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二十四節氣,最令你有感觸的是什麼?為什麼?

很多時候,記憶是與節氣聯繫在一起。


我住在南方,那裡總是很潮濕。

談及二十四節氣,第一個想起的總是冬至。

冬天的南方,不同於北方,花草樹木沒怎麼凋零,也無漫天飛舞的雪花,少了點蕭索與落寞。冬天不太冷,這是溫度常常保持在兩位數的南方給人們的印象。

其實,南方的冷更多時候體現於「內在」,而不是「外在」。南方的冷,是一種濕的幽幽的冷。若逢新雨初霽之際,它會悄悄地從你的領口、褲腿、袖子、衣服上每一個線與線交織形成的小孔鑽進去,悄無聲息。幽幽地,滲入骨子裡頭。誠如沈從文先生在《湘行遊記》所言:「南方的冷與北方不同,南方的冷是濕的,有點討厭。穿衣多也無用處,烤火也無用處。」

而冬至,可以說是南方人觀念中最冷的一天。

過了冬至,白日漸長,一天天地回暖。

在我的家鄉,冬至被稱為「過冬」,已經成為一個節日。但凡條件允許,人們都會回家團聚,用南方的方式來慶祝度過了這個漫長的寒冬。

甚至是在學業繁重的高三,仍然有不少同學請假回家過冬,哪怕只有一個晚上。

按照習俗,過冬這天至少要做兩件事:拜神和做粄。

清晨,各家各戶搬出雜物間里的大圓桌到大門口。擺上稻穀、酒、雞與豬肉,燃上香燭,祭拜祖宗與天神。感謝保佑下的平平安安,期盼接下來的日子依然如此。全家人拿著香,鞠過三次躬後。長輩們點燃鞭炮,爆開的紅色紙片與藍白色的煙,合著捂住耳朵的孩童與四處瀰漫的硫磺味,噼里啪啦。

拜完神,大家立馬投入到做粄之中,又是一陣忙碌。

粄分兩種。一種是中間鼓兩頭尖的蘿蔔粄,也叫菜粄。另一種則是圓圓的艾粄,印著模具上的祝福。

做粄時的分工,大致有四。

一是採摘和清洗蕉葉,這通常是男人的活。跟著要在做粄的時候,將蕉葉裁剪成合適的形狀,以充當粄的墊子。

二是原料的烹調。蘿蔔粄的主要原料有蘿蔔、蒜葉、蝦米、臘肉、腐竹,加上胡椒粉和醬油等佐料。準備就緒後放入鍋中烹煮,餡料就大功告成了。

艾粄的原料主要是艾草和芝麻,艾草是顏料,是入口時的淡雅。芝麻是餡料,是香甜厚重的嗶哩啵咯。

三是最重要的一環,包!通常也總是由女人們完成。艾粄的麵糰,是要將艾草搗碎混著汁液進行揉搓。蘿蔔粄則省去了這道工序。潔白的麵糰揉搓好之後,會放在一個大盆里。

女人們從大盆里扯來一小團,在手心裡用拳頭轉得圓且平坦。接著將邊捏得翹起,用勺子把小盆餡料在粄皮鋪上幾層。然後將兩邊往中間包上,把翹起的邊合一、封存,變成好看的模樣,再抹上一點麵粉貼在蕉葉墊子上。

艾粄要多一道工序,印。一樣是包好,填入餡料。不一樣的是要放到模具上印壓,抖落一個中間的福字。

小孩子們總是喜歡在一旁瞎玩,或者說是搗亂。學大人的樣子撥弄著麵糰,捏得奇形怪狀。塞入蘿蔔餡還不夠,又要加一點芝麻,做成圓鼓鼓生氣的粄。末了,還要囑咐大人看好自己的粄,不準偷吃。教人哭笑不得。

四是最後的一道工序,蒸。

蒸太久不行,粄會老。蒸的時間過早也不行,不熟的話粄的皮會粘牙。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所以一般是爺爺奶奶來進行。

有條不紊,一輪接著一輪。

粄做完後,立即開吃。大人們或站或立,拿著粄換著手吹著氣,顫巍巍的心滿意足。小孩子看到自己做的露餡粄,散得不成樣子。小小的失落後,挑著餡吃完,又把筷子轉向那些漂亮的粄。

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吃著溫暖的粄,互相挖苦打趣。雖然門外寒風依舊刺骨,但冬至這一天,好像沒有那麼冷了。

對我來說,冬至總是和這樣的景象聯繫在一起的。有粄,有家人陪伴,才是完整的冬至。

南方,那裡總是很鬆軟,那裡總是紅和藍。

時過境遷,過冬的熱鬧,也慢慢地不如前。

日子隨著陰晴變幻,就這樣一天天感嘆。

———————————————————————

圖源網路,上文提到的蘿蔔粄和艾粄。

開頭和結尾有引用達達樂隊的《南方》里的歌詞。

最後謝邀 @侯玉婷


靳東……因為我前段時間看了《我的前半生》,然後對靳東犯了花痴。不過為什麼說我對靳東最有感觸,因為他的微博里有大量的內容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話說一個明星還能這麼的守住初心,還真是不容易,具體上圖

以前有看過小編寫他,他這喜歡二十四節氣的原因是他小時候跟著奶奶過,奶奶看日子就是用那種古老的日曆,長久的耳濡目染,就養成了現在的他。

言歸正傳,我喜歡的節氣是驚蟄,先來說說什麼是驚蟄,我的理解是氣候變化,把蟄驚著了,哈哈,莫要罵我,我以前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的理解了。猶記得小時候院子里有顆粗壯的杏樹,就是二三月份開花,滿樹的粉紅透亮的小花,還沒有長葉子 。我就記得誰說了一句「快到驚蟄了」 ,當時沒有明白,就有了如上理解。

以下是問度娘的。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 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 驚蟄時節,真的有春雷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有點長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立秋後白天仍然炎熱,但早晚寒氣將漸盛,虛弱人群要避免寒氣侵體。

不同於長夏屬濕,入秋後燥令當時,天氣乾燥,靠近暑天屬「溫燥」、靠近冬天屬「涼燥」。溫燥容易「動血」,不妨吃些滋潤的食品,如銀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薺、蘆根等,既清熱又潤燥。

秋天要特別注意情緒調適,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遇到傷感之事應主動排解。立秋之後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氣更涼爽後建議加強體育鍛煉,有助於氣血運行、疏導肺氣。

立秋後,綠豆加百合的吃法可以暫且「歇歇」,脾胃虛寒的人勿吃冰鎮西瓜,待在空調房時肩頸、肘膝關節處也該「捂」起來。

下面介紹幾款適合秋天喝的湯。

(1)蘿蔔鯽魚湯

其實是一個減脂瘦身的湯。蘿蔔健脾同時又止咳化痰,鯽魚呢,可以溫脾胃,補氣血。兩者一起燉成湯不僅可以減脂瘦身,而且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製作步驟:

①鯽魚一條,白蘿蔔一塊,薑絲適量,枸杞適量(沒有拍到)。

② 鯽魚宰殺後去除內臟、刮掉魚鱗清洗乾淨,擦乾魚身上的水分備用。

③鍋中放少量油,油熱後下入處理好的鯽魚煎,放進去就不要隨意翻動它。

④等一面煎黃後輕輕翻面,繼續煎。

⑤把煎好的魚剝一邊,放入薑絲煸香。

⑥鯽魚兩面煎好後下入適量涼開水,蓋上鍋蓋煮10分鐘。

⑦煮魚期間,把白蘿蔔刨去外皮,用擦絲器擦成絲。

⑧枸杞熱水泡開備用。

⑨大火燒開,用濾網拂去浮油。繼續煮約3分鐘至鍋中的湯呈奶白色加入蘿蔔絲。

⑩大火煮開至蘿蔔透明變軟。期間不要翻動魚身,鯽魚魚肉很嫩,一煮熟後再去翻動的話很容易散,煮約5分鐘加適量鹽調味。

最後出鍋~撒上枸杞。一碗營養鮮美的蘿蔔絲鯽魚湯就做好了,趁熱享用吧!

(2)當歸生薑羊肉湯

可以補氣補益身體。同時還可以養血。湯具有益氣補血、溫中祛寒的作用,適合陽虛、血虛體質者食用。

原料: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食鹽等調味品各適量。

①做法:當歸洗凈,用清水浸軟,切片備用。生薑洗凈,切片備用。

②羊肉剔去筋膜,放入開水鍋中略燙,除去血水後撈出,切片備用。

③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黃酒,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加入食鹽等調味品食用。

(3)白果蓮子山藥湯

可以健脾益胃,幫助消化。山藥是以為促進脾胃吸收,主要有健脾益胃、助消化的作用。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原料:新鮮山藥200克 白果10顆 紅棗15顆 枸杞子20顆 干蓮子10顆 清水6碗 冰糖10-15克

①干蓮子和紅棗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

②白果敲碎外殼。山藥去皮,切成小方塊用清水浸泡備用。

③鍋內先注入清水6碗,加入白果,蓮子,紅棗大火煮開後轉小火。

④煲20分鐘後,再加入山藥塊繼續煲20分鐘左右。

⑤最後10分鐘再加入枸杞子,煲至剩3碗水時,加入調味料即可。

(4)淮山五指毛桃煲瘦肉

淮山可以養心潤燥。同時一起燉可以使得淮山的功效更好的進入湯中,入口即化。去除燥熱。健脾益氣、平肝明目、滋陰降火。

原料:五指毛桃30克,淮山30克,蜜棗2粒,瘦肉250克,鹽適量

①五指毛桃洗凈。

②淮山洗凈。

③蜜棗洗凈。

④瘦肉洗凈後切塊。

⑤將五指毛桃、淮山、蜜棗、瘦肉放入電砂煲中,加入1升水煲2小時。

⑥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5)南杏仁雪梨湯

南北杏可以起到理氣平喘、化痰涎、止咳嗽的作用,雪梨性寒汁多,可以讓人體津液增加,由津入血,由血入肺進行循環,所以對血熱津傷之肺燥的人效果是不錯的。經常喝這樣的湯可以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

原料:南杏仁12克,雪梨一個,白砂糖30克。

①先將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塊。

②將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齊放進燉盅內,加清水200毫升,隔水燉1小時後,飲湯食雪梨。

(6)沙參烏雞湯

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玉竹性寒,味甘。可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玉竹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富含維生素A類物質和粘液質。

維生素A有使皮膚柔嫩細膩而滑潤的功效;粘液質則能使皮膚滑膩。

玉竹可潤燥,止渴。沙參可治肺熱咳嗽,二者用來煲湯是常見的做法。

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鬆、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明顯功效。

原料:烏骨雞900克 當歸30克 薏米50克 北沙參100克 木耳(水發) 50克

雞去毛及內臟,洗凈,先用開水燙一下,去除浮沫,再與當歸、苡仁、沙參、木耳同燉到肉爛。

(薏苡仁又稱苡仁當歸要用全當歸,可用人蔘10克或潞党參30克代替當歸.山藥100克或黃芪60克代替苡仁和沙參,也可用豬肘代替烏雞,另外可用竹蓀和香菇代替當歸和苡仁.)

健康提示

①補氣生血,健脾開胃,除濕,作用平和,產後可隨意食用.烏雞常稱為產科聖葯.

②產後三日內,不可補益太過,可以喝湯,三日後可喝湯吃肉.

因為立秋後早晚溫差大,為了你的身體健康著想,一定要注意及時添衣~

秋後乾燥,要注意多飲水滋補自己身體哦~


瀉藥。

東北人,老家吉林長春,小時候東北冬天很冷。

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大雪節氣之後是冬至,第一次發現後覺得很神奇,心想,冬天都來了這麼久了才冬至。從那以後就每次背到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時候,都會在思維里刻意的想一下,冬雪雪冬的最後一個冬是冬至。


我最感觸的是每個開發商都要做每個節氣的微信朋友圈廣告。二十四節是指導農耕生產的,和你們這些無良奸商有半毛錢關係呀!什麼節日要蹭一波,節氣要蹭一波,電影也要蹭,時事要蹭,連天災也要蹭!你給我說是要用新媒體,新資源,新思維,拜託好好請個網推公把公眾號做一下行嗎!順便提醒下廣告公司半都沒收到服務費了。

http://weixin.qq.com/r/a0hGXnnEmiTlrT099x15 (二維碼自動識別)

分割線………………………………

節氣真的很准呀!今年那麼熱的夏天立秋之後就涼爽了。老祖宗們直牛。


冬至,我在四川 ,那幾天羊肉湯,7兩稱。


謝邀,完全沒有概念,日曆上不寫的話,我完全不知道


推薦閱讀:

黎明張曼玉的一次回眸,成就了華語史上最偉大的愛情電影
歡喜也只得中庸,孤獨小說家
如何看待小野傑西瘋狂複製粘貼自己的答案?
如何做出好看的插花?

TAG:生活 | 中國文化 | 節氣 | 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