山,東北為北山,兩山相夾。而甘肅省之所以形成了這種細長的形狀,正是因為河西走廊這種細長的形狀決定的。

明代沒有甘肅省,甘肅併入陝西,暫且不提。

到了清代,甘肅再次建省。這是清代早期的甘肅省,和元代甘肅省相比,將現在甘肅省東部——也就是河東地區——包括進來了。但和現在的甘肅省樣子還是有些區別的,這主要是因為:

1、當時新疆未建省,所以新疆東部一部分地區包括在了甘肅省內。

2、寧夏未建省,所以今天寧夏全境包括在了甘肅省內;

3、青海未建省,所以西寧地區包括在了甘肅省內。如果除去這三部分,這甘肅省就和今天的甘肅省幾乎一模一樣了。

所以,1928 年寧夏、青海建省後,寧夏、西寧分被從甘肅划走,甘肅的形狀就大體固定了下來(事實上,解放後甘肅省形狀仍有反覆,如1958年將固原等五縣劃歸寧夏,70年代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從內蒙古劃給甘肅,那時甘肅的形狀就變得一點都不細長了。但到1979年,這兩旗又被劃歸內蒙,從此以後,甘肅形狀就固定了下來)。

前面說了甘肅的形狀是「山川形便」和「犬牙相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結果,具體來講,甘肅中部之所以那麼細長,就是「山川形便」造成的,這是依山勢而走,故此形成了這個模樣。

但河東地區劃入甘肅,不能不說是「犬牙交錯」的一種手段,特別是平涼、慶陽地區,無論從地理上,還是習俗文化上,都和陝北相同,但卻硬是給劃給了甘肅。隴右地區(天水、隴南)雖然在地理上關中相隔,但語言、習俗上明顯和關中相同,而和蘭州以及河西相異,也劃給了甘肅,這無疑也是一種「犬牙交錯」的制衡手段。


省份的劃分有一定的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

地理因素的是以名山名水來劃分。

政治因素是跟文化圈有關。為了削弱一個文化圈的力量,把一個圈劃在兩個或者多個省里,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除了江蘇河北天津廣西,還有海岸線平直的嘛。

峽灣也占海岸線長度。

這裡不考慮分形幾何。

我知道前面的論述文不對題。

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可以具體化為為什麼分的是安徽省和江蘇省而不是皖北蘇北省、江淮省和皖南蘇南省咯?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好難解答哇。


推薦閱讀:

史記秦皇楚王身世私生子記載應是政治謠言
從古至今,中國男人的髮型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中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幾位皇帝,在現在的職場中會做著什麼樣的工作,工作狀態,工作能力又會是什麼樣的?

TAG:中國歷史 | 中國文化 | 行政區劃 | 中國地理 | 地區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