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與阿里巴巴聲稱因谷歌直接壓力,臨時取消新手機發布會,這是真的嗎?還是兩者的炒作?

新聞見http://www.techweb.com.cn/tele/2012-09-13/1236486.shtml


引用一位G+用戶的評論:

http://plus.google.com/u/0/116635...

river hsieh下午1:05(已編輯) - 公開

簡單說一下acer與阿里雲OS的問題:

1. acer在2009年Q4加入OHA ( Open Handset Alliance)。

2. OHA member必須遵守使用"Compatible Android",也就是要過Google CTS及Google認證才能出的Android設備,上面會有Google Play以及GMS Apps。

3. Amazon不是OHA member,所以不受規範,它出的Kindle OS是屬於"non-Compatible Android",沒有CTS及Google認證,愛怎麼做就怎麼做,這也是目前像小米機或是其它使用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build出系統但沒有過Google CTS一樣,Google不會干涉。

4. 阿里雲OS也是屬於"non-Compatible Android",OHA member不可以出這樣的設備,否則Google可以取消原本的支持,這樣acer以後就沒辦法出正式的Android設備!

5. acer在考量得失,當然不會去得罪Google! 相信Google不會同意Acer的做法。

所以說Google打壓acer是錯的,而是acer違反原本協議是真的!


外人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但是純理性可行性的分析,這件事情『可以是』真的。

我們知道 android 的手機,軟體可以說包含四個部分:

1,硬體驅動,這部分通常由硬體提供商或者產商開發。

2,android 框架,這部分由 開源項目 提供所有源代碼。

3,google 應用程序,如 google play 市場,google 帳號接入,gmap, gtalk, gmail, c2dm 等等。

4,產商自定義界面,自行研發或者捆綁的應用程序等。

我們知道兲朝的行貨手機,android 通常不帶有 google 應用,但是,在兲朝之外,所有的 android 手機必然帶有 google 應用(不然幾乎沒法賣,除了Amazon那種自立門戶的以外),而安裝 google 應用需要獲得 google 的授權(這部分應用不是開源軟體,而是 google 的商業閉源軟體)。

所以,一旦 Google 不授權 Google 應用給你,這基本意味著你製造的 android 手機沒法在國外出售。對於宏碁來說,這是一種有效的制裁,因為宏碁不可能無視海外市場。

從這個角度出發,無論阿里雲是否存在侵權行為,Google 在主觀上都有權利對宏碁施加壓力,畢竟 Google 有權利對自己的商品選擇性供貨。——這種壓力是什麼性質呢?類似於 Intel 跟聯想說:如果你使用 AMD 的 CPU,我就停止 intel CPU 對你的供貨。——換句話說,這種壓力是來自於對壟斷商品的供貨控制。

所以在我看來,這件事情本身與侵權與抄襲,與法律沒有關係,是一種純粹的商業行為,Google 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對宏碁施加壓力,而這造成了現在的後果。——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情況並不詳細,但從現有的描述看,我更願意相信阿里雲不存在對 Google 的侵權行為,因為如果真的有, Google 就應當直接去找阿里雲而沒有必要去給宏碁施加壓力了。


阿里的"雲 OS"躺槍了!在微博上發了一份扭扭捏捏的聲明,喊道歉,怨遺憾,吐槽無力啊。

雲OS做兼容虛擬機算不算強盜?

很多人都以為阿里雲OS是像小米 MIUI 、創新工廠的點心、騰訊 Tita 這樣的定製 ROM ,實際呢?徹頭徹尾的獨立手機操作系統。看看他官方是怎麼介紹的:

阿里雲OS是融雲數據存儲、雲計算服務和雲操作系統為一體的新一代操作系統。

完全就可以把他當成國產自主研發的一面旗幟!放到 CCAV 上,歌功頌德一番。但是現實是那麼殘酷,阿里雲OS做了一件在行業內特別不恥的事:聲稱自主開發獨立的 OS,卻通過虛擬機的方式,兼容 Android 的 Dalvik 意味著 Android 平台上玲琅滿目的 APP 都可以在阿里雲 OS 上運行了。

信息來源自阿里雲OS官網 http://os.aliyun.com/feature.html

[勘誤:首稿中由於對開源軟體理解偏差,「破解 Dalvik 虛擬機」的提法錯誤,特此更正]

打個比方:去軟體店拿了一張正版的 Win 8 說要在電腦上試一下,安裝完,輸入序列號驗證成功 。你扭頭就把光碟還給老闆,說軟體我不要了。這事兒的惡劣程度,瞬間把國內這些互聯網上的山寨大王、流氓之父、假喬布斯給滅了。至少馬化騰、雷軍都是老老實實做 ROM 的。

既然可以兼容 Dalvik 虛擬機,阿里雲不如再使把勁,直接兼容 iOS ,提供兼容 iOS App 的運行平台,599 元賣 「黑iPhone」,這事兒擱美國,夠罰到傾家蕩產了。

還有點事兒

阿里巴巴做電商的公司,咋就跑來做手機 了?行內人誰不知道阿里用自主研發操作系統的名義,在發改委那拿了「雲計算」的資金。私底下做這些挺丟人的事,還糟蹋納稅人的錢。另外阿里雲的混亂是大白天下的,該走、不該走的人,差不多都走光了。這都不是什麼秘密。別在那假裝可憐,Google 已經很克制了。


關於阿里雲OS是不是Android修改版的問題,請參考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3222.html

關於Google為何要宏基停止發布會的問題,請參考下文(原鏈接:http://tech.sina.com.cn/i/csj/2012-09-17/11557625358.shtml)

谷歌為何緊急封殺阿里雲OS:反盜版、防分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7日 11:55 新浪科技微博 作者:陽淼

阿里雲,Android,傻傻分不清楚

  在谷歌封殺宏碁推出「阿里雲」手機之後,雙方各就此發表了兩輪聲明。這些聲明也使得事件爆發之初的一些判斷和表態看上去十分可笑,諸如「谷歌封殺是給阿里雲加冕」、「阿里雲因為採用與谷歌相似的web app戰略規劃所以被後者忌憚」等等,有些已經在雙方的聲明中被直接否定,也有些能明顯看出來作者不了解移動操作系統的體系架構以及GPL、ASL等開源協議的規定,所以對一些明顯的問題視而不見。

  從安卓之父安迪·魯賓的兩次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谷歌封殺阿里雲,其實出於兩大目的:防止安卓陣營的硬體基石開放手機聯盟(OHA)分裂;譴責阿里雲對安卓應用APP的盜版。而阿里雲如果要回應這些指責,光發聲明是不夠的,還需要遵循開源協議,公開雲OS部分代碼。

  阿里雲市場的確存在盜版問題

  盜版問題比較簡單,我們可以先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安迪?魯賓的第二份聲明中說,「你們(阿里雲)的應用商店中還包括了安卓的應用,包括盜版的。」認真的老外很快找到了證據:科技博客Androidpolice發表了一篇調查文章《確認阿里雲應用市場發布盜版安卓應用,很多來自別的盜版站點》。他們發現在阿里雲的應用市場中,有神廟逃亡(Temple Run)等熱門遊戲的盜版拷貝下載,其署名提供方並非遊戲自己的開發商,而是中國國內某個安卓應用市場,而後者提供了大量其他盜版APP下載;有一些原本是收費的遊戲也在阿里雲的市場中提供免費下載;最有趣的是,一款針對安卓ROM的工具軟體ROM ToolBox Pro也出現在阿里雲市場中——阿里巴巴方面一直堅稱阿里雲OS並未基於安卓,那在自己的市場中放一款針對安卓ROM的工具有什麼意義呢?

  AndroidPolice採訪了一些應用開發者,他們明確表示自己並未將應用APP上傳到阿里雲市場。一款收費遊戲(在阿里雲市場中被標為免費)的開發者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阿里雲。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應用被上傳到了那兒」。ROM ToolBox Pro的開發者語氣則比較激烈:「像阿里雲這樣的軟體破解網站只會傷害消費者和開發者」。

  在盜版習慣仍然深入人心的中國,免費、開放的安卓平台以及其上的免費應用給很多人一個錯覺,既然免費,就可以隨便用,所以發布一些免費應用APP有什麼不對呢?但這的確是不對的,免費不等於作者放棄了所有權益,他們只是放棄了按份出售應用的做法,但署名權和其他權益比如市場推廣、運營等權益仍然屬於作者本人,上傳到哪個市場、適用於哪些手機的決定權同樣在原作者(這也有保證應用正常運行的考慮)。像上述阿里雲市場中更改應用作者署名、使用非授權版本等行為,已經侵犯了軟體作者的權益。至於把收費軟體改成免費應用放在市場里的行為,就更不用多說了。

  也有些人說谷歌為什麼不去抓中國數量眾多的盜版market,非要跟阿里雲過不去?這裡面有個精力問題,也有個商業策略問題。盜版永無止息,但一旦有商業公司來運作,其破壞力就大得多(因為很容易變現出利益),反過來說侵權主體也好認定。所以反盜版歷來是重拳打擊商業、政府機構的盜版行為,對個人消費者和一些小組織則基本無視。

  協議規定安卓和阿里雲都應開源

  好。本來挺簡單的盜版認定問題也說了這麼一堆。下面進入稍微複雜一些問題討論,即阿里雲OS是否分裂了安卓陣營。

  這個說法成立的前提是,阿里雲OS要是安卓的一分子,這樣才談得上內部分裂。這也是目前為止阿里反對最激烈的一點。無論是阿里雲CEO王堅,還是官方聲明,阿里都否定了「阿里雲OS屬於安卓陣營」的說法。其中王堅說,阿里雲OS是「獨立的操作系統」;阿里巴巴副總裁約翰?斯佩里奇說「阿里雲OS並不是安卓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阿里第二份官方聲明中也說,「阿里雲OS使用了自行研發的虛擬機,這與安卓的Dalvik虛擬機不同。阿里雲OS的運行環境,也就是OS的核心部分,即有不同於Dalvik的阿里雲自己的JAVA虛擬機,也有阿里雲自行研發的雲應用引擎(cloud app engine),用於支持html5 web應用。阿里雲OS用了一些(開源的)安卓應用的框架和工具僅僅是作為補丁,讓使用雲應用的用戶可以在我們的生態系統中使用其他第三方應用。」

  現在雙方都表明立場了,谷歌說阿里雲基於安卓的代碼,阿里說我們的核心是自己開發的(但操作系統的核心是「運行環境」這個奇怪的說法是頭一次聽說),只用了安卓一些應用框架和工具做補丁,然後還要特意強調,這些部分是開源的。雙方各執一詞,按業內的做法,那就對比兩邊的源代碼好了。安卓的大部分源代碼是公開的,阿里雲OS的代碼沒有看到公開,似乎他們也沒說要公開——但是且慢,按照開源協議,阿里雲OS必須公開一部分代碼。

  從這場爭論開始到現在,輿論被有意無意地引導到阿里雲的遠景規劃與谷歌衝突、必須要有自主操作系統以免受制於人這些奇怪的宏大敘事角度去,卻沒看到有基於開源協議來分析阿里雲義務的聲音。

  眾所周知,安卓是一個開源、開放的操作系統,但這二者並不能等同。同時,開源也並不意味著,任何人或者公司都可以拿著公開源代碼回去自己編譯出一個應用來,然後打上自主產權的標籤就可以去報獎立項了。開源代碼有著嚴格的流轉規範體系,使用開源代碼必須基於這些規範,來保護開發者的版權。我們以安卓系統為例,來分析一下這些不同的開源標準,以及阿里雲應該遵守哪些標準公開代碼。

  安卓系統基於Linux操作系統發展而來(阿里雲也自稱基於Linux而非安卓系統)。Linux是一個開源系統,它採用了GPL開源協議,這是我們這裡提到的第一種開源協議。GPL協議規定,遵循該協議的代碼都是開源、免費的;一旦軟體作品中使用了遵循GPL協議的開源代碼,該軟體也必須開源、免費。業內通常管這種特性傳遞叫「傳染性」,只要使用了一行GPL開源代碼,整個軟體都被「傳染」為遵循GPL協議。注意,真正的GPL協議要比這裡的描述複雜、嚴謹不少,為了行文簡潔,本文僅僅選取了與這一問題相關的部分內容進行表述。

  GPL使軟體開發者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以免費閱讀、使用全世界最優秀的程序代碼。但它的強傳染性也削弱了它的商業前景。一些手機製造商如果針對自己的硬體開發一份Linux驅動,它必然要調用一些Linux基本函數、類庫,該驅動因此會被GPL傳染,要公開所有源代碼。但這可能暴露廠商的硬體細節,造成泄密。同樣,一些商業公司也會認為,將自己的獨有技術拿出來支持Linux,會因為GPL的免費開源特性,造成創新成果流失(微軟的鮑爾默就曾經說GPL讓Linux染上了癌症)。

  為了規避這一問題,谷歌除了在操作系統核心使用了Linux代碼之外,在其他專門為安卓開發的相當一部分代碼中,使用了傳染性不那麼強的開源協議:基於Apache的ASL或者基於BSD的BSD協議。這兩種協議的共同點在於對商業應用十分友好,遵循這兩種協議的開源代碼,商業公司可以拿過去用,而開發出的產品不一定需要也開源,可以視情況打包為閉源商業軟體。在安卓系統中,大部分硬體驅動程序,以及谷歌專門為移動設備開發的基本函數庫Bionic,都慷慨地採用了BSD或ASL開源協議,其中包括Dalvik虛擬機等安卓運行庫(runtime)。(整個安卓操作系統各部分所遵循的版權協議見圖)

安卓操作系統各部分所遵循的版權協議

  對比代碼是解答「是否抄襲」的核心

  這裡要多說兩句,谷歌為什麼要允許別人閉源使用自己的開源代碼呢,它有啥好處?必須要說明,開源協議的選擇體現了軟體的價值觀,也體現了開發者的商業考量。如果谷歌讓整個安卓系統採用GPL協議,看上去所有開發者的進一步開發都會被開源出來,系統創新的速度可能更快;但這樣有個更大的副作用,就是很多商業公司就不願意介入安卓開發了——一介入就被「傳染」了要開放自己的源代碼了。

  為了團結其他商業公司,讓更多的手機廠商原意採用安卓、更多的軟體廠商原意為安卓開發豐富多彩的應用APP,谷歌選擇了在Linux核心之外,另行獨立開發出安卓的運行環境與函數庫,並將這部分以更為自由的BSD和ASL協議發布。這樣,開發者基於安卓開發的應用,願意貢獻給社區,就開源;希望保守自己的商業秘密,就閉源。這個策略目前來看相當成功,安卓手機、應用APP這一硬一軟兩個方面,在這幾年突飛猛進地發展,選擇了合適的開源協議功不可沒(關於谷歌選擇開源協議的分析,阮一峰翻譯了一篇文章,可以用來作為背景學習)。

  通過安卓的體系設計,我們大概對幾種不同的開源協議有了初步認識。現在就來分析阿里雲OS。阿里雲OS的體系結構如圖所示。可以看到,阿里雲OS同樣基於Linux核心。這就涉及第一個版權問題:這部分代碼按照GPL規定已經被「傳染」,必須開源。目前為止,在公開報道中,我們還沒有找到阿里雲OS「部分開源」的消息。

阿里雲OS的體系結構

  在這部分代碼開源之後,業內人就可以對阿里雲和安卓做一個更透徹的比較,看看到底是前者直接使用了後者的代碼,還是真的如阿里自己所說,是獨立在Linux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新操作系統。因為谷歌安卓中的Linux核心,與一般的Linux核心還有不同。為了適應移動設備內存小、CPU頻率低、對耗電量高度敏感的特點,谷歌將這部分Linux核心做了修改,並依據GPL將修改開源。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到,谷歌對Linux核心做了至少兩處重大改動:進程間通訊(IPC)模塊Binder,和至關重要的電量管理模塊。阿里雲OS既然也是移動操作系統,必然需要對本來為桌面系統開發的Linux做出相似的處理。這個處理方式,是沿用了谷歌的方式,還是真正的自主開發呢?代碼公布後,自然見分曉。

  雙方爭議的另一個核心,是阿里雲OS如何實現了對安卓應用的兼容。安卓系統的開發語言是java,為了精簡java程序使之適用於移動設備,谷歌使用了Dalvik虛擬機。注意Dalvik不是java虛擬機,它是將java程序重新打包為一種更為精簡的形式運行。阿里雲在第二份聲明中說自己用了「不同於Dalvik的java虛擬機」,那不但二者的代碼不同,連工作原理也會有不同了。

  包括Dalvik在內的安卓運行庫,採用的是ASL和BSD協議,也就意味著阿里雲就算直接用了這部分代碼,也可以選擇不公開源代碼。但這不等於用了白用:ASL和BSD都規定,使用了遵循該協議的開源代碼,必須以顯要方式標明原開發者的版權歸屬;這種標明方式,通常形式有源代碼中保留原作者的權利聲明和其他原作者規定的說明。阿里雲既然已經披露了自己使用安卓代碼的情況,這部分代碼中是否保留了谷歌的版權聲明,只需要查看相應程序的說明文件即可。

  總算把開源協議這部分介紹得差不多了。花費這麼多筆墨的目的在於說明,這次谷歌與阿里雲之爭,不應該像以前業界的一些爭論演變為口水戰,而應該像另外一些爭論一樣,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操作系統、開源協議等相關知識,消除許多誤區(這兩類爭論我就不具體點名舉例了),避免被人當技術小白糊弄。要達到這個目的很簡單,阿里雲OS公開指定部分的源代碼,供業內行家與谷歌代碼進行比對即可。這不是強人所難,因為既然依照GPL、ASL、BSD等規範享用了一大批免費開源源代碼,那也應該遵循人家規定的義務。

  當然,在中國這個用盜版軟體都異常有理的國家,各類開源協議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程序源代碼都是純文本文件,你不遵循協議,它也不會鬧脾氣不運行,或者在屏幕上打出一行字來罵你。但無論是阿里,還是另外號稱要做自主操作系統的華為、百度、聯想,都是國際級大公司,應該不會耍這種初級流氓。

  安卓用戶與開發者成為贏家

  也有一些有技術背景的朋友可能會奇怪,谷歌的安卓系統已經提供了相當寬鬆的條件,核心全部開源消除了安全隱患,龐大的社區和資金支持保證了系統快速進化,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這些公司還要一股勁地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呢?把精力用在做好跟公司業務有關的平台、APP上不是更好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也沒有確定的答案。有些微博網友說是因為如果打出自主操作系統的牌子,阿里雲OS就可以獲得國家「核高基」( 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資金資助。我查了一下,阿里雲在某些展會上的確出現在核高基成果展區,也有微博上的實名用戶說,阿里雲獲得了863計劃的8000萬元資金,他當時是評委。但這些資金項目與阿里雲捨棄安卓走自主之路之間還暫時找不到官方表述和公開表達,所以建議網友們在找到新的證據之前,不要過於肯定地認定這一點。

  最後,來說一下這次爭議對用戶的影響。可以肯定,這對安卓開發者和用戶來說,是個大利好消息,因為谷歌表現出了解決安卓分裂現狀的行動與關注度,而分裂問題一直是安卓系統最大的憂患。資深移動互聯網專家郝培強(@tinyfool)兩年前就在新京報上發表過文章,安卓系統的標準化程度與iOS存在巨大差距,廠商各自推出的不同解析度、不同操作方式的手機讓開發者和用戶都深受其苦,各類安卓版本之間的兼容、繼承也問題多多。谷歌應對這一問題的方式是組建開放手機聯盟,並在安卓4.0後逐步在系統層面進行統一、限制明顯的分裂行為。

  宏碁是開放手機聯盟成員,有權優先獲得最新的安卓系統代碼和介面服務,如果它再去支持一款從底層到應用都與安卓兼容的阿里雲OS,從谷歌的角度來看,擔憂泄密、分裂也的確有其道理。

  在市場層面上,阿里雲不到五百萬台的出貨量遠遠說不上威脅谷歌,更不至於像王堅說的那樣「讓谷歌害怕」。但安卓之父兩天內兩次發表聲明來回應這一問題,至少讓開發者、廠商和用戶看到了谷歌對於防止分裂、反對盜版的重視程度。從這個角度說,這次獲利最大的,將是廣大安卓用戶、開發者和正統OS廠商。

  作者@陽淼 為《商業價值》移動閱讀主編

  (陽淼)


非原創。這個答案來自cnbeta。郭建龍寫的文章: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06241.htm

只是覺得寫的很清楚,發來知乎。

首先,澄清一個問題。當阿里雲事件爆發後,同情阿里巴巴的人們開始譴責Google的霸權,並預言未來Google會揮舞大棒打擊一大批企業。但是,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那些人只不過是在混淆視聽,為了塑造一個反壟斷高手的形象。

由於Android是開源軟體,實際上,Google對於產業鏈的控制力是非常弱的,利用司法起訴不遵守開源規則的人,雖貌似可行,但一是舉證困難,二是訴訟成本高、收益小,Google更多是利用訴訟作為防禦中的反制手段,不會主動進攻。

Google唯一的控制方式是利用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Alliance,OHA),OHA是一個產業鏈內各種廠商參加的聯盟,使得廠商可以進行專利交叉授權、技術交換等等。這個聯盟除了對成員有約束力之外,還可以利用成員向成員的合作夥伴施壓。

比如,這次,阿里雲使用的軟體是開源的,它認為Google舉證抄襲也困難,不會傻到進行舉證和訴訟,因此自己已經躲在了安全距離內。它沒想到Google依靠給聯盟成員的宏碁施壓,間接地阻止了阿里雲的胡鬧。

不 過,這幾乎是Google唯一能做的方法了,而且這個方法在大部分時間是用不上的。比如,亞馬遜的Kindle Fire使用Android的方式,Google也不喜歡,但亞馬遜不是聯盟成員,而且亞馬遜與聯盟成員的合作也沒有這麼緊密,Google即便想施壓也 找不到辦法。

國內的小米也比較安全,就算它不守規矩,Google也很難制裁,因為它不需要和宏碁這樣的廠商有緊密合作(當然,小米很守規矩,我只是做假設)。中移動也修改了Android底層,但它是聯盟成員,與Google博弈能力強,合作深入,所以也不會有問題。

總結起來:1,你只要不太過分,用代碼別不承認,也不要把自己塑造成反Android的英雄,更不要把好系統改成不兼容的爛系統(不要過多修改底層,或者修改底層一定要有足夠的技術實力),你就是安全的。按照這個標準,絕大多數廠商都是合規矩的,Google不會發飆。

2,哪怕你過分了,但你對生產製造的控制力足夠強,沒有過分依賴OHA成員(甚至可以說,只要不過分依賴於一兩家OHA的手機製造商),Google也沒有辦法。

目前來看,全部符合條件的只有阿里雲,就讓它倒霉吧。

一把好牌,滿盤皆輸。這就是我看完阿里雲鬧劇之後的感慨。

當阿里雲還在熱衷於與Google打嘴仗的時候,我們應該回頭看一看,阿里巴巴為什麼放著滿把的好牌不打,反而要在一個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內插一腳?

當別的互聯網公司都已經在移動互聯網上擁有了拳頭產品的時候,阿里巴巴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卻似乎找不到方向,變得越來越令人摸不到頭腦,在一個偏僻冷門、註定不會有收穫的地方把精力都浪費掉,他們到底想做什麼?

現在陷入了和Google的嘴仗,貌似很英勇,但實際上卻繼續進行著不必要的消耗,這場爭鬥還可能將管理層逼上了絕路:為了面子更不能退出了,必須在這個註定失敗的地方硬撐下去。

可以說,阿里雲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一連串失控的集合,從而產生了這樣一個怪胎。下面,我們就看看它到底出現了多少的失誤,才鑄就了今天的尷尬和無聊。

失控的決策:操作系統

阿里雲最大的失誤是選擇了操作系統這個方向。

阿里巴巴整個集團的優勢在於貿易和網路金融,當手機逐漸取代了固定互聯網的時候,一個公司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以前的優勢延伸到移動互聯網上來。這裡,最現成的辦法就是開發手機上的APP,這一點阿里巴巴已經做了開發,但並不出彩。

另一種方式就是手機預裝,利用預裝盡量擴大用戶基數,只要安裝了,肯定有人用,從低端往高端延伸,等用戶養成了習慣,自然而然就佔領了。阿里巴巴的產品有巨大的客戶群,手機廠商求之不得與其合作,只要把產品開發好,預裝不是問題。

這兩種方法,都比操作系統帶來客戶的速度要快得多,也容易得多。

另外,即便要涉及手機操作系統,也要配合自己的主業進行,既然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就是交易平台,這在應用層就足夠完成,做一個與米UI類似的ROM就足夠了。

最 不理智的選擇才是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一種沉澱成本很高,一旦率先進入後,邊際成本又非常低的產品,對於後來者極為不利。在國內,財大氣粗的中移動試過一 次(OMS),但以失敗告終,其餘沒有人再敢試。在國外,微軟最新的手機OS據說非常好用,強於Android和iOs,但由於錯過了時機,仍然不被看 好。

也許阿里巴巴習慣了大開大合和豪言壯語,對跟隨Android做開發不感冒,總想做更偉大的事情,利用一攬子方案來解決問題。

另 外,還有一個原因:中國的技術人員有操作系統情節。這一點,我認為阿里雲負責人王堅難辭其咎。作為技術人員,不懂市場,低估了開發難度,以至於在操作系統 開發時屢屢出現變數。本來,他的角色是應該盡量在技術上對沖馬氏宏大、讓方案變得更加可行的。但實際上,他扮演了一個相反的角色,迎合了馬氏宏大,技術人 員的操作系統情結甚至讓他完全無視了市場的存在。

而更重要的是,當王堅痴迷於操作系統時,阿里巴巴實際上是在喪失其他的機會。小米利用這個 時機已經成長為著名的品牌,新浪、騰訊等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只有阿里巴巴的移動互聯網仍然像一盤散沙,不知道到底想幹什麼。他們的精力都用在了一 個註定無法成功的地方,一下子調不過來了,可以說進入了泥潭。

我們不妨向下看。

失控的研發:偷梁換柱

在王堅的主持下,阿里雲收購猛獁科技,開始了探索。據王堅回憶,「雲OS的第一版本和Android沒有任何關係,e28(摩托羅拉Ming手機的design house)為我們做了第一款原型機。」

然而,獨立操作系統接下去卻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與手機廠商談合作的時候,廠商們從用戶和市場的角度出發,都認定這樣的手機不會有市場,必須與Android手機進行兼容才有可能取得部分成功。

如果王堅足夠敏銳,此刻立即回頭,或者縮小願景,做一個基於Android的ROM,要不就與廠商合作進行應用預置,都不失為明智之舉。但阿里雲被操作系統思維困住跳不出來了,它走出了第二步:提出不僅要開發獨立操作系統,還要兼容Android。

但這一步幾乎是無法做到的,從技術上太難了。在異質操作系統上開發一個完全兼容Android的環境,其成本甚至比直接從頭開發一個Android還要麻煩。於是,選擇只剩下了一種:全面轉向Android。

在這個問題上,阿里雲技術團隊一定經歷過極大的困擾:如果轉到Android,那麼還叫獨立產品嗎?

為此,阿里雲開始了掩耳盜鈴的方法:在名義上,仍然堅稱這是獨立的操作系統,只是為兼容Android做了一些補丁;而實際上已經進行了偷梁換柱,改用了Android的內核,在Android系統上進行了一些改頭換面。

阿里雲抄襲自Android,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即便以現在國際大公司的實力,也很難開發一個與Android完全兼容而又獨立的系統。沒有經驗的阿里雲想要獨立開發一個可以商用的獨立系統,再兼容Android,從難度上根本不可能。

其次,一位曾經的員工(討論此事的原微博已刪除)曾在微博上透露,阿里雲第一版原型系統的確是獨立開發的,但之後卻轉向了Android。

第 三,已經有人對比了阿里雲和Android系統文件,得出結論,Android的7個模塊中,阿里雲直接使用了其中最核心的5個,再造了虛擬機、上層應 用,並加了一個雲服務。他的分析基本上是合理的,不會有太大出入。阿里雲做的最新解釋間接地證實了這一點,在解釋中阿里雲誇大了虛擬機和雲服務的地位,故 意不談其他的核心部件,以造成假象突出它的研發。

但王堅一直聲稱阿里雲是獨立的,原因就在於他的不尷不尬的地位:一方面,沒有技術實力也沒有市場做一個完全獨立的操作系統;另一方面,為了面子他還必須說這個系統不是Android,而是獨立的。

失控的溝通:陷入泥沼

種 種跡象表明,雖然在技術上大量使用了Android的核心,已經成了Android不成熟的變種,但阿里巴巴的高層由於不懂技術,可能並不知情,因此他們 仍然認為阿里雲是一個獨立的操作系統,甚至比Android牛逼。這是一種公司管理中溝通上的失控。這個失控是造成一系列宣傳問題的原因。

於是,從最初的宣傳開始,阿里巴巴就將自己的雲系統說成是完全獨立的,與Android競爭的操作系統。這給業界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一方面,誰都知道它來自於Android,但又聲稱自己和Android毫無關係,並要做Android的對手。

這種宣傳甚至出現在了《華爾街日報》上,在這篇報道中,記者採訪了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並將阿里雲作為一款獨立研發的操作系統,並將它與Android對立起來。

這種誇大其詞的宣傳在國內屢見不鮮,但如果宣傳過度,會引起新的麻煩:Google的干預部分來自於阿里雲的高調。

於 是,到現在為止,我們就看到了一種極其尷尬的局面:1,被人當眾揭穿了獨立系統的神話,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絕不承認。2,更嚴重的是,在這樣不停折騰的工 夫,阿里巴巴的時間正在一分一秒流逝。3,市場決定它做的操作系統註定不會有進展,但它必須把最寶貴的人力財力浪費在這裡。

這樣,真正需要 的產品就被耽誤了。比如,現在最需要的是把阿里產品的客戶端儘快鋪到用戶的每一台手機上,但阿里雲操作系統由於移植性差,根本不能提供任何幫助。但阿里雲 似乎並不著急,在採訪中表示要慢慢來,不急於搞能大規模鋪開的安裝版,也不急於佔領更多的手機......但這叫什麼話?

阿里巴巴集團的整個移動互聯網戰略就在這兒耗著,等待著一個永遠不會成熟的操作系統。

失控的領導:管理缺位

阿里雲戰略出現了如此多的失控,並最終造成了重大失誤,但那些負責的人是否會受懲罰呢?

到現在我們沒有看到。實際上,作為負責人的王堅甚至還高升CTO了。

如 果選擇一個對市場完全無知、甚至帶著藐視和抵觸情緒的人當CTO,他不僅無法配合其他部門的工作,還會由於對細節的痴迷,把最重要的事情耽誤掉。王堅更適 合的職位是做儲備性技術研發,本該給他個高級工程師的頭銜讓他獨自去做某些模塊級的Research,現在卻被放到了不適合的崗位上,的確也是一種失控。

當然,不適合的人佔據高位,在阿里巴巴的高層看來,似乎也不是什麼要命的事情,因為這個集團本來就是一個人的公司,其他人只要崇拜他,聽著口號往前沖就是了。

阿里巴巴一直作為一個魅力型領袖(克里斯瑪)領導的公司而存在。在馬基雅維里的定義中,克里斯瑪統治者指的是具有超凡魅力、極大的煽動性、對他人有催眠和支配性的人,他們依靠這種力量進行統治,而不是靠制度的約束。如果按照這個定義來看阿里巴巴公司,是完全符合的。

克里斯瑪型公司的特點是:在打江山的時候能夠激發起員工最大的行動力,當領袖選對了方向時,公司能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當選錯了方向,也會以最無畏的勇氣自殺。從目前的情況看,阿里巴巴屬於前者,但在個別的領域內,有後者的苗頭。

克里斯瑪型公司還有一個特點:制度化欠缺。領導人在發揮最大魅力的同時,往往忽視制度建設,甚至懼怕制度建設,因為制度除了約束他人,也會約束自己。所以,最後公司在成長期過後,往往又會顯示出瘋狂和不守常規的一面,甚至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鬧劇。

制度欠缺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即便有不適合的人,也難有考核機制將其換下,從而造成越來越失控的局面。


阿里雲應該是典型的欺騙國家的投資


這裡不想對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做評論,只對我所知道的事情做合理的推測。

首先,我們看看阿里巴巴是個什麼風格的公司。大家看看他目前做的東西,包括淘寶,支付寶,還有即將推出的阿里雲,其實它只想做一件事情,就是當好生意人和消費者之間的中介,這在它的"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公司使命中已經很明白的說了。

其次,我們看看它現在是怎麼賺錢的,在阿里巴巴中,他靠在供應商和購買者之間牽線搭橋賺錢,淘寶除了現在的所謂TMALL技術費用這種小錢之外,主要是靠支付寶中的若干天的轉賬期賺錢。

最後,我們分析一下它將來會怎麼賺錢。從上面的已有的事實可以發現,阿里巴巴不是賺直接的錢,賺的其實都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中,由於信任缺失、由於法規不完善、由於買賣雙方溝通方式的缺乏所帶來的略帶灰色的錢,所以我相信,阿里巴巴(尤其是淘寶、支付寶)他們現在最擔心的是一旦上述他們生存的環境不存在了(因為中國經營環境的改善,或者被收編國有,或者被強制拆分),他們該怎麼生存,所以他們才一門心思想做平台,平台做成了,想拆也沒那麼容易了。

這裡不談我所知道的內部的商業細節,只從阿里雲的目標來說,阿里雲是阿里巴巴的目標么?我想不是,阿里雲是一個手段,是阿里巴巴想做平台,通過分析買家、賣家的行為進行大數據挖掘,作出商業預測必須的手段。它志不在此,但是又不得不做。你看前一段時間年初的時候,淘寶給出的各個商品按照區域劃分給出的買家喜好的分析,其實就已經說明了淘寶的長期目標:給賣家提供市場預測分析。假想一下,如果淘寶有一份明年哪些商品好賣,能賣到多少,哪些商品將滯銷,不同地區的買家愛的購物喜好,這樣的報告2w塊一份,你覺得淘寶賣家會買么?而且這種報告不僅對淘寶上的賣家,對整個中國的商業來說,都是無可比擬的一個權威性報告。

而這個預測分析數據怎麼來?通過阿里雲。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產婦上了產床了。。突然當爹的不認是自己孩子了。。然後這當娘的生也不是憋回去也不是。。

看起來給孩子找個後爹比較靠譜。。這個時候,華為出現了....


據某網站暴露,事關核高基,所以不能說,反正我是完全看不明白

http://www.leiphone.com/alicloud-os.html

大家可以自行辨別


推薦閱讀:

一個信息安全潔癖者眼中的安卓刷機
Swift是Android的未來么?
Vivo X5Pro的眼球識別技術是通過檢測眼球哪些特徵來識別的?與虹膜識別技術相同嗎?
O-mg ——Android O二周體驗報告

TAG:阿里巴巴集團 | 谷歌Google | Acer | An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