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病菌的威脅究竟如何?

譯言網 | 英國首相卡梅隆呼籲全球對抗超級病菌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對外許偌,英國將帶領全球範圍的力量開發新葯對抗耐藥性超級病菌。他說,這種目前無藥物可治療的超級病菌,成為了當今世界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正威脅著全球退行到醫藥治療的「黑暗時代」,他不懈呼籲全球協同應對這種超級病菌。

卡梅隆告訴泰晤士報記者,「這種威脅並不發生在遙遠的將來,而是當下正在發生的。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這樣的場面將不堪設想:人們陷入醫藥「黑暗時代」,抗
生素不再管用,人們因為受到本可治癒的感染或損傷而很快就死去。我絕不讓這種事情發生,我希望看到一個更強更大全球性響應,共同對抗超級病菌。」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帶頭撰寫了一份獨立評論,將由首相卡梅隆宣讀。該評論研究了對抗超級病菌的新葯尚未在國際市場上出現的原因,並旨在探討抗生素的研發和藥物監管環境。

本月初,首相卡梅隆表示需採取立即行動加速用於治療老年性痴呆的藥物研發,以及監管去年在主席國英國舉行的八國峰會上確立的2025年前找到治療手段的全球性目標;去年的七國峰會上,也提出了關於耐藥性超級病菌的議題。

首相卡梅隆繼續表示,過去,不管是對抗艾滋病毒以及治療艾滋病,還是能夠帶領全球擺脫像脊髓灰質炎等那樣的疾病,在各種醫療問題面前,英國都走在前頭。卡梅隆認為,現在是時候讓英國再一次帶領全球應對醫藥難題。

科學家估算,英國每年有5000人死於抗生素耐葯病菌的感染。早有警告跡象表明,在不久將來,越來越多的耐葯現象出現將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後果,死亡人數會繼續上升。如果沒有任何辦法治療患者的隨機感染問題,像白血病等疾病採用外科手術及藥物治療時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過去六十年里,製藥業已生產出三代抗生素。第一代抗生素包括天然青黴素類。然而,細菌衍變成含有可將藥物水解的酶,第一代抗生素陣敗。第二代抗生素是半合成
青黴素類,經實驗室技術改良可抵抗病菌的水解酶。然而,病菌後來也獲得了耐藥性。第三代抗生素,是經進一步改良的碳青黴烯類。可惜,2003年,在英國發
現的一種病菌,甚至對這三代抗生素也不敏感了。


這是一場戰爭!

作為一名在兒童醫院的醫生,目前抗生素濫用情況堪憂。

首相,您說什麼?對第三代抗生素耐葯?很正常啊,第一代在我們這裡早不管用了,常規應用「頭孢二代三代」。

不是大夫們不明白細菌耐藥性,有意濫用,現狀是,用低級別的控制不住感染啊。

這裡的矛盾是:不用高級抗生素控制不住病情,用了高級抗生素細菌的耐藥性會越來越強。

新葯的開發速度與細菌的進化速度在做著生死時速般的較量。

敢信人定勝天嗎?

就目前現狀發展下去,如果沒有開創性的技術或者發現,最後導致我們無葯可用的局面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

作為一線醫生,我們目前能做的,只是是在用藥與細菌耐藥性之間找一個平衡點,盡量延緩那個時刻的到來,為新葯的研發,為開拓性技術的發現,爭取時間。

這是一場戰爭!

ps.一組數據說明一下緊迫感——抗生素剛使用時,一種抗生素使用20年才有耐藥性;但到了上世紀80年代,這個周期縮短為10年,而到了2000年左右,這個周期僅僅是兩年

而如今相信這個周期不超過一年

補充說明一下

當然不是越高級越有用,也許某低級別的抗生素,病原菌也很敏感,反而高級別的不敏感。(根據「葯敏實驗」針對性用藥最科學)

但是,從歷史的角度看,總的趨勢是,對低級別抗生素敏感的細菌越來越少,針對某種細菌的某種抗生素用量越來越大。

大的趨勢是,細菌的耐藥性在增強。

就青黴素用量來說,在二戰期間,幾十到一百單位的青黴素就可以挽救傷員的生命,而現在相同病情用幾百萬單位很可能也沒有效果。

居安思危


在本科獸醫微生物學的課程中,我們的教授就舉了一個例子。

一次,一個老鄉拿了幾隻病雞來我們教授的實驗室做化驗。做完葯敏,確定是XX病。就開藥(某種抗生素),老鄉拿回去,一用。

TM「奇效」啊,還專門致電教授表示下次來帶幾隻土雞給教授補補身子。

悲劇就在這裡,下一個出欄季之前。老鄉火速找到教授說:發病了,吃什麼葯都不管用。怎麼辦啊?

後來聊天中得知,老鄉那次之後視教授的抗生素為神物。之後一直用。(當然走之前教授三番五次提醒他)

產生耐藥性。

最後質粒飄移,區域性的某種抗生素失效。

這個不誇張,有一次。一個老鄉的病雞的葯敏實驗中,教授用了13中抗生素,統統無效。

什麼概念,抗13種,最後有效的還是加大劑量的。

一種抗生素研發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時間。需要10多年,在亞洲這片區域養殖業大多掌握在一群文化知識不高,沒有形成大規模科學養殖。用藥不規範。

泰國印度一帶尤甚。

超級細菌只是一個必然,你擋不住的。就像溫室效應

對於未來的不可知的威脅,各個行業做好自己的事,剩下的交給海關和國家吧。這不是你擔心的


所在微生物實驗室的各個組的實驗基本都圍繞著「耐藥性」「抗生素」這幾個關鍵詞。自己的組主要在探索細菌的耐藥性是如何獲得/產生和在細菌之間傳播的,其他一棟樓里的更多組做的大部分是潛在的新抗生素的挖掘或已知類型抗生素的合成途徑的基礎研究。

在實驗室里,一般會更多地關注泛耐藥性的細菌,所謂泛耐藥性就是指一種細菌對多種抗生素都有耐藥性,超級細菌指的就是這類細菌中的極端,即現有的所有抗生素藥物已奈何不了它了。醫院裡從病人體內的細菌中,出現泛耐藥性的幾率是非常大的。

耐藥性的產生對於細菌本身而言,是一種壓力條件下的應激行為。從突變的角度去理解,就是優勢突變在壓力條件下被保留,從而使子代獲得該性狀;而近幾年發現的另一種「持留(persistence)」現象,更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細菌的耐葯。

持留現象是指,細菌群落中以隨機的概率會有那麼少部分幾個細菌細胞進入一種持留狀態,該狀態下,細胞的所有基礎代謝均以很低水平進行,並會捨棄一些高耗能的代謝,比如蛋白質的合成、細胞分裂,從外觀上這類細胞會有一定程度的拉長。這個現象在壓力條件下發生的概率會相對地高,壓力條件可以是營養缺乏,環境突變,當然也有抗生素這類「有害物質」積累的環境。這種持留態細胞由於代謝水平低,並捨棄一些代謝,能夠在某些壓力條件下成功的存活下來。當壓力條件撤除之後(比如病人停用抗生素了),這些持留態的細胞存活下來,並能逐漸恢復生命力,開始分裂(總有那麼些病,很難根治,老是複發)。

細菌獲得耐藥性還不算,細菌中存在很多「基因交換」的機制,這使得不同種屬細菌可以互相獲得基因片段,若恰巧上面的片段是耐葯基因,就獲得這一性狀了。

再加上人體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隨著抗生素藥物的濫用,壓力條件不斷更換,多種細菌的相互作用,世代周期又短,產生耐藥性概率不低,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壓迫就有反抗啊,從某種角度說,超級細菌的產生還真有點咎由自取的味道。

再來說說,幾大類抗生素逐漸「被耐」之後,新抗生素研發有多難。這個不是我的主攻方向,就以我的了解,現在,新抗生素的挖掘基本還是主要依靠尋找自然界的微生物源抗生素。直接一點的,類似於青黴素的故事,在各種微生物中尋找微生物產生的能夠抑制其他細菌生長的化合物,胞內胞外培養液各種試,看到似乎有抑制效果了開始漫長的提取。間接一點的,從現有抗生素產生菌入手,研究通路和合成途徑。總之,都是需要依靠一定運氣的工作(特別坑學生,好難畢業啊 = =)。不依靠微生物源的話,這難度也就和新葯開發差不多,當然鑒於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機理還不能算摸透這一點來看,就難很多了。當然,也有很多學者提出一些新的角度,以「不促進細菌突變/進化的手段來抑制細菌對人的傷害」,有種不趕盡殺絕,只求無害於我的味道。不過這些都是一些概念,到底該如何去做,又是新的挑戰。

所以你看啊,這細菌從耐葯到泛耐葯到超級真的不難,人幾個小時好幾代啊。反觀科研的現狀,一邊寄希望於能夠篩出新抗生素,一邊新葯開發還等著基礎研究通透之後確認靶點,一邊細菌在實驗室環境同步進化著,這一仗真的不好打。

關於生化武器,我相信只要不是抱著「要死一起死」的想法的話,都不會貿貿然使用的。微生物的生命力旺盛著呢,而且,你知道你肚子里有多少種細菌嗎?


人類不停地用抗生素篩選細菌的進化,開發新葯,細菌也會進化出新的耐葯特性。

其實呢,細菌也是在篩選人類,體質好的,抗病強的活下來。

正是由於近代抗生素的發展弱化了這種篩選作用,所以人類整體的抗細菌能力都在弱化,使得耐藥性細菌的殺傷性更加強大了。


對於具體的某個病人,染上超級細菌無葯可治很可能致命。

不過耐藥性需要消耗細菌的資源分泌特定的酶,耐葯種類越多消耗的資源越多。所以超級細菌在自然環境里的繁殖速度競爭不過普通細菌會被逐漸淘汰,一般不會發生危及公眾的大流行。

在患者多、抗生素濃度高的局部環境如醫院院內感染、衛生特別差的地區、動物飼養業等場合,容易產生超級細菌並發生局部的爆發流行。


非醫學生作答。

與其說超級病菌的威脅,倒不如說是抗生素濫用的威脅。

超級病菌與普通細菌的區別不是表現在毒性大小,而是表現在對抗生素的耐葯譜和耐葯率。超級病菌對更多的抗生素表現出更高耐藥性,因此治療困難。普通細菌在耐葯率足夠高、耐葯譜足夠廣之後,也就成為了超級細菌。

那麼普通細菌和超級細菌的距離有多遠呢?讓我們看看金黃色葡萄球菌抗爭的一生。

1928年弗萊明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上發現了青黴素,那個時候金同學還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少年,醫生靠青黴素就能輕鬆將他打敗。但是隨著青黴素濫用,在青黴素的不斷鞭笞下金同學體質越來越好,並且學會了分泌青黴素酶這一神技,能水解侵入體內的青黴素,於是在與青黴素的鬥爭中逐漸佔了上風。科學家並不沒打算就此放過金同學,又研究出能夠耐青黴素酶的甲氧西林來對抗金同學分泌青黴素酶的技能,不過此時的金同學已非彼時的少年,他見招拆招,使用武功ESBLs,ESBLs變招極多,能水解包括甲氧西林在內的耐酶青黴素酶和β-內醯胺類抗生素,至此金黃色葡萄球菌終於成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步入了超級細菌的行列。

開發新葯對抗耐藥性超級病菌,在我看來就是飲鴆止渴。


如果自己不用抗生素,但其他人都用的話,病菌還是會越來越強,最後還是都抗不住?


超級病菌如果致死高,傳播快,只要封閉好就不會成大瘟疫——如果潛伏期長的,另說。

細菌如果抗生素抗不了,可以考慮用別的細菌和超級細菌戰,只要別的細菌代替了超級細菌,再看細菌生態是否平衡,決定是否要用抗生素。

以上都是胡說。


超級病毒的主要威脅還是在於它無法被防禦,這裡的防禦指的是人類自身免疫系統的防禦和世界衛生醫療系統的防禦。 @芫小茗的答案已經詳細解說了超級病毒的耐藥性。而她的答案中提到了當今抗生素研發所遇到的瓶頸,的確,自青黴素髮現到現在,抗生素的研發已經開始逐漸緩慢。

而超級病毒一個是它的耐藥性極強,一旦泄露感染,現行的多數藥物就將無法使用。在沒有新型有效的抗生素,過去的抗生素使用過多導致病毒出現耐藥性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另一個,超級病毒有可能被作為生化武器使用,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對全球實驗室的安全情況做過調查,我們也該相信電影中病毒被恐怖分子/邪惡科學家偷走的情節不會出現【電影看太多了你喂】可是一旦發生了病毒泄漏/被偷走的情況,世界現行的醫療系統將無法防禦。

好像話嘮太多而且重複了上面的觀點·····

這是我在知乎的處子答案,求輕拍


地球自然環境正在創造新抗體對抗癌細胞,要根治或者起碼收割一批弱的癌細胞,所以,騷年啊,努力鍛煉身體迎接挑戰,倒計時不遠了。


瘟疫公司能大致從第一視角科普一下吧。


看過一冷門的英劇utopia(烏托邦)大致是一本漫畫藏著致命病菌的秘密,居然結果是女主是載體,大規模殺傷人類的目的是人類過度繁衍,要通過病毒篩選人類,不可忍的是英國政府密謀的以自己本國人民為小白鼠,我想說的是,人類的想像力有時候太可怕了,有沒有,目前本劇無完結,我想看看這神劇怎麼自圓其說,嗯嗯,我就是劇透。


推薦閱讀:

利尿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
索菲布韋和達卡他韋的價格大概是多少?
如何評價青黴素和頭孢的功效和使用異同?
瑪卡有什麼功效?
王曉東、謝曉亮談生與死 | 未來論壇年會

TAG:醫療 | 醫藥 | 抗生素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