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否失去了「自主創新能力」?就是指用中醫本來的理論知識和手段去應對新病症並研發出新的技術和理論。?

這個定義如何與「中醫西醫化(就是用西醫的理論方法製藥等)」區別開我並不清楚。但我猶指是用中醫本來的自己的東西去創新對順應時代的發展。


其實有個問題,現在是中醫最大的問題。就是中藥的問題。

中藥一方面是品質下降,因為產地、用量需求大、環境等原因,中藥材品質下降的比較厲害。包括假藥泛濫、重金屬農藥超標等等質量問題。

另一方面是中藥的種類減少,有些因為動物保護,無法使用,有些因為物種滅絕,也無法使用。比如熊膽、虎骨、犀牛角、古代人蔘等等。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中藥沒有進步。 沒有進步也分兩方面:

1. 中藥品種減少和品質下降,很難找到替代品,全球物種很多,我們常用藥物目前多為亞洲產物種,西洋參倒是進口美洲不少。瑪卡也是當做了保健品。 這是因為缺乏李時珍這樣的人物,更多地是動植物學家在研究外來物種,而不是中醫。

2. 中藥自身的研究, 我們通過成份分析,對藥物成份的療效,在中醫領域, 還是多為提取。類似人工牛黃等合成的做法,還是太少。所以,在物種減少和品質下降的當下,研究成份可以更好的找出替代品,通過合成可以極大地減少對原生物種的需求。

有些人過於固步自封,認為合成的就不是中藥、提取的就不是中藥,那是完全錯誤的,罌粟是植物,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待因、罌粟殼、杜冷丁(鹽酸哌替啶)等都是提取物,作用更強大,效果更顯著。 你能說鴉片是毒品,其他提取物就不是毒品嗎?

中藥要炮製是因為受限於時代科技的,到今天還要單純依靠炮製,那就是落後啊。


很多看似新的東西其實並沒有超出中醫現有的理論,反而很多新發現其實中醫幾千年前就說過了,只是解釋不同而已


這很困難,醫學的發展是從臨床經驗的累計匯總到研究疾病發病原理再形成理論,中醫已經完成了經驗的累計,但在卻用哲學文化去解釋研究原理,這就在經驗到科學的進化過程中樹一道屏障,它阻礙了中醫的發展,任何想學中醫的人都難以跨越這道障礙,最後被迫退回到經驗應用層面上用經驗去治病,中醫要發展只能把傳統文化從理論中剝離,讓中醫形成獨立的學科。


「鄧鐵濤先生對於中醫的傳承強調了這幾點:首先,中醫的傳承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因為中醫學根植於中國文化,不同於西方現代醫學,臨床上卻有療效,獨立自成體系的醫學。仁心仁術,溫故知新,繼承不離本,創新不離宗。」

「中醫西醫化」對於中醫的發展看似是個好事,但是很多時候這種所謂研究容易「流於中醫表面,深入則進西醫」,完全跑偏了~反觀歷代醫家,都是在精通古人之道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於中醫利用中醫原理和知識進行了新的解釋和研究,這才終有所得~想來現代化不能為了「使得中醫科學化」而一味迎合「現代」,很多時候返璞歸真可能更能發現更加合適自己的東西


推薦閱讀:

現為藥廠 QA,怎樣做職業規劃?
為什麼日劇廣告總看到小林製藥?在日本小林製藥處於什麼地位?
藥物設計中氟取代有哪些方面的考量呢?
offer選擇:賽諾菲data intern和輝瑞clinical programmer?
注射劑那種小瓶還有葯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TAG:中醫 | 西醫 | 製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