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滑步腳底起水泡?
劍道新人一枚,最近練習滑步擊面,時間久了腳底就起水泡然後破掉。第一次是在大腳趾下方的一塊,後來幾次是在中間略凹陷處。
如圖,第一次是紅色處,後來幾次是黑色處。記得前輩講過,重心應該放在腳中間而不是大腳趾下方,所以正確的滑步如果起水泡,是不是應該在腳底中間位置?
PS:一起練的一個妹子就不會起水泡,請問這是否與動作正確性有關?
何止起水泡啊!經常在道場地板上發現不明人類皮膚 。我試過左邊水泡掉一大塊皮,然後第二個星期再掉右邊的一大塊皮啊!等腳底起水泡,水泡變老繭了,還是會繼續掉皮 所以要經常護理老繭啊!
不是的。
(以下僅針對左腳)
這個和妳的動作習慣、腳天生的形狀都有關係,不僅僅是動作正確與否……個人經驗是,平足的人更容易在第二腳趾和大拇趾的位置磨破皮。
如果大拇趾那裡的皮膚經常劃破的話說明妳的承重點在那個位置,僅此而已。如果說這個有什麼不好的話,就是長久以往這樣的話,更可能導致第一和第二蹠骨受傷…而承重點在中心的話比較不容易出問題,因為五根蹠骨都可以幫助受力。如果蹠骨痛的話記得停止練習。
這個問題我不覺得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上泉大大的回答很好
但是我個人認為實際情況並不是平足啊什麼的
而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看看你滑步中段的時候左腳腳跟是不是離地太高了?應該只有一厘米就夠了,用前腳掌落地發力支撐,不是腳趾頭劍道練習,即使在正確的姿勢下練習,起繭是難以避免的。但是起泡,在正確的姿勢和合理的訓練強度下,大多數時候是可以避免的,這兩點我覺得有必要分清一下。
但是題主說的這兩位置起泡我認為是不合理的動作導致的,我要說明一下:絕大多數劍道練習者(包括很多高段位的老師)都會在這兩個位置磨起皮的。但是 要說正確嗎?卻也不盡然。
我認為起泡最大原因除了腳形、做足抬起高度等原因之外,是因為練習時左腳外八,這樣在出劍的時候左足右前腳掌承受了超負荷的重量和摩擦,繼而起泡。 練習時多注意糾正直線,會有很大改善。
-----------說的不是很清楚,我再更新一下------------
我隨意搜了一張圖,來說明一下。侵刪↓
右邊這位劍友的後腳,幾乎是現在國內所有劍道練習者(中段構型)都有的頑疾(我所看見能做到不外八的都是日本的劍友,國內還沒見過不外八的)。 除開病理性致因,大部分情況是基礎練習的時候沒有打好基礎。
這樣的發力方式,足部有兩個點是不穩定,一個是腳踝(1位置),一個是大腳趾(2位置)。發力的瞬間無法做到直線推進,就像一個被掰彎的彈簧,彈射效能很多時候都向左右泄了不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即使感覺自己用了很大的力氣也蹬不出去,腳還疼的要死的原因,打面、刺喉總打歪也是後果之一,),並且長此以往,1和2位置容易並發各種疾病。
而一個正確的發力方式↓,應該是以下圖這個區域承受壓力把自己送出去的。只有這樣,彈簧才是直的。
而要用到這一塊,左腳就絕對不能外八,外八的越嚴重,這一塊的面積就會越向左邊減少。
最終導致不必要的起泡、甚至造成肌肉和骨骼的傷害。
-----說點題外話----
劍道練習者很多時候喜歡把傷痛誇大成自己努力練習的勳章。 我認為這個是不可取的。就題主這個問題而言,我覺得起繭是日積月累練習後自然會發生的事情。但是起泡則未必。 合理科學的運動是所有體育項目的共性。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自己心裡要有個底。盲目硬抗,路走不遠。
--題外話2----
外八的問題普遍存在於劍道練習者中,很多專業運動員都是外八(比如宮崎正裕)。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在練習中忽略科學的訓練方法。
以上。
可以買寬的醫用膠布貼在容易磨破的地方,橫著貼幾道,豎著用小的膠布再加幾道,撐一次練習是足夠的。
慢慢磨,出了老繭就沒水泡了
左腳發力,與地板摩擦,起水泡很正常,並且在進攻時,遇到木板不平整的場地,就更不奇怪了,現在我幾個月差不多才會掉一次,掉很厚的皮,但是剪掉後,做一次基礎練習就沒事了。我右腳一般都是整個腳平行落地,不會有水泡一說
推薦閱讀:
TAG: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