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大學NTU在世界排名那麼低??
台灣大學最為台灣的第一學府,門類設置齊全,且很好的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注意到台大許多課程都是使用英文原版書,教師水平很高(有不少留美PhD),而且也實行Tenure的聘用制,為何在排名上遠次於香港和大陸高校?
我自己德國碩士,博士快畢業,博士後期曾去台大資訊所做過五個月的訪問研究。下文中凡出現「德國」,無論褒貶,僅指我的學校,不能泛泛而論。
首先,OP說的幾點都沒有錯。我在台大時也想過同樣的問題。我在台大的半年,覺得台大從人文氣氛方面比我們學校要好太多,學生活潑友愛,國際生也蠻多。相比德國的大學的氣氛(早上來學校,晚上走人,周末罕見人跡),台大讓我覺得是一所更像我理想中大學的大學。別的地方我沒有發言權,僅從我訪問的資訊所,在數據挖掘界知名度極高,頂尖的教授,熱心腸毫無保留的博士生,帶著一批高素質的碩士和本科生。一對一的比專業知識,德國學生根本不是對手。那為什麼在國際上排名很低?
我所能想到的有兩點原因:- 台灣的國際地位限制了台大的名聲。你所看到的台大的窘境,正是現在台灣的窘境。台灣雖然比新加坡香港大太多,但由於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被邊緣化,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對它的了解,其實不如新加坡香港。在你看來,台灣可能是一塊令人憧憬的寶地,但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眼中看來,台灣(因為和大陸的關係)是一塊不重要的是非之地。大國主宰的世界格局,小國就算想露一手,也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就算說了,誰會去聽呢?
- 錢。台大校園漂亮,圖書館氣派,食堂又多又好吃。可是真正深入到實驗室里的硬體環境呢?就遠比德國差遠了。教授的辦公室還不如我的大,教授的秘書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和實驗室的同學擠在一起。實驗室就更慘,20多個學生擠在一個實驗室里。電腦都是需要排日程表共用。博士和碩士生的工資少的可憐。所以歸根結底,是砸的錢不夠多,可是以台灣的經濟,又能往裡面砸多少錢呢?
我曾問過一個台灣朋友,他二十多年前從台大畢業。他說台大的研究很多是follow性質的,follow的很好很用心,但是真正創新的還是比較少。我腦子裡對比了一下我所訪問實驗室,還真是這樣。
台大的人才外流是很嚴重的,畢業生去美國的比例很大。再加上歐美國家對台灣寬鬆的簽證居留政策,更是鼓勵了年輕的學生走出台灣。這其中有多少人回到了台灣呢?我所訪問的實驗室的教授,是從美國回來的。我臨走時,一起吃了頓飯。我問他,為什麼要回國?
他說:除了歸屬感,在台灣這個小小的地方,我能以我的能力去改變一些人和事情,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好一些。
———————?,:*:?( ̄▽ ̄)/?:*?°*——————————下面為我最近個人做的一個資訊類免費app做個推廣:歐金所(蘋果/安卓,點右側鏈接下載)歐金所 - 歐洲金融資訊門戶 400個新聞源,20個國家地區,全面追蹤歐元區各國的宏觀經濟和發展趨勢,每小時更新。希望大家支持!囧,謝邀,就稍微補充一點兒吧。。
在台大交換過半年,覺得排名這種東西,太認真就輸了,畢竟不同排名有不同的指標和測量方法……不過,在台大提起北大清華,好像很多同學都是帶點兒仰視的~說幾點感受吧,
1,台大的排名不算太低啊,一般兩岸三地僅次於清北、港校,記得我還看到過台大排第一的排名呢= =算不上「『遠』次於香港和大陸高校」。2,台灣也在拿錢砸大學排名,有個5年500億的計劃,台大自己也有邁向世界頂尖大學計劃,學校網站上有寫。對這點我表示……希望有用吧!國立臺灣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3,使用英文原版書、老師是留美PHD什麼的,我覺得在大學裡很正常啊,沒什麼稀奇的。至於「很好地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似乎也跟世界排名沒有太多關係吧。4,但是相比於排名,我覺得有更重要的東西呀,我愛台大勝過愛清華!台大老師一律很nice,對待教學兢兢業業,對待學生溫柔可親,給院長寫郵件也有問必答。小夥伴也都很開朗活潑,課堂上很積極,課下也有特別豐富的活動,綜合素質很高。不過,我想了一下,感覺部分台灣同輩好像念書不是很用心,在考試中可以不太難地碾壓他們……而且他們本科畢業都不需要寫畢業論文!而且延畢的人好多!雖然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哎好混亂……總之,作為一個離開了1年多還在用台大桌布的人,希望她努力變更好。原問題描述:
台灣大學最為台灣的第一學府,門類設置齊全,且很好的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注意到台大許多課程都是使用英文原版書,教師水平很高(有不少留美PhD),而且也實行Tenure的聘用制,為何在排名上遠次於香港和大陸高校?——————————————————————————————————利益相關:台北帝國大學在讀+腦殘粉
不定期更新
在知乎有一個原則:先問對不對,再問為什麼。
1. 台大排名如何?
撇開上海交通大學那個兩岸四地高校排行榜(把新竹清華大學排在台灣大學前面,上海西南某高校有沒有考慮2300萬人民的感受),在歷年QS和US News排行中,台大的排名穩定在亞洲區的第二梯隊,能夠穩贏台大的在亞洲範圍僅有東京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新加坡兩所 香港三所 然後沒了,稍高過京都大學、首爾大學。2. 台大排名的特點
學科全,底蘊深,phd數量少,後勁乏力。順便說個事——台灣大學的phd普遍畢業年限高於七年,間接影響到大家選擇phd的熱情。台灣男人畢業之後要麼選擇去政府或部隊做替代役或者是去科技企業做研發替代役,我本科的學校前幾年是強制要求五年保博,年限十分之短,因此也有不少人投身phd浪潮。如果是台灣這樣的情況,你會願意這麼爽快的讀博么?恐怕很多人會報以拿一枚master學位就畢業的念頭進入台大。3. 台大的上限
@Han Xiao 的解析十分有道理。
對於第2點錢的事情,我來補充一下。有認識的朋友參加台大校務會議,從會議上拍到了投影片,從投影片上看,台灣大學參與的邁頂計劃在今年所接收到的經費在我看來是全面縮減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本來經費就不多,在國內985高校經費急速擴張的年代,台灣大學這樣的」逆流而退「實屬無奈。(沒圖說個jb固然是正確的 但是確實不太方便上圖)況且台灣的教育經費劃撥和國內也有差別。我本科的時候一直還蠻羨慕清北科研經費之多,不過在台灣,不是嚴格意義上絕對的」能者多勞「,還需要一系列政策平衡。P.S關於台灣大學課堂喜歡用英文課本教材 除了英文教材好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台灣專業課教材很少有繁體翻譯版。這是台灣出版業的現狀,可以另外新開一題了歐美國家的大學排名評鑑機構,對於大學國際化程度的項目評分,明顯有利於英語係國家或地區,在亞洲明顯對香港,新加坡有利,就好比評價一個人的學術成就高低或對人類知識累積的貢獻,與其結交了多少國際朋友,請多少國際友人到家中做客,其實關係不大,若此項目評分比重偏高,便是一種特定觀點與偏見,台大的電機學門排名世界前20,其他學門排名也優於學校排名甚多,個人認為其實上海交大的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更具有參考性,西方觀點的排名參考即可。在台灣頂尖大學使用原文書上課,並不是台灣的繁體翻譯課本出版較少,而是國際化的考量,例如以英文投國際學術期刊論文,出國留學,使學生具有能力隨時吸收科技新知,更重要的是台灣是個小島,內需市場太小,企業必需放眼全球市場,因此英文程度也是進入頂尖企業的基本門檻,而所謂英文程度當然包括了英文會話能力,以及專業領域的英文程度。
我來從學生的學習狀態來說下吧。
台灣社會的慢節奏和經濟發展瓶頸讓他們的效率現在非常低。你說他們做事不功利也好,說他們辦事不講究效率也好,都反映出他們的現狀,缺乏動力。
至少文科專業是這樣。我見過大量的碩士申請延畢,因為他們要打工,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積累不夠,因為他們覺得要有gap year。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著急畢業進入社會,也不會因為延遲畢業而耽誤工作機會,因為社會對他們是寬容的。這個社會不講究效率,講究人情味,講究內心的強大。他們的碩士博士,除了自身的經濟問題,讀的心無旁騖,醉心學術。但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功利目的,做什麼做不出來我就慢慢來,所以很多時候缺乏大陸那種競爭環境下逼出來的成果。其實有時候還是要逼一逼,你才能出成果,才能發現自己的潛力。也因為不功利,他們比大陸少關注所謂研究意義的問題,而更強調自己的興趣和感覺。聽起來很爽吧,但是我覺得對學術研究來講,不考慮研究價值而只考慮自我感覺,並不是學術訓練要達到的要求或者標準。台大的學生好學和勤奮的程度是台灣高校里最好的,但他們醉心的是自我的研究感覺,影響了他們的學理思考和視野。說白了就是格局不夠大。不僅是台大,所有高校都面臨這個問題,你要強調學術個性,就必然會喪失整體前進的水準。台灣的文科博士學制3年,但正常都要讀到五年,除了要求嚴格之外,也因為相對的散漫。雖然文科專業需要積累,但這種積累不是無休止無目的的東一榔頭西一榔頭的拓展,而是精進於某一點的細緻突破。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李歐梵,王德威。我見過七年都沒畢業的台灣文科女博士,淡定的面對自己的學業和論文問題。真瀟洒。對學界來說,簡直是浪費政府資源。另外理工科的話,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情況,只能引用某在台灣交換的物理系本科生的一句話,我在大一的時候就玩膩了的專業知識,他們到了研究所階段還在沒弄懂。除了台灣地區被國際邊緣化的問題,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這個了吧——錢。(知乎上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