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領域存在哪些弊病?

中國醫療的好處很多人都知道,如以較低的價格,較快的時間,服務了大多數窮人。弊病是不是也該總結一下?而非迴避?如醫療資源的高度不平衡與浪費,醫務人員的高強度超額付出,醫院管理的相對混亂,管理民營醫院的相對混亂,患者選擇醫院醫生的困難,就醫體驗中的各種槽點。。。中國醫療真的複雜到難以理順嗎?沒有一點有效的解決之道嗎?


謝邀,但這個問題太大了,我只能就自己的體驗隨便扯一點。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基層,基層太薄弱了,沒人才、沒投入、環境惡劣,導致患者流失,然後加劇這些問題,惡性循環。

經常遇到一些基層轉到我們這裡的病人,發現處理的一塌糊塗,真的是一塌糊塗,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好。但是和他們聊天,發現其實那些醫生的水準並不差,手術台上的功夫也不差,欠缺的是術前術後的管理和整個體系的配合,換句話說就是醫院管理的問題。

反過來,很多我們這裡一句話就能解決的潛在醫患矛盾,不如說葯開多了、開少了,檢查多了、少了(都在醫療原則內,非利益相關故意增減,而是看醫生的習慣傾向以及和患者的溝通),在基層就會無限制發酵最終搞得大家都不愉快。有進修的醫生告訴我,他們醫院做個幾十塊錢的ct都必須患者簽字確認,在我們這裡簡直不可想像。

最終就是但凡有些條件的都往大醫院擠,大醫院哪裡有那麼強的接待能力,我們醫院床位數都亞洲第一了,然並卵,有些手術還是需要排隊幾個月。

我覺得什麼時候基層醫生收入高了,病人多了,環境改善了,好多問題其實也就解決了。


此話題可能會招來很多非議,我還是一貫原則,評論區里表示支持的先行謝過,有討論價值的才討論,沒有討論價值的、觀點相差太大的、說風涼話的我就不回了,您開心就好。罵人的爆粗口的,我的任務是送你們去見管理員。

1.資源分配極為不平均

一個農民生病了,他有可能從鄉衛生院到縣城醫院到市級醫院到省城醫院再到北上廣大醫院(假設錢不是問題)這之間醫療水平的差距是相當大的,這一路一直看病看病看病也是非常折騰的。而且這種資源分配不平均也會造成一種現象,當一個人生病了在當地治療效果不理想,如果他有錢,他總會想著到更高級別的醫院再去試試,這樣反覆折騰,耗費的人力物力成本是巨大的,而且對農民或者一般市民而言,我不相信錢不是問題。

2.醫療保健行業需要養活的人太多

健康是一塊大餅,誰都想來分一塊,就以製藥業為例,據某公司提供的資料,新版GMP驗收之前我國製藥企業接近7000家,這種小而分散的形式就導致高端研發疲軟無力(最基本的研發投入就不夠,為什麼中國很少有自己的創新葯? - 米調炫楓的回答,我國藥品研發投入較多的企業67家年研發投入不及羅氏公司的1/10),低端仿製葯競爭極為激烈。君不見北京的各大醫院潛伏著多少黃牛等著倒號,多少職業醫鬧等著幫你去做「孝子賢孫」,還有若干打著養生的旗號搞不知名的手段的商人,他們分走的都是你本來準備投入到衛生保健上的錢,卻都打了水漂。還有,醫藥領域有多少部門在管理,啊,這事不能說太細。

3.宣傳的是懸壺濟世,實際全是績效考核

什麼是懸壺濟世?看不起病的人也能看得起,或者很多人期盼的,免費醫療。可是,醫療是免費的不代表醫生是免費的,管理部門一邊宣傳醫院的公益性、非營利性、懸壺濟世性,一邊要求醫院績效考核、自負盈虧,醫院又直接考核到科室或個人。醫生個體不得不在」懸壺濟世「的職業理想和」績效考核「的糊口要求之間尋找一個平衡,」懸壺濟世「太多?對不起,你會窮得連衣服都買不起,」績效考核「為先,對不起,你會受到全社會良心醫德的譴責,更不提那邊還有醫保隨時等著告訴你錢用得差不多了,打住,不能再治了。

4.人才選拔,這個其他人說過了


問題雖多,但是只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就可以解決。


謝邀

其實我觀察的恰恰相反,我國醫療的弊端你隨便在哪家醫院門診拉個大媽都能跟你嘮上半天,阜外醫院門口坐輛計程車開到機場,聽司機侃一路估計你能有滅了餵雞委的心——京城的司機還是比較高端的,知道問題在ZF。

至於題主提到的好處,「較低的價格,較快的時間,服務了大多數窮人」,你覺得一般民眾會有這種體驗嗎?「看病難看病貴」這種口號是誰喊出來的?沒有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就醫體驗進行比較,誰都不會認為我國醫療居然還有好處。

其實哪個體量比較大的國家,其醫療體系在自己國內多半都被黑出翔,民眾和專家紛紛痛心疾首表示還是外國月亮圓。奧巴馬醫改在米國多不受人待見,有段時間SNL每期都要拿這個開刷;英國的NHS被編出了多少段子就不用說了,還經常鬧罷工;印度兒女多奇志,仿製葯倒是便宜得很,可惜大部分老百姓仿製葯都吃不起……

所以弊端需要討論,好處更要宣傳。弊端說的再多,恐怕也難倒逼ZF改革,但求不要改革的比現狀更糟酒阿彌陀佛了,多說說好處,緩解一下心中的戾氣,起碼一線的醫護人員日子多少能好過點,善莫大焉。


謝邀。

好大的題目。

我只說一個,多數醫院門診不限號,這是很大的弊病。


謝邀。這個問題太大了,我要慢慢答。

首先聲明,我不願意跟人噴跟人罵,你要罵我你隨便,罵出格了舉報不謝

12月5日地鐵上更新

中國大部分老百姓有種想法叫做——看病貴看病難,這種想法是怎麼來的呢?中國真的看病難看病貴嗎?

我個人的想法是,這都是輿論的導向某些媒體這麼寫,然後民眾們就這麼想了想,是有點難有點貴,我去掛了號還得排隊,最好就是去了就能看,什麼時候都能看,還全是專家教授,你看人家國外,都免費醫療

中國有很多問題,我覺得就是太自由了,自由到隨便一個人都能干涉別人的自由。大多數人都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

再次聲明,我不願意跟人噴跟人罵,你要罵我你隨便,罵出格了舉報不謝。

好,下面開始說問題,目前想的有幾方面吧,先從醫生本身說。

1.水平參差不齊。

水平包括醫療水平和自身道德。

注意,我沒有用醫德這個詞。這個後面會給講到。#

我覺得這個是國家現狀決定的,地太大,人太多,發展不均衡,不管是醫生還是別的行業,毋庸置疑,都存在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只能通過發展慢慢來解決。

在這方面,規培制度的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培養,晉陞模式不合理。

首先是醫學生的培養,學習時間我覺得有點短,實習那一年在考研的有很多,接觸臨床時間少,積累少,同時,還是由於人多,沒有形成合理的帶教制度,水平增長慢。(參見協和模式,那個是真水平,不過,全國能有幾個協和,那麼多人,根本不現實。)

晉陞靠論文這個事我不多說了吧,大家都懂。

3.醫院管理模式。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現在的制度不能說一塌糊塗,只能說感覺有點四不像,所以,你懂的。

4.病人群體。

我到站了,下次說。


要說弊病那可是多了去了,最大的弊病應該是又想馬兒跑的快又想馬兒不吃草吧。領導層和底層都這麼想的也繼續努力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馬兒不是被餓死就是去干別的活了,最後就是悲劇的無馬可用了吧。


價格管制, 准入管制


最大的弊病就是還讓中醫出來害人。


我國醫療價格相對還是便宜

主要問題我覺得應該是是病人太多,醫療資源相對缺乏。

而且最基層社區醫院除了感冒發燒和消毒止血之外,好像啥病都治不了,只能往大醫院送。


小病自行診斷、大病自行了斷!


分為三個主體,患者,醫院,醫保(政府)。

患者的願望:1.病要看到底;2.盡量少花自己的錢,醫保多報銷。
醫院的願望:1.病要看到底,這樣掙錢多;2.醫療費要給醫院,不管是病人自費還是醫保報銷。
政府的願望:1.病節制點看,適可而止吧,要不花錢太多了;2.醫保支出要越少越好。

目前看來情況大致是這樣,病人來醫院看病,如果費用是10000,可以從醫院報銷7000,醫院也可以去政府報銷7000。如果病人花費20000,政府告訴病人你可以去醫院報銷14000,但是醫院去找政府報銷的時候政府只給報銷12000(醫保限額),如果你是院長你會怎麼做?是的,全國的院長和你的想法是一樣的,他把醫保限額拆分給各個科室主任,你這個科室超了限額你們自己墊付,科主任也不傻,一層一層向下攤派,於是每個臨床醫生除了看病之外,都得像個會計一樣計算各種葯佔比、醫保費(因為實際政策比我講的複雜,每個葯的報銷比例不同,每種醫保的報銷比例也不同,還有很多限制條件)。
當臨床工作也以經濟為中心的話,就會出現很多匪夷所思的現象,比如住院病人,特別是在月末住院的病人,可能會出現三天換四種水來輸液,並不是你的病情變化了,而是醫院裡某種藥物的「限額」到了,電腦上開不出來這種葯了。
這樣造成的結果是什麼呢,國家限制醫保支出,國家財政壓力減小,很多慢性病老年病患者看病只能「適可而止」了,醫院要各種計算「以經濟計算為中心」。政府滿意了,醫院混亂了,患者不樂意了:「我們年輕時候為國家貢獻那麼多,還響應一胎政策等著政府來養老,可是退休之後看病卻被醫保政策各種卡,這不是過河拆橋么?」
當然社會矛盾大的時候,政府也有辦法,裝模作樣地派央視記者卧底上海大醫院「揭露」醫療回扣,有必要嗎,請領導在北京301休養的時候順便問一下自己的主治醫生不就行了么,至於跑半個中國去上海樹立典型么?搞得好像醫院那15%的藥物加成是美國政府批准的似的。

腹黑地想一下,隨著中國老齡社會的到來,失去創造社會價值的老年人越來越成為政府的負擔了……


推薦閱讀:

孕婦跳樓的根本矛盾在哪?
存在科學手段不能醫治,被民間手段治好的情況嗎?
看皮膚科最好的醫院是哪個啊?
沒有專業知識,怎樣判斷一家醫院是不是莆田系?
南京仙林鼓樓醫院怎麼樣?

TAG:調查類問題 | 醫療 | 醫生 | 醫院 | 當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