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鄭南榕?
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他究竟是荼毒鼻祖還是「建國烈士」?他在台灣人心目中地位如何?以一個中國人的眼光,他的思想以及行為對如今國內的某種形勢是否有借鑒意義?
正好自己大概6年前寫過一篇舊文,那時還寄希望於小英領導的民進黨能剋制住走向街頭的衝動,如今再看,台灣的政治走向實在令人唏噓。
烈焰下的吶喊
——由鄭南榕自焚淺議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極端事件
台灣從蔣介石時期的威權政體到今天的民主政體,期間歷經了數十年的風雨滄桑,也產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標誌性事件,不容忽視的是,極端事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將以其典型事例——鄭南榕自焚事件為例,淺議極端事件對台灣民主化進程的影響,並就極端事件在今後台灣政治舞台中的地位做一展望。
一、 鄭南榕自焚事件簡述
鄭南榕(1947年9月12日-1989年4月7日),台灣的政治評論家、政論雜誌出版家、以及政治異議份子。父親來自中國福州,母親系基隆人,1947年9月12日出生於台北市漢口街。通稱「外省人第二代」,由於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是「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年頭,這件事對他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後鄭南榕在他第一份求職履歷表上寫著:「我出生在二二八事件那一年,那事件帶給我終生的困擾……」
鄭南榕畢業於宜蘭初中、建國中學;先後就學於成功大學工學院、輔仁大學哲學系、台大哲學系,自詡第一流的行動思想家而拒修孫中山思想課程,因而未能取得台大畢業證書。
1972年2月,鄭南榕與輔大同學葉菊蘭結婚,10月退伍,進入商場。1984年3 月,他創辦《自由時代周刊》,標榜「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
其間,1984年年底,江南命案發生後,雜誌轉載《蔣經國傳》,多次公開蔣經國的病情,揭發軍方黑幕和弊端,打破蔣家神化權威,壓制軍人干政之氣勢,因之創下被查禁和停刊數最多的記錄。1987年9 月起,他策劃「蔡許台獨案聲援活動」,繼之推動「新國家運動」,全台行軍40天。1988年7 月,他赴美國和日本,首度結識海外獨立運動份子,取得許世楷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返台後,隨即在雜誌第254 期刊登全文。為此,1989年1 月21日,高檢處發出「鄭南榕涉嫌叛亂」的第一張傳票。1
月27日,他公開宣稱:「國民黨只能抓到我的屍體,不能抓到我的人。」
1989年4月7日,在鄭南榕自囚的第71天,上午八點多,國民黨重兵包圍雜誌社,破門而入之際,鄭南榕轉身走進總編輯室,反鎖房門,引火自焚,震驚全台,即為鄭南榕自焚事件。
二、 極端事件對台灣民主化進程的影響
拋開意識形態和其他因素,我們或許應該承認,以黨外人士為代表的極端事件的主要參與者,在導演這一系列事件的過程中,確實有著追求自由民主的一腔熱忱,但是,他們的主觀願望並不應該成為我們分析這些事件客觀影響的阻礙,下文就將試圖拋開這些事件參與者的主觀因素,而僅從客觀方面分析極端事件對台灣民主化進程的影響。
1. 造成轟動效應,佔據道德制高點,迫使當局就範。
黨外人士多以自由民主為立身立言之根基,自視為自由民主之鬥士,而從啟蒙運動以來,自由民主的政治思想經由盧梭、孟德斯鳩等學者的倡導和資產階級革命政府的實踐,已經傳遍世界,被公認為不可質疑和辯駁的普世價值。國民黨政府即使已然實行威權統治,但是由於必須高舉國父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旗幟和爭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全方面的援助,故而也不敢公開反對自由民主之精神,在這樣有所顧忌的威權而非獨裁的統治下,黨外人士高舉自由民主的大旗,以此為由大力奔走,自然佔據了政治道德的制高點,具有了先天的道義優勢。以鄭南榕為例,其創辦《自由時代周刊》,並標榜「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以密集攻勢突破官方四大禁忌:蔣家神話、軍方弊端、二二八、台灣獨立,而其中的前三項,都是自由民主的必然要求,故而其在理論上有著無可比擬的自洽性。
然而,僅僅佔據道德制高點的理論是不足以撼動威權體制的,在不掌握其他力量的情況下,極端事件則恰可以彌補行動上的不足。黨外人士多以辦雜誌起家,深知民眾口味之選擇和新聞效力,並深諳媒介操作之規則,而極端事件與媒體宣傳相結合,以極具渲染力的圖片、文字等形式呈現於大眾眼前,可以產生極其巨大的轟動效應。而極端事件的參與人多以民眾之發聲者自居[1],自然容易激發起部分台灣民眾心中潛存的抗壓意識,產生強烈的共鳴,若之後再輔之以部分黨外人士的鼓動,極易進而引發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使當局處於極端被動的境地,進而不得不被迫推進民主化進程。例如鄭南榕自焚後,5 月19日,即鄭南榕發動第一個政治運動的紀念日,四、五萬人冒雨參加出殯式。行列綿延數公里,從中山南路右轉凱達格蘭大道時,受阻於公園路前的鐵絲蛇籠和憲警封鎖線。詹益樺聞之飛奔前往,自焚於鐵絲網上,這些都給當局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之後人民力量興起,呈現於三月學運和反軍人干政,以及日後的100 行動聯盟和廢除死刑100條……
而極端事件也通過國際政治力量的干涉,迫使當局就範。極端事件的轟動性,一般均會波及島外及至國際,而因為極端事件的參與者往往身處自由民主的宏大話語下,故而容易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人權組織的同情,甚至被看作是民主的殉道士,西方國家也會在輿論壓力下,對國民黨當局施壓,迫使其開放民主。如鄭南榕自焚後,島外民主人士即為此奔走呼號,此時又恰逢東亞民主化浪潮,於是海外黑名單人士紛紛闖關回台,帶動此後兩年的返鄉熱潮,並開啟以台灣為主體的獨立運動。
2. 留下巨大的政治遺產,為後續的民主化進程輸送力量。
極端事件的參與者,往往或因身故或因入獄而不得不永久或者暫時離開政治舞台,但是他們的離開,卻在身後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遺產,為後續的民主化進程輸送著力量。
極端事件發生後,即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的印象就是該事件在當時產生的政治衝擊波,該衝擊波雖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但是該事件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還在,只要這樣的印象被再次喚醒,部分台灣人民心中的抗壓意識就會隨之自然產生,號召力就會聚集,當初的政治衝擊波就會以政治遺產的形式得以繼續延續和擴大。
以鄭南榕自焚為例,鄭氏自焚後,其妻葉菊蘭以鄭氏遺孀的身份棄商從政,1989年12月,受民進黨「新國家連線」支持參選增額立法委員,參選期間以孤兒寡母的形象爭取了無數的同情而以高票當選,之後的1992-1998年連任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成為民進黨「新國家連線」發起人和五人領導小組成員。2000年5月任「行政院」交通部長、政務委員。2002年1月任「行政院」客委會主委。2004年5月任「行政院」副院長。其在民進黨內的地位以其鄭南榕遺孀和客家人的雙重身份而與日俱增,以至在民進黨2007年四大天王爭奪黨內「總統」提名時,游錫堃和謝長廷也還紛紛表達對鄭南榕的追思和敬意以期達到爭取葉菊蘭爭持的目的。而民進黨內其他所謂鄭南榕的同志也充分利用了鄭南榕的政治遺產,如在2007年4月4日,民進黨的中常會通過廢除4月5日的蔣介石逝世紀念日,改立鄭南榕自焚的4月7日為台灣的「言論自由日」,要求蘇貞昌的「行政院」儘快辦理。民進黨還在選戰中時常重提鄭南榕以凸顯國民黨一黨專政的統治形象以期絆倒後者。同樣的,美麗的事件也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遺產。美麗島事件受刑人雖然時候多入獄服刑而身離政壇,但是黨外憑此事件的影響力在之後的選舉中愈戰愈勇,在1980年底的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中,從獲票率看,黨外在「立委」選舉中為27%,比1972年的20%和1975年的17%都要高出不少,再從當選情況看,黨外奪得11席「立委」,比1972年的4席和1975年的5席大幅提高,一些美麗島事件受刑人的家屬投入選舉,並以高票當選,姚嘉文的妻子周青玉以15萬票最高票在台北當選「國大代表」,張俊宏的妻子許榮淑也以次高票在台北當選「立委」,他們都充分利用了美麗島事件的政治遺產,以受害者的身份獲取了大量的「眼淚票」和同情票。其後的數十年間,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受刑人相繼出任民進黨的主席,呂秀蓮更是寫下了《重審美麗島》一書,時時刻刻以「為台灣民主坐過牢」的人自居,至今仍在利用30年前這一事件留下的政治遺產以維繫自己的政治地位。
故而,無論從理論分析還是從之後的實際角度來看,極端事件均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遺產,在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甚至至今都在對台灣政壇產生著影響。
由上分析可知,極端事件的發生,無論在當時以政治衝擊波的形式還是日後以政治遺產的形式,均對台灣的民主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極端事件今後會在台灣政治舞台上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三、 極端事件在今後台灣政治舞台中的地位展望
應該客觀看到,極端事件之所以在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幾十年內時有發生,主要還是緣於當時的體制使得民主的訴求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得以宣洩,矛盾激化之後才釀成了悲劇,而一個民主的社會中應該有這樣的機制來克服可能出現的暴力運動。時至今日,台灣民主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民主的訴求已經有了充分的發表空間。而且,隨著第二次政黨輪替的實現,台灣的民主化已經開始走向正常化的軌道。從今年的「總統」選戰中也可以發現,台灣民主低劣化、民粹化趨勢有一定的遏制傾向,可以預見,如果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能夠壓制住再次走向街頭的政治衝動,甚或隨著可以預見的第三次政黨輪替的實現,今後台灣政壇上再次發生極端事件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
就原先的極端事件對台灣政壇今後的影響而言,應該承認,一個民主社會的政治家或者政客,應該具備最基本的政治道德底線,不應該以撕裂族群,挑起社會矛盾作為選戰策略,這樣的政治道德觀,隨著台灣民主日趨走上正軌,會被越來越多的政治人士和民眾所接受,極端事件政治遺產的空間也會日趨縮小,故而,儘管極端事件參與者的後人或許仍然會受人尊敬,但其政治影響力會日漸式微並最終僅具象徵意義。
「鄭南榕的自焚,是台灣政治運動的分水嶺。」「國策顧問」姚嘉文如是說。回顧台灣民主化進程數十年的風雨歷程,不難看到以鄭南榕自焚為代表的極端事件在其中的深遠影響,分析這些事件,對於深入理解台灣民主化進程,是大有裨益的。儘管筆者的分析或許會不可避免的流於膚淺,但是願意在這些分析中不斷加強對民主化的理解。
[1] 如著名的《美麗島》雜誌在其發刊詞《共同來推進新生代政治運動》中即寫到:「民主不死,選舉萬歲!我們受人民大眾高昂的參政意願和熱情的鼓舞,堅信民主是這個時代的潮流,擋也擋不住!所以毅然創辦『美麗島』雜誌來推動新生代政治運動!」
自殺說明這是一個硬骨者,至少比現在那幫「嘴上談主義,心裡想生意」的人好。不過話說回來,很多人當年也是熱血人士,只是人性經不起常年消磨,如果鄭南榕活到今天,是否變成阿扁一路人也未可知。一個並不鮮見的情況是:外省人更有「原罪感」,所以在台獨立場上表現得比本省人極端。鄭南榕選擇極端方式「明志」,或許也有這層因素。將來如果兩岸統一,不必貶損這類人。八年前看了此君一些資料,對他了解淺薄,所以只能寫出以上泛泛之論。
父親是福州人,母親是基隆人,所以我是混血兒。。。
這就是搞台獨最悲哀的地方!都是嘴炮 ,真敢獻身的居然是一個外省人
拋開政治立場,此人也算是個猛男,就沖著他敢為了政治理想獻身這一點。
我現在就好奇那群貼紙建國,臉書獨立,抱著空心菜的那一套虛妄理論不放的街頭政治家們——
紀念鄭南榕,你們配嗎?
自己放火不小心把自己燒死,結果被日本後裔台灣人立為烈士,唉,no zuo no die
「他這樣一個學哲學的人,是對一個純粹的精神世界有著絕對的嚮往的,將他的死亡歸結為是對某種政治理念的嚮往是對他的侮辱。」當初和他一起參加運動的朋友在後來人們把他雕刻成為獨立偶像時寫下的懷念他的文章,原話不記得了。
綠營的政治人物一般都比較尊敬他,每年都會去給他的墳地獻花致敬。但是李登輝似乎對他的刻意迴避,因為鄭南榕自焚的1989年,當時是李登輝執政。
藍營的政治人物中,似乎只有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曾經出席過鄭南榕「自由巷」的揭牌活動,對鄭南榕表示過尊敬。其他的藍營人士都對鄭南榕都默不作聲。
鄭南榕的自焚其給他們家帶來了政治利益,如果不是他的自焚,葉菊蘭是不可能在陳水扁政府裡面官至行政院副院長(這個職務類似於大陸的國務院副總理)的。
台獨烈士,可惜今日之台獨沒有這樣的勇氣,他們只想要台獨,不敢面對戰爭
台灣人眼中的台獨烈士,以一個外省出生的背景,告訴台灣人甚麼是該追求的,甚麼是真正的台灣人。
取自台灣報紙
追思鄭南榕 蔡英文︰4/7訂為言論自由日
2016-04-08【台北報導】
昨天是鄭南榕為爭取言論自由殉道27週年,總統蔡英文昨與他的遺孀葉菊蘭等人前往鄭南榕墓園追思。蔡英文說,去年曾在此承諾,要把四月七日訂為言論自由日,今年執政後,會立刻交代相關單位研擬辦理,「明年當我再一次站在這裡時,所有台灣人都會記得這一天,不只是鄭南榕殉道的日子,也是台灣的言論自由日」蔡英文說,鄭南榕生在一個黑暗的世代,但是再黑暗的地方,也有光指出方向,鄭南榕用生命照亮黑暗,他和葉菊蘭身上有著無法形容的堅強,「人的一生,甘為深愛的土地、深信的價值堅強起來,這就是鄭南榕給我們的啟發。」蔡小英表示
,雖然沒機會在鄭南榕生前認識他、與他共事,「但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懷念他,我們仍然記得他說過的話、寫過的文字,永遠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提醒我們要更堅強。」即將就任總統,且是完全執政,蔡英文說,這是鄭南榕當年難以想像的歷史契機,如果沒有像鄭南榕這樣的民主前輩的努力,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她相信,他在天上看到這一刻,也會為台灣感到驕傲。蔡︰實現鄭南榕好國好民理想
「面對時代的挑戰,我沒有推託的藉口
」小英指出,鄭南榕說台灣人是好國好民,她想要告訴鄭南榕,讓台灣成為好國好民,接下來就是她跟大家共同的責任,國民對國家的光榮,不在於國家土地的大小,而是這個國家所堅持向心力的價值,是否讓人民感到驕傲。立法院長蘇嘉全、立委林昶佐、姚文智
、李應元、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等人,昨天也都前往位於金山的鄭南榕自由之翼紀念墓園追思,音樂人陳明章受邀演唱「早安台灣」、「伊是咱的寶貝」等歌曲。立委林昶佐說,會以時代力量為黨名,就是鄭南榕「時代」雜誌所啟發,台灣史上才會首次誕生新國會,但還不到結果的時刻,他相信鄭南榕如果還在世,也會持續催促要同志不能鬆懈,持續推動著台灣的時代巨輪所向前進。
言論自由日 綠委提案付委
對於四月七日訂為「言論自由日」,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日前已提案並交付委員會審查,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選在昨天提案連署「國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
,其中將鄭南榕自焚殉道日訂為言論自由日,以紀念對台灣言論自由的奉獻犧牲。林揆:言論自由日明年可望增列
2016-10-11 〔台北報導〕行政院長林全表示,已請內政部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4月7日可望明年起訂為只紀念不放假的「言論自由日」。民進黨立委趙天麟今在施政總質詢指出,我們已於10月5日的內政委員會提案,建議內政部在年底前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將4月7日訂為只紀念不放假的「言論自由日」,紀念當年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的鄭南榕先生。林全答覆,內政部已在修改「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可望在年底前完成,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推薦閱讀:
※以今日台灣的軍事實力,能否打得過二戰時期的日本?
※台灣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是否正確?
※住藝改造家 | 孤島上的絕美水泥民宿,喊你免費入住
※民進黨要親中愛台了,國民黨怎麼辦
※如何看待大陸現在關於台灣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可以看成某種鋪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