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瀏覽器用的谷歌的內核?
說明谷歌瀏覽器內核好嗎?那為什麼不直接用谷歌瀏覽器呢?
比如獵豹,UC電腦版等他們都加了自己的一些功能,為什麼谷歌不給自己加上這些功能?
是這樣的,實際上世界上只有五款比較出名的瀏覽器:IE、FF、OP、SF,還有後來的GC。不出名的就不好說了……
而國內,當然國際上也大批,所謂的「瀏覽器」,不過只是一個外殼罷了。包括最早的MyIE,國內殼瀏覽器的始祖。後來的MyIE2(Maxthon前身),TheWord(360起源)等,都是IE的外殼。
而在GC出現之前,IE是事實上的領袖和標準。不過微軟犯了一個大錯,N年沒有更新IE5不說,IE6也用了十年……你們能相信么?一款瀏覽器十年沒有更新新版本。當然,鑒於IE的難用,所以前面提到的殼瀏覽器們以IE為核心開發了N多好用的,易用的功能,幫助IE走過了這十年。
雖然IE是 閉源,但與外殼的介面做的非常非常人性化。也有程序員想過,要以FF為內核開發瀏覽器,但是,太難用了,就放棄了。
這期間還設計3W組織啊,HTML標準啊這些亂七八糟的,就不提了。
總之,GC突然出現了。GC的核心是Webkit,本來是SF,也就是蘋果在維護。不過這是個開源的玩意,谷歌突然說,我也要玩,然後攜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在代碼貢獻中超過了蘋果……Webkit變成了谷歌的玩物……
不提谷歌的野心和謀算,只說結果,GC成了新時代的代言,而IE還在6.。。。。。服了。。
殼瀏覽器們考慮了一下,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開發雙核瀏覽器。
當然,多核瀏覽器很早就有,傲遊1就是一個雙核瀏覽器……不過成為一個固定的Webkit+IE核的產品概念卻是在GC出來之後。這個概念也是Maxthon老大陳明傑最早提出的,不過最早出了正式版的是搜狗高速瀏覽器……
然後大家就蜂擁而上,做出了無數這類雙核瀏覽器。不過Webkit是一個還需要再加工的東西,並非真正的引擎。而GC出了一個叫「chromium」的開源內核,供所有人使用。所以大家就開始開發chromium+IE的瀏覽器了。
這就是今天看到的現狀。
百度一下chromium。
推薦閱讀:
※U4 內核特性支持文檔上線啦
※現在流行的 HTML 5 混合式 App 開發框架中的 WebKit 內核有精簡過嗎?
※Google Chromium 為什麼要從 WebKit 中抽離,新建一個 Blink 分支?對 Chrome 有什麼影響?
TAG:GoogleChrome | 網頁瀏覽器 | 瀏覽器內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