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背書才能背的最快?
讀中學時,班上有同學懷疑我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我說沒有,但他們不信。
於是,他們指定一段文字,讓我朗讀一遍,然後把它背出來。
我朗讀了一遍,然後就把這段文字背出來了。
同學說:「你看你,還說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我笑了一下,沒有繼續辯解,畢竟,被別人認為可以「過目不忘」,這種感覺也挺好的。
一、三個結論
記憶的情緒依賴性:如果記憶時很高興,那麼在高興時,測試出來的成績,比在難過時的成績更好;當然,如果記憶時很難過,那麼在難過時,測試出來的成績,比在高興時的成績更好。
所以,如果平時,父母打得你一邊哭一邊背書,在考試中,你不妨一邊哭哭啼啼,一邊做題,有可能分數會更高哦!
記憶的情境依賴性:在小房間里記憶,然後一些人在大房間內測試,另一些人在小房間內測試,結果小房間內測試的人,成績會更好。
所以,如果考試時換了教室,沒考好是正常的。不怪你,不怪老師,怪教室!
集中在一個時間內,將所要學習的材料連續反覆學習多次,直到熟記為止,這種方式稱為集中學習;把所要學習的材料分散在幾段有一定間隔的時間段進行學習,這叫分散學習。實驗表明:分散學習優於集中學習。
所以,要讓記憶擺脫對情緒和情境的依賴,最好就是變集中學習為分散學習,讓記憶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跨越各種情緒和各種情境!
二、精確性背誦
學習中,有些背誦,需要完全的精確,比如,背詩詞,背古文,背課文,背英語,等等。其中,詩詞背誦比較簡單,很多人都可以不用任何技巧,胡亂朗讀幾遍,就能背下來。
然後,我們就會以為,任何東西,都能這樣背下來。
但是,有些文字很難,有些文章很長,花了很長時間,也無法熟練背下來,好不容易背下來了,過程也極為痛苦。
所以,我們常常又輕率地得出兩個結論:背誦很痛苦;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
其實,這只是我們對背誦的打開方式不對而已!
背誦時,對於那些不押韻的、不順口的、又比較長的文章,盡量避免去努力用最短的時間,在當天就把它背下來。
你可以先朗讀幾遍,把整篇文章能夠讀得通順、讀得流利以後,再去背,就要輕鬆很多。
朗讀時,你甚至可以讀「望天書」,不去管文章的意義,「有口無心」地朗讀。特別是比較困難的古文。古代很多私塾,就是這樣訓練學生的:在不講解意義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反覆朗讀文章。
像古文這麼難的文字,一開始就去理解意義,雖然有人能做到,但學習難度比較高。等到讀熟以後,再聽老師講解,理解意義就會毫不費力。
讀得順口了,意義理解了,這時,文章的大多數內容,其實已經悄悄地,自動地,被記住了。最後的背誦努力,只是去攻克個別的困難詞句,或者文章中一些不太自然的意義轉折和上下文的連接方式。
最好安排每天只朗讀一遍,而不是在一天之內,或一節課內,連續不斷地朗讀同樣的文章。
因為在兩次朗讀之間的時間中,生活的某些場景,有可能在腦海中喚起文章的某些內容,從而自動地,悄悄地,對文章進行一次甚至多次複習。連續朗讀就不會有這樣的福利,每一次內容進入思維,都是大腦主動努力的結果。
連續朗讀多次,肯定比一次效果更好,但效果並不是成倍數地增加。朗讀兩次,也許只有朗讀一次的效果的1.8倍。至於朗讀6次和朗讀7次,估計多朗讀的那一次,幾乎沒增加什麼效果。
但是有時候,老師今天教,就讓學生今天背,該怎麼辦呢?
如果可以預見,你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反正語文和英語的每篇課文,老師都會仔細講,然後會選擇段落讓大家背的。你為什麼不提前就把課文多朗讀幾次呢?提前幾周開始朗讀,等到老師一講,懂了!老師喊背,自然也就so easy!
如果不可預見,是老師臨時安排,那就沒辦法了,拼一下即時背誦的實力吧!
即時背誦時,先朗讀兩三遍,然後背誦。內容太長時,先分段背誦,再整體背誦。背誦中,針對易錯、拗口、生僻的難點內容,嘗試在音調、停頓、意義等方面進行特殊加工,使其更具區辯性,更易背誦。
這些方法,在《 幾個簡單小技巧,輔導孩子背誦不再難! 》中,也有介紹。事實上,如果你平時背誦都很輕鬆,偶爾拼一次實力,你會發現:你的實力遠在大多數人之上!
三、意義性背誦
在學習中的,有些背誦,不需要完全的精確,比如說,學習歷史,地理,或政治時,我們記住的東西,意義上和書中相同,就可以了,文字上有些小差異,並沒有關係。
這種只需要意義性背誦的知識,一般來說,內容都特別多(如果內容比較少,就可以輕易地精確背誦了)。
很多學生背這種知識時,喜歡背完第一章,再背第二章,一章一章地背。不過常常背到第二章,又發現有些第一章的知識忘了。有的學生又倒回來複習第一章。反反覆復,不少同學到最後考試時,還是前幾章打轉。
正確的背誦方式,應該是首先把整本書從頭到尾閱讀兩三遍,熟悉所有知識,然後再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標記,最後再進行背誦。
最先的兩三遍閱讀,目的是熟悉知識。閱讀要快,像讀休閑小說一樣,儘可能一次把整本書讀完。讀的過程中,出現不懂和遺忘的,也不要停下來細嚼慢咽,或回頭翻看。
接下來的總結和標記,可以另拿本子作筆記,也可以直接在目錄上寫內容提示,或在章節前寫總結提綱,或在正文中對關鍵詞作標記。我的學習經歷中,標記關鍵詞是必作的,其他的是選作,但條件允許時,盡量都選。
在書中,一個知識點下,常常包含幾個要點。一個要點就是一句話,在這句話里,可以找到一個關鍵詞。大腦中只要想出了這個關鍵詞,就可以恢復整句話。
通過閱讀,熟悉了所有知識以後,憑著「常識」或「直覺」,就能蒙出兩三個要點。剩下蒙不出的要點,才是真正需要付出努力來記憶的難點。
所以,我做標記時,一般都是找出關鍵詞,標記好,然後編上號。
標記是為了方便下一次複習或背誦時,眼睛迅速定位到重點和關鍵詞。因此,最好不要滿篇都是標記。
據說,有一個實驗證實:滿篇都作上標記,記憶效果會更好。但我不知道在這個實驗里,是背一兩頁書呢,還是背整本書;是在一兩個小時內背完呢,還是在十天半個月背完。
如果只背一兩頁書,只背一兩個小時,肯定是標記做得越多,記憶效果越好。因為作標記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對知識進行加工,進行記憶。
在真實的學習中,我的經驗是:做標記要簡潔。當然,你也可以去嘗試標記得更多,然後對比各種標記風格的效果。
最後階段才是真正的衝刺背誦。這時,大腦中已經形成整個知識的框架,有些要點已能背出。背不到的,也是比較熟悉,呼之欲出,只差臨門一腳,反覆誦讀兩三次,就能輕鬆背出了。
全部背誦以後,利用目錄、提綱或關鍵詞,大腦可以只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在思維中把書上知識全部遍歷。每一次遍歷,就是一次複習。
大學的所有課程,在考試前,我都會複習十多遍,用這種方法,一門課程的總共費時,也不過十小時左右(當然這十小時會分布在很多天)。
如果一章一章地背,困難的和容易的,都要付出同樣的努力,很累,效率也很低,還不容易在記憶中形成知識的整體框架。
四、為什麼不用「過目不忘」?
最後說說,中學同學測試記憶力時,我是怎樣裝得好像 「過目不忘」的。
朗讀時,我的語速會比較慢。一邊朗讀,眼睛會同時掃視後面的內容,思維會同時複述前面的內容,然後判斷哪些詞是易混易忘的,是難點,哪些詞是關鍵詞,可以作記憶的錨點。針對這些難點和關鍵點,在文字還沒從眼前消失之前,大腦中不斷地作各種加工。
這個過程,需要大腦具備強大的多任務加工能力、快速加工能力和元認識能力。其中的元認知能力,包括對發生的思維加工的覺察,對加工效果的評估,對效果不理想處迅速找到有效手段。
有一次,和一個十多歲的小孩交談,他說班上某同學背古文不行,無論怎麼背,就是背不到。聽他這麼一說,我當然知道他背古文肯定不錯。於是,就找了段古文,和他進行比賽。
他先朗讀一遍,我再朗讀一遍。然後,他開始嘗試背誦。原以為他可能需要提示幾個字,才能背下來,沒想到,他直接就全部背!出!來!了!
我嚇了一跳!還好,接下來我也面無表情地全部背了出來,雖然思維中經歷了一番翻江倒海。這個比賽,他對我是「讓先」,表面上大家都很輕鬆,但在暗中我已是拼盡全力。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我是沒有的,不過,我卻可以憑藉其他思維能力,在大多數知識上,假裝「過目不忘」。
可是,這種接近「過目不忘」的能力,在學習中我卻幾乎沒有用過。為何?因為我這個假的「過目不忘」,需要在大腦中不停地進行各種激烈的加工,非常的累,而且,就算背住了,也抵抗不了遺忘。
好不容易把知識背下來後,就好像手裡捧著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戰戰兢兢,生怕一個摔倒,就什麼都沒了。然而對於快速硬背下來的知識,遺忘將接踵而至,無論你如何小心!
要抵抗遺忘,最好的手段就是把記憶過程拉長到很多天,變集中學習為分散學習。經歷了其他干擾信息的洗禮,擺脫了對情境和情緒依賴以後,形成的記憶,也會遺忘,但遺忘速度會慢很多。
而且,從熟讀到總結再到背誦,在這個分階段的過程中,所有的知識幾乎是同時達到可背誦的狀態。不會像一章一章背誦那樣,背到後面,又忘了前面,到處都是補不完的窟窿,填不完的坑。
所以,就算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也未必能用,未必好用。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藉助有效的技巧,一樣可以輕鬆地快速地背誦。
-------------------------
我的其他回答:
學習方法: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 - 知乎
跑步秘訣:怎樣堅持每天跑步? - 知乎
學習技巧: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歡的工作/學習任務? - 知乎
謝謝讀完,覺得有用的話,請點個贊吧!
我的公眾號:學習最快樂。
哎呀好久以前就有人在另外一個問題下面要我分(炫)享(耀)一下背書的秘籍了,不過作為懶癌晚期患者一直沒有動筆寫,這次可以一併補上以(大)饗(放)讀(厥)者(詞)。
為什麼小孩子背書快而且不容易忘?我家妞妞(其實是我姑姑的女兒)頭天晚上給她念的童話書,基本上第二天就能複述個大概。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三字經》的【背誦全文】功能,而且背起唐詩來奶聲奶氣不打咯噔。
為什麼小嬰兒學語言天賦極高?還是我家妞妞(對,其實她是我和我姑父攪基的產物,你們都退下吧),現在已經初步掌握了蘇州話,南京話,普通話,以及比較洋涇浜的英吉利話(這是誰傳授的你們懂的),自從我媽去她家(呸,是我家)打麻將的時候帶了收音機去聽越劇,據我的好基友姑父說,現在小姑娘已經會唱越劇版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那一段了【麻痹越劇沒有字幕我根本就聽不懂她們在唱什麼好嘛!!】。
至於我,我從小背書就很快,不能說過目不忘吧,過目記個八成還是有的,而且自信不容易忘。最高記錄是初二有一次落了整整兩個單元的英語生詞沒有背,我爸檢查的時候發火了,說背不完不許睡覺,於是,連釋義帶拼讀兩個半小時搞定。
哦對了告訴你們一下,我們當時用的教材不是人教版那個弱智(很經典!但是真的很簡單 = =)英語書,是一本叫做新綜合英語(New Integrated English)的恐怖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那本書一個單元的單詞有多少,難度有多大。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來嘮嘮背書這一苦大仇深殺人如麻十步一人頭的事情。
順便插一句,個人認為沒有所謂「最佳背誦時間」的說法。我每次背書都是深夜,背完了就去睡覺,第二天甚至好幾個禮拜都印象依舊深刻。早上爬起來背書反而記不住。【當然也有可能我是個案】
=====以下是英語背誦=====
背英語單詞和課文是有技巧的:多聽。一定要用收音機反覆地聽反覆地聽,你不用跟著讀,聽就是了。雖然我前面說新綜合英語很可怕,但它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我整個英語聽寫體系都是靠這本教材建立起來的(以後妞妞大一點了我也會給她買這本教材)。我那時的背課文方式非常奇葩,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把英語磁帶一放,一直聽到迷迷糊糊睡著了,第二天絕壁能背下大半來。
背英語其實沒有什麼技巧,語音和材料很重要。語音一定要純正,材料一定要高質(這個是因為背低質量的,以及語法混亂,不符合英語國家人表達習慣的英語材料,對自己是一種極大的損傷)。我推薦的有3L(Look, Listen and Learn,這個適合打基礎的小寶貝)、新綜合(這個適合發育期的大朋友)、新概念(這套教材的四本適合貫穿始終),以前還用過一本叫做《Side By Side》的教材,但是覺得對小孩子來說太難,對中學生來說太淺。不過這方面我就不好多說了,不然展開來就變成英語學習的回答了。
有了磁帶(CD)和材料以後,先看幾遍文章,大概了解一下文章在講什麼,之後就反覆聽反覆聽,背下來是很容易的。
為什麼小嬰兒學語言快?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聽一門外語啊,而且語音很純正,材料很高質,聽久了自然而然就脫口而出了。
=====以下是中文背誦【詩詞文章類】=====
背中文材料和英文材料方法是很不一樣的,我個人總結有兩個好方法:
甲、大聲朗讀。
一定要大聲讀啊,不要怕羞啊。早讀課其實是背書的好機會,你看,一來你自己大聲讀了,二來又能聽到純正的語音(當然如果你們班大部分人普通話不標準就當我沒說 = =),很快就能把課文背下來的好嘛親愛的。我記得我在背蜀道難的時候,自己創造了一種「音律」,就是把蜀道難當做一首歌來唱,曲子是自己臨時編的,因為蜀道難就真的很磅礴,唱出來才有氣勢啊。更不用說像水調歌頭、虞美人這樣現成就有歌的詩詞了。我會告訴你水調歌頭我是先唱會了歌才把它背下來的嘛。
因為你對中文是很熟悉的,基本上念出來,什麼意思也就清楚了,不像外語,可能你背都背下來了,卻根本不懂它在說什麼。所以對待母語材料,就靠多讀,大聲讀,聽多了,自然而然就能背下來了。
其次,材料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我不推薦大家去背一些沒有意義的中文,或是大段大段的所謂「經典文章」,因為這些實在不適合「拿來背誦」。個人覺得適合拿來背誦的就是經典的詩詞、短小精悍但是朗朗上口的散文、駢文,以及「四書」、「五經」這樣的經典。這些你讀了你背了,對日後是很有裨益的。特別像是李白、杜牧的名篇,我每次讀都覺得是享受啊【對的我愛的人其實是杜牧,你們跪安吧】,覺得背不出來才是異態,背出來簡直so easy啊。
那麼如果一定要背一些大段的文章,而且不能錯,怎麼辦呢?那就參考下面一個辦法:
乙、把文章當做圖像來記憶。
首先是把文章分塊,分成有邏輯的小塊,每次只要背一小塊豆腐塊。這樣壓力就被化解了。
其次是把整篇文章當做一整幅圖,大概記住一些起承轉合的句子在什麼部位。比方說,「第二大段(也就是前面分塊時候分出來的第二小塊豆腐塊)第一句「媽媽說」在大概這一頁最後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第三大段「爸爸說」在插圖的左下角」。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這些起承轉合的句子,就相當於是一個個釘子,把每一小幅畫串起來釘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大畫。背小塊容易,但是要把小塊串起來不出錯,這些中間的部分就顯得很重要。
最後通背幾遍,基本上能保證一星期不會忘了。
=====以下是背誦思想政治類=====
【知乎的審核真是神煩,我把這部分的原答案截成圖片了】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吧,有什麼問題隨時提問哦小可愛。作為一個晨讀就背下《琵琶行》的人,不請自答下。首先要通讀全文三四遍,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然後按段落背誦,因為基本一個段落說的是一個意思或者一個場景。短段落(四五句那種)直接一次全背下來,長段落再按意思或場景細分成幾個四五句組成的短段落來背誦。每背誦完三四個段落,將之組合起來一起背誦兩三遍。直至將所有段落背誦完畢。最後就是講所有段落組合起來背誦。打比方來說就是看一個房子。首先看這個房子的結構:哦,有地板、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天花板。然後就分開看,地板(第一段)么,看兩眼就看完了,下面看兩室一廳一廚一衛,這是最主要的,誰家買房子都是這些看的最仔細吧,分開來看,一廚一衛(短段落)隨便看一看,客廳卧室(長段落)每間分成四面牆,一面牆一面牆的看,看完再將四面牆合起來看一下房間的整體怎麼樣。最後看下天花板(最後一段)什麼材料的,有沒有裂縫。OK,齊活。「小姐,你家房子牆很薄啊,晚上不隔音咋辦?」——————————————————————嗯,其實就是秋水說的意思,按邏輯來背。
自己讀課文,把聲音錄下來,每個文件控制在三十秒以內(這個因人而異)。語速要偏慢,標準就是你聽到的每個句子自己都能理解且跟上其播放速度。然後就是有空就單文件反覆播放,當背景音樂也行,睡覺也可以放著。如果要背的內容很多,缺點是比較麻煩,有時候聽多了忘都忘不了。此方法強化適合已經學習或初步背過的內容,尤其是比較難啃的骨頭。
同時推薦一個復讀軟體,aboboo,配合起來非常好用。這軟體本身也是個神器。
1.按邏輯背2.讀一次,然後蓋著書試著背一下,實在想不出來再看看書 這樣反反覆復幾次直到你不需要再看書為止3.據說讀一篇文章超過40遍就能背下來
倒計時吧。比如背30分鐘(時間你定),休息一段時間。如果你想多背的話,休息時間不要太長。長時間的背,沒有休息,效率和自信心都會降低很多。另,360里可以下一款Snaptimer的計時軟體,挺好用的。
感覺不要逼迫自己長時間背書,充分利用零碎片斷,把要背的東西隨身帶著,坐車是看一看,看廁所時看一下.....
死記硬背靠感覺
讀5到10遍的課文(古詩…)分段背
依稀記得小時候記憶厲害尚可的時候,如果有東西我記得肯定見過或者記過,但我想不出來,我會慢慢回憶那個時候的周圍環境情景然後有時候這些想要的東西就回憶起來了
背書不動筆,只能騙自己
吃麵包。
大聲讀
邊背邊理解畫關鍵詞 重複記憶
用心
推薦閱讀:
※Anki部分界面及卡片類型介紹-Anki軟體怎麼用?
※我們終歸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來學習
※聽了那麼多課,卻感覺沒學到東西?
※拆掉經濟學學習的高牆
TAG: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