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算是入門前後設想與實際差異最大的學科之一了」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我本科心理學班,總共50個人,大一轉專業走了5個,轉進來3個人,這總共48個人中,超過半數都是想轉專業但未遂的。回答建立在國內心理學專業的情況之上,下面是原因。

1: 專業調劑。 高考分數剛好達到某個學校的分數線,但不能選擇好的專業,最後調劑到心理學專業,特別是名校的錄取學生較多。 很多同學內心OS:「我喜歡的是那個專業,根本不想讀這個專業…」

2: 「熱門專業」 。 大部分同學高考填寫專業的時候都是參照所謂的「熱門專業」。而比起計算機專業、軟體專業、經濟金融專業等,心理學是熱門專業里,比較小眾的也聽起來有趣的。但是,同學根本沒考慮到自己真正的興趣而去選擇專業,增加了抱怨專業的概率。

3: 高中分科與心理學的矛盾。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中都要進行分文理科,簡單來說,學文科的同學和學理科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進一步說,知識儲備不同對學科的接受能力也會完全不同。 心理學是一個文理兼具的專業,偏「文科」的課程例如心理學導論、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需要紮實的純記憶能力。 偏「理科」的課程例如實驗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心理學等,需要紮實的物化生的基礎。

所以試想,一個記憶力一般的「理科生」和一個物化生一概不知的「文科生」面對這個專業,還會順利又輕鬆地拿到高分數么?

4:心理學的面具

如果題主是一個非心理學專業人士,你心中的心理學是什麼? 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催眠」,「感知他人心理活動的能力」,「心理醫生」,「變態殺人狂」… 等等。

而學到的心理學是什麼呢? 本質來說,就是科研能力與科學精神。 你要學習紮實的基本功,如何設計實驗、如何編製問卷與施測,如何進行統計計算以及更為尖端的大腦科學方面的研究。

如果被心理學的「面具」欺騙,還會覺得這個專業滿意嗎?

5、職業發展

試想一下,坐在乾淨整潔的辦公室沙發上,對面坐著一個患有疾病想和你傾述的病人,你只需要聆聽和給出少許建議,便可拿到不薄的工資。

但是,事實是怎麼樣呢?部分國內心理學學生畢業後從事完全不相干系的工種,部分學生進入精神病院面對難以治癒的患者,部分學生走上心理諮詢的道路,然而最多的都是走上了研究的道路。 這還和你想像的心理學一樣嗎?

---------------------------------------------------------------

暫時想到這些,還有想法後續再來補充。


也有同感,學了後想罵娘。沒辦法學了就學吧。

我本專業不是心理是法律。後來通過自考學得心理,和我一起的有一個大四的山大同學。還好,不過生理心理學蠻難的,一開始認為簡單。學了後不一樣。

不過我還是堅持學下去。努力吧。

多找幾個有夢想的一起努力


感覺不讀研究生都入不了門,心酸。雖說這個專業看似很有前景,可是更多的還是無奈。

其他的專業問題暫且不談,說說最通俗、貼近生活的方面:以前認為心理學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助人,可是現在覺得更重要的是自助(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這就是一個小小本科生的感受。我還是很熱愛這一專業的,會繼續深造達到助人的高度的(????ω????)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會害怕別人對他的好,抗拒別人對他的好?是一種病態還是人類心理常態?
有沒有專門的網站讓大家看到關於心理學的前沿報告呢?
當一個人在什麼心理狀態的情況下會畫出這些東西??
如何看待偷東西的室友?
鮮活性效應到底是什麼意思?

TAG:心理學 | 心理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