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巴巴上市後的首份年終成績單?這份年報會讓人滿意嗎?


上市一年,從去年的IPO明星,到現在備受投資者質疑,阿里這家中國電商巨頭體會到了什麼叫大起大落。

在連續遭遇公司業績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沖基金拋售、集體訴訟等多重利空後,阿里股價從高點的120美元一路跌破68美元的發行價。

10月8日晚,阿里巴巴發布了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財報發布後,公司股價應聲漲2.16%。那麼在這份年報里,阿里都透露了什麼樣的信息?阿里上市後首份「年終」成績單,及格了嗎?

凈利增速大幅放緩

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2015財年,基於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阿里營收122.93億美元,較2014財年增長45.14%(去年同期增速為52.11%);同期凈利39.23億美元,同比僅增長3.92%,去年同期增速曾高達174.21%。

阿里表示,凈利潤增長大幅下降主要是受上市後股權獎勵一次性財務確認所致。在非GAAP下,阿里凈利潤為56.43億美元(約合349.81億元人民幣),較2014財年增長23.72%,但增速較之此前明顯放緩。

阿里平台上的商業交易總額(GMV)增速也有所減慢。2015財年,阿里所有平台上的的GMV金額達到24440億元(3940億美元),同比增長45.65%。去年同期這一增速為55.8%。

移動平台佔比進一步提高

截至2015年3月31日,阿里的天貓+淘寶活躍買家共計3.5億人,同比增長37.25%,而據CNNIC統計,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總人數為6.49億,也就是說中國超過一半的網民是阿里的活躍用戶。

其中,移動平台月活躍用戶數從2014年第一財季的2.65億增長至2015年第一財季的2.89億,同比增長77%。

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第一財季,移動GMV佔總GMV的比例從上一季度的42%提高到51%,去年同期這一比例只有27%。

海外業務規模仍小

阿里有接近80%的營收來自淘寶、天貓、聚划算三大本土化零售業務。

2015財年,阿里海外業務營收10.46億美元(64.86億元),同比增長33.7%,在總營收中的比例為9%,與2014財年持平,但比2013財年下降3個百分點。

雲計算增長勢頭迅猛

馬雲在致股東的公開信中稱,電商只是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的一部分,用其平台上的交易價值來評估公司的表現顯得過於狹隘。阿里巴巴希望利用公司在大數據、雲計算和物流等領域資源,打造中國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

2015財年,阿里雲計算業務營收2.05億美元(12.7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4.42%。 在整體營收中佔比依然維持在2%左右的水平。

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2014年阿里雲在中國公共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達29.7%,超過亞馬遜、微軟和IBM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總和,成為國內最大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同時阿里也在全球設立數據中心並提供國際化服務,進軍海外市場。

中國電商市場前景樂觀

阿里在年報中表示,2013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子商務市場,2015年全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6270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的3490億美元。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2019年電商市場規模將接近1.97萬億美元(約合12.52萬億元人民幣)。

這背後的依託是中國13.6億人口,6.49億互聯網網民,以及5.57億移動互聯網用戶。

阿里表示,儘管中國GDP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6.8%的速度增長,遠遠高於全球經濟1.4%的增長率。2013年中國的總儲蓄率佔GDP高達49.9%,全球僅為22.8%。與此同時,2014年,中國網購人口滲透率只有12.4%,而預計五年後滲透率將翻倍。

不容忽視:來自假貨和競爭對手的挑戰

從國家工商總局的「白皮書」、到 Gucci 母公司的起訴、AAFA 的兩次投訴、再到數家美國知名律所提出的調查請求,假貨一直是令阿里頭疼的問題,而相比之下,一直以「正品行貨」自居的京東,作為中國最大的直營電商,對質量的監管要比阿里容易得多,這也是京東和阿里搶市場的主要賣點。

艾瑞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B2C市場中,天貓市場份額佔比61.4%,京東佔比為18.6%,依然穩固佔據的第二的位置。但二者之間的距離正在縮小:2014年,京東的銷售總額達到天貓總成交額的40%,2013 年時這一比例僅為 21%。

而在自主銷售為主B2C市場來看,京東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

而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美股市場上的聚美優品、唯品會等其他電商中概股,也可能會對他們的投資選擇產生影響,未來阿里並不容樂觀。


推薦閱讀:

圖解蘋果 2015 財年三季度財報
年報那些事兒之:從綿石投資的資產減值損失說起
從CFO到CEO--沃爾核材的舵手
年報那些事兒之:一定要留意交易所的詢問函

TAG:互聯網 | 阿里巴巴集團 | 財報 | 美股 | 阿里巴巴IPO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