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有明心見性的禪者嗎?

有次看一本著作,裡面說,瞎驢碰到的都是瞎驢,開悟的人碰到的都是開悟的。這句話如何解讀,中國當代有真正明心見性還在弘法的禪者嗎?


離我們最近的一個開悟的僧人是廣欽老和尚。彼身具四禪,因念佛三昧而悟入實相。

除此以外,包括佛源老和尚、體光大和尚、彌光老和尚等禪宗尊宿,無一例外地聲稱參究了六七十年,未見道。

其餘各路精怪聲稱悟了個這個悟了那個的,俱是「誤」會。本人親自遇到一位大德聲稱自己獲得二地證量,然後印證在下有須陀洹的證量,我說你這是蘿蔔印,他當時就粗口了。

然,這裡仍然有潛伏秘證者,若有緣遇到,不可輕易相信,也不輕易否定,可以用經律論戒定慧等徐徐驗證之。


其一:只要您親聞某人說「我開悟證果啥的」,只要過幾天他沒死,就是瞎說。因為這是戒律,是大妄語,是破戒,永斷成佛之因。

佛如大海,無所不納,唯不納破戒者,云何如此?以破戒者,如一死屍,身浮於海而自不入,豈佛拒之?

其二:您聽某人說,誰誰成佛證果。那某人聽說誰的?沒有高老莊,出不來豬八戒。您自己琢磨下,您信那個?信哪個不是迷信?說白了,道濟禪師今天要站您面前,說不定您當乞丐一棒子給掄走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其三:無論聲聞還是眼見乃至意想,只要您一聞、一見、一想就一念生凈信,畢生不疑,顛撲不破的,這玩意無論是人,是一念,是一知,是一物,都不妨礙您的「信」 。這看似迷信卻乃真信,因為無論您是因聲聞信,所謂聞教理,用辯證,講科學,做實驗,看效果,終歸一個字。

信就信了,需要理由么?尿急了,要撒尿,需要理由么?

他就是開悟者,就是佛,這輩子跟定他了。跟他有關係么?

這就是破諸無明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無所不破,一支穿雲箭,橫亘十法界。

《楞嚴四種清凈明誨》

我滅度後, 敕諸菩薩及阿羅漢, 應身生彼末法之中, 作種種形, 度諸輪轉。 或作沙門、 白衣居士、 人王、宰官、 童男、 童女, 如是乃至淫女寡婦, 奸偷屠販, 與其同事,稱讚佛乘, 令其身心, 入三摩地, 終不自言: 我真菩薩、 真阿羅漢, 泄佛密因, 輕言末學; 唯除命終, 陰有遺付。

最後咱再貼個段子:

如錢鏐王有次問國師永明延壽大師言: 「傳聞設千僧齋,必有聖者應供, 果真耶? 」

大師答: 「然也。 」 王遂辦千僧齋,虛留上座, 以待聖者應供, 然眾僧皆互相謙讓, 無人坐此上座。

忽來一位其貌不揚, 名不見經傳的大耳和尚, 大模大樣地逕自坐於上座, 眾皆不悅, 知客師更上去抓住其耳, 拉下三次。

齋後, 王問延壽大師:「此次有聖人應供否? 」

答曰:「有,坐上座之大耳和尚即定光佛也。 」

王大驚訝, 立即擺駕去見大耳和尚, 請求開示。

和尚曰: 「彌陀饒舌! 」

又曰: 「汝師即阿彌陀佛, 你不找他, 尋我何為? 」 言訖立即圓寂。

王急急趕回尋延壽大師, 剛到方丈室門前, 即聞侍者向大眾宣布: 「大

師往生。 」


人到中年以後,思想應該有所沉澱深入,更應思索的奧義應關乎人生安身立命之本與立足俗世之根。

真正的高僧大德,卻總是默默傾訴,不爭不搶,如空谷幽蘭一樣隅隅獨立於世俗一角,少人宣傳少人追捧,從來上不了熱搜,永遠寂寂無名。

由此我形成了一個印象,出場太過高調喧嘩的,商業包裝雍容華麗的,莫名其妙大紅大紫的所謂開悟者,是不用浪費時間去追隨的。

高人隱於民間,於無聲處聽驚雷,大道至簡,靜水流深。


那個時代都有明心見性者。

但弘法的不一定都是明心見性者哦。


有。

不但有明心見性的,

而且有地上菩薩。

但末法時代的特徵是,

真正的菩薩,被認為是邪魔外道,

真正的邪魔外道,被認為是菩薩。

南無佛法僧


這首先要看自身的法緣能了解多少真實的東西,能不能具備正知見。比如有人還自認為虛雲禪師沒開悟呢,這樣還談什麼談!對於修行上的東西不了解也不虛心學習,再多的明心見性的弘法也和自己沒關係。

題主說到的這個話很對:瞎驢碰到的都是瞎驢;證道的人明心見性的人在瞎驢眼裡照樣成了瞎驢,哪怕身邊就有明心見性的人。如果說有沒有人明心見性當然有啦,現在雖是末法時代又不是法滅盡的時代。

說實在的這些誰誰見性了誰開悟了很多人都不願多提,因為說出來肯定會惹來很多人誹謗,自己好好持戒學習經典修禪定才是真事。


明心見性,不是證道.

開悟沒用!

一大堆開悟的!

要證道!!!


有,多了


不公開的不知道,南傳的瑪哈希尊者,帕奧尊者都有很高的修證,西藏的達賴,美國的朱倍賢,還有大陸的纏師李彪,都是了不起的大修行人


講到證果的問題,目前世界三大語系佛教,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深信今生可以證果,但是很遺憾的是漢傳佛教事實上不相信能夠今生證果,要是跟一個漢人說自己證悟,那可是要打的你色身星散的,這裡面有很多歷史的因素。

具體到證果,解脫道和菩薩道不同。解脫道證得初果是見道位,最重要的是破三結,我見、戒禁取見和疑,其中最重要的是破我見,這也是真正區分內外道的基礎。有些佛教徒執著有個我,因此雖然名為佛弟子,實際上是外道,有些外道因為個人的觀察緣起認識無我,因此雖沒有形式上的皈依佛法,但實際上可以稱為內道,譬如道家歷史上就有不少的覺悟者。

菩薩道的見道位是登地菩薩。所謂明心見性,分為明心和見性,其實明心,見覺性,認識本來面目並不難,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在《信心銘》里開篇就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也就是對於本來面目的認識是人人都能夠發現的。但是見性,證得法性光明的智境(不是禪定的某種定境,而是遠離根塵識的一切生滅無常的幻化識境,阿羅漢舍業報生後安住於涅槃的智境),則是很長的過程,悟後起修,還有重重關口,這主要是種種煩惱習氣,最後豎出三界了生脫死。

所謂的證悟,絕對不是拿到一個文憑,得到一樣東西,何曾有一法可得?只是佛陀講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的行者,稱為證果。人無我很難嗎?其實破我見並不難,重要的的是觀察緣起,根塵識和合之中,六根六塵六識,哪一個是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能透過這句話現觀緣起緣滅的,即入流聖道。佛陀時代許多修行者一聽到這樣一句話立馬證阿羅漢,原因是過去的人定力好,心清凈,心足夠微細,因此修觀時很快就能升起觀慧。

這個時代雖然很多法脈的傳承不及過去,還是有很多修行者,還是有清凈的法教,只是修行這個圈子很小,而且很多行者長年閉關,大都十分低調,一般不為人知罷了。


五明佛學院幾大堪布,索達吉堪布,慈城羅珠堪布,益西彭措堪布,希阿榮博堪布,看看他們的著作,索達吉堪布和益西彭措堪布的專業硬貨著作比較多,漢地的濟群法師,許多經論不是一般人講得了的,你看他們講經的用詞語氣就知道了。


明心見性者應該不少.

只是在人群里,你也看不出來他明心見性了.

但是明心見性的人, 一眼就能看出同行來了.

三生有幸, 遇到善知識.

阿彌陀佛.


有,但是不自我標榜,自我標榜告訴你,你也不知道真假,所以告訴你也沒有意義,以為假貨也可以自我標榜。

你要是真修行人,依止佛經,依止各宗祖師大德即可。

不必過多探求誰是誰不是。


慈誠羅珠堪布講解 【加行道】

資糧道結束以後,就是加行道。資糧道和加行道的區別在於,資糧道主要以積累資糧和聞思為主,雖然大資糧道的時候會修四禪八定,根機好的利根修行人在大資糧道的時候,可以通過禪定的力量,到十方諸佛菩薩的剎土當中親聆佛的教言,但只有到了加行道的時候,才真正是以修行為主,同時也要兼顧聞思。不僅是加行道,哪怕在菩薩的三地,都會有聞思,但此時主要是修行。很多顯宗經典講過,加行道包括四個階段: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第一,暖位。「暖」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證悟空性的智慧,能夠驅除所有的無明黑暗,就像一把火。如果一地菩薩的智慧是火焰,則加行道的時候已經體會到了這種空性,雖然還不是火,但已經離火很近,可以感覺到火的溫暖。從證悟的角度來說,加行道的時候,已經比較接近於一地菩薩的境界,有真實的證悟空性的感受,所以叫暖位。暖位雖然證悟了人無我與法無我所有的空性,但在修行的時候,對外界,也即內心以外的物質空性的證悟更為明顯、清晰。一般大圓滿初步的證悟,也屬於加行道的暖位。但證悟大圓滿有很多的層次,有些利根在證悟的當下,不需要經過其它階段,直接就成佛或登地了,但這種情況非常少。禪宗的明心見性也應該有很多層次,不排除有直接證悟一地的可能,但一般初步的證悟,也應該是加行道,而不是成佛或登地。包括初步證悟大手印、中觀等等都是一樣,都應該屬於暖位。

我們不能以為,證悟了就是成佛了,從此萬事大吉,再不需要修行了。其實,證悟以後,才是真正的開始修行了。在證悟之前,所有的修行就好比走路閉著眼睛,根本不知道眼前是怎樣的一條路。不管佛經講得再好,中觀講得再細,自己都沒有什麼體會。證悟以後,才算睜開了眼睛,看到了要走的路,但只是在這條路上剛剛走了一步,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行道時候的體會,不是聽龍樹菩薩、佛陀、上師講的體會,而是自己已經有了親身的感受、見解和體悟,所以像睜開雙眼,看到眼前的路一樣確定無疑。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當中也說過一句話:證悟的時候,就像直接看眼前的虛空,正在思維的念頭也是空性。這不是理論、推理,而是要覺悟、體會到,這叫初步的證悟。在初步證悟以後,若能精進修行,其進步的速度將遠遠勝出顯宗加行道的修行人,因為密宗是一條快捷的路。

從證悟見解的角度而言,初步的證悟者已經達到了加行道。但從禪定與神通、神變等其他功德的角度來說,他們還沒有達到加行道的境界。但修顯宗法門達到加行道境界的人成就的速度,卻沒有剛剛證悟大圓滿或大手印的人快,雖然其禪定的力量,可能已經超過了剛剛證悟大圓滿的人。因為大圓滿的修行人不一定會修四禪八定,甚至連一禪的境界都沒有達到,但仍然可以證悟,這就是密宗的優點。在《現觀莊嚴論》當中,針對加行道的本質是什麼這一問題,有非常多的爭論。最後的結論是,加行道的本質還不是智慧,還屬於八識當中的第六意識。是第六意識在證悟空性,而不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更不是末那識,因為我執不可能證悟空性,它不但不是智慧,而且是和智慧對立的愚昧,是要被推翻的對象。當然,證悟空性的,也不是阿賴耶識。

此時的意識還沒有轉化為智慧,哪怕聞思修所得的智慧,都不是真正的智慧,其本體還是意識,所以是有漏的、無常的、有執著的幻覺。證悟占的比例多,執著就少一些,實際上也是有執著的,甚至還會執著在證悟當中。第六意識首先是執著一切,創造了所有的煩惱。之後意識經過聞思修行,又可以證悟空性,斷除煩惱。意識怎麼能證悟空性呢?意識實際上無法直接證悟空性,但它可以用間接的方法,變成類似於空性的感覺,實際上只是一種念頭而已。因為是念頭,所以也是無常有漏的。有時候念頭變成貪心,有時候念頭變成嗔恨心、菩提心、出離心。此時,就變成了類似於證悟空性智慧這樣的念頭。為什麼叫類似呢?因為雖然有空性的感受,但空性的感受非常模糊。真正的證悟,就像六祖惠能大師在證悟以後寫的那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中所表達的意思,與大圓滿、大中觀完全一樣。其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話非常重要,包含了所有層次的證悟境界。阿底峽尊者當年也講過:一天產生了一百個念頭,那就去尋找一百次。每一次尋找的時候,就有一次的不可得,每一個不可得,都是法界、法性、如來藏,這就是證悟。想達到這樣的證悟,前提是什麼?阿底峽尊者講得很簡單,就是七支供。廣一點、圓滿一點的七支供,就是五加行,所以五加行是必須要修的,還要反覆地修。過去的很多大圓滿成就者,都修了許多遍加行,只有具備堅韌的毅力,最後才可以證悟。我們雖然沒有這麼多時間,但也一定要修一遍非常完整、標準的加行,否則今生就沒有證悟的機會了。如果五加行全部修好了,還是比較容易證悟的。

第二,頂位。頂,也即頂尖。雖然加行道還沒有修完,但在進入此階段以後,永遠不會再產生不相信因果、輪迴等等的邪見,邪見永遠不會斷除這種人的善根。在超越斷滅善根方面,已經達到了頂尖,善根永遠都不會斷,所以叫頂位。

第三,忍位。忍什麼呢?無論是對空性、大空性、遠離一切執著一切戲論的空性、大圓滿、大手印,以及密宗所說的一切都是佛的顯現、佛的壇城等等,都能接受,不會有疑問、質疑,也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因為已經開始親身體會到這些境界了,所以叫忍。進入此階段以後,永遠都不會再墮惡趣。修到忍位後期以後,大乘修行人永遠都不會退轉到小乘,永遠都不會發心成就聲緣阿羅漢的果位,一定會沿著大乘解脫道最終走向成佛。

前三個階段的修行境界基本上一樣,只是對外境的體會有比較模糊、清晰、非常清晰的區別,境界的深度也在不斷增長。到忍位的時候,不僅是對外界,而且對內在的心也證悟了空性。雖然三個階段都一起證悟了諸法無我,但修的時候重點還是有點不一樣。就像看圖片,雖然整幅圖片都看到了,但看得最清晰的,還是眼睛專註的那一部分。若要記住圖片的全貌,還是需要再去看一看。同理,證悟的時候,雖然內在、外在所有的空性都證悟了,但修的時候還是有一個過程。首先是外在的證悟會比較清楚,內心更清晰的證悟會慢一點。忍位時對內在精神的證悟,已經達到了中等的清晰,還不是很清晰。但對外在世界的證悟,已經很清晰了。

第四,世第一法位,也即世間第一、世間法中最殊勝的果位。此處的世間法,不是沒有出離心的那種世間法,而是指一地以下的境界。為什麼說世第一法位是所有世間法當中最殊勝的呢?因為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產生過無漏的智慧,如今依靠有漏的修行善根,將於第二瞬間產生見道的無漏智慧,這是需要強有力的善根才能產生的,所以稱為世間第一。這已經是凡夫修行的最頂尖,過了以後就不是凡夫,而是菩薩一地的見道聖者了。

關於五道十地的詳細內容,在《現觀莊嚴論》和《入行論》裡面講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參看。


很多回答都在繞彎子,那我直接說了。其實明心見性沒你想像的那麼稀罕,只要你接觸到那個圈子就可以認識一大堆,證道的也不少。弘揚禪法的善知識也有,看你緣分了。真心想學不怕沒有老師。


如果你真有心學佛,是法器,可去參馮學成老師,在四川成都。——這是我唯一可以確認的。如果你是貢高我慢、懈怠的人,那還是省省吧!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