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上學?

如果上學就是為了學歷和考試,而沒有了樂趣只是壓力,那上學和折磨有什麼兩樣


我以前也經常抱怨為什麼要學數學物理之類,學了又怎樣以後還不是沒用,但經歷告訴我確實有用。一個人捨棄娛樂埋頭苦幹學習,儘管不喜歡一些科目卻仍然努力把成績趕上來,拚命做題刷題,背整本書枯燥乏味……反正過了高考再也用不著,那還有什麼意義?

你卻不知道,這段所謂的「毫無意義」的日子,卻能讓以後在生活中處處碰壁,對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而感到束手無策的你有支撐的作用,當生活不停教訓你,告訴你你是一個失敗者時,至少有那段歲月在警戒著你,那麼難的日子你都度過了,你做到了,你成功了,那你現在還怕什麼?

看似不起眼地做完一道題,考了個好成績,這些小小的成就,不斷累積,會成為一股力量。它們都在告訴你,你從來都不是失敗者,不必心灰意冷。

還有就是,你以後總要出社會吧,如果你以後像現在一樣,用厭學的態度工作,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願意花錢請這種對待工作懶散的人?老闆開會,你要做筆記吧,而你現在讀書做筆記可以鍛煉這種能力,速記,概括,總結等。老闆交給你你一個很枯燥無味的任務,而你之前在學習中鍛煉的耐力又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

我明白這種想法,但是孩子,這個世界不會總如你所願,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待在學校學習,如果離開了這種固定環境,某些人可能會過的更好,發揮更大的潛能,但是這整個社會,不止國內,國外也是,它的主流就是學校教育體系,學歷工作配套,哪個國家不重視學歷?

當然咯,如果你有很大的天賦,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生活。怎麼說呢?這個時代如果你只是高中畢業,除非你真的很厲害要不然你只能過普通的生活。如果你有很大的野心,還是認真讀書吧。還有就是,比爾蓋茨就算輟學了也是憑自己實力考上哈佛的,而且他家很有錢。

其實上學就是現實,反正以後都要面對現實,不如早點接受。


謝邀

自收到回答邀請已過去兩周有餘。不是這個問題我不敢興趣,而是題主這個問題問起來簡單,回答起來著實有難度。我先把其他人的答案細讀了一遍,再結合自己的所知所學,打了兩周的腹稿,今天算是有個回答。

初看問題,我第一反應就是把教育的功能貼給你看,但是你要的答案未必就能簡單粗暴地用教育的功能來解釋,所以我會加一些自己的東西進去,不知題主是否滿意。

我們常說教育的功能有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個體功能就是讓你的思想和行為社會化,使你擁有獨立自主的個體意識和意志,但同時也要讓你擁有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題主所說的為了學歷和考試,大體上就是後者了(但還有所不同,下文會詳細解釋)。而社會功能則是從國家、政府和整個社會來考量教育的作用,例如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這部分的內容雖然都是從宏觀的角度來思量,但就究其本質,和個體功能其實是一體兩面同根同源。

許多教育學者(其實每個人都在做)嘗試將這些功能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名,赫爾巴特就比較看重社會功能,杜威則比較看重教育對個體發展,特別是個體思想和意志發展的作用。且不說誰對誰錯,看看我們周圍。現代社會,在受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收入水平的情況下,中國的廣大家長們往往會對未來的生存環境產生巨大的焦慮(且不說這種焦慮是否合理),在這種情況下,為未來生存所做的準備自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開始了。上最好的小學,進最好的中學,考最好的大學變成了人人都憧憬的理想。除了少數富二代,人人都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全國每個地區都不能免俗。

如果你能夠忍受將來的收入水平在溫飽線附近掙扎,並且有能力應對突發性的巨額支出(例如疾病),那你現在就可以不用好好上課了,沒事學學詩歌,打打保齡球也挺好的,將來上個職業學院,學一門技術,保證餓不死。但我想大多數人還是期待能貸款買房買車偶爾過過小資生活的,那麼面對現實就要成承受升學和考試的壓力。

但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了升學、考試而學習,是不道德的么?或者說,是違背了教育規律的么?

並不是,我們當然提倡用教育來促進人格人性的發展,但培養社會生存的能力同樣重要。我們總是以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一個左一個右,但實際上後者是前者的基礎,只有應試教育中的知識點能夠熟練掌握,然後我們再談素質教育。國家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是希望讓學生掌握獨立生存的知識和能力的同時,順便促進自身的人格人性發展,而不是偏重後者,荒廢前者。

最後,你所看到那些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的宣傳,是扯淡。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進一步說,生命,或者活著,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它必然是沉重的,是一副早晚要落在你肩頭重擔。幼年、少年時代,體會不到這種沉重,一方面是年少無知,所知所學都有限,另一方面,是這種沉重被父母、學校和社會刻意遮蓋了。走出校園,方知生命不易。但人類就是能在這種沉重的壓力下活下來,並且從夾縫中找到樂趣,所以人才會是人。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很多不好的思潮,因此特地來對自己關於上學的意義的回答進行補充

某乎如今盛行精英主義

和一種不知道哪裡來的優越感

把自己的狹隘當成公平

把自己的憤青當作是救民於水火

整天在評論里噴高考

臨到讓他拿主意他又拿出全國一套卷這樣意料之中但又出乎意料的答案

為什麼說意料之中呢?

這種方案本身就帶著一股獃頭獃腦的書卷氣息和老夫子的酸臭味

又為什麼說出乎意料呢?

我們終日受到寬容的教育,卻培養出這樣一群自恃清高的利己主義者

他整天說精英因為高考制度被埋沒

卻沒有想到如果全國一套卷會對地區發展帶來多大的影響

更不會覺得窮人沒有機會上好大學有何不可

他們一邊批判高考無法實現社會階級的流動

另一方面又在試圖推行一種把窮人上升的路徹底堵上的教育選拔制度

這不會讓人覺得他們很公正、很公平

只會讓人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情帶著一股酸臭味

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在為自己服務

他們一邊罵著教育系統的巨貪大惡們

另一邊又在背後捅窮人刀子、捅教育落後地區刀子

讀書上學應讓人明智

讓人思考

讓人明理

而不是把自己學的東西當成碾壓別人的工具

讀這麼多年書卻連最基本的包容之心和理性思考能力都沒有

未免讓人心寒

知乎有一批人

整日在各個問題里zb號稱985211

請不要給自己的大學再招黑了

你在985211的平台

卻把自己的心關在狹隘的屋子裡,不去思考存在事物的合理性

培養出這樣的所謂「人才」

是985211大學的恥辱

以上言辭會令人不適

但我相信良藥苦口

本著治病救人的精神,以上內容本人一字不改

敬請諒解

以下為走溫柔路線的原回答

————————————————————————我想做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回答,但是這可能很難。

我想說,上學的意義,在於經歷。

我們每一次升學都要融入新的團體,適應新的環境。然後在那個地方慢慢發生改變,環境改變了你,你也改變了環境。

學校留下了你的回憶。

比如在這裡吃過面,在那裡吃過麻辣燙,那家的飲料很好喝,隔壁班的女生長得很好看,這次考試又考砸了……這些東西慢慢地沉澱,你也慢慢的融入,然後你會發現,自己再也離不開這個承載回憶的地方。

就連路過學校所在的街的時候你都會想到:「哦,我在這裡讀過書。」你在這條街上度過了許多年,街上的每個角落你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你在這裡可能經歷過喜悅,也可能經歷過沮喪。如果你是調皮的男生,你可能會趴在教室窗戶上偷看班主任來沒來,然後跑出去打球;如果你是個害羞的女生,你可能會躲在角落裡偷看你喜歡的男生,他是不是換了衣服,他最近又變帥了。

你會塞上耳機聽自己喜歡的歌,會在放學之後在路邊攤上買一大堆吃的,你會因為一道題自己不會做而唏噓感慨,一節課沒聽竟然就什麼都不會了。

你也留下了學校的烙印。

慢慢的你會從一個上學放學都需要家長接送的人變成能自己做飯自己生活的人。

你從一個被動接受別人思想的孩子變成了能主動思考並表達自己思想的人。

你學會了說不,你學會了改變,你學會了很多東西。

這些東西,課本教不會你,爸媽不會告訴你。

但是你學會了,這是因為你在學校的經歷,讓你明白了這些道理。

你的人格就在上學的過程中慢慢養成,你變成和別人不一樣的人,你開始拒絕別人給你扣上的帽子,你也會發現,別人也和你不一樣,每個人都是特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學校就是包容這些人的場所,無論你是怎樣的人,是個「好學生」或者是個叛逆的人,學校都能容得下你。

在學校里你會見識各種各樣的人,你學會了和他們打交道,你學會了辨別是非。

你會慢慢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你會在學校發現自己。

你會在學校經歷很多東西,那些東西會在不知不覺之中慢慢改變你。

你會在學校學到知識。

你會在學校收穫友誼。

你會在學校看到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

這也就是我所謂的「經歷」

你會在學校平淡甚至乏味的生活里經歷你所認為的大起大落,然後慢慢從摔倒也會哭變成拍拍土接著爬起來。

你會變成獨立的「人」。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上學,因為我們要在集體生活里學到教材上沒有父母告訴不了你的道理,去經歷不一樣的生活,去學會獨立。

在我看來這才是上學的意義,和成績無關,和排名無關,和無趣的數字無關。


我是一個準大學生,高三畢業想要自己掙學費。因為只想干一個月,還是村裡的,所以沒有什麼工作機會,剛好親戚辦輔導班,沒有英語老師,我就去那裡教英語了。剛開始真的是躊躇滿志,覺得自己從市裡最好的高中畢業,教一教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應該是小菜一碟。可是,在幹了五六天之後,感覺教學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些學生大都來自村裡面的小學和初中。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在我的學生裡面,很多人已經上到了六年級,可是連最基本的英語知識都不會, 連我是一個學生的英語都不會說,真的讓我既吃驚又無奈。有一次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為什麼一直上學啊,上學有什麼意思呀?剛開始,我也被問到了,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後來我回家以後認真的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上學?我想對那些孩子們說的是:如果你們上學,那麼你們這一代人就有機會,走出農村,走向城市,走向更好的生活。去你想吃的東西去你想去的地方,愛你想愛的人。可是如果你們不上學呢?你們會在不到二十歲,十八歲或者十九歲的時候,就結婚,在第二年生孩子,然後你的後半輩子就一直和你孩子的成長綁在一起。你們又像你們現在的父母一樣,渴望著自己的孩子能夠走出農村,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裡耕作。你的一輩子都會為生存所累,不會有時間過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都要斤斤計較。在我的這些學生裡面,很多人都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他們的學習,大多數是老師看出來的,而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學習。如果你離開三分鐘,那麼他們就會玩兒一會兒,根本不會寫你留下的作業,不止3456年級的學生如此,連初中3年級的學生也是這樣。我們的國家想要消除兩極分化,想要讓城鄉共同富裕,可是如果農村的教育一直如此,我們農村孩子的素質提不上去,那他們怎麼致富?如何和城裡的孩子一樣?所以鄉村教師這個職業,是非常偉大的,他們的肩上承載著改變孩子們命運的重擔。所以我們必須要上學,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們。我不否認360行,行行出狀元,我更不否認,職業無高低之分,無貴賤之別,但我十分希望,農村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懂得知識的重要性,用知識改變命運,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上學有意義么?對於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來說一定是沒有意義的。好啊,你認為沒有意義的事你可以不做啊。上學沒有意義,那麼其他事呢?人生有意義么?對我來說沒有啊。可是我沒有選擇自我了斷,反而選擇要過一個好的人生,因為父母把我養大,我要善始善終,當他們走後,不出意外的話我會選擇自我了斷了。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上學沒有意義,但是學習有意義,上學只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方法,如果題主家有條件,自然可以去追求更好的教育資源,甚至可以移民然後在家裡上學。聘請各個專業領域的人通常比公共教育好。不滿意國內公共教育的制度?對不起啦,誰也沒有辦法。要麼適應要麼就像我一樣逃出去。

題主不滿意的不單單是制度吧?應該不滿的你每天要去做你不喜歡的事,而且你心裡也很清楚對於你來說沒有其他出路(如果有的話幹嘛不去呢)。你來這裡大概是來尋求被壓力逼到崩潰邊緣的同齡人的吐槽罷了…?

至於壓力和樂趣??題主你也真是naive。適當的壓力和樂趣可以讓你學習的更有效率,但是學習在我眼裡並不是為了壓力和樂趣啊,要想開心,去玩遊戲好了(但一定不要往職業發展,不然壓力的比重會超過樂趣)。家裡有條件的話自然可以這樣養你一輩子。你的人生就是為了享樂。

如果你的家庭沒有能力去改善你的教育環境,讓你能夠「快樂」的學習,也沒有讓你一輩子什麼也不幹混吃等死的條件。

恐怕題主您只能忍著了。

(說的有點重么?提前說聲對不起)


學習知識


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此

沒有畢業證書,你很難找到好一點的工作(二代,自己創業不算);

有了畢業證書,你找到好一點工作的可能性高一點了;

但是最後你想過怎樣的生活?你想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有多遠?就看你有多少本事了。

想通了就好,為了自己的將來、前程,考慮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社會大環境、大趨勢、人才需求,鍛煉自己的能力、多多實踐,最後肯定有收穫。

上學考試就是為了文憑敲門磚,為了完成國家和父母的任務;鍛煉自己的能力、交朋友、就業找工作、學會過日子才符合自己的切身利益。


題主覺得,有多少孩子能在家自學就能認識很多字?有多少孩子能在家自學掌握很多技能?有多少孩子能在家自學而學會合作、交往?

題主可以嘗試從自己的孩子開始。


等你10年後高中聚會和已為人妻的高中女神來上一發事後煙,看著煙霧繚繞,美人睏倦,燈光灰暗,窗外卻還是車水馬龍的時候,你可能會有一番新的人生領悟吧。

自己從10年前的光頭屌絲,最終也成了人模狗樣的社會青年,社會中年,或是社會老年。自己可能也有家人兒女,經歷過了人生變故,高潮低谷,說實話這時候小時候讀的書,還有個蛋用?

讀了10年書的全部作用,也就是讓你小時候不會一人在家讓爸媽管不了你,長大了能跟老同學來上一炮吧。


中國人幾千年來自成一「天下」,無需與其他國家競爭。至於解決天下的問題,則是如何用「定於一」的方法去「止亂」。因此,就必須由一個強大的中央去維持秩序。為了做得一點。這個中央就絕不容許社會上有任何向它挑戰的力量存在。因此,也絕對不要期待它去作「發揚民主」之舉,因為如此做無疑要它自掘墳墓。事實上,秦甫統一天下,就有用「焚書坑儒」的方法搞思想統一之舉。後世的統治者卻沒有做得那麼露骨,而是另采更高明之計。例如,用一套的思想作為進身之階,以便消磨天下俊傑之壯志。關於用科舉取士之妙用,唐太宗就曾因一時得意忘形,露出了馬腳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推薦閱讀:

家庭教育:把孩子培養成幸福的人
為自己大聲說話(7 歲到 9 歲)第四天課程
跟妹子做個小遊戲 - Drawnimal「限免」
如果孩子看到殘疾人並且問「他為什麼這樣」的時候該如何回答?
體驗挫折教育,培養自立孩子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青少年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