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亦舒影響下成長的女生是什麼樣?她們與男人的關係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廣泛,大家隨便談談自己的看法就好。

之前並不了解亦舒師太,後來發現她的作品作品影響的已經不只是那些70年代出生的女人了,甚至更廣。我是覺得有些小說是很能影響一個人的成長的。那麼在師太的書影響下思考、成長的女生、女人會有怎樣不一樣的性格,對於感情,對於事業會有怎樣的不一樣?相對的,他們的男人,或者是能夠追到她們的男人又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看亦舒的書會學會挑男人:即有相貌,又看著舒服,即學貫中西,又通明事理。不知哪裡找的到。所以年輕女子中毒太深會找不到愛人。

不過覺得亦舒的書很適合調節心理:心情不好和急躁的時候看下,那一種淡淡的描述,會讓心情靜下來。笑笑,不過如此。


不知道提問者可寫故事?

若是,筆下的故事,不過是執筆者的心角一方,生活中的片段拾零罷了。

一句話,可以撐起數十萬字的故事來。

執筆者真實生活,比筆下的要複雜許多。

作者尚且如此,更何況讀者。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想來是多有偏頗。

在亦舒文字下成長起來的姑娘,與金庸先生、與瓊瑤、與李碧華、與于晴席絹、與奧斯汀、與大仲馬小仲馬莎士比亞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姑娘是什麼樣?與男人關係如何?有什麼區別?

或許是有區別的吧。

文字終究是文字,閱讀也不過是閱讀,或許在漫漫年月里日浸月染得一二精華所在,然而遇到具體的生活具體的情景具體的男人……會怎麼樣?天知道。

莫說讀者,單言作者亦舒的生活,還不是遇到心儀者便丟盔卸甲,遇到挑釁者反唇相譏,遇到愛人卻不愛己者黯然傷神……哪裡想得起那句經典之語,「真正的淑女……。」

我是亦舒迷,會怎麼樣?普通姑娘一枚罷了。年少的時候,也會覺得,看亦舒總比看瓊瑤好些,待自己執筆寫小言情,方知不過如此。

故事總是故事。文字總是文字。生活卻是生活,瞬息萬變,複雜萬分。


問題一:

事業為先 注重外表

問題二:

不相信一切感情和一切男人

總之,亦舒是一個惡毒的寫作者(不帶貶義)。


從小被老媽熏陶看亦舒的小說的我應該挺有發言權吧……

簡單來說就是:十分刻薄,非常自戀,同時十分假惺惺,花錢花得十分豪爽,自認比同齡女生清醒(甚至有點太清醒……),不信任愛情與婚姻(當然這個也跟我的家庭有關)

啊對了 ,我還疑似有點抑鬱,不過這不能賴到亦舒身上就壓下不表了吧

坦白說,亦舒筆下的女主角,無論是涼薄世故的姜喜寶,天真深情的周承鈺抑或文靜堅強的結球都是我一直奮鬥的目標。話說,我一點都不覺得她們有多瑪麗蘇……

另外說到與男生關係……當然是喜聞樂見的沒有男朋友了。


大學時候喜歡過一個妹子,她很喜歡亦舒。因為她的關係,我也讀過兩部亦舒的書,《玫瑰的故事》和《不羈的風》,不過作為一個典型的工科男,當時還是很幼稚的時候,對感情也很呆,讀了之後感想也比較少。後來慢慢稍微開竅了些,回想起來,對妹子的感情觀還是很有一些影響的。

妹子最喜歡的是《玫瑰的故事》里的蘇更生。她本人也像蘇更生那樣很獨立,然後對愛情很執著。但我想這和她之前的感情經歷有關,與其說是影響了她,還不如說是蘇更生使她產生了共鳴,然後開導了她(妹子之前有過感情陰影)。

不過在其他方面,妹子應該還是沒怎麼變的。我認為蘇更生的其他一些特點,比如略過分的理性,以及一種冰冷感,妹子都是沒有的,她還是有些感性,在閨蜜面前是個老好人,也愛和別人打成一片。

我倒是覺得這樣最好,在遇到困難,借鑒一些其他的觀念的時候,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來完善自己。

不過話說回來,至少我看的這兩本書確實不適合心智未成熟的女生看。

同祝妹子安好。


「看亦舒,做剩女。果不其然。」


我以為她崇尚的是女性獨立,要努力學業事業,美但不恃美而驕,衣著自然舒適不刻意打扮,正視自身慾望(比如近年的好幾部作品都說有學歷收入好的女性可以隨自己心意挑選漂亮男伴哈哈哈)以及不曲意逢迎等等等等。

讀書太雜,一開始對亦舒不大感興趣,覺得太小情小調。是二十齣頭才集中讀了很多,現在想一下好像對之後的生活有積極的影響。比如因為她對專業人士總是正面描寫,我也心嚮往之並且努力

但心理學說「你看到的全部都是你想看到的」,所以可能這些影響是我自己的主動選擇?

男人,如果對方是類似《忽而今夏》里的畫家胡世真,幾乎剛認識就能辨認出,哈哈哈,看多了覺得他們真幼稚


被亦舒荼毒十年的多,至今沒有男人


從大學開始讀亦舒的書,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前半生,從繁華到沒落,最後的崛起,女人應該是自己的天,而不應該依附於男人,若有一個愛你的男人,就和他一起奮鬥,若沒有則要有讓自己過得好的能力。很喜歡亦舒。


是的。我是95年的。從初中看亦舒一直看到大學開始。高中迫於學習的壓力,斷斷續續的看。因為比較喜歡男女主角的相處模式,不痴纏,不矯情,女主獨立自主並且優雅上進。但是現在覺得,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也就乏了。

如果說影響的話,估計是骨子裡的氣質吧。雖然我自己不覺得自己有氣質,但是身邊的朋友無人不這樣評價。甚至有人說,我是她們見過的最有氣質的人。當然,我自己不那麼認為。但是有點不同的是,看什麼穿越、網路言情等等小說的,和看亦舒長大的,的確不一樣。 再次申明,我真沒覺得自己有氣質。 同時,這也影響了我的感情觀。具體就不多說了。這是我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哈哈。一向比較懶惰,不愛多打字。

對了……喜聞樂見,我也沒有男朋友。每次提到這個問題,我只能默默垂淚了。


從高一開始讀亦舒,並不像前排答應意淫的那樣對男人要求過高,反而亦舒讓我過早的明白女性獨立才是最要緊的,無論精神還是物質,還有結婚不是必要的生孩子我不是必須的


凡事都避免麻煩他人;

喜歡的人要長相斯文,有學識,懂禮節,似是出塵不染,然而世事洞明。

偏好白色;

好勝心強;

盡量避開生活中無事獻殷勤的社交。

(這些都是讀亦舒帶給我的影響,然而身邊很少出現亦舒筆下的「家明「,自己也並非其筆下各類性格鮮明的女主。因而美好的幻想往往墮入凡塵,生活也畢竟不是小說。


12歲,看的第一本亦舒的小說是&<連環&>。當時看了似懂非懂,但覺得故事很有意思。印象最深的卻不是小美女香紫珊,是湘芹。敢追求、勇上進、經濟和精神都非常獨立的美麗女子。後來陸陸續續看了亦舒的近百本小說,也發現了很多湘芹一樣的女子。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女人首先是要獨立的,獨立後再談其他,不依附於他人。還有一點,亦舒說過,聰明人從不報復,他們匆匆離去,從頭開始。每次我遇到挫折或者受到傷害時都會想起這句話。

關於和男人的關係,受師太影響,比較欣賞尊重女性的男人,另外還要,最好是「家明」類型的哈哈。


她們平等,獨立,低調,智慧,不以美為要挾,不以智慧自負,清醒理智,良知尚存;

她們不隨波逐流,不管物慾如何橫流,仍保持一份清醒。

為了這種看上去的完美,她們把自己包裹得很緊,生怕被人看出一點俗,一點low,一點不完美。亦舒師太說: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一直不認同這句話,分享自己,被人看見,是人類的基本屬性。哪怕是滿滿含了自戀和虛榮心,也是十分可愛和天然的行為。與自卑無關,與是否有氣質更無關。只有自卑的人,才深怕別人看出自己自卑。

那些活得辛苦的亦舒女郎,往往看上去獨立而完美。彷彿從不脆弱、二逼、失控、歇斯底里,自尊大於生命。往往卻是給人以距離感,不可愛,戀愛運並不佳。


我應該也算受她影響的讀者。個人認為會相信女子獨立是第一要務,甚至很多時候認為時間蒼涼,不過孑然一身。


看過一陣子,如果單說不好,不對,總有收益。王朔在一篇散文里對俄國文學有過類似精細的說法。但是,誠懇地說,女孩子按亦舒小說的路子培養,縱然標榜獨立,也就是個把自己往更高檔次商品上努力的小家碧玉。

亦舒勢利而物質。同樣寫香港,張愛玲就對繁華視若無睹,因為家底厚。《七姐妹》里,把港女捧到天上,貶低台灣和大陸女。看不下去。事業女性固然英姿颯爽,但是遇到真正美人,如貝秀月,玫瑰,就偃旗息鼓了。還有個何掌珠的女老師差點成了她後媽,結果親媽一出現,就自動繳械投降了。亦舒本人不美的緣故吧,把美貌的威力想得特別大,張愛玲就平和得多,還是個見世面多少的問題。

文字不順,和甄嬛有一拼。辭彙單調貧乏,描寫總是那幾個形容。不過像「有風駛盡哩」這種土話以及一些英文諺語,我倒是在她這裡學的。

我一向認為張國榮的品味好,但是據傳他說過喜歡亦舒的小說,那真是只能說,出身洋服世家讓他天生會穿衣而已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