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禪定,拙火的過程是不是就是為了證悟空性,不是我們一切都是自性空嗎,還證悟什麼,也許就是為了這個?

米勒日巴尊者說,圓成本來自性中。


止觀,禪定,拙火的過程是不是就是為了證悟空性,不是我們一切都是自性空嗎,還證悟什麼,也許就是為了這個?

補課,卷子,習題的過程是不是就是為了得高分,不是每張卷子都有一百分嗎,還得什麼,也許就是為了這個?


什麼叫開悟,我自己懶得碼字了,轉載一段智敏上師在《俱舍論疏頌講記》的原話。

這個無漏慧生了,可以說是個驚奇的事情。一切世間的科學都是這麼說的,有的,不能使它沒有,你把物質消滅了,能量還在,總是有這個東西;沒有的不會產生,無中生有是不可能的。你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是空中生嘛?這個空,本來本身還是有緣起在裏邊,不是什麼都沒有啊!如果什麼都沒有的空,你要生一個東西出來,不會的。所以我們這個佛教的空,不要跟世間上的什麼都沒有的空,兩個混淆起來。什麼都沒有的空,叫無,一切都沒有,無當中不能生有,空當中能生有,這兩個東西要辨別。科學裡邊,無中不能生有,有的不能使它無,這是對的。如果是空中不能生有,有不能生空,那就錯掉了。空跟無的概念是絕對不同的。這個我們學中觀就會知道。

這個無漏法,在世間上是奇蹟。我們無始以來老眾生,從來沒有一個無漏法出現的。你要生起一個法,總是同類因。假使說善的生善的,色法生色法,世間上,母親生孩子,這樣子生,你說前面沒有的,你怎麼生出來呢?這個是驚奇的事情,緣起,佛有這個智慧,就可以造成你這個因緣的緣起,產生無漏慧,否則不叫佛法,就是外道。外道你再怎麼修,再怎麼練,練來練去,有漏道,無漏道生不出來的。佛法跟外道的差異不同,就是佛有這個智慧,叫你修一些法,最後能夠生起無漏道來。外道沒有這個能力的。所以說佛法跟外道法,這個就是最大的一個分別。一樣你修行,看看差不多,他也說不要做惡事,也說修善,他也說不要殺生,不要偷盜,差不多嘛,我們修那個法,不是也可以解脫嗎?不行的,它的緣起不能產生無漏道的。佛教的緣起,決定產生無漏道。只要依真的佛說,不論哪一個宗派,都會生無漏道。這是佛的驚奇之處,也是一個奇蹟。有漏的中間,突然產生無漏道出來了。這個無漏的善,又不是無因無故的,有因有緣的。什麼因緣?就是前面的,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煖、頂、忍、世第一,就會產生無漏道。所以我們要重視這個東西。你說我要開悟,這個不要,完了,你這個不要,你因緣沒有了,你怎麼開悟?

所以世間上的人,愚癡,也就愚癡這裡,他偏偏把佛說的東西不要看,自己要創一條捷徑,快路。當然你過去善根,這些修過的,在明師的指點下,過去善根觸動,遇到善知分位的善說法師,他可以指點你,直接上去。那麼你這個要幾個條件?一個要你有那個善根;二個要你碰到明師。如果你沒善根,明師來也沒有辦法。有的人,總希望修密法,最好碰上佛化的人來指示我,我可以一下子即生成佛。爲了這個,到處奔波,這裡不夠,跑到四川,康定,跑到色達,乃至要進藏。哪知道,你不是一個法器,你前面沒有善根,佛親自給你說法,你也成就不了了。你把自己成了器了,再去。那麼你還是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練成一個法器。你是不是一個法器?你自己看嘛,你這個善根,你有沒有?這個善根的相你有沒有?這個我們書上講的都可以照鏡子嘛。煖的相,你有沒有?頂的相有沒有?什麼相?四諦十六行觀,你觀不觀得起來?你得定了沒有?這些你都可以自己問自己。沒有,那你怎麼見道呢?所以說你這個東西,因緣所生法。你把緣起知道之後,你自然果會得到了。緣起沒有,你要望一個果,這是妄想。世間人嘛,都歡喜貪便宜,不要因,要一個果。那麼所以說,佛法,修的人再多,證道的人很少,也是這個原因。你即使知道因緣之後,也不是我知道了就行了,還得艱苦奮鬥,去幹啊,實幹的,實幹要修苦行啊!你一天到晚,舒舒服服的,吃得好,穿得好,儘管你什麼都知道,也不行,也不能馬上見道了。


這是普遍大乘佛教徒的一個誤區,或者說大乘佛教本身就存在一種概念的混淆。證空性實際上是證緣起,因為緣起和性空是一回事,只不過是敘述的兩種角度,可是佛教所證的緣起是十二緣起,而不是我們隨便看到一個東西的緣起,因為能斷煩惱的緣起只有這十二緣起,它是貫穿三世的因果規律,不同於普通的緣起現象,所以佛教中證得空性,斬斷煩惱,成就最殊盛的般若智慧是指對這十二緣起的實證,而十二緣起是三世之間的緣起,所以沒有禪定和神通是無法實證的,這就是為什麼禪定在佛教中的地位如此之高,因為沒有金剛鑽,你攬不了瓷器活兒,沒有禪定,三世就見不到,從而十二緣起也是沒辦法實證的,這樣就沒辦法成就果位。


如題主所問:

一、止觀、禪定、拙火的修行方式有證悟空性的可能,不能說一定要通過止觀、禪定、拙火才可以證悟空性,也不能說修習止觀、禪定、拙火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悟空性,因為空性非證可得,這就是大師們所說的自性本空。

二、大師說自性本空,只是一種比喻,並不是說有一個確定的自性具有空的屬性,但說自性空能夠給我們覺悟提供方便,所以說名自性空。

大師說空,只是一種比喻,空具有無邊無際和無差別相的特點,有智慧的人應當以比喻而得悟,覺如空,空無邊無際,覺亦無邊無際,覺如空,空無差別相,覺亦無差別,空的比喻讓我們更方便的了解了覺,所以名為空。

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含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永無止境為無上,平等為正等,對覺悟永無止境的追求和平等的對待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證得該種覺的人,說名覺悟。

三、如果有人講自性、講空、講如來藏、講道種智、講圓滿覺悟,自以為已證究竟覺,實際上是該人驕貪慢疑、心存高下、不負責任、懶惰懈怠導致,聽該人講法的人應心中有數。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必須要證悟空性。

不然一開口就知道你的實際水平了。

所謂空身心空性空法空,不是語言文字,確確實實能證能悟。證到悟到,才能說證無所證,得無所得。

比如說身空,你以為是將身體分析到極細微,或者說百年之後歸黃土,才叫空嗎。這些不是,當體即空,證到再說。

釋迦說法,語言文字除了明理,還有就是引子,因為大道不在語言文字,是以維摩詰無言無說入不二法門。

大乘,非是小乘能解能悟。心量之大小有別耳

修證,非是學者研究學問所能探知。大道不可以智知,不能以識識。

儒釋道,豈是小德小智所能為。


問題里都有答案了還要問,為什麼?

一切無自性,沒錯!對!好!但你未必行這個見解所應續出的行為,所以這個見解只是嘴上說說,在它下面更深處,有其它見解,只是不明顯,你自己也未必清楚。所以。。還要證。。。為落實貫徹,為挖凈下面隱藏的別的。。說法不同實為一回事,就是要證。


護法居士 1 人贊同了該回答

緣起性空,不代表空,空亦是有,不是無?

緣起性空,不是有,也不是無,【空】代表真如法界是沒有任何障礙而存在,【空】是表達萬法的無邊無際無量,【空】表達萬法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空】表達萬法人類是無法感知、無法表達。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47 分鐘前

空性不是堅實存在的實體 不是空無所有或虛空 絕大多數人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 佛學空性是【什麼都有可能】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35 分鐘前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說: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有所用心就有所牽繫,有所執著,有所對待;無所用心,心才能擴大。無心則不為一切萬法所系縛,而無處不在,無處不自在。

在唐朝時,四川有一位叫德山禪師,對《金剛經》有極深的造詣,當時南方禪宗正流行「即心即佛」,德山認為這是外道魔說,便發憤著了一部《金剛經青龍疏鈔》準備到南方破邪說。路過灃州時,見到一間賣油糕的小店,德山剛好肚子也餓了,便走入小店對賣油糕的老婆喊道:「老婆子,弄一些點心來!」老婆婆心中想:這位師父居然這麼無禮,指著德山的擔子說:「師父,你這裡面是什麼東西?」德山說:「說了你也不懂,這是我注釋的金剛經疏鈔,到南方來弘揚金剛經。」於是,老婆婆說:「我有一個金剛經上的問題要問你,你如果回答出來,我就供養你油糕;如果答不出來,就不用弘揚金剛經!」德山心想:一部《金剛經》我已經滾瓜爛熟,還有什麼答不上來。於是,德山哈哈大笑說:「你問吧!」於是,老婆婆問道:「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師父要點心,究竟要點哪個心呢?」德山沒有辦法回答。

  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尚未來,而現在心念念不停,生滅相續。如果能以無心對治世間假有、虛有的妄執,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系的逍遙。

1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23 分鐘前

因為一念具足染凈善惡一切諸法,所以智者大師提出「一念三千」,這三千是什麼呢?就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三千法界。

智者大師認為,我們平常的當下一念,就具足三千法,具足現象界的全體,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我們眾生心在迷時,亦具足三千法;心在悟時,亦具足三千法。心有迷悟,而法不動。只是心在迷時,對三千法執著不舍;心在悟時,視三千法為方便、性德,不起執著。這叫「一念三千」。

  佛常講「眾生心不可思議」,所以不可輕視我們平常的一念,於是祖師常常開示我們要「照顧自己的念頭」。迷與悟,就在我們一念之間,天台宗說的「一念三千」,就是要我們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念頭,有的人一生的清白往往毀於一念的無明,而造下終身的遺憾。

1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15 分鐘前

每一種心識的生起都是有它的原因,但是我們總是將我們的心與外界分開,認為心是心,事物是事物,產生了二元對待,於是產生了種種執著。

宋代佛印禪師有一首禪詩說:

  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這首禪詩的起源是,有一天,蘇東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飯,兩個人因為才華都很高,往往為了談學論道,互不相讓。這天吃飯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個人走過,由於很多天沒有洗澡,身上爬滿了虱子,蘇東坡說:「那個人真臟,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來了。」秦少游堅持異議說:「才不是呢!虱子是從棉絮中長出來的!」兩人各執己見,爭執不下,便決定去請佛印禪師作個公道,評判誰輸誰贏,並且互相商議輸的人要請一桌酒席。蘇東坡求勝心切,私下跑到佛印禪師那裡,請他務必要幫自己的忙;過後,秦少游也去請禪師幫忙,佛印禪師都答應了他們。兩個人都以為穩操勝券,放心的等待評判的日子來臨,揭曉的日子終於到了,禪師於是正色地下評斷說:「虱子的頭部是從污垢中生出來,而虱子的腳部卻是從棉絮中長出來,所以你們兩個人都輸了,應該請我吃宴席。」禪師有感而發,寫了這道詩。

  在我們的觀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的,有時甚至是不能相融的。如認為虱子的產生不是因為污垢,就是因為棉絮,而佛印禪師的話就是為了破除執著。通常我們認為心識的產生是因為外界的作用,認識的產生是因為物質的作用。從佛法的立場來看,心的產生是因為各種條件的匯合,所以心是緣起的。

贊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11 分鐘前

佛學中的「空性」,說它什麼都沒有,是諸佛菩薩的出生之地。不是一般人接受不了,而是讓人糊塗。如果用心理學來理解,「空性」就是沒有任何情緒的狀態,現代話叫:情緒歸零。這是一種平靜理智的狀態,只有這種狀態,智慧才能產生,這就可以理解諸佛菩薩誕生這句話的意思了。 索達吉堪布說:「很多人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但實際上恰恰相反,空性是什麼都「有」。

贊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9 分鐘前

另外一個了解「空性」的方法,就是要明白具足空性見地的意思是:避免「二元對立」的一切極端——避免「二元對立」的極端本身就是「空性」。一個自我本位的人永遠都會掉到某個極端中,因為他一看到任何事物,就會自動形成例如美醜、好壞等的判斷;他相信這些性質天生就存在於那件事物之中,並自認了知那件事物的一些真相。如果不用例如好壞等概念肢解事物,只看事物本來的面目,就非常近似於空性的體驗。你可能會認為,只要抑制對事物的判斷,對它們漠不關心,就成就了某種空性——這種冷漠只不過是一種愚痴,同樣沒有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有時,某些事物既不吸引也不讓人排拒,我們完全忽略了它們——這種空白茫然是因為忽視,所以也是愚痴。

真正的空性覺知一切事物,因為它不受貪、嗔、痴等自我的觀點所遮蔽。見到空性並不意味著達成「見到某種東西」的佛教目標。見到空性表示「見到一切事物」,因為空性不排斥任何事物,包括了一切事物。見到某件特別的事物,必然表示你沒有見到某些其他的事物,所以你沒看到的就被排除在外而沒有感受到。空性去除了那些「沒看到」,因此每件事物都在其中;空性去除了一切事物的「不存在」,包括不存在的不存在。諷刺的是,見到一件東西是「二元對立」,而見到一切事物卻非「二元對立」。

贊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7 分鐘前

談到「無二」時,我們總是這樣說:「佛陀做了這樣的事。」有時候,我們誤解了真正要傳達的訊息,而以為我們可以在相對的層次上看到這樣的事情——就好像魔術表演一樣。

二元對立表示我們只見到事物的一面,也就是我們這一面。我們習慣性地改編實相,以便能看到自我的版本。由於自他分別以及拚命地執著「自我」,所以我們除了自己的見解外,什麼也看不見。二元對立使我們和其他的人、事、物分開,嚴重限制了生活中的可能性,因為沒有其他的想法或建議可以不經改編地進入我們心中。這種和萬物分離的感覺,常被解釋成孤獨和無聊,結果我們不斷去找尋和執著一些能娛樂自己、捕捉我們注意力的東西,來忘記孤立的感覺。

為了補償不可能得到的真正快樂,我們製造了成見所形成的替代性虛假的實相和激烈情緒,藉以安慰自己,讓自己全神貫注——把生活變成誇張的連續劇,而自己則是主角,很愚痴地幻想著痛苦的來源會帶來快樂。

就好比去看一場強烈而又有力的電影,因為太專註於情節,忘了那是一場電影,把它當成自己的生活一般;有時候你陷得太深,甚至於看完電影的幾個小時之後,還為電影的結局哭泣和憂慮。由於二元對立的成見,把自己和他人划出界線,我們在「真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忽略了,這是我們的作為,不一定是事物本來的面目。

贊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3 分鐘前

依照佛法,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任何事物的真相,只看到了自己的成見——我們誤把所收集的一大堆照片當成了實物。在我們把事物分類、標示之前,可能在一剎那間真正覺察到它;但在這之後,我們就落入自己對它的成見中,不再覺知事物的真正面目。這樣的造作不僅出現在例如美醜等粗劣的層次上,而且也在例如主體、客體或天堂、人間等極微細的概念層次上運作著。

沒有圖像、標籤等成見而能夠見到真相的人,就不會被「小永遠是小」和「大永遠是大」的概念束縛。超越自我觀點的人,不僅不會僵化地認為他就是他的自我(與充滿實存的東西的世界分離的一個實存主體),而且因為沒有二元對立,所以他也了解到主體、客體都沒有真實存在的本性,因此,他不受顏色、大小、形狀、年紀、性別、地點等任何固定性質的拘束。有時,在夢中,我們能瞥見沒有成見的自由。夢中可能有一千頭大象舒適地在我們的卧房中起舞,而房間和大象卻都沒有改變它們平常的大小;或者解放對於時間、空間的成見,瞬間在一個地方,下個剎那就到了一千里外。

不在二元對立陷阱中的人,就不會黏著某個特定的大小。杯子並不是究竟的小,只是和桌子相比顯得小而已;和調羹相比,杯子又顯得大了,原來「杯子是小」的概念被消滅掉了,現在杯子大了;而調羹和一滴茶水相比又顯得大了,於是原來所認為的小就消失了;和原子相比,一滴茶水又顯得大了,而「一滴茶水是小」的概念又消失了;就連原子和原子內的粒子相比也顯得大——這樣的步驟可以一直進行下去。像這樣的比較可以讓你知道,沒有任何物體是絕對的小或絕對的大,因為小和大是相對的,是互相依存的(這又好比最先和最後的數字一樣,每個數字之前和之後都還有另一個數字,因此永遠找不

就連日常生活中,成人也無法看見小孩們奇想的天地;因為成人缺乏赤子之心,無法超越他們所謂的可能和不可能的堅固信仰。佛陀是無二之心或究竟真理的展現;至於你如何看他們,決定於你自己的悟境層次。

爵士貓 (作者) 回復釋演勝1 分鐘前

「空性」不是某種堅實存在的物體,也不是空無所有或虛空,例如把一切現象消失掉所遺留的空間當成是空性。消失表示先有個東西在,然後才能「消失」;這就像認為「自我」是不存在的問題一樣:「自我」先存在,後來才不存在——但從來就沒有的東西根本談不上什麼存在或不存在。

我們標示每一種客體。「空性」的意思是,事物並不是依照你所標示的樣子存在。佛法告訴我們:凡夫所見的一切,都是透過情緒、習性和二元對立等自我的濾光鏡,就像前面琥珀色太陽眼鏡的例子一樣,使我們看不清楚事物完整的顯現,也看不清楚事物真實的本性。首先,你看不見事物的真實本性;其次,雖然你看到了顯現,卻不明白這種顯現可能只對你而言是這樣,並不通用於其他眾生。我們自然傾向認為自己的見解最正確,別人見到的顯現是錯的,然後經常變得很生氣,並且浪費時間去做一些無益的爭論,試圖說服別人——接受所謂「正確的看法」,而這種正確的看法其實是我們的看法。

如果你能明白,你所看到的顯現是由於你所戴的有色眼鏡,別人所看到的顯現是由於別人所戴的有色眼鏡,大家都沒有看到事物的真正面目,那麼你的生活就會更和諧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眾生都不明白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眼鏡,因此他們對自己所看到的都很認真,其結果是,大家卷進了包括戰爭在內的各種衝突之中。

「無二」或「無分別」是說明空性的另一種方法。強烈的習性限制了像我們這種以我執為導向的人。我們和我們所處的世界,都被一些固定的特徵,例如顏色、大小、方向等限制住了。對我們而言,「小」的特質代表有個小的現象真實存在,而「大」就表示有個大的現象真實存在。在我們二元對立的世界中,只要某件事物被定上了固定的性質,它就永遠被困在那些性質的框框中。

我們僵化地生活在認為現象實存的自設牢獄中,這些成見是我們根本的問題所在。如果我們認為某人很壞,這種見解就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即使他真的做了些好事,我們也會說他在做壞事;相反的,如果我們愛上了某人,那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妙的,連他的糞便也可以忍受,他就算殺了人也是被殺的人不對。

贊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修行止觀,禪定等法門的過程的確就是為了證悟空性、佛性,而一切眾生都是本來自性空寂,本自涅槃。但是你感覺到空性的妙用了嗎?得受用了嗎?就如同,有人說你銀行賬戶里有一百萬,你是不是要到銀行查看你的賬戶,是不是真的有一百萬,提取一些錢,試驗一下?修行止觀,禪定等法門的過程就是為了證悟空性是不是真實不虛,是不是妙用無窮,不可思議。


你知道空性是什麼嘛???

其實是一套不二論構架,不是通過止觀去修證的。


推薦閱讀:

一切自導自演自欺的生生滅滅的目的是什麼?宇宙外面又是什麼?
如來藏與空性
修佛不徹底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頑空,有是幻化,空也是幻化,真妄一如,正常的認知應該是慧能尊者的認知!?
根宋佛教音樂:算了吧,不要緊,都會過去的
「空性」淺論

TAG:瑜伽 | 佛法 | 空性 | 打坐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