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說《竊明》中豬腳黃石的長槍軍真有那麼厲害嗎?
小說裡面描述明末天啟年間,穿越者黃石組建了一隻近代軍隊,使用特製加長的長槍組成長槍步軍,對上後金的軍隊簡直所向披靡,成了一邊倒的屠殺,黃石的部下賀寶刀評價這隻軍隊說:此軍一成,天下再無關張之將。下面引用小說的內容描述下:
============================================明軍射手放出了最後一輪箭就紛紛消失在槍陣後,明軍的隊形稍微波動了一下就變成了緊密狀。對面的號角聲也長長響起,後金士兵飛快地結成了戰陣。
跟著又是一聲號角響起。後金軍齊齊吶喊一聲,刀盾鏗鏘地逼了上來,對面的明軍沒有刀斧,一旦短兵相接,他們有信心轉眼就擊潰明軍。看到明軍排出的密集陣型,後金指揮官都懷疑對手是不是白痴了,這樣人挨人一旦面對混戰,長槍立刻就成為擺設。
「向右半——」救火營軍官用訓練時一樣平穩口氣開始下令,這條命令他們在訓練時已經下達了幾百遍了。
怒吼著逼上來的後金士兵死死盯住面前的明軍士兵,沖著那些陌生冰冷的臉龐發出猙獰的笑容,用力把圓盾頂在身前,然後全身貫注地看著指向自己的槍尖。一步步踏上前來的時候,他們全身每條肌肉都繃緊了,隨時準備做出最迅速的格擋和劈殺。
「——轉。」
隨著救火營軍官的大聲命令,每個後金士兵都看見身前的明軍士兵不管不顧地轉過半個身子,把側面留給了自己,不少緊盯著槍尖的後金士兵目光還被移動的目標帶向身體的左側。
「殺!」
救火營士兵像以往操練的一樣同時發出吶喊聲,每個人都全力刺出手中的長槍,上百桿槍同時如閃電一般地伸出,大部分都深深插入敵兵握刀而防衛虛弱的右肋,個別右手持盾的後金武士則直接被長槍刺入臉頰或眼眶……
慘痛的呼聲頓時響徹了大地,經過賀寶刀的耐心指導,明軍士兵幾乎同時熟練地轉動了一下槍桿,猛地發力抽出。無數條血箭追逐著兇器噴出,在空中化作千萬滴形態各異的血雨,或無力地灑落在地,或飛濺得兇手滿身滿臉。
明軍士兵沒有人敢去擦拭,都如同訓練時一樣不發出任何聲音地平端著長槍,人人都恢復了突刺的姿態。
近百被創的後金士兵不是內臟被攪碎,就是頭部被刺穿,很多人不等倒地就已經氣絕身亡,更多的人也就是在地上扭動了幾下就死去了,只有個別的人還能翻滾,其中有的人奮力蹬腿但卻發不出一點兒聲音,顯然是疼痛已經到了極點。
明軍視若無睹地望著前方,在歷次的訓練中,凡是有敢動一動或者稍微左顧右盼就會遭到猛烈的鞭打,所以他們都老老實實地等待著下一步的命令。
吳穆和兩個錦衣衛如同金求德第一天見到槍陣那次一樣,都張大了嘴巴看著這屠殺一樣的交手。沒有刀戈交鋒的轟鳴,只有金槍入肉的悶響;沒有熱血廝殺的喊叫,只有宰雞一樣的殺戮。
黃石看到後金軍後排雖然都驚呆了,但也就是微微向後擠了擠,並沒有全線退縮,看來還沒有到衝鋒的最佳時機:「建奴真是勇悍啊,這樣的雷霆一擊都不能把他們的士氣打光。」
旁邊的三個人眼珠子都凸得快蹦出眼眶,下巴也都快掉到地上了,對黃石的感嘆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應,可能他們根本就沒從震驚中反應過來,完全沒有聽到耳邊的話。
直到最後一個後金士兵在痛苦中咽下了氣,後金那邊的號角聲才重新響了起來,後金軍士兵渙散的眼神在號角連續響了幾次後重新靈動了起來,他們嘈雜著發出聲聲吼叫來自我振作了一番,然後小心翼翼地重新挪動向前。
因為明軍的長槍都指向右手方向,所以除了極少數的左撇子外,後金士兵都很難用圓盾掩護自己的右肋,他們很不舒服地左右搖擺著身體,明明水平方向的明軍靠得最近,但主要的威脅卻來自持刀的那隻手邊,黃石看見有些後金士兵還交替了一下握盾牌的手,但不少人舞動了兩下就又換回右手去了。
這原本也在黃石的算計中,這樣長槍的優勢就能充分發揮出來了,明軍士兵還保持著一動不動的姿勢,後金士兵也在這個影響下漸漸轉變的陣型,和冷冷看過來的明軍士兵對視著,弓下腰慢慢小步前進推進。
「很強,真的很強啊,果然是窮鼠噬貓。」黃石看著後金士兵在遭到這樣的打擊後,仍然一個個把身體扭成古怪的姿勢企圖撲上來肉搏。
不過這次後金軍的隊列已經不像上次那樣密集整齊了,最前面的幾十個人開始突出,走得也最堅定,他們背後的人則要緩慢,眼神也更加猶豫。黃石不自覺地咬著牙獰笑起來:「最勇猛的最先死。」
救火營軍官看著後金士兵的腳步,計算著兩軍的距離,同時再次拉長了命令的尾音……
「向左——」
在以往的訓練中,黃石用捆在樹上的麻袋來模擬敵軍,當麻袋一起擺動過來的時候,每個士兵都要根據命令轉動來攻擊身旁的麻袋,槍陣中任何一個士兵的安全都交給他的同袍,而每個士兵也都要替同袍清除危險。
一開始人類的保護自己的本能很難克服,但是靠無情的鞭打總算讓士兵形成了條件反射,等到這一關度過以後,一切就越來越順利了。賀寶刀傳授了很多訣竅,讓士兵刺出的槍越來越有力,越來越準確。
凡是在訓練中有士兵被擺動的麻袋集中,負責他安全的人就要被懲罰,隨著時間的推移,士兵們越來越信任他們的同伴,服從命令的條件反射也越來越得到固化。
「——轉。」
在後金士兵向明軍揮起刀光的一瞬間,明軍士兵再次無視面前的敵人,全體整齊地旋轉了九十度。
「殺。」
和上一次刺殺同樣的流暢自如,後金士兵目瞪口呆地看著剛剛還面對自己的敵人,調頭把長槍從側後刺入毫無防備的同伴體內,接著自己的左腰也傳來劇痛……
碎骨入肉的沉悶音和慘叫聲再次連續地響成一片……
明軍士兵再次收槍而立,恢復了攻擊的姿態,遍地橫流的血液把土變成了紅色的泥漿,一時未死的後金武士在這泥濘中翻滾掙扎著咽下最後一口氣。
後金軍陣後指揮的號角聲在這一瞬間嘎然而止,就好像有雙看不見的剪刀把它生生剪斷一樣。後金士兵搖搖擺擺地向後退著,就算是多年的老女真戰士,也從未面對過這種屠殺。
沿右斜線攻擊無盾側,就是有些地方所謂的重步兵右翼恐懼症,不過在憑藉個人武勇的封建時代,這個戰術動作是靠側翼迂迴來完成的,士兵還是本能地要攻擊最靠近自己、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敵人。在十八世紀近代軍隊的雛形出現以後,長兵靠正面右刺戰術可以輕鬆擊潰短兵衝鋒——單方面的屠殺而已,盾牌短兵就此退出歷史舞台……火銃也防不住,長矛也防不住,那還要它幹什麼?還不如雙手劍或者手銃呢。(本書是黃石在旅順看賀寶刀表演時無意發現的,不過沒有整體訓練的話也玩不了這手。)
這是團隊精神給近代軍隊帶來的能力,依靠它可以產生各種靈活的戰術並高效率地控制軍隊。比如當發現敵軍注意力向右翼極大傾斜,部分後金士兵有勇氣嘗試橫著走這個危險動作——企圖對抗抗右刺戰術時,救火營一線指揮官可以得心應手地利用這種弱點從背後攻擊,而不拘泥於正面右刺手段。
配合、組織、紀律,把全軍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指靠單兵戰力,黃石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近代軍隊,這人類歷史上殺人如麻的戰爭機器,終於也追隨我跨越了時空來到了這個時代……不要以為近代軍隊拿著冷兵器,你們封建軍隊就能有什麼機會了。
啪,啪……
一把接一把地刀不停地落到地面,有的後金士兵退著退著就一屁股坐倒在地,張著嘴傻傻地看著眼前匪夷所思的戰場,全然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是屎尿皆流。
當近代軍隊這隻戰爭之獸第一次張開爪牙,露出它猙獰嗜血的兇猛面目時,被恐嚇住的不僅僅是後金士兵。在旅順見過戰爭場面的士兵大都在前排和馬隊,所以明軍後面的弓箭手都是新兵,他們也茫然地看著眼前的屠殺,一個個雙臂垂下,手中的弓箭紛紛落地。
手殘,明白意思就好。。。
第一排的人矛長5米,第二排的人也是5米,
(書上說槍長9尺,七尺五的桿一尺五的刃,應該是3米多)那麼,如果全方陣直刺,那麼正面的敵人只需要面對一桿長矛,這是很容易避開的。
但如果第一排的人將長矛向左或者
向右轉動45°,那麼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如果第一排和第二排間距是1米多一點,
那麼第二排的長矛(正向長矛)和右向長矛處於同一個正面。
每一個敵人都需要面對兩桿長矛。
當然,這不算太過分,因為如果他們還向前衝擊1米多的地方,第三排的正向長矛還在
等著他。
在戰友的掩護下,正面刀盾方陣是不可能近身的。
即便是最左邊的一個士兵也必須面對一桿長矛,希望十分渺茫。右刺破盾戰術:由於對手第一排的右刺,導致我的刀盾手防禦右前方的敵人必須要把盾拿在不順手的右手(絕大多數人是左盾右刀,因為右撇子右手
較靈活),而每個刀盾手至少要面對右方和前方兩把長矛(實際情況更多,因為刀盾手不能像長槍手一樣排密集陣),壓力比面對一般戰陣要大很多
如果能做到瑞士槍陣走過戰壕陣不亂的紀律性估計當時的東亞所有軍隊都是一盤菜。。。。。
長槍兵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近代軍隊的紀律和戰鬥意志。黃石自己說過,別以為近代軍隊拿的是長矛不是火槍,你們就有什麼僥倖的機會了(大意)。另外,作者還以諷刺的筆調寫賈明河和尚家兄弟如獲至寶似的研究長槍、陣法,顯然暗示了他們這麼做根本是徒勞的——因為陣法和武器都是次要的,關鍵在於練兵
穿越小說之言 怎可完全當真。
這個無非就是馬其頓方陣的變體
而彼時方陣的對手是並不以肉搏見長的波斯輕步兵馬其頓步兵方陣要配合友伴騎兵和輕盾兵才能展現威力
單純的步兵方陣的話 看看兩次馬其頓戰爭就知道了。如果破陣?普通盾牆即可
烏龜陣也可看看天國王朝 也是巨盾當先再不濟不是有破槍陣大殺器 雙手劍嗎?女真人本就善射,雙手長槍陣型不是活靶子嗎?
pike and shot把歐洲的重裝板甲騎兵打得一點沒脾氣你造嗎?為什麼?因為一個MAA要直接吃上最少3根長槍的反衝力,並且你在衝到他們面前的時候,很可能直接被滑膛槍手打下馬了。PikeShot出現的結果就是直接導致了騎士制度的衰亡以及重裝騎兵的衰亡。此後的百年內都是可有可無的手槍騎兵玩半迴旋的天下,要知道,歐洲的重裝板甲騎兵因為板甲馬和板甲士兵的緣故,通常超過半噸重,其衝擊力恐怕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即使如此依然無力扭轉戰局,這種情況直到古斯塔夫完全拋棄舊式騎兵以及手槍騎兵這種垃圾,建立真正的近代騎兵才被扭轉過來。清朝和蒙古人能不能解決這個方陣?能,但是很困難,尤其是蒙古人基本上機會不大,蒙古崛起時代倒是有些機會,純蒙古歹加中裝精銳騎兵基本毫無勝算。滿洲更有機會,只要他能做到土耳其全盛時代的兵源供給。土耳其的戰術很簡單,大量的炮灰兵衝擊對方陣線,並且大量使用火槍。然後精銳的耶尼色里撕開陣線口子,最後就是西帕希沖入敵陣擊潰對方。滿洲人擁有重裝的八旗騎兵,也有大量的漢軍旗炮灰,只要能夠組建一支職業的火槍近戰全能近衛步兵,撕開西班牙方陣不算太難。因為學習pikeshot是一個漫長的時代,即使是法國也是到大孔代也才完全吃透。但是假設滿洲將領沒有莫里斯,孔代,杜蘭尼這樣的奇才名將,土耳其式的開局必然會遭遇一戰式的結尾,因為滿洲人太少了,耗不起另:瑞士方陣依然是冷兵器方陣,也是冷兵器方陣最終的形態。雖然瑞士人也有用火繩鉤槍的,然而他們是這種武器作為弓弩一類的遠程使用,和pikeshot這種把火槍手作為主力之一的冷熱混合軍隊完全不同。
竊明裡的長槍陣實際在是火繩槍時代瑞士方陣的改版,但貌似瑞士方陣用的是戟而不是長矛。實戰中瑞士方陣還是很強悍的,多次擊敗重騎兵的衝鋒,原因在於瑞士方陣士兵基本職業化,紀律嚴明,已經出現現代軍隊的雛形。
穿越到古代建立這種軍隊不是不可能,但代價太高。不亞於某人把阿富汗的塔利班建立信息作戰系統。就最基本的,訓練一個現代軍隊士兵的成本是封建軍隊士兵的20到上百倍,這個在農業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穿越到古代建立現代的軍隊系統,只有 《臨高啟明》從頭到尾自己搞一套體系出來還有可能,至於其他穿越小說,僅僅是YY而已,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操作性的
這個問題我在第一次看的時候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是近代戰爭史的改變就是步兵方陣淘汰騎兵。別的回答中提到了多排長槍疊加組成長槍陣阻擋騎兵的說法,但是我本人認為黃石的槍步兵首先長槍起到的是殺傷作用,不單單是阻擋。其次這個陣型的重點應該在於通過遠遠超越當時歷史的團隊協作里完成多輪密集攻擊,在打擊敵人士氣後用騎兵殲滅敵人。最後就是神一樣的團隊協作行動能力了,這個大家腦補一下就能想到,如此的執行力也只有現代軍隊能夠做到,所以黃石的簡單槍陣才能夠有如此大的效果。我再多扯幾句啊,文章後期面引入火器純粹借鑒的是歐洲17世紀的滑膛強,不論是支架還是彈藥,連槍歩兵比例分配也是遵從由1:4到1:1的比例;後面作者還引入了棱堡,20磅炮等等,如果看了虎狼的朋友還會發現燧發槍,連隊制度等等,純粹是將中國古代史和外國近代戰爭史完全融合。看完竊明再去看看近代戰爭史會覺得很有畫面感,非常有幫助。
很久沒看這書了,印象里黃石的軍隊算是加強了火力的瑞士方陣,還是依靠方陣做為突破主力,還加了賀寶刀的騎兵來掩護側翼,這種軍隊橫掃冷兵器時代有懸念么?
對付這種方陣的唯一辦法就是更多的騎兵,更多的火槍,更多的大炮,三者缺一不可.看看電影《傭兵傳奇》里的西班牙方陣就知道這種長槍陣有多牛逼了
你們相信靠一個人的知識,(黃石)此人還沒親身實踐過各中世紀陣法,極有可能知識來源於貼吧,能訓練出一支近代化軍隊嗎? 淮軍操了那麼多年的洋槍洋炮,受過那麼多洋人軍官指導,還不是大敗虧輸。即便強如義大利,第一次衣索比亞戰爭也被埃塞的軍隊打敗。他這樣硬練新軍,還在東虜的老家,愣是常戰常捷,我也是醉了。
不邀自來。
不知道題主玩過《全面戰爭》&這樣的方陣其實是非常需要紀律性和嚴格訓練,而當時其他明軍根本不具備,作者同時又引入了一些西方軍事技術
其實,任何戰術都不是無敵的,這本書更多的思想不在軍事方面,而在其他,推薦看後續虎狼
看起來像瑞士方陣或者西班牙大方陣,當做小說意淫一下即可,按明末八旗的裝備和戰鬥力,姑且不論你能否訓練出瑞士方陣,即使是瑞士方陣本尊在此,恐怕也不一定好使。你一個步兵方陣,如何解決騎兵比你高的多的機動性,正面剛不過,騎兵可以迂迴包抄斷後路斷補給,你方陣追騎兵?好,就算你開掛,有一支匹敵八旗的騎兵,對方也沒有火炮轟碎你目標巨大的方陣,也沒有弓箭手百步之外射你雙手槍兵的眼睛,就是一門心思重步兵硬剛正面,你以為就真的沖不破槍兵正面,too young, too simple.當年羅馬人扛著大盾,一波標槍後沖陣,直接帶走馬其頓方陣。中世紀歐洲,西班牙劍士頂著圓盾鑽進槍陣廝殺可是拿手好戲。強軍強在哪?不在於一兩件神奇的武器,也不在於一兩個神奇的戰術。一是學習能力,二是組織動員能力。當年羅馬人被漢尼拔打得那麼慘,最後反推回去,就是靠著不斷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改進裝備和戰術,再靠著恐怖的動員能力你殺一個我補十個,越戰越強。根本就不是一兩個戰術的事,世界上也不存在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神奇陣法。
垃圾小說紙上談兵而已,清軍又不是木頭旮瘩敢頂著大陣任你亂刺。薩爾滸之戰中,馬林軍嚴陣以待,火炮、火槍在外圍打的清軍近不了身,後來清軍用木板和沙土車推進才打了進去,從中至少可以看出清軍的應變能力。如果是灰熊貓那種意淫的機動力極差的長槍陣,基本就是清軍練習射箭的活靶子,甚至直接用紅衣大炮轟都有可能。
不可能,意淫下就好了,對手又不是白痴,滿清部隊的學習性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強,高度的專制保證了高效率,黃石能辦到的滿清八旗就辦不到嗎?努爾哈赤一開始組建八旗時並沒有什麼大炮吧,在戰鬥中見識火炮威力後,立刻組建火炮部隊,而且迅速超過明軍。長槍陣這麼簡單的東西滿清會不研究學習?軍事上威力越大的發明傳播的速度就越快,除非是科技帶來的限制,否則憑啥你懂我不懂?而且不靠思想的力量靠皮鞭訓練效果會超過八旗的奴隸制的皮鞭
如果覺得長槍軍不厲害的,不大可能打敗盛期的八旗,大可參考歐洲14世紀的戰爭史。
最經常被當作長槍軍典範的瑞士軍隊也是在跟奧地利爭取自主權的戰爭中學到了長槍陣。蘇格蘭人、荷蘭人(Fleming)等都有使用長槍陣打敗重甲騎士衝鋒的事迹,但為什麼偏偏是瑞士人最出名?
因為瑞士人的事迹最多。他們不止打敗了奧地利。他們面對奧地利騎士和貴族下馬列成的長槍陣沒有畏懼,直接衝進去,連帶頭的奧地利大公都被瑞士人殺死(Sempach,1386)。之後他們更是將這場戰爭的經驗學到手,把長槍陣連同練兵(步操和鼓號)結合在一起,讓長槍陣可以在維持陣型的情況下發動攻擊、迅速轉向等。
在15世紀的戰爭大敗了當時西歐的勃艮第大公(Charles the Bold)。當時的勃艮第軍隊步、法國重甲騎士、大炮、德國手炮兵、英國長弓兵、義大利弓弩手,屬於歐洲當時最強大的軍隊,而且在百年戰爭爭下了不少戰爭經驗。英國、法國都不敢多惹他。這種軍隊對上瑞士人的長槍陣的戰績如何?
1476年的 Grandson 戰役中,兩萬勃艮第裝備精良的軍隊對上一萬八名瑞士人,後者連像樣的馬兵也沒有,就三個大隊,二話不說,長槍陣衝上去胖揍一頓。勃艮第大公跑了。
同年的Morat 戰役中,勃艮第知道了瑞士人長槍陣的厲害,所以挖好了壕溝,還弄了木柵欄,後面紮下了步兵陣和火炮,在右邊部署了重騎兵,目的就是要把瑞士人困在一個【死亡地帶】。參戰的瑞士人就擰一個強大的長槍長戟中軍三角陣,衝過【死亡地帶】的時候吃了好幾輪炮彈弩箭弓箭,丟下了幾百個死屍竟渾然不覺,直接衝破勃艮第的防線。與瑞士人同陣線的洛林人卻沒有那麼好的表現,洛林公還差點被殺,若不是瑞士人的槍陣及時趕到,恐怕就變成了勃艮第軍的戰利品了。勃艮第大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英國長弓手弄出一條陣線,但瑞士人一出現,這些長弓手連弓都沒拉就跑了。這場戰打得比Grandson還要劇烈,因為瑞士人似乎不懂中古世紀戰役的禮儀,沒有俘虜敵人以換取贖金的想法。勃艮第軍的四千多人的義大利部隊最慘,被瑞士人趕到湖邊,殺得連渣都不剩。
1477年的 Nancy 戰役也沒有多少花樣,只不過瑞士人多了一些馬兵。但戰役中,瑞士馬兵與勃艮第的騎士打得不是很好看。反而長槍陣還是用老花樣,勃艮第軍隊的步兵方陣不是瑞士人的對手,一個接一個潰敗,而瑞士步兵方陣這個推土機繼續壓著勃艮第的軍隊來打。勃艮第大公查爾斯據說在戰場上大呼:「朕似乎就是在打到處都有的蜘蛛。」歷史上也記載了一隊瑞士人圍住了勃艮第大公,一個長戟手奮力一劈,正好擊中了勃艮第的頭盔,大公也從馬上倒下。Nancy 基本上又是一面倒的屠殺。乘勝的瑞士人追殺了三、四天,他們的敵人的死屍連綿30多公里。在清理戰場後,得勝的瑞士和洛林人找到了勃艮第大公的屍體。
大家應該沒有料到這群山地的農民、牧民建立的長槍軍那麼能打,歐洲各個王國競相聘請瑞士人作為僱傭兵(Reisl?ufer),更有遠見的羅馬皇帝更是直接請了瑞士教官,成立了跟瑞士僱傭兵一樣有名的國土傭僕(Landsknecht)。不到幾十年,歐洲遍地都是長槍軍。長槍軍如果不厲害,那這些整天想用戰爭擴大自己勢力範圍的歐洲王侯將相都應該是腦殘。
我覺得過於理想化了。第一訓練不易。其次,如果敵人不是緊密地全線接觸,而是參差不齊,向右刺就沒用了,還把自己搞懵。不過這是穿越小說長槍陣的開山祖師,也就不計較那麼多了。
近代軍隊關鍵是量產的軍隊,而不是某個名將的靈機一動。量產的經過標準訓練的軍官,一整套機械訓練可以無限制補充的士兵,手工工場而非工匠製作的大量半標準化的武器。
這些條件,游牧民族永遠滿足不了,就是半游牧的滿洲則不可能。連文字都沒有的民族憑什麼來培養軍官,士兵更是打一個少一個,手工工場需要科學與技術,很不用提了。
推薦閱讀:
※10年前我們對殲6說再見:回顧該機3個經典戰鬥
※T-50,還有戲嗎? | 席亞洲
※巴基斯坦的海軍夢
※吃完這幾款軍糧,我還是覺得黃燜雞米飯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