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始一個新領域的學習?
先閱讀這一領域一本或者若干本極為出色的,提綱挈領式的著作,然後去閱讀這些著作里反覆引用、認為最重要和比較重要的著作,再從這些著作里去尋找原始文獻,可以從CNKI,jstor等資料庫和學術谷歌搜索經典和最新文獻,然後總結歸納主要的知識點和代表人物,時間發展。然後去自己實踐、觀察和總結。知識元之間的結構是一個網(不是圈),你可以選擇一個最重要的節點進入,然後逐漸延伸到網路上的各條主線。
個人認為最好是先嘗試閱讀一本該領域經典的書,先了解和進入這個領域的話語體系,對該領域有個總體的比較系統的把握,然後再通過上述百度、論壇、QQ等方式獲取較為前沿的知識。因為這些地方的知識比較雜亂、不成體系,不適合什麼都不懂的初學者,反而有可能讓初學者一目障葉,甚至越來越混亂。
我認為首先得確定為什麼學,其次要先對了解大概的全貌,然後再制定計劃。從基礎學起。
目前也在摸索這個的學習方式,主要還是一個系統化門類知識。1教科書不得不說,我們以前上過的課本,現在重新翻閱,猛然豁然開朗,知識面非常的系統與全面。認真看,還是很不錯的。很紮實2培訓班有老師的班級,比較好。3相關書籍採取主題閱讀法,短期內閱讀10-20本相關主題的書籍,各種觀點,然後看完的時候好好想想,這些書的內容有什麼相關。4記錄
捷徑:買書→死記硬背→討論無用功:知乎,搜索,別人的經驗
自學最好的辦法是有人教你入門.....
報個學習班,最好是一對一,能快速入門和搭建知識框架。
忘我
看論文吧
學習新領域的路線圖一、確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可以結合 關於人生目標設定及如何堅持? - tonny 的回答,同時還可以簡單一點,分析你每天在什麼事上花最多時間,那其實就是你最感興趣的,比如我就是對學習如何學習、如何與人打交道這兩方面有興趣。為什麼一定要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因為學習一個新領域的過程漫長,需要有持續的熱情才能維持你學習的進度。
二、確定學習領域關注方向及信息獲取渠道
1、 你要學習的內容還會有幾個細化的方向,明確它,但不要求多,一段時間內3個左右為宜。
·為每個方向建立知識庫。也許每隔一、二年會增加一些短期的關注方向和目標。
·人的精力有限,不要關注太多的方向。當你關注方面過多的時候,信息過載就出現了。
2、確定獲取信息的渠道
·首先是閱讀書籍,這是最基礎的信息獲取渠道,主要是為了該領域在你腦海裡面搭框架。找到該領域方向內的經典書籍,一般閱讀20本左右,即可了解大概,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可以參考豆瓣的推薦。
·其他的一些信息獲取渠道需要花些時間確定,比如行業期刊、雜誌,行內專家名人的BLOG和微博、知乎、TED、微信推送文章、RSS訂閱等等。不管是哪種渠道訂閱一段時間後一定進行評估,去除對於你幫助不大的內容,只保留少數幾個關注方向就可以了。
三、搭建該方向的框架、完善框架內容
在你選擇的20本書籍裡面挑選出一本公認的、權威的教材,將裡面出現的術語全部弄明白。對該領域有個初步的認識後,開始20本書籍的主題閱讀,不要被這個數量嚇到,當你開始讀起來,你會發現讀到後面越來越快,因為你對該領域理解應該越來越深了,對一個領域的理解越是透徹,那麼讀更多的書,更多的是尋找不同和自己的知識盲點,對於自己已經清楚了解的知識完全可以略讀或者跳過,想不快都不行。
這時進行主題閱讀的目的仍然是搭建該領域的框架,梳理脈絡,多讀幾本描述該領域不同時期的書,把這個領域的發展弄清楚了,在大腦里建立一個時間軸,搞清楚它在如何一步步跨越不同時期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的,找出每個時間點的關鍵事件、關鍵人物。
理出時間軸後,用思維導圖將該領域在你腦海中的框架搭建起來。
四、框架下枝節性內容的學習
通過上面說的博客、知乎、微信等途徑,訂閱該領域比較活躍的用戶,看看該領域下的人物是如何思考領域相關問題的,對於你自己構建的這個框架下的一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這時的學習比較碎片化,可以採用以下技巧:
1、快速瀏覽篩選文章,判斷有價值或感興趣的文章就保存到筆記軟體,追求的是效率。
2、每天利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將收集到的文章進行再次分類。看看適合放入自己構建的領域框架下的哪一類,如果沒有可以放入的類別,而你也確實覺得很重要,那就在框架上新建一類。這步也是追求效率。
3、開始仔細閱讀分類好的文章,有什麼新觀點、有什麼實驗數據的支撐、分析問題背後的理論以及文章的邏輯框架是什麼等等。只需要將自己思考到的內容和需要摘錄的內容整理出來,在筆記軟體上標註已閱讀和原文章的出處,將原文章從筆記軟體中刪除。這一步追求質量。
4、積累一段時間後,一周或半個月,會出現相同專題文章的積累,這時需要抽出周末較長的時間分析同類主題,用自己的話歸納成關鍵字和要點,或者把同類的文章合併成一篇文章,不斷豐富自己在該領域的知識框架,完善思維導圖。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一點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對某一方面的深入,經常需要改變原有的分類和結構。
上述步驟最重要的事情,思考、思考、思考。一定要將學到的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推薦一個從知乎達人 @Lachel 學到的方法。
「每學完一個點,可以在心裡假裝把它講給別人聽,然後站在別人的角度提出問題,再試著回答。
這個方法的效果非常好,一來可以增強你對它的記憶,二來可以發現那些你還沒弄懂的東西,已經得到許多知友驗證」。
五、分享和實踐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分享和實踐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只能經過實踐之後變成你的個人經驗,這才是有用的知識。
自己曾經一度陷入收集知識的怪圈,甚至不停的看了很多書,但讀完後完全感覺沒有任何的成長。所以,不要盲目的單純的吸收消化知識,還要去分享和實踐知識。如果知識沒有經過內消化,沒有分享和實踐,你永遠不能說你掌握了。
- 分享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和線下團體交流、建立博客發布文章、在知乎答題等等。在分享過程中,經過不斷的討論,往往能把問題看的更加深入和透徹。同時在這個過程會增加你的影響力,還慢慢結識一些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再說一遍重要的話,分享時一定要用自己的話將已理解的知識總結出來,強迫自己對學到的觀點和內容做總結。在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分享時,就是在鍛煉大腦對信息進行處理,可以在做任何事情時快速抓到重點,在談話時和聊天也能快速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觀點。
- 實踐
在你學到的知識中,挑選出可以在你生活中採取行動的部分進行實踐,並把實踐中的內容都記錄下來,包括嘗試的方法、你的想法以及碰到的各種各樣問題,定期的總結、分析,然後反覆改進,經過實踐的知識才真正變成了你的智慧。
建議將實踐中涉及的數據設計成excel表格,每日記錄實踐數據,並且做成可以反映每日變化的圖標,這樣每次打開可以看到在這方面實踐的積累,看到自己每日的成長用數字化的方式反映出來,成就感爆棚。
六、終極目標—創新
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源動力,通過對我們所學知識的創新,不僅可以讓你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還有更多思維閃現火花的幸福滿足感。
推薦一個從 @warfalcon 文章學到的可以借鑒的創新工具:奧斯本檢核表法
「奧斯本的檢核表法
1能否他用
現有的事物有無其它的用途、保持不變能否擴大用途;稍加改變有無其他用途。
2能否借用
能否引入其它的創造性設想;能否模仿別的東西;能否從其他領域、產品、方案中引入新的元素、材料、造型、原理、工藝、思路
3能否改變
現有事物能否做些改變?如:顏色聲音、味道、式樣、花色、音響、品種、意義、製造方法;改變後效果如何
4能否擴大
現有事物可否擴大適用範圍;能否增加使用功能;能否添加另部件;延長它的使用壽命,增加長度、厚度、強度、頻率、速度、數量、價值
5能否縮小
現有事物能否體積變小、長度變短、重量變輕、厚度變薄以及拆分或省略某些部份(簡單化)?能否濃縮化、省力化、方便化、短路化
6能否替代
現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結構、力、設備力、方法、符號、聲音等代替;
7能否調整
現有事物能否變換排列順序、位置、時間、速度、計劃、型號;內部元件可否交換
8能否顛倒
現有的事物能否從里外、上下、左右、前後、橫豎、主次、正負、因果等相反的角度顛倒過來用。
9能否組合
能否進行原理組合、材料組合、部件組合、形狀組合、功能組合、目的組合
利用9種途徑可以達到知識的發散性思維的目的。」
個人覺得,先別管如何開始,先開始做,再問怎麼能做的更好,即可 。
方法上說一定是要跟「人」學是最好的方法。
再說說學什麼:
「概念」+「體系」
了解所學內容的歷史背景,是從哪裡來的,演化出了何種概念,如何慢慢發展成為一個體系。
書籍、導師、交流,做好這三件事,3-5年內不說做到行業頂層,中上水平應該是有的吧
1. 看書
我剛進實驗室的時候,要面對的是一個新領域,師兄師姐們都沒有經驗,全靠自己摸索。當時自己先是找了一堆英文綜述看起來,剛開始英文也不好,基本辭彙都不明白什麼意思,看完下段忘上段,焦頭爛額。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對這個領域有了基本了解。兩年後,導師給我推薦了一本此領域的中文書籍,我翻開一看,發現裡面的知識正是我當年急需的,如果我早點看這本書,應該會節約不少時間。
現代網路的發達、社會的浮躁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愛看書,然而書本仍然是了解一個領域最好的方式,因為書本結構相對比較完整、脈絡清晰,網站或者論壇的知識都太過碎片化,需要自己概括總結,很難在短時間內對新領域有一個較全面較系統的認識。
有時候經典書籍看完還是一頭霧水,或者根本看不懂,沒關係,降低標準,選一本更通俗易懂的書,先有了基本的知識,再一點一點提高標準,直到閱讀經典書籍也遊刃有餘。
2. 找到你的導師
你肯定要問為什麼要找導師帶,自己學不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相信我,每個行業有它的生存法則,也就是套路。讓老司機帶帶你,把行業的套路教給你,你學習他成形的套路,可以少走彎路,快速進入新領域。所以,請找到你的導師。導師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大牛,也可以是網路中經驗豐富的老司機。
怎樣找導師?
在科研界,許多大牛很樂於回答你的問題(當然前提是你認真閱讀了他的文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也許你花一個星期都沒有想明白的問題,導師一句話就使你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但是在一些利益相關的領域,沒有人有義務無償幫助你。所以,要麼付費,去分答/值乎等平台有償提問,讓大牛幫你解惑;要麼你先幫助別人,動動腦筋,看看你可以幫助導師改進什麼,為潛在的導師寫下十條idea,發給他們,堅持這麼做,總會結交到大牛。
3. 保持開放的心態
1)多與人交流,任何人都值得你學習。
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因其「風箏實驗」而家喻戶曉,其實他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1776年富蘭克林為謀求法國支持(美國的獨立戰爭)出使法國,當時同去的還有行事嚴謹、心直口快的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二人初到法國都需要學習法語,亞當斯閉門苦讀文法辭彙,而富蘭克林則早出晚歸,忙於應酬,通過與人的交談來學習法語。結果富蘭克林不但將法語運用純熟,同時還在觥籌交錯之間把國家大事搞定了。
2)多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正是因為對不同領域的學習,使你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你。
喬布斯當年從里德學院退學之後選了一門書法課旁聽,當時的他怎麼也沒想到,十年之後,在設計第一台Macintosh計算機時,他在書法課所學的東西一下子浮現在腦海,才有了今天個人電腦里這些漂亮的字體和版式。
所以,保持開放的心態,多與人交流,多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總有一天那些你學過的知識,豐富過的體驗,鑽研過的問題,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回饋給你,讓你感慨和慶幸當初的嘗試和堅持!
剛開始進入一個領域,就像建一座高樓,把領域中的經典書籍讀懂讀透是為以後建高樓打下紮實的地基,找到領域的導師可以指導你渡過建設時遇到的困難,保持開放的心態則讓你建造出有自己個人風格的高樓。
祝順利!
全心的投入,忘我的廢寢忘食。
清晰自己的路線,合理的規劃時間。謝謝
在kindle上不停的下書來看,看得多了就選擇一個最滿意的方式好好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三分鐘熱度也不要怪自己,畢竟新領域不嘗試怎麼知道喜不喜歡,喜歡是緣分,好好學:不喜歡當科普,了解一下以後當吹牛的材料。沒有必要強求~,以己之短比彼之長不是田忌和小學老師教過的道理。
專註
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其他的方法都變得難度很大。
類比
運用已有的知識來類比新領域
將自己已有的知識與新領域的一些相關書籍對比一下,你應該可以發現一些不理解的地方
那這個時候就應該去
Ⅰ問一下相關領域的大神Ⅱ查看相關書籍去理解新領域的知識轉自微信公眾號「六斗」
現代的社會,本質上就是進行知識競賽的社會。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很快地進步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問一下你自己,你想學到什麼東西?你是想學做飯,還是學吉他。你是想學好計算機或者是學好大物,這都是自己的目標。目標必須清晰。目標如果不清晰,就會越學月迷茫。
第二,就是要找到自己身邊的大神。你想學的東西,在你身邊肯定會有人比較擅長,就算是沒有,你也可以去結交那些大神們。你或許會有疑問,現在網路這麼發達,什麼東西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學不久好了嘛。其實還是不一樣的,你找到一個大神來教你,首先心理上就感覺很踏實。其次,大神初學時也會有各種問題,而他肯定會指導你繞過這些問題。大神也會教給你他的學習方法。畢竟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打個比方,每個人都是一個王國,而我們都是自己的國王。身邊的人也是另一個王國的國王。我們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不僅要搞好自身,還要搞好外交。當你像大神學習的時候,你就相當於和他的國家建立了外交,他會給你提供所有你需要的東西,你只要好好接受就好了。當然你可以同時和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那樣你的成長速度就會飛起來了。
學習這件事,努力雖然很重要,但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我的方法是要先報有顆謙虛的心態,然後去讀一本該領域中的一本經典的但不是很深奧的書。
推薦閱讀:
※技術分析是在更有效的市場中更有效,還是在更無效的市場中更有效?
※金融類APP產品:搭載運營手段提高用戶數據指標
※如何做出漂亮的財務分析報告?
※個人如何應對「明斯基時刻」?
※今早英鎊亞洲市場大跌,31年來低點,如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