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的吳蜀(漢)盟約,東吳吹噓諸葛丞相,隻字不提大漢皇帝劉禪?
天降喪乳,皇綱失敘,逆臣乘釁,動奪國柄,始於董卓,終於曹操,窮凶極惡,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無統,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及操子丕,桀逆遺丑,薦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幺麽,尋丕凶跡,阻兵盜土,未伏厥誅。昔共工亂象而高辛行師,三苗干度而虞舜征焉。今日滅,禽其徒黨,非漢與吳,將復誰任?夫討罪翦暴,必聲其罪,宜先分裂,奪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歸。是以《春秋》晉侯伐衛,先分其田以畀宋人,斯其義也。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禮》有司盟之官,《尚書》有告誓之文,漢之與吳,雖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約。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複結盟,廣誠約誓,使東西士民咸共聞知。故立壇殺牲,昭告神明,再歃加書,副之天府。天高聽下,靈威諶,司慎司盟,群臣群祀,莫不臨之。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傳之後葉,克終若始。凡百之約,皆如載書。信言不艷,實居於好。有渝此盟,創禍先亂,違貳不協,慆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討是督,山川百神是糾是殛,俾墜其師,無克祚國。於爾大神,其明鑒之!(《吳志·大帝傳》。蜀遣衛尉陳震慶權踐位,三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士,以函谷關為界,造為盟曰云雲,《胡綜傳》曰:「綜為盟文,文義甚美。」又見《藝文類聚》三十三)[1]
因為其實此時孫劉聯盟的關係比較尷尬。《大漢帝國在巴蜀》中對此的論述:
於是,盟約中對諸葛亮著力進行了一番頌揚。在盟約中,連兩國的君主都不曾提及,卻對一國的丞相大力頌揚,在歷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例。有人將這作為諸葛亮威德被時人認可的表現,卻未細究背後的原因。孫權以「天意已去於漢」作為自己稱帝的前提,卻又指望西邊那個政權對自己帝位的承認來增強其合法性。西邊的那個政權其實以漢為號。正如我們在其他場合看到的那樣,只要可能,他會盡量避開那個漢字,而把它叫蜀。但是,在盟約這種雙邊文書中,卻又不得不稱它為漢。這與他稱帝的政治論述明顯矛盾。他繞不開這個矛盾,便盡量淡化這個矛盾。盟約中將諸葛亮「威德遠著」的個人光芒凸顯出來,西邊那個政權以漢為號的事實,便會相形淡化。借諸葛亮「威德遠著」的光芒,將「並尊二帝」的格局「使東西士民咸共聞知」,實際上是要使江東士民咸共聞知。在盟壇之下,孫權可能更願意強調諸葛亮——而不是那個以漢為號的政權——對自己帝號的承認。當然,他不知道,諸葛亮實際上說的是,「權僭之罪,未宜明也。」
其一,《吳蜀友好不侵犯條約》是蜀漢集團總經理孔明先生髮起並簽訂的。其二,蜀漢集團自董事長劉備賓天之後,幼子阿斗現處於實習狀態。其三,仲謀有私心存在,前文有提到皇綱失敘,這個「敘」字可非同小可。東漢王朝自曹丕篡位已昨日黃花,東吳集團本地方企業,苦無名號擴張市場,又不願屈尊而下蜀漢集團。遂假借名號以為盟好,暗修陳倉以度己身。那麼問題來了,大漢去了,蜀漢來了,曹魏逆賊,我東吳與之不共戴天。至於怎麼不共戴天?反正蜀漢與之不共戴天,我就與之不共戴天!蜀漢也是漢?什麼?你大聲點!我聽不到!那不是諸總嗎?
哇塞頭一次受邀我我我好緊張。本人能揣測到的原因有下:1.(這條我忘了出處,如果有謬誤請輕噴...)本來荊州之後吳漢就開始交惡,夷陵以後更是一個低谷,當時本來就是有不少大臣反對聯吳的。渣權這麼一稱帝,對於正統漢室而言簡直就是叛亂一樣的性質啊。這樣說來,武侯力主維持聯盟,有些力排眾議的意思在裡邊,更顯可貴。2.秉著客觀的原則,諸葛亮確實非常值得褒揚。這裡的每一條贊言武侯都是完全擔待得起的,你看盟書里哪一條拔高亮了。3.劉禪正火頭上呢,你以一個剛剛「僭越稱帝」的身份去拍他馬屁,會不會拍到馬腿上...而且國事也確實是諸葛亮在處理,大家也都愛戴丞相。講諸葛亮好話可能還更得漢官歡心,也容易讓漢接受聯盟。
所以說,講劉禪好話吃力不討好;讚譽一番武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也是真心表達了孫吳方對諸葛的敬仰和推崇吧。
一言已概之:諸葛先生掌實權,說了算。
被邀了??哇感謝恩大概是這樣,劉備病死後呢託付諸葛亮,甚至說汝可取而代之又對劉禪說要對諸葛敬之如父所以明眼兒人都看的清楚,實際上控制蜀漢朝廷的是諸葛亮,劉禪也明顯很依賴他,也算一种放權行為,黃皓的事那都是諸葛死以後了。諸葛亮是一直主張和吳結盟,這也正好和了孫吳的意思,因為孫權並不主張進取,這都是魯肅時期就定下的。所以三分天下的願望和諸葛不謀而合,於是就勾肩搭背了,快快樂樂拉。
謝邀,我個人認為,第一,這反應孔明是蜀實際控制人,吳也深知諸葛才是促成聯盟的話事人之一,所以這麼寫。第二,吳國願意向魏國裝孫子,因魏國強,但吳肯定不願向蜀裝孫子,因為蜀弱,所以盟書寫丞相,不寫蜀帝。第三,孫權對諸葛亮是敬重的,年輕的諸葛亮出使東吳,權睹亮奇雅,甚敬重之。
因為劉禪是無權無勢斗蛐蛐兒天下第一的阿斗,而諸葛亮是才智絕頂的英雄
沒有必要去吹噓他,如果劉禪是名垂千古的大人物,滅了魏吳,自然大肆吹噓。否則不如賣諸葛亮面子咯
雖然輩分一樣,但大帝大概齊是真的不怎麼看阿斗得起。
吹劉禪什麼?吹他斗蛐蛐水平,無人出其右?
因為自從劉備發起夷陵之戰,吳蜀兩國關係已經破裂。是諸葛亮主張蜀吳關係重修舊好,不斷派出外交使臣修復兩國關係,諸葛亮才能不斷北伐,沒有後顧之憂。
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季漢軍政大權都在諸葛亮手上,吳蜀聯盟也是諸葛亮一手力推的,大概是大帝比較務實,吹有實權的人比吹吉祥物來得實在。
謝邀。這個問題其實不好答,因為沒有任何證據支撐大家的觀點,所以我們都只能進行猜測。
我個人猜測,或許有以下幾個原因吧。第一,這是東吳方面對諸葛亮能力的肯定,從《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可以看出,孫權對諸葛亮是十分敬重的:「權既宿服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其次,諸葛亮是劉備的託孤重臣,也是當時季漢的實權人物。這裡說一句不是給劉禪洗白的話,畢竟我也認為他不適合當皇帝,但劉禪雖然是一個平庸之主,卻並不是一個平庸之人,他天生聰穎,思維敏捷,仁愛大度,善於分析問題,雖然不適合做一個君王,但卻絕對算得上一個君子,連劉備和諸葛亮都說他「氣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劉禪有一個十分顯著的優點,就是「無猜險之性」,無論是放權給諸葛亮,還是放權給後來的蔣琬費禕甚至姜維,他都不會無端猜疑,後來夏侯霸投奔季漢,他也從未生疑,這都和他生性仁愛、心性恢廓有關。所以他將全國之權炳授予諸葛亮,國家大事悉數由亮做主,和諸葛亮談,就可以達到目的,和劉禪談,他也會聽諸葛亮的話,所以孫權直接和諸葛亮談也省事。再次,諸葛亮是孫劉聯盟戰略的創始人和堅決維護者,即便東吳背約陰了關羽,奪了荊州三郡(相信這裡只要看過正史的人就不會再說什麼借荊州了,因為劉備只借了一個南郡,最後還了長沙和桂陽兩個郡,所以借了一個郡還了兩個郡,與其說是借,還不如說是換。後來孫權陰關羽只是覺得劉備在荊州,他就無法依靠地利優勢,心裡不太舒服,所以就背叛聯盟出兵,渣男本性無疑),諸葛亮也認為孫劉聯盟是正確的戰略方針,所以和諸葛亮談起來事半功倍。還有,這一次盟約是在是孫權稱帝時,諸葛亮力排眾議(大臣認為孫權稱帝是僭越的行為)認為對於孫權的稱帝行為可以「應權通變,弘思遠益」,所以不僅承認了孫權的帝位,還主動派人恭賀並再次談起聯盟時起草的,既然是諸葛亮先派人找孫權談的,孫權的主要對象是諸葛亮也可以算是比較合理了。最後一點,吳漢再次聯盟時,是公元222年,當時劉備已經與孫權重新修好,而此時孫權並沒有稱帝(有一位回答說吳和季漢交惡也沒錯,但其實關係的緩和是從劉備在世時就開始的,到229年起草盟約時吳漢早已經重歸於好,那時大臣反對聯吳的原因只是因為孫權稱帝,他們認為孫權僭越而已),而這封盟書是公元229年孫權稱帝之後起草的。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了,我們都知道劉備建立的政權是漢,而孫權本來算是漢臣,所以沒有稱帝的時候呢,倒是無所謂,反正你本來就稱帝了,只要我不稱帝,地位本來就要低一點,可是畢竟孫權稱帝了,如果此時提劉禪,要怎麼稱呼呢?是大漢天子還是蜀國天子呢?如果稱他漢天子,自己本來是漢臣,難免低人一等。而且如今孫權雖然稱帝了,卻難逃一個僭越之嫌。如果稱他為蜀國天子,雖然地位平等了,但這就是公然表示不承認他是大漢正統,要和對方談合作,當然不能讓對方感到難受。所以這就是個兩難抉擇,還不如避開,去和他的丞相談,管他是漢是蜀,我不涉及這個問題就是了。以上都是小可的大膽猜測,不喜勿噴,我是玻璃心。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這也是東吳吹的
因為劉禪沒掌過權,什麼都沒幹過啊,連做昏君的機會都沒有。
推薦閱讀:
※關於電影《三毛從軍記》
※雪中進軍這首舊日本軍歌反戰的意味比較強 還是軍國主義的意味比較強?
※博士不博
※關於香檳,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廚子不偷五穀不收」的道理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