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強調無量慈心,而萬事慈悲為懷,在國內宗教與權位交織的複雜環境中,真的能生存下來嗎?
01-28
初學禪修,認同其中的善,但是也看到過一些身邊的事情。很懷疑,在權利和宗教交織的環境下,純粹的慈心是否真的能生存。
佛教所謂的慈。是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悲,是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佛教的慈悲,就是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不能解讀成人世間的容忍,風度,禮讓,吃虧了還受著……那是人的識,不是佛的智。此處,依智不依識。是的,國內的宗教團體生存情況,不容樂觀。不止受政治權力,還有大量經濟利益。確實相當不容易修持慈悲心。
但是,是否因此就沒有人或團體在修習慈悲心的恐怕也不一定。至少俺在練習,和團體一起在練習。正念與禪修是人類進程中將要邁進的新階段。沒錯,在如今的世界,充斥著權力與鬥爭,外在的對抗背後真正的動力,實際上是人心的動蕩,是人與自己無法和解。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受到內外在的不安與擾動,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時,正念與禪修便能夠逐漸被看到和接受,並開始成為帶領他們離苦得樂的良藥。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而正在練習正念禪修的我們,正是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參與者與促進者。在這樣一個全新時代來臨之前,練習正念禪修的我們仍舊會面對動蕩不安的大環境,如何看待如何面對,實際上是對每一位禪修者的考驗。從佛家的觀點來說,世界不過虛妄一場;而對於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來說,這些動蕩的現實又是如此現實,不能忽略。那麼,該如何做出真正地修行呢?在此,我想放上我寫的話,作為一種解答:「」修行大概就是,不因它虛無,而否認去感受;不因它真實,而純然去認同「」
到目前為止,還有吃有喝有住,不勞牽掛。
你把修佛的根本發願和複雜世道聯繫在一起太無聊了。這個無聊不是貶義詞,而是說無必要。發願是對自身,對個人,對內。複雜世道是外在的,需要你去克服和展現的。世道不複雜,世道不險惡,你怎麼去修佛修慈悲。如果世界都是一片祥和,那你到哪去修這個慈悲?
推薦閱讀:
※源於谷歌風靡矽谷的情商培訓課:探索內在的自己(Search inside yourself)
※站樁健身功法7問答
※五本輕鬆易讀不累,卻能開啟人生智慧的充滿哲理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