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達到頓悟?

《壇經》倡「頓悟」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追尋「頓悟」,而我們在尋頓悟的過程又算不算漸悟?這樣到底矛盾嗎?


悟不在尋。尋得即非悟。

悟在一剎,此即頓悟。

悟有大小,徹與不徹。

都是那個「頓」字,害得一群人又頓又漸的。


歷史:

在8世紀,禪宗分北宗和南宗,北宗是神秀,南宗是慧能。禪宗中的「頓宗」始於六祖慧能。六祖慧能提倡一種革命的教義也就是「頓悟」。慧能是反對坐禪的。他說:不用求凈土,凈土只在你心中;不用坐禪,見你本性即禪;不用修功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南宗的六祖慧能和七祖神會提倡一種革命思想——「頓悟」,不用那些「漸修」的繁瑣方法,只從智慧方面,求其大徹大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當時因為舊的方式過於複雜,所以這種單刀直入的簡單理論,感動了不少人,終於使南宗頓教成為禪宗的正統,而禪宗又成為佛教的正統。可是慧能同神會都沒有方法,對於怎樣教人得到頓悟,還是講不出來。

神會是反對坐禪,反對修行的。他說:」一切出定,入定的境界,不在坐禪。「」「若有出定,入定及一切境界,禍福善惡,皆不離妄心」凡是存著修行成佛的思想,就是妄想。「眾生若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脫」。神會是宗教家,同時又是政治家和財政家,可說是個革命家,他懂得用什麼武器打擊敵人,使他的宗教革命運動得到成功。當時梁肅的一篇文章《天台法門儀》,痛罵這種危險思想,說這樣便沒有佛法,沒有善,沒有惡。

可見不講修的頓悟是一種危險的思想。

到9世紀初,神會的第四代弟子宗密,把「頓悟」分成四種:

1 頓悟頓修

2 頓悟漸修

3 漸修頓悟

4 漸修漸悟

這四種中間,第一種「頓悟頓修」,是不用方法的,講不通的,所以後來禪宗也有「樹上哪有天生的木勺」的話。第二種「頓悟漸修」是可能的。第三種「漸修頓悟」,尤其可能。「漸修漸悟」更是普通的方法。

引用《胡適的聲音》--中國的禪學發展 禪宗史的一個新看法

漸修漸悟是最靠譜的,何不走此路呢。


別胡說八道。

頓悟需要漸悟積累,漸悟需要頓悟完成飛躍。


經歷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


不相信所謂的頓悟,不能期待於有一天頓悟突然降臨,"頓悟"不是偷懶的借口。


樓主會騎自行車么?

在學會騎自行車之前,天天摔啊,也不知道哪天開始竟然就不摔了。這個就是頓悟吧。

只是沒有之前的摔,哪裡來的這頓悟一刻啊。

所以,得空還是得多看全面介紹佛教的入門書,而不是斷章取義的這裡看一句,那裡看一句。當然,生活中的實修最重要。


重複,不斷的重複。


在佛門中有人主張「頓悟與漸悟」,或者主張「開悟來得很快,我們稱為頓悟;需要長時間修持的,我們稱為漸悟」,或者主張「悟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累積多了就會開悟」,或者主張「很簡單,你必須從最基本的開始,並且通過訓練與修行的過程,經過一段長時間,可能會達到最高點,這即是被稱為漸悟」。這樣說法,如果沒有佛法正知見以及沒有證悟的人,真的很容易被這樣的知識所誤導,說那是正確的,因此跟隨這些知識修學佛法;可是對證悟的人來說,那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誤導眾生很嚴重。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如果頓悟與漸悟的說法是錯誤的,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說法?後學告訴你:從來只有頓悟與漸修,沒有所謂的「頓悟與漸悟」。或許有人會繼續提出質疑:「你有什麼證據證明,從來只有頓悟與漸修,沒有所謂的頓悟與漸悟?」既然是這樣子,後學就舉經典與禪宗證悟祖師為例來說明。

  首先,以經典為例來說明。大家都知道,菩薩有五十二個階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位就是十種長養對佛開示產生信心的階位。於圓滿後,轉入十住位,開始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也就是開始修菩薩六度的種種行。

  菩薩於六度最後一度般若圓滿以後,轉入七住位修行,表示他已經具有一定的佛法正知見,所以不會跟隨邪師或者名師修學佛法,他會去尋找真善知識,跟隨真善知識修學參禪的正知見。真善知識也會觀察這位七住菩薩是否具足菩薩種性,觀察他的定力、福德、智慧是否具足。如果這位七住菩薩種種的因緣漸漸具足了,就會教導他去參禪,去尋找禪宗的本來面目;如果真善知識觀察他的因緣不具足,便會放下,繼續讓他去圓滿七住位的條件。為什麼?就怕菩薩沒有定力、慧力、福德來莊嚴,一旦明心了就會退轉,再度轉回六住位,乃至退回六住位以前。由於真善知識知道明心需要有種種條件來莊嚴,如果條件不具足而讓他開悟,將會害了他,讓他退轉佛菩提道;因此,真善知識寧願讓他繼續圓滿明心所應具備的種種條件,再來讓他破參,一者不會害了他,二者未來悟了,也不容易退轉。

  從明心七住滿心階位,來觀待從十信位一直到破參前的七住位為止菩薩的種種行,包括了兩種:一者,為了滿足對佛開示應有的信心,不畏風寒、不畏寒暑去聞熏、去思惟善知識所說的種種行,如是經過一個大劫乃至一萬大劫才能成就;二者,菩薩的六度萬行,也就是為了眾生不斷的付出自利利他的種種行。這二種行都僅是漸修而已,是菩薩用了將近四十分之十七個一大無量數劫,來圓滿明心所應具備的條件而已;如果這些條件沒有圓滿,他是無法破參的。

  這也證明了,未破參的菩薩對於破參的菩薩到底明個什麼,根本無法了知;對於明心的菩薩所證的境界到底是什麼,茫然無知!所以從這裡可以證明,從十信位開始一直到七住滿心前的種種行,那只是漸修而已,與頓悟沒有任何關係。這是因為七住滿心菩薩明心到底明個什麼,他一點都不知道;他只能用意識去思惟、去想像什麼是般若,終究不是明心菩薩所證悟的般若,只能稱為相似般若、想像般若,不名為真實般若。

  因為這樣的緣故,未破參的菩薩必須去尋找真善知識,去承事供養真善知識,去跟隨真善知識熏習佛法。真善知識所教導的正知見,一定要思惟整理。否則,真善知識所教的還是他的,不是自己的,所以無法將佛法整個貫串起來;導致所知所見都是零零散散的,分散在各地,無法成為全面性、有架構性的佛法,無法使你從這一法衍生出更多的法,也就是不能舉一反三、運用自如。如果能夠如實去作,去思惟整理,證悟因緣也會漸漸成熟,未來是有可能證悟的,只差時間早與晚而已。

  當真善知識觀察你的因緣漸漸成熟了,就會告訴你如何去參禪,然後你會依照真善知識所教導的參禪知見去參禪。由於禪門是無門之門,也就是沒有門的門,如果去參究,真的是如同銅牆鐵壁、壁立千仞一樣,根本沒有下手處啊,這時候不懊惱才怪呢!當這樣境界出現,也就是禪宗所說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階段,與一般學佛人所見的境界沒有兩樣。

  待經過一段參禪時間以後,知道如何去參究,知道如何去尋找;不久疑情也跟著出現,就會日也參、夜也參,參得死去活來,參得昏天地暗,如喪考妣——好像死了父親、死了母親一樣,讓人食不下飯、睡不安穩。這樣的階段就是禪宗祖師所說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參禪者到了這樣的階段,破參只是時間而已,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破參;它可能是下一秒鐘、下一分鐘、下一個時辰,乃至隔天等等,端視佛菩薩何時給你這麼一念,就破參了。當菩薩到了這個田地,真的很難得,世間難得有幾個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這樣的菩薩未來證悟的時候,會悟得真、悟得深,體驗也比別人深入,未來說法就是跟人不一樣。

  當「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出現了,剩下的就是等破參了。一旦破參了,正確的般若觀行現在前,也就是一念相應慧,頓悟了禪宗本來面目所在,再加上佛菩薩、善知識攝受得以不退,成為七住滿心位不退的菩薩,因而轉入八住位修行。

  或許有人會問:「你怎麼知道證悟的時候就只是一念頓悟而已,而不是漸悟?又有什麼經典依據可以證明你是正確的?」

  既然如此,後學就舉《大寶積經》來說明。經中有一首偈說得非常好,已經將悟前、悟時、悟後的道理說出來了,那就是:

  「生死無邊際,常住於實際,一念慧相應,生死無疲倦。」(《大寶積經》卷一百十一)

  眾生無始劫以來不斷輪迴生死,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菩薩透過參禪的功夫,於因緣成熟,得以一念相應的慧心所找到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然後依此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的實際理地,現前觀察祂真實存在;也知道祂從無始劫以來沒有生死,所以才有你過去、現在、未來世五陰的生死,當你轉依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本來無生的體性,根本沒有生死可言;既然沒有生死可言,還會有生死疲勞出現嗎?根本沒有嘛!這是因為你已經轉依了祂,而說沒有生死可言。從經文 佛的開示可知:證悟真的只是一念之間,所以是頓悟,不是漸悟。由此可以證明:在佛門中,凡是主張漸悟的人,你可以確定他根本沒有悟。

  接下來,舉六祖慧能大師為例來說明。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座下舂米。一日,五祖弘忍來到慧能舂米的地方,問慧能:「米熟了沒?」慧能答曰:「米早已熟了,只是欠篩而已。」五祖弘忍就在慧能舂米的石器上敲三下。慧能知道五祖的意思,當天晚上三更,慧能就到五祖方丈室內。五祖以袈裟遮掩,不讓他人知道慧能在此。當五祖為慧能開示《金剛經》當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就在這一句話下大悟徹底,說了一首偈: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從《六祖壇經》開示得知,六祖是在五祖弘忍為慧能明說真心體性,於言下一念而開悟的,也就是一念相應慧而頓悟本心;所以六祖才會接著說:「沒有想到真心本來自性清凈,沒有想到真心本來不生不滅,沒有想到真心本來具足萬法,沒有想到真心不會六塵,沒有想到真心能生萬法。」由此可以證明:六祖乃是一念相應而頓悟的菩薩,不是漸悟的菩薩。

  有很多人認為,慧能並不是在弘忍開示《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開悟的,而是在慧能說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個時候就開悟的。如果慧能真的是在說出「菩提本無樹」四句偈時就已經悟了,為何五祖弘忍當時說他「亦未見性」?也就是慧能沒有開悟明心。又為何暗示慧能晚上到方丈室,為慧能開示《金剛經》呢?又為何慧能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言下大悟,而說出五個「沒有想到」的話語出現呢?由於眾生所認知的心有見聞覺知,而真心離見聞覺知,所以六祖慧能當時悟了這個不可思議的真心時,完全出乎他的預料之外,所以才會說出五個「沒有想到」的話語出現。由此可以證明:慧能大師是在聽五祖開示《金剛經》之下開悟的,並不是提出「菩提本無樹」四句偈時就已經開悟了。

  當菩薩悟了本心以後就會發現,悟了並不是佛,只不過是七住滿心的菩薩而已,距離佛地還是很遠很遠,還有三十五個階位要修行,也就是還要經過將近三大無量數劫以後才能成佛,所以悟了還不是佛。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不是也提到『一悟即至佛地』嗎?照你這樣說,是不是暗示慧能大師說法錯了?」

  提出這樣主張的人,看來很有道理,其實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慧能大師提出「一悟即至佛地」乃是方便說。是指眾生悟了一切有情的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這個因地的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與未來果地無垢識都是一樣,那麼清凈,沒有差別。有差別的是指,因地的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體內所含藏的七轉識種子,還有雜染、還有變異存在,並不是像佛地無垢識一樣,體內所含藏的種子都是究竟清凈的,而且沒有變異,尚待菩薩將染污的七轉識種子汰換清凈。所以說,慧能大師所說的「一悟即至佛地」乃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

  如果有人不懂六祖慧能「一悟即至佛地」的說法乃是方便說,還堅持那是正確的,不僅非常愚痴,而且也成就誤導眾生的大惡業,未來的果報非常嚴重。如果這個人還主張他也悟了,是不是意味著他已經成佛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已經成就世間最大的妄語,未來恐怕很難善了,不能不慎啊!所以說:「一悟即至佛地」的說法乃是方便說,並不是究竟說;唯除最後身菩薩悟了就是佛以外,否則,任何人開悟明心,只不過是七住滿心菩薩而已,並不是佛,距離佛地還很遙遠呢!

  當菩薩悟了,並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參禪事畢」,也就是今生修學佛法到此就結束了,不是這樣子。菩薩悟了只不過是七住滿心而已,還有很多很多的法要學,還有三十五個階位要修行。

  譬如要成就十住的功德,就要熏習眼見佛性的正知見,鍛煉看話頭的功夫,努力修集福德的資糧,未來才有可能眼見佛性,眼見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虛妄,因此圓滿十住位,而轉入十行位修行。

  又譬如,要圓滿十迴向位的功德,就要成就如夢觀,現觀往世所行菩薩道之種種行,雖然歷歷在目,恍如昨日,也看見此世所為一切修行利眾等事項,悉如夢中無異。菩薩成就如夢觀後,得以圓滿十迴向位,轉入初地修行。

  又譬如圓滿成就十地滿心的大法智雲的功德以後,便轉入等覺位。於等覺位已經沒有任何一法可以修學,所欠缺的僅是福德,所以整整一百劫中專門修集福德,以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在百劫中,「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只要眾生有所需求,不管是內財還是外財,統統布施出去,直到百劫圓滿,上升天上,成為妙覺菩薩。於天上觀察因緣成熟,誕生人間,於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現前;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仍然依初地前所發的十無盡願,繼續利樂有情無有窮盡。

  由此可知,菩薩悟了還有許多法要學,並不是悟了就沒事。所以佛在《楞嚴經》卷十曾開示:「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楞嚴經》卷十)也就是說,在理上能夠開悟,屬於一念相應的頓悟;於頓悟時,也僅是斷了一念無明的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就是我見,並不是一悟即至佛地。在事上還有一念無明的欲界愛、色界愛、無色界愛、一念無明的習氣種子隨眠、無始無明尚未斷除;所以還要將近三大無量數劫,依序將這些無明一一加以斷除。

  譬如,菩薩進入初地以前,已經將三界愛現行加以降伏,也就是最頂級的三果人;還要發十無盡願的增上意樂,也就是在佛前勇發十種無盡的大願,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盡一切劫無有休息。待發起了十無盡願,才能轉進初地,成為初地菩薩。進入初地以後,開始斷除習氣種子隨眠。於初地滿心可以成就慧解脫而不取證,繼續留一分思惑潤未來生,轉入二地、三地。於三地快滿心的時候,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可以成為俱解脫而不取證,繼續留惑潤生,轉入四地乃至七地修行。於七地滿心時,證得念念入滅盡定,將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斷除;雖然斷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變易生死未斷除。接著,再將變易生死最微細的無始無明隨眠一一斷除,最後才能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從上面種種分析可知:在證悟以前,也就是在圓滿七住位以前,菩薩為了圓滿證悟所需的具備的條件所作的種種行,包括了菩薩十信及六度的種種行,都屬於漸修,與頓悟無關;待菩薩於參禪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般若正觀現在前,而圓滿了七住位,乃屬於頓悟,不是漸修;菩薩悟了以後,始從七住滿心開始,一直到妙覺菩薩於菩提座下頓悟以前,都是漸修,不是頓悟;待妙覺菩薩一手按地頓悟明心,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都屬於頓悟,不是漸修;成佛以後,再也沒有所謂頓悟與漸修問題存在,純粹依著菩薩在初地前所發的十無盡願,繼續利樂有情無有窮盡。

  所以說,在佛門中,從來只有頓悟與漸修,沒有所謂的「頓悟與漸悟」;如果佛門中還有人堅持主張「頓悟與漸悟」,你就知道,這個人不僅是凡夫,而且還非常的愚痴,根本不是有智慧的人。


林語堂曾說: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的痛苦的深度。

我真就是這樣的,一夜之間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頓是突然的,這裡面沒有時間,沒有過程,是當下的,即時的,迅速的,直接的,就在這一剎那;漸是有次序的,有連續性的,強調過程,強調循序漸進,一步一步。頓是質變,漸是量變;頓是結果,漸是過程。頓悟是先知理,但是必須還要由理入事,理上要頓悟,事上要漸修。漸修是從事和過程入手,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知理。頓悟後的漸修是通過漸修來印證頓悟的理;漸修後的頓悟本身就是過程經驗的積累和升華。

對於永明禪師講修行分為漸修頓悟,漸悟頓修,頓悟頓修,漸修漸悟四種。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都應該做到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結合,過程和結果並重。只有漸+頓才可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頓悟以漸修為基礎,沒有過去的積累是不可能存在頓悟的,頓悟的基礎是已有實踐的積累,只是在過去的實踐過程中沒有去總結和思考,也可能沒有他人的指點,但是實踐的過程是有的,實踐的過程這些事情能夠推導什麼道理可能並不清楚,也沒有有意識的去總結。經過旁敲側擊的其它事,或他人的指點,或一句話,往往幫過去的經歷貫徹起來得出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正是我們所說的經驗,這個經驗還可以知道後續的實踐。

漸修自然會有漸悟,只要我們樂於去總結和思考,由於漸悟太小可能你並不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但是這些也是經驗的積累,小的經驗積累起來就是大的經驗,漸悟的積累和頓悟一樣的效果,跟個人的領悟能力有關。人一生中能夠真正有頓悟感覺的時候太少了,漸修+漸悟才是最常見的,能夠有幸遇到高人的指點產生頓悟往往還需要靠機緣。

頓悟後如果不加以漸修,則頓悟的道理就變成了空中樓閣,這個道理對你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價值,也不會轉化為你後續的生產力。道理能懂的人多,但是能夠親身實踐去印證道理就不容易了。只有通過自身實踐了的道理才能夠真正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和能力。

漸修如果不產生漸悟或頓悟,那麼我們漸修就很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過程很重要,但是沒有結果的過程仍然無意義。過程的重要是在於通過過程讓我們明白了一些道理,總結了一些經驗,能夠更好的去指導後續的過程。吾日三省吾身,多注意自我反省和總結,往往就能產生漸悟和頓悟,這才是價值所在。

頓漸無分,頓漸合一即是知行合一,理事無分。頓悟頓修不是我們追求的境界,漸修漸悟形成的不斷的持續改進才是真正的學習成長之法。


你吃了三個餅,飽了。於是思維:前兩餅白痴(白吃)了,如何找到第三個餅?

卻不知…………任何一個餅,都不是第三個餅。所謂第三個餅,是在前兩個吃下以後才成立的


有師兄告訴我,「頓除妄念,悟無所得」。我似懂非懂。

由我自己的直覺,」頓悟「是修行實證之後的一點靈光。拋開修行談頓悟,是執著,是妄念。


按照佛經一步步來,不要想太多。

就是把頭髮想白了,也沒用。


頓悟不是一個過程、階級、層次,佛經中到處都是矛盾的地方,百般思維都找不到一個入口。可是忽然之間就通了,頓悟是一個點,即時就邁過了那個門檻。所以稱頓。頓悟不落階級。

頓悟是相對漸悟說的,漸悟是一步一步來的,每一步怎麼操作、達到什麼效果在往下一步,是有階級的。


據說要用大棒子砸腦袋,試試?


苦練十年,直到輕輕的捅破一層窗戶紙。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