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統治?俄羅斯為何能夠佔領北亞?


今天的俄羅斯,號稱世界第一領土大國,陸域面積共計1700萬平方千米,接近中美兩大國的面積之和。

而這還是縮水後的數字。在沙俄晚期與蘇聯鼎盛期,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曾突破2200萬平方千米,可謂令人瞠目結舌。

俄羅斯能擁有這麼多領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對北亞、中亞的積極開拓密。正是憑著近代幾百年來對亞洲(包括中國北部邊緣板塊)的不斷蠶食,俄羅斯方從蝸居東歐平原的一個弱小公國,邊緣小邦,一躍成為雄踞亞歐大陸中央的超級大國。

不過,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有一個現象很有些奇怪;近代以來,歐洲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浪潮,但在擴張過程中,大家的方式選擇卻大不相同,絕大部分歐洲國家,不管是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還是後來的英法,甚至作為新貴的德國,其之擴張方式,多以殖民為主。儘管它們也佔據了大量領土,但在統治上,西方國家大多採取了宗主國——殖民地的間接管理方式,將其所得土地作為海外領地,保留一定自主權,並沒有納入直轄。

但俄羅斯不同。俄羅斯的領土擴張,是直截了當的吞併,併入自家版圖了事。

為何俄羅斯會如此與眾不同?雲石君覺得原因主要有三:

最直接的原因,是地緣關係的相對緊密。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歐洲列強紛紛對外擴張。而在擴張方向上,早期的西、葡、荷蘭,以及後來的英法,都把目光投放在歐洲以外的新大陸與亞非等地。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於這些西方國家地處西歐,直面大西洋,航海技術和海上控制力相對較強,能夠以海為路,較便捷的將自身影響力延伸到世界上的絕大部分角落;另一方面,新大陸與亞非幅員遼闊,可開發程度較高,從中收穫的利益更大。

而俄羅斯不一樣,俄羅斯由於自身所在的東歐板塊開發較晚,且環境惡劣,所以早起實力並不如西歐列強;再加上東歐平原離大西洋較遠,其通往大西洋的兩大海上通道——波羅的海、黑海——地中海,又因地緣格局限制,咽喉要津被歐洲其他強國掌控——這限制了其海外拓展的能力,故而只能將目光對準比較貧瘠的北亞。

不過,也正由於如此,俄羅斯具備了直接拓土開疆的可能。儘管北亞價值明顯弱於新大陸和亞非兩大洲,但鑒於其跟俄羅斯所在的東歐平原山水相連,隨著俄羅斯影響力的不斷滲透,北亞、中亞便順其自然跟與東歐形成了相對穩固且緊密的地緣整體。

而這一點,西方列強是做不到的。雖然在可開發價值上,西方列強的海外殖民地遠超俄羅斯的北亞、中亞,不過海洋的存在,大幅削弱了其與歐洲本部的聯繫。儘管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益提升,但再強的能力,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海洋的天然地緣阻斷功能。地緣關係的疏離疏離,意味著列強本部與海外領地之間,很難融為有機整體,故只能採用殖民這種羈縻式方法予以控制。

不過,話又說回來,倘若單單是地緣上的自然拓展延伸,尚不足以造就俄羅斯之龐大體量。就像中國,這個國家早在2000年前便已基本成型。不過在其後的歲月中,中原王朝哪怕是最強大時,能夠真正直接管理的(即在當地設流官),也僅僅不過是東亞大陸中東部罷了,而稍邊遠一些,比如雲貴、廣西以及四川的部分地區,就只能採取冊封土司的羈縻手法,間接控制。而再邊遠一些,諸如西域、關外、大漠、青藏之類,儘管其跟中國本部都可歸於東亞大陸這個地緣整體,但中原王朝就連羈縻都很難做到,更遑論吞併了。

對東歐來說,北亞的邊遠程度,並不亞於青藏、西域等邊緣板塊之於中原,為何當年中國無法對它直接管理,而近代的俄羅斯卻能夠做到呢?

這多虧了工業文明的東風。俄羅斯的崛起擴張,大致跟人類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同步。憑著工業的加持,俄羅斯非但取得了對邊緣地區游牧勢力的壓倒性軍事優勢,而且工業條件下,人類交通運輸能力也大幅加強,這意味著俄羅斯可以將東歐本部的影響力,更加有效的投射到北亞與中亞。至於農耕時期的中原王朝,儘管其文明質量同樣遠勝於同時期的邊緣板塊,但農耕文明的天然局限,致使其非但無法在軍事上壓倒游牧武裝,就連地緣影響力的投射方面,突破地理距離和崇山險阻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對邊緣地區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有隨著工業文明到來,中國才打破這種地緣結界,陸續完成對邊緣板塊的有效吸納。

而除了工業的加持,北亞的極端貧瘠,也利於俄羅斯對其之佔領。通常來說,在拓土開疆的目標上,大家都傾向於選擇那些可開發價值較高的板塊——畢竟該類地區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給自己帶來更高的回報。

可是,可開發價值高的板塊,其自身地緣實力也十分強大。即便入侵者能夠憑著一時之強力佔得便宜,但隨著這些地區開發程度的提升,地緣實力陸續釋放,那麼依託其二生的本土地緣勢力,當然不樂意自家再多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主子,更不想自己的利益被別人無端盤剝——這意味著它們必然會生出反抗之心。而海外領地的實力增強,以及其與本部(宗主)的遙遠地緣距離,又意味著,對這些越來越本事的「藩屬」,本部不一定能駕馭的了。發展到最後,其結果常常就是本部被迫放棄對海外殖民地的管制。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美國本是英國殖民地。但北美新大陸的地緣潛力,明顯遠超英倫三島。以前由於北美開發程度低,英國倒還管製得住;可隨著北美逐漸開發,其實力不斷增強,逐漸具備了擺脫英國的能力,最後一場獨立戰爭打下來,英國迫於無奈,只能對其放手。

而北亞不一樣。雖然北亞,特別是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跟東歐本部的關係也極端疏離。但北亞的自然環境實在太惡劣了,,這就導致了兩個結果——首先,北亞壓根不足以孕育出像樣的本土地緣勢力;其次,沒有其他高文明板塊的支持,北亞連維持人類基本正常生活的條件都無法滿足。這種情況下,北亞非但無法靠自身之力擺脫俄羅斯,甚至連這種分離主義的慾望都受到嚴重限制。

而且北亞、中亞的地緣格局,也為俄羅斯的順利吞併創造了條件。俄羅斯經營亞洲領土過程中,足以對其形成阻礙的周邊勢力主要有兩個——西亞的奧斯曼土耳其,與東亞的清帝國。倘若這兩個地緣大國當時足夠強勢,那俄羅斯非但擴張成果會大打折扣,而且僥倖搶得的領土,也可能基於博弈需要與建立戰略緩衝的考量,不便直接鯨吞,而被迫採取羈縻之法間接掌控——或者索性放手其獨立。

不過,近代的清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儘管地緣實力足夠強大,但都深陷農耕泥沼,被西方譏為病夫,所以莫說阻擊俄羅斯了,就連二者的自家疆土,都被俄羅斯佔了好大一部分,所以壓根不能讓俄羅斯感受到足夠威脅,進而可以一心一意的將亞洲擴張成果消化吸收。

而到20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土崩瓦解,從昔日的世界級大國,淪落為一個普通的二流國家。至於中國,儘管保住了世界級大國的家底,並在20世紀末重回正軌,不過此時的俄羅斯氣勢已成,對亞洲領土的佔領也是木已成舟,故而中國對此也無可奈何。

工業文明的加持,北亞地緣潛力的不足,還有周邊其他強勢地緣勢力的階段性衰落,這諸多因素,使俄羅斯經營亞洲領土的過程中,佔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

最後一個讓俄羅斯得以直接吞併的原因,則在於其開發亞洲領土的方式。俄羅斯的亞洲領土或者乾旱(中亞),或者苦寒(北亞),明顯不適合常規性的大規模工農業生產,所以俄羅斯對此類領土的開發,是以資源開採為主。

這跟西方對殖民地的開發大有不同。歐洲列強對殖民地的開發,儘管也有資源掠奪的成分,但同時也在當地發展種植業,並進行常規工業建設——而這種開發需要全民大規模普遍參與。特別是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西方普遍將中低端工業向亞非拉轉移,通過這種方式,把它們納入自己主導的經濟循環。而在此體系中,西方儘管佔據高端,但亞非拉地區的穩定,也同樣對這種經濟模式的維持有著重要意義。

而且,此類產業鏈條的全球化分布,也多少能為亞非拉當地帶來一定的繁榮與增長。故而此類地區也成為西方高端產品的消費市場,讓它們二次受益。

這種格局下,西方各國有必要給予當地人更多的自主權力,以增加這種雙向經濟模式的穩定性,以確保自身收益的穩定與最大化。反之,倘若對它們壓迫太過,一旦引發它們的不滿與騷動,這種共贏模式下的雙向循環經濟體系就將受到嚴重破壞。

可中亞、北亞不一樣。這些地方壓根就沒有大規模常規工農業開發的條件,也不可能打造出能夠自成一體的經濟產業集群,俄羅斯也不太需要來自亞洲領土的大規模工農業開發作為國力支撐,它只需掌握住關鍵的礦產資源,然後再沿著西伯利亞鐵路這條地緣樞紐,設計出幾個據點式的工業中心,便足以將北亞的經濟能量攫取大半。鑒於北亞沒有自成一體的經濟基礎,俄羅斯也無需費心思去維護什麼共贏,什麼循環模式,更無需考慮什麼當地市場的二度開發(北亞連人都沒幾個,哪有什麼市場?),故而也沒動力基於繁榮當地經濟,抑或維穩考量,授予他們過度的自主權。

地緣關係的緊密,工業文明的東風,北亞的天然附庸屬性,以及開發模式的不同,這各種因素的集合,導致俄羅斯有慾望,也有能力把這上千萬平方公里的這遼闊土地併入自家版圖。

但是,要攬瓷器活,也得有金剛鑽。相對於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亞洲疆土,俄羅斯東歐平原本部的體量實在有些單薄,而且還位於國土最西端,不利於對亞洲領土——特別是遠東這種極遠板塊的影響和輻射。這種格局下,俄羅斯要維繫龐大的國土,除了靠本部的強大硬實力外,也需要在社會結構層面進行一番設計,以適應自身之特殊國情。

那麼,俄羅斯採用了哪些全新的社會結構設計?這種結構究竟對俄羅斯的國家維持,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您解讀。

註: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13章——俄羅斯之第8節。對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地緣政治文章。


推薦閱讀:

地廣人稀之境是否有著更多他人未見之風景?
如果俄羅斯解體對中國的利弊如何?
為什麼官方會認可《尼布楚條約》?中國今後有無可能收回海參崴、庫頁島甚至貝加爾湖地區?
拉丁美洲人是什麼成分?百分之多少的歐洲人+百分之多少的印第安人?拉美為什麼不發達?
那個注射了350萬年前細菌的科學家,現在怎麼樣了?

TAG:歷史 | 俄羅斯 | 地緣政治 | 工業革命 | 西伯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