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巴金的《家》?
從文學理論方面來賞析。
剛寫了一篇,首發在這好書一起讀(73):巴金的《家》,歡迎關注
讀《家》之前,最期待的人物是梅表姐,知道在電視劇里是由「林妹妹」陳曉旭扮演的。讀了幾章,還沒出現,我很明白,重要人物有時會晚些出場,《水滸》里的宋江和《笑傲江湖》里的令狐沖都是這樣的,繼續讀著讀著,書里人物開始談論她,就像電視里主角出場之前總要奏點背景音樂,我心說:快了!果然,覺民、覺慧去琴家做客,冷不防她就出現在琴的房間里,像天王巨星橫空出世,我眼睛一下子亮了:主角登場了。看一眼進度,全書百分之三十。但她額頭上赫然有一條皺紋,剛經歷了巨星降臨的我,立刻又被這描寫驚了個趔趄,然後作者似乎有意的,再三描寫這條皺紋。是了,我想起來了,她是孀居,這在那個年代意味著什麼,我不忍心多想。何況她還有一段死去的愛情。不過她愛的人還活著,時代也到了五四的時期,該還是有個希望。讀到這裡我狠心地猜測後面的故事,是否瑞鈺會早逝,後面再有破鏡重圓的戲,可惜我只猜對了一半,還不如全錯,猜的時候很不忍心,畢竟瑞鈺並無可憎之處,而且很讓人喜歡。
後面瑞鈺是死了,死於難產,這也在我心裡坐實了她是薛寶釵的代入,在某些紅學家的說法里,寶釵後面也是死於難產。瑞鈺死的時候,梅表姐早已死去多時了,是啊,黛玉不也是死在寶釵前面嗎。雖然很想看看一位偉大作家寫寫另一個時空的釵黛的故事,但以《家》這樣的名作,居然是對《紅樓夢》的照搬,不免讓人失望。不過未必就能落實《家》是照搬《紅樓夢》,畢竟巴金先生否認過這一點,而且很難想像梅表姐與林黛玉是同一個人,雖然她們共同有憂鬱的氣質,而且都美麗有才情,又同樣多愁多病。但梅表姐額頭那一條皺紋,讓人萬難接受她是黛玉。感謝《紅樓夢》未完,黛玉的故事在八十回戛然而止,沒人知道她後面是如何,是為人熟知的病死,還是個別說法中的自盡或嫁給北靜王,哪個我都不接受,她永遠是十幾歲,住在瀟湘館。這樣說對梅表姐似乎殘忍,像是嫌棄她後來的形象不配跟林黛玉比。不是。是看到了梅表姐受的苦,才不忍心推測「玉帶林中掛」是怎樣讓人心碎的故事。還是只說她自己吧,雖然經歷了先失戀再喪夫這樣悲哀的命運,甚至在臉上都留下了苦難的痕迹,但她的人格依然很高貴。她看到了新青年的文章,知道那號召的很好,但她認了命,無心去抗爭,她早就因絕望而心如死灰了。她知道世間還有希望,但那希望是屬於年輕人的,不是屬於她的,她那時也是青春正好的年紀啊,只因為她是體面人家的小姐,後來成了寡婦,就註定了一生的命運。覺慧曾在一個瞬間幻想過屬於梅表姐的人生希望,但很快就回歸現實了,要知道覺慧可是全書的希望寄託,是光明反叛的那一種人啊,這就可見梅表姐身上的鎖鏈有多重了。封建規則的鐐銬是沉重的鐵籠,囚住了這些年輕人,他們知道新的世界是好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出去試試。作為大哥的覺新是個順從的人,不是因為他糊塗,而是因為他的性格和位置,其實他很明白舊秩序的落後,但他沒有勇氣抗爭,他把希望寄托在弟弟們身上,用自己並不偉岸的身軀為他們努力抵擋來自長輩的壓力,因為父母都已不在,他有義務撐起弟弟妹妹們的天空。這樣沉重的擔子讓他不敢冒險,只能對那殺人的制度曲意逢迎,然後再想辦法給弟弟創造新生的環境。他是這樣一個可敬又讓人同情的犧牲者,「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般的奉獻者,但他同時又受到來自弟弟的責備,說他軟弱不敢抗爭,也正是因為他不敢抗爭,梅表姐和瑞鈺這兩個美麗的女性,在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在事後看來,我們可以批評他,但在當時他的做法不正是為了保護她們嗎,他步步選的都是最安全不讓大家陷入危險局面的保守路線,卻因此走向了悲劇的結局。處在他的環境下,還有什麼辦法,如果他失了長輩的意,他以後該拿什麼來保護弟弟們。真正是進退維谷。一本書讀完,我最為之難過的人就是大哥覺新。但閱讀過程中最讓人難過的是鳴鳳,如果套《紅樓夢》,看抗婚,她是鴛鴦,看自盡,她是金釧兒,但她誰都不是,她是她自己,那幾個篇章,極其美麗,故事裡每當寫到花園,筆觸總是清新柔美的,真的像是大觀園,你看行酒令那段,像極了「群芳開夜宴」,這些十幾歲的年輕人揮灑著自己的才情,然後一步步,「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結局就走近了。鳴鳳的死是那麼美,那麼悲,讓人叢生寒意,像是跟著她一同沉到了冰涼的水底,那裡很清靜,也很安寧,是世界上唯一不受打擾的地方。在兵亂的時候,梅表姐和瑞鈺曾想過用這裡做歸宿,「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不想卻做了另一位女孩的終點。這一段真讓人遺憾,如果覺慧沒那麼忙碌,或者多一些細心,體會到她最後一次找他時的神情有異,是否就會是另一個結局,偏偏陰差陽錯,到他出來找她時,又沒有找到,我真想衝進去對鳴鳳說:「跟他直說呀」,就像讀《棋魂》佐為消失時想衝進去把瞌睡的小光搖醒,這種因漫不經心而導致的終身遺憾看著真是虐心。鳴鳳死的段落作者用了極細膩的筆觸來繪寫,而梅表姐的死訊則是突如其來,讓我大驚失色,「怎麼這就死了?」即使到送葬,我依然在希望梅表姐詐屍歸來,然而當然沒有。這樣美好的生命,凋謝得那麼決絕,不留一點希望,她自己也知道,作者也知道,她的命運是沒任何希望改變的。其實她的命已經很好了,覺新對她情深如往,難得瑞鈺更對她有偉大的友情,她生命的前半段想必也是錦衣玉食、無憂無慮,只是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做不了主。我們看到了鳴鳳的絕望嘶嚎,卻沒想過梅表姐嫁給不愛的人時的痛苦,她也許是在萬念俱灰中,放棄生命的希望了,心愛的人已經娶了別人。然後她過了一年噩夢般的生活,之後那人又死了,自己從此註定永遠沒有返回明媚生活的可能。讀《紅樓夢》時我們很少關心李紈的凄慘,梅表姐比她更凄慘十倍,其實她跟大家關係都很好,大家都喜歡她,同情她,但依然毫無希望,黑暗冷漠的世俗規則已經安排好了一切。瑞鈺對梅表姐的友情之偉大不用多說,這裡哪裡有「愛情都是自私的」的蠅苟算計,只有兩個美麗的女人的相惜之情,然而人生的路沒得選,走到這步即是死結,「金蘭契共剖金蘭語」之後又如何,寶釵黛玉不再有隙,然也只能攜手走向「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的結局,那是封建時代身為女性的悲劇宿命。瑞鈺死前,看她與覺新告別的不祥預感,即知道故事後面的走向。這個溫柔美麗、善解人意的女子的死,讓人實在不願更不忍接受,瑞鈺死前的哀號,正像《戰爭與和平》里矮小的公爵夫人死前的哭訴「為什麼這樣對我,我傷害過誰呢」,是啊,像這樣順從無害的人,也要被戕害至死,真是太過分了,我至此的憤恨已到了頂點,覺得這時覺新總該反叛了吧,最愛的梅表姐早已魂歸離恨天了,結髮妻子也離自己而去了,還不「懸崖撒手」,與那吃人的世界決裂,更待何時!然而,還是沒有。他把自己最後的奉獻,給了他的弟弟,幫助他去尋找希望。在「不抗拒」這方面他和梅表姐是一樣的,知道那是好的,卻早已心死,沒有膽量爭鬥。除了覺慧,另一位有希望的人就是覺民的女朋友「琴」了,她也是那個時代的一個新青年,而且到書的最後,覺民也代替遠走的覺慧,成為了新青年中的一員,這對有新思想的情人,給讀者留了一分愛情的希望,而這希望,是覺民寧願與家裡決裂,以離家出走的方式,堅決拒絕包辦的婚姻,爭取來的。這對情人相互的忠誠和信任,是全書最讓人快樂的部分,這是作者的傾向:幸福要靠勇敢的爭取得來,逆來順受對強權抱有幻想是註定要悲劇的。封建時代對女性的壓迫,《家》比《紅樓夢》寫得更深入,《紅樓夢》下筆處處留幾分溫情,而《家》做了更犀利的揭穿。《烈女傳》這種糟粕早該和《二十四孝》一起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裹小腳的痛苦,被指定嫁人的絕望,喪夫後不得再嫁的高壓,甚至讓連琴這樣的新女性都不敢果斷剪短頭髮的輿論風氣……誰敢有自己的想法,誰就不容於世,每個在高壓下屈服了的壓迫者,反過頭來都做了最惡毒的幫凶,禁止新的事物的出現。她們已經成了壓迫機器的一個零件,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基點,為此她們放棄了希望尊嚴和很多很多,因此她們不允許曾經的自己來挑戰當下的穩定:我辛苦爬上來,付出了太多,你想不付出這些就過得好,豈有此理。有多少人就是這樣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變成了曾經的自己最厭惡的人,渾渾噩噩,苟延殘喘,行屍走肉,在庸俗的事務和消遣間度過一萬個相同的一天。這樣的人生,算不得活著。好在,現在不是那樣黑暗的時代了!雖然庸俗醜惡的人仍然很多,但畢竟思想解放,人比原來自由得多了,但可惜的是,在這樣幾千年來沒有過的女性的好時代,女人終於可以跟男人平起平坐了,居然有很多女性在甘於物化,並沉溺其中,用自己轉瞬即逝的容顏換取男性一點點的恩惠和謊言。你年輕貌美的時候,嘲笑那些不年輕、不美麗的女性,當有一天你年老色衰,別人反過來嘲笑你,請你別覺得自己有資格反駁!幾千年來千千萬萬女性想過的、經歷了無數痛苦掙扎和絕望,卻得不到的自由和平等,現在就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她們會多羨慕你!請站起來,跟男人平起平坐,拒絕那些用來買你尊嚴的所謂優待和特權,和他們並肩站立,頂天立地,做一個在精神上強健完整的人。這樣才瀟洒,這樣才快活,比起那些把青春美貌作為換取物質的自甘為奴的婦人,牛氣得多了。這兩天寫的一篇書評,不過不是從文學理論來分析的,可能有些答非所問。-----------------------------------------------------------------------------------------------------------------------問:巴金先生的《家》與曹雪芹大爺的《紅樓夢》相似度有多少?答:在我看來相似度99.9999%,可能是我被紅樓洗腦了,這人設,這情節,簡直是將紅樓中的人物「一齊打碎,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幾乎每一幀都有濃濃的紅樓氣息,真的忍不住跳戲啊== 來看看人物形象。「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文學形象當然也不會完全重疊。但是遣詞用句、社會地位、出場戲份什麼的,都一樣就不太好了。 首先來個「德高望重」的角色——高老太爺。從他出場的那一刻,我就在心裡默念30遍,這貨不是賈母,這貨不是賈母。賈母一出場就是眾星捧月,畢竟是賈府的最高領導者,好巧哦,高老太爺也是呢,而且都四世同堂。好吧,很普遍的人設,不算什麼,我忍了。賈母身邊一個忠心耿耿的丫鬟鴛鴦,好巧哦,高老太爺也有一個忠心耿耿的陳姨太,好吧,丫鬟和姨太畢竟身份不一樣,我忍了。可是賈母的戲份你不能什麼都搶啊!!賈母來了個《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高老太爺必須在第三十回也要開個生日宴來匹配一下,賈母看了幾齣戲,高老太爺當然也不能落下,連高老太爺臨死前說的話,都是一股濃濃的賈母味! 再者就是主角覺新覺民覺慧了,寶玉即視感。不過寶玉一個角色的性格,現在分攤到了三個人的戲份上。覺新——責任在身的懦弱的寶玉,覺民——追求真愛的勇敢的寶玉,覺慧——反抗禮教的自由的寶玉。寶玉無奈娶了嫻熟端莊並深愛自己的寶釵,於是有了覺新和妻子瑞珏的故事;寶玉愛上了思想自由而且和他兩心相知的黛玉+天真活潑敢愛敢恨「英豪闊大寬宏量」的湘雲,於是有了覺民和表妹琴的故事;寶玉無法阻止「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晴雯的死亡,於是有了覺慧和丫鬟鳴鳳的故事。
畢竟這是巴金二十七歲時的作品,文風還未成熟,自己的特色還未顯現,模仿經典也無可厚非。他自己在後記中這樣寫道「我在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裡寫作了二十年,寫了幾百萬字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壞的和比較壞的。即使是我最好的作品,也不過是像個並不高明的醫生開的診斷那樣,看到了舊社會的一些毛病,卻開不出治病的藥方。」畢竟,《家》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否則我也不會借著手機的閃光燈看到半夜三點半。其中各角色大篇幅的內心獨白,細膩且激動人心,其中宣揚的平等、反抗、自由的精神,再一次堅定了我的信仰,其中覺民的勇敢示愛,點燃了我那顆蠢蠢欲動想去表白的心==
高二時排過話劇 家,也看過濮存昕演的那一版話劇,姑且就從所排的話劇角度來說說的。
當初劇本的選定沒有現成的稿,要將一大本家縮減成45分鐘的話劇難度很大,兩個負責劇本的同學用了三天把劇本大概定下,最後請了雲藝的老師修改,便有了最後的定稿。當初排這個話劇很是艱難覺新覺慧兩個不同性格的人,出自同一個家庭,覺新向命運低頭,娶了自己不愛的瑞鈺,但也在最終現實的逼迫下與其相伴,最後瑞鈺難產而死後,覺新將她抱起,大聲撕裂的喊"我們回家!回家!"家?他的家在哪?一場革命革走了他的摯愛,卻依舊變不了這新舊變革下的追尋愛的權利。覺新是這場新舊變革下的犧牲品,不過"家"里的人物誰又不是犧牲品呢?覺慧相比覺新要勇敢一些,人物設定上將他設定為敢追的新青年,對鳴鳳的愛,對革命的追逐,不服從封建禮教,但不得不說這是這樣的猛勁導致鳴鳳的悲劇,用力太猛的愛在那個年代是不可行的,永遠記得鳴鳳在梅樹下抱著二少爺 "愛一個人不是給他負擔不是給他累贅的,我是多想全新全意的去愛啊。"可是她是卑微的,一口一句對心愛的人 "您",這樣的恐懼與卑微顯而易見,以至於覺慧大聲說 "你別總您啊您的" 鳴鳳的高貴也許只能體現在她獨自一人在房間里叫著覺慧的名字之時吧,那會她才是與覺慧平等相愛的。鳴鳳死於封建禮教的壓迫,死於覺慧太過大膽而張揚的愛。可憐而可悲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悲劇,但也是現實。《家》是我相當喜歡的五四時期的文學作品。
第一次讀約莫是大二時期想轉學去美國的時候,家裡不同意。當時讀《家》,感覺自己的命運與其中主人公的命運頗有相似之處,尤其是讀到覺慧說高家便是「狹的籠」,我便深深將這三個字印在了腦海里。
如今再讀已是工作兩年了,其中又經歷了許多「狹的籠」給我帶來的沉痛的傷害,也增長了許多閱歷,對覺新、覺民、覺慧多了更多了解,對鳴鳳、瑞珏、梅多了更多同情。我不敢說完全像更年輕一些時一樣只懂得像覺慧一般一味地反抗了,我對「狹的籠」多了更多的了解,對其中的無奈妥協了幾分,曉得了隱忍,卻因為更深刻的洞知而獲得了十足的反抗的勇氣。但我在讀的過程中仍然不斷落淚,尤其是鳴鳳和瑞珏的慘死,比年輕一些時候甚至落的淚更多了。因為我也看到了鳴鳳看到的那條路,那條千年前就築好的,用那麼多年輕新鮮燦爛的女性的生命和血淚澆築得越來越堅實的路。我們的境遇已不知比鳴鳳好了多少,但那條路仍然延伸著,沒人舉起利刃將它砍斷。
一如巴金先生自己所說,並非他要寫,而是他所歷的生活迫他拿起了那支筆。字裡行間的憤怒、心酸、無奈,以及無處不在巨大的悲哀不但擒住了巴金的筆,也在時隔九十年後依然擒住讀者的心,叫他們也能感受這九十年前的黑暗與血淚。巴金先生說《家》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了,我覺得不,她的歷史使命仍在延續著。因為壓迫與封建沒有停止,辛亥革命一百年了,許多人心中的辮子卻沒有剪掉。年輕的生命依然有那麼多被侵略的時候,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能體味到書中這一個個主人公——不論男女——的真切感受。也只有這樣,才能逼迫著他們找尋那條通往光明的路。
我沒有讀過太多的文學作品,但是巴金先生的寫作已使我深深感動。他說這部二十七歲年輕人寫的作品有很多的缺憾,她沒有指出一條有效的路,也沒有徹底地反封建。但我從裡頭汲取到的鼓舞已能促使我走上新的路,無論那是否是正確的、通往光明前途的路。而有這樣想法的年輕人愈多,光明的前途才能真正降臨到這座國度的大地和山川。
巴金先生的《家》是鄙人在小學六年級懵懂的時期讀過,在讀之前我並沒有了解小說的內容,但當我看完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時,我整個內心無比震撼!!!無比震撼!!!無比震撼!!!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真的不是誇張的說法,我家有閣樓,書房在閣樓里,放著另外兩本——春和秋。我清楚地記得,當時一看完《家》,我的心情無比激動,馬上跑到閣樓上翻看另外兩本書,當看到另外兩本書是這本書之後的故事,那種興奮是無以言表的!至今還很懷念。 這三本書可以說是我人生的轉折點,它們給了我全新的視角,同時也讓我對封建禮教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我就一口氣把這三本書給讀完了,它們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以至於後來身邊的人問我有什麼好看的書時,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我是先生的骨灰粉。。) 我把書中的人物分為兩類人,一類是被封建禮教殘害甚至被迫害致死的人,如覺新 淑貞 枚少爺 瑞鈺 梅等 另一類是敢於同封建禮教鬥爭並追求新鮮潮的人,如覺民 覺慧 琴 淑英等。所以不妨這樣說,這三本書就是這兩類人悲歡交織的命運交響曲。先生在書中用很重的筆墨來描述每一個在封建禮教壓迫下的人的內心想法,他們的迷茫,彷徨,擔憂,害怕表現的淋漓盡致,也可以說是先生真實的感情所在。先生出生在一個末落的封建舊家庭中,目睹了許許多多被命運壓迫的年輕人的無助與絕望,當他提起筆刻畫一個個隕落的生命時,可想而知,他的內心是何等的悲涼與苦楚!我目前是一名高二的學生,我問過很多人,有沒有看過這本書,他們的回答都是沒有。所以我真的很建議大家多讀讀巴金的作品,除了激流三部曲,鄙人重點推薦巴金的《寒夜》《海的夢》《憩園》還有 愛情三部曲!!!尤其是《寒夜》,寫的真的太好了,我還哭過(大家不要吐槽我矯情。。真的是太心酸了。。)謝謝你的閱讀!——Ronger
我私以為沒有讀完小說的人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的必要吧。。。
《家》中一共出現了 24次 "摸出手帕揩臉上的淚/揉了揉眼睛" ;19次 "冷冷/感動地說」。
這個假期,看完《白鹿原》之後接著看《家》,覺得後者不怎麼樣,在閱讀的中途就有這種看法,覺得其名氣大於實際,不像是有沉澱的大家寫出來的作品。特別是描寫環境的片段例如過年放煙花,我有深深的覺得就好像我們在高中寫的作文,用一些華麗的辭藻來堆積,不能說沒有作用,只能說,好淺好淺。書籍結尾,看了巴金的自序,果不其然,明白《家》是巴金27歲的作品。他自己也說這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不知是謙虛,還是…
不過《家》中的一些句子我還是很喜歡的: 1.人們躺下來,取下他們白天里戴的面具,結算一天的總賬。他們打開了自己的內心?打開了自己「靈魂的一隅」,那個隱秘的角落。他們悔恨、悲泣,為了這一天的浪費,為了這一天的損失,為了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人們中間也有少數得意的人,可是他們已經滿意地睡熟了。剩下的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溫暖的被窩裡悲泣自己的命運,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世界都有兩個不同的面目,為著兩種不同的人而存在。 2.不愛濃妝愛淡妝,天熱丰韻壓群芳。果然我見猶憐汝,爭怪檀郎興欲狂。 3.他每一次看見那一對比嘴更會講話的眼睛,那一對被純潔燃燒著的眼睛,他覺得一種慾望在他的心裡生長起來,他想在這一對眼睛裡他可以找到一切,他甚至可以找到他的生活目標。 4.夜的香氣瀰漫在空中,織成了一個柔軟的網,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裡面。眼睛所接觸到的都是罩在這個柔軟的網的東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像是在白天那樣的現實了,它們都有著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樣都隱藏了它的細緻之點,都保守著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他忽然記起了前幾天法國教員鄧孟德在講堂上說的話:「法國青年在你們這樣的年紀是不懂得悲哀的,然而他,一個中國青年,在這樣的年紀就已經被悲哀壓倒了。 《家》這本書是巴金27歲時所作,文筆和思想同他往後的經典作品相比都略顯青澀,作品主要講述了高家公館的大家族內發生的諸多事情,以覺慧、覺民、覺新三兄弟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為主線。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鬥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 文章第一次出現「家」這一線索是在第一章的開頭「一個希望鼓舞著在偏僻的街上走著的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溫暖,明亮的家。」而第一次出現高家公館時是這樣描寫的:「兩個永遠沉默的石獅子蹲在門口。門開著,好像一直是怪獸的太口。裡面是一個黑洞,這裡面有什麼東西,誰也望不見。」而在文章最末尾出現「家」這一線索時是這樣描述的:「這水,這可是祝福的水呀!他會把他從住了18年的家帶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去。他這樣想著,眼前的幻景迷了他的眼睛,使他在再沒有時間去悲惜被他拋在後面的十八年的生活了。」 再來說說文章的三兄弟之一——覺新。覺新向來奉行的是「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對他的確有很大的用處。就是這樣的「主義」,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衝突的結合起來,它給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一方面又順應著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自己並不覺得矛盾。他有一個美妙的幻夢,他自己把它打碎了;他有一個光榮的前途,他自己把它毀滅了。他有一個能夠了解她,安慰她的人,梅。可是他的不抵抗使他「被人玩弄著,像一個傀儡,又被人珍愛著,像一個寶貝。」地完成了訂婚。他做「人家要他做的事,他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他做這些事,好像這是他應盡的義務。他不大用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這般人是沒有希望了,是無可救藥的了。給他們帶來新的思想,是他們睜開眼睛看清這個世界的真面目,不過是增加他們的痛苦罷了,這正像是使死屍站起來看見自己的屍體腐爛一樣。他愛梅,可是梅也因他的懦弱、夫家的刻薄抑鬱而亡。有人把梅看做是林黛玉的剪影,然後事實上,寶玉為了他們的愛情至少奮鬥過,而我們的高家大少爺,「不說一句反抗的話,而且也沒有反抗的思想。」覺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蕭聲,整篇文章出現了三次,這三次都可以用一個詞概括:悲泣。第一次是在一次深夜,「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送來一次一次的哭泣,聲音很低,似乎被什麼東西壓住了,卻瀰漫在空氣里,到處都是,甚至滲透了整個月夜,這不是人的聲音,也不是蟲鳥的哀鳴,他們比較那些都更輕的多,清得多,有時候幾聲比較高亢一點似乎是直接從心靈深處發出來的婉轉的悲訴,接著又慢慢低下去,差不多低到沒有了,就好像一陣微風吹過一樣,但是人確實覺得有什麼東西在空中震蕩,把空氣也攪動了,使得空氣里也充滿了悲哀。」 而第二、三次則都是跟淑英的笛子合奏,而他的蕭聲太細,總是被妹妹的笛聲壓倒,若有若無,卻重重地壓在心上。
我能理解覺新的悲哀,父親臨走時的託付,使他不得不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起居。是的,他不幸福。「我的確怕聽見人提起幸福。正因為我已經沒有得到幸福的希望了。我一生就這樣完結了。因為我不願意反抗,我自己願意做一個犧牲者。」
梅去世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悲痛和充滿歉意的,然而對於這箇舊家庭、舊社會是毫無反抗而言的。當珏也因為封建迷信而失去生命的時候,他才明白:「真正奪去了他妻子的還是另一種東西。是整個制度、整個禮教、整個迷信。這一切全壓在他的肩上。把他壓了這麼多年,給他奪去了青春,奪去了幸福,奪去了前途,奪去了他所最愛的兩個女人。」因而,在覺慧選擇離開這個大家庭的時候,覺新開始幫助他,他想:「我們這個家需要一個叛徒,我一定要幫助三弟成功,他也可以替我出一口氣。」 覺新的悲劇正是源於此。他用他的「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與封建勢力周旋,勉力保護自己的小家庭,為弟弟們的任性買賬。 很多人感慨覺新,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他不是不爭,而是不能爭。叛逆的機會,要留給弟弟用。 接著說說覺民,我覺得在《家》中覺民的筆墨並不太多,更多的是在《春》、《秋》中。他一開始並沒有對他生活的家庭有很大的反感,他只是做著一些平凡的事情,上學堂,教堂妹琴讀書……漸漸地他愛上了琴,而當他的愛情受到大家庭的威脅,他的反抗精神被激發了,他毫不示弱地捍衛他和琴的愛情,最後他成功了。也是在這件事情之後,他開始看到大家庭的腐朽,開始加入報社,接觸新思想。 接著說說琴,琴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女孩,有主見,有思想,她的母親也比其他人開通些,可是她仍舊不願意讓別人在母親背後說閑話,所以她一面順應著這害人的封建社會,一面又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著。她想進男女學堂,想剪短髮,想取得男女平等自由。在土匪劫舍時,她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在從前她還多少相信自己是一個勇敢的女性,而且從別人那裡也聽見過這樣的贊語,然後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麼脆弱的女子,他也免不了像豬羊一樣在這裡等待別人來宰割,連一點抵抗的力量也沒有。而她母親給她做媒的時候,她才明白,這條路是幾千年前就修好了的。地上浸泡了那些女子的血淚他們被人用鐐銬鎖住,趕上這條路來。讓她們跪在那裡,用她們的血淚灌溉土地,讓野獸們撕裂、吞噬她們的身體。起初他們還呻吟、哀哭、祈禱,盼望有人能從這條路上救她們出去。但是,過不了多久,她們的希望就破滅了,血淚也流盡了,於是倒下來,在那裡咽了最後一口氣。 這使我想到了鳴鳳,無疑,鳴鳳是非常喜歡覺慧的,但是封建社會殺人是不眨眼的,更何況只是一個大家族的奴隸。老爺要把鳴鳳許給馮大老爺做妾。「周氏這時很同情鳴鳳,因為自己不能夠幫助她感到痛苦,可是過不了一個鐘頭太太又把這個少女的事情忘在腦後。」她從不曾傷害過一個人,他跟別的少女一樣,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聰明的心,有血肉的身體,為什麼人人單單要蹂躪她,傷害她,不給她一瞥溫和的眼光,不給她一顆同情的心,甚至沒有人來為她發出一聲憐憫的嘆息,她順從的接受了一切災禍,她毫無怨言。她愛生活,她愛一切,可是生活的門面面地關住了她,給她留下了那麼一條墮落的路。覺慧不願意救她,因為他有進步思想的年輕人的獻身熱誠和小資產階級的自尊心。她將自己沉入湖底,整個花園都低聲哭了。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當婉兒嫁給馮老爺的時候。倩兒給她燒紙:「碗兒喊我給她燒的,她上轎的時候對我說『我遲早也是要死的,不死以後也不會有好日子過,就是活著也不如死了好。你就當我已經死了,你給鳴鳳燒紙的時候,記得給我燒一點兒,就當做我是個死了的人。』」由此可見,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哀。 我記得覺民看到大哥吹簫時說:「我將來是不會走大哥的路,我不敢想,因為真到了那個時候我恐怕不能夠活下去,我不會像大哥那樣。」而覺慧的回答是:「你絕不會走到大哥的路上去,因為時代不同了。」在這個家庭中,覺慧是最寂寞叛逆的,也是最樂觀的。對這個新世紀,他用他的新新目光盼望著。他在他的日記中寫:「寂寞啊!我們的家,好像是一個沙漠。就像是一個『狹的籠』,我需要的是活動,需要的是生命。祖父給我的書,全篇的話,不過是教人怎麼樣做一個奴隸罷了!」他急於逃脫大家庭的束縛,或者是,他是痛恨這個家庭的。「要散早點散也好,像這樣,驚驚惶惶,唯恐散去,結果依然免不了一散。這才難受。」「到底有一天會倒的,早點散了,好讓各人走各人的路。」
高家常常舉行聚會,而在這些聚會中,他常常是落寞的,「沒有一個人同情他,關心他。這個奇怪的環境對他好像是完全孤立的。許多次的除夕的景象,次第在他的心中出現,在那時候,他快活的歡笑,他忘掉一切地歡笑,他和兄弟姐妹一塊兒打牌、投骰或者做別種遊戲,他並不曾感到孤寂,然後如今他卻改變了,他一個人站在黑暗中看別人笑、樂。他好像活在另一個世界裡面一樣。」「他總覺得他跟哥哥妹妹多少一點不同,他時時覺得這個家庭的平靜的表面下,有種待爆發的火山似的東西。」他也曾做過很多的猶豫和自我懷疑。但最後,總是他那顆年輕的、叛逆的心佔了上風。他皺緊眉頭,微微張開口。加重語氣地自語道:「我是青年。」他又憤憤地說「我是青年!」過後他又懷疑似的慢聲說:「我是青年?」又領悟似的說:「我是青年。」最後用堅決的聲音說:「我是青年,不錯,我是青年。」他是青年,他不是畸人,他不是愚人。他要把自己的幸福爭過來。當黑暗統治著大地,有人渴望光明卻依舊在黑暗中匍匐,有人就拿起了斧頭要劈出一道光來。這是研究生初試簡答題嗎…我讀罷的感受就是封建社會裡,所有的人都不能稱之為人,覺慧雖然最後以出走來反抗壓迫,實際上依然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形象,作為書中最具有抗爭性的他也只能選擇遠離,這家這社會究竟有多麼的吃人不吐骨頭,細細想來更有不寒而慄的感覺。
對《家》的賞析。。。臣妾真的做不到,我只想愉快地吐槽一下。可能因為5歲就開始看紅樓夢連環畫到12歲小學畢業那個暑假翻來覆去看《紅樓夢》,並不是想說明自己好像很6的樣子這只是個前提,當我高一看到那些必讀書目中有《家》,還據說是仿《紅樓夢》時期待是很高的,結果看了梗概之後。。。對不起落差太大,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然後有人會說你都沒看過原文……
其實我還真的看過一點點耶,從開頭看到鳴鳳死了之後——我的內心是完全拒絕的……這麼說吧,即便高中很多人跟我吐槽說看第一遍都看不懂《紅》,然而看一遍《紅》之所得會遠勝於看一萬遍《家》。總而言之在我看來《家》本就不足以稱經典,何況有《紅》珠玉在前,它實實在在地是寫得很一般。默默笑看某些將家和紅相比的人搖頭晃腦自得其樂。
兩本書對後世的影響本就不是一個層級上的。
人設上和手法的承襲難道不是眾多小說中司空見慣的現象?在相似的封建背景下人物性格的模式化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