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禪八定與沙門四果有何關聯?

看到幾種不同的解答,這個提法本身有沒有問題?禪定的程度是否對應著果位?請教各位老師。


預備知識:欲界對應欲貪,色界對應色貪,無色界對應無色貪;初禪到四禪對應色界,無色定對應無色界;任何貪愛都導致苦;佛陀教法目的是為了滅苦

以下觀點的論據來源於巴利經藏。

根據經藏記載,沙門四果的劃分依據是十縛結的斷除程度:身見、疑見、戒禁取見,欲貪、嗔,色貪、無色貪、掉舉、慢和無明;

初果具備現觀緣起和四聖諦的能力,建立正見,在見解上完全了知五蘊非我;但貪嗔痴未斷,無明未斷,只能存在在欲界,無禪定,無神通;根據法鏡法門,初果如果願意的話可以自己記說自己永遠不墮三惡道;初果最多人天七返內成就阿羅漢;

二果在初果的基礎上薄欲貪,同時薄嗔;但本質上貪嗔痴依然未斷,只能存在在欲界,無禪定,無神通;二果只需要一次人天往返即可成就阿羅漢;

三果在初果的基礎上徹底斷除了欲貪,同時斷除嗔;由於擁有正見,遍知欲界貪之過患,所以當欲界身死後永遠沒有再次投生欲界的機緣,欲貪永斷,不受欲界有;三果必須/必然有色界定,或許有無色定,或許有神通,可以成就滅盡定;三果是在家人能達到的頂級水準;三果死後化生在色界天,在色界天成就阿羅漢;

阿羅漢果在三果的基礎上,捨棄法貪法喜,徹底斷除色貪、無色貪;阿羅漢有色界定,可以有無色定,可以有神通;阿羅漢舍壽或色身自然死亡後,五蘊永滅不再升起,成就漏盡通。


根據經藏記載,佛陀教法有四種正定,成就正定的標準如下:

以正見、正念為前提,離欲離嗔生喜樂,進入有尋有伺的初禪;

以正見、正念為前提,離欲離嗔生喜樂,進入無尋無伺的二禪;

以正見、正念為前提,在二禪的基礎上,進入舍喜有樂的三禪;

以正見、正念為前提,在三禪的基礎上,進入無喜無樂的四禪;

除此之外,經藏中還記載了無色定的修證,即通過修行慈、悲無量心進入四種無色定(某些婆羅門是梵天的崇拜者,曾諮詢過佛陀如何與梵天共住);

最後還有佛陀教法獨有的滅盡定。


修證沙門四果的核心方法是止觀,即通過當下觀察或憶念來洞察念處集起、消散、樂味、過患、厭離的性質,不斷的對緣起和無常進行確認;當對念處緣起和無常的特性被認知到一定程度時,會升起特定的智慧。止觀可以在欲界、色界定和無色定中進行。邏輯上,沙門四果是按照順序來的,即先有正見,然後依據正見行八正道,在欲界、色界發起正念,依次斷除欲貪、色貪和無色貪;然而事實上如果修行者在獲得正見前已經暫時的通過禪定斷除欲貪、色貪,或者壓根就不是欲界有情,那麼在他獲得正見後就直接獲得相應的果位。

一般來說,無正見修行者入禪定,只能暫時性從欲貪或色貪中解脫,這是一種善業報,業報盡了依然要墮到欲界。而在正見的基礎上,對念處發起洞察(正念),徹底的遍知念處的過患,導致對念處厭離,貪愛不生。所以這種正定是永久性的,不會退轉的(也有可能會自然發起的。所以當下進入禪定的方式是通過把走神的念強行拉到專註所緣上,而基於正見正念理論上不需要拉過來,因為一走神就當下發起正念,尋找念處並觀察其五種特性,最終舍離,因此正定不存在走神,不需要壓抑,即止觀一體。所以外道定和正定進入心一境性的方式不同,一個是屏蔽欲貪,一個是分析欲貪後捨棄,但進入後結果和體驗是一致的)。

如果把欲界看作是一杯毒酒(五欲),喝了以後味道巨佳,體驗巨爽(樂味),但是爽過以後就痛苦得無可復加,最終暈倒然後失憶(過患),那麼無正見修行者只是由於某些原因(善緣)暫時沒喝這酒,因此清醒了一段時間(色界定)。但本質上這個人是並不知道這個酒的成分和後果的(無明),所以由於這酒的味道和體驗,如果遇到壞蛋的勾引(惡緣),在特定的時候他依然會開始喝了爽、爽了苦、苦了忘的輪迴。

而初果和二果雖然知道這酒有劇毒,也知道中毒的原理以及這酒根本不應該喝,但是由於還沒有透徹的看到其危害,所以這酒的味道和體驗依然會勾引他,讓他升起喝酒的想法,並且不喝會感到十分不爽,這種不爽會驅動他喝。但是每喝一次,他都會體驗到清醒照比喝了爽、爽了苦的好處,所以初果戒酒是必然的,也是不退轉的。


謝邀。四禪八定是外道和佛陀正法共有的定境。並非佛陀正法獨有的。即便是外道也能於修習得這些定境。而定境常住,他日往生便會依照定境而輪迴色界天或無色界天。

既然四禪八定是與外道共有的,那麼佛陀正法與外道的區別在哪裡呢?沙門四果就是證果,這裡就是與外道的區別。佛陀正法在於證第四果阿羅漢,究竟苦邊,從輪迴中解脫,不再存在。但是在還沒證得阿羅漢,若在三果阿那含死去,還得往生天界一次,才能證阿羅漢。而證初果者死去,輪迴不會墮惡趣,只會在人、天界輪迴最多七次(亦有機會在下一次)就會證阿羅漢。

問題來了,外道也可以以四禪八定往生上界色界天或無色界天,佛陀教法在證果無論有沒有修習了四禪八定同樣也可以往生天界,最低為人,為何佛陀正法會在有限的輪迴次數就會脫離輪迴不再存在,而外道卻還不得解脫呢?

這一點就是正法與外道的分別。佛陀正法下證果者,已與解脫知識有了羈絆,在還沒證阿羅漢前死去,往生他世一定又會有莫大機緣再次接觸到解脫道的。如此在有限的輪迴次數,或在當世,一定會證苦無邊,解脫,阿羅漢。

佛陀的解脫道含有豐富的解脫證悟。在斷身見等,其實與定境相應或相似的。只是外道修習時沒有正法揭示得那麼清楚,或者如實。

以自身經驗,自證五蘊無常,行八正道至正念然後不再有集滅念起念沒就是正定。這個定不是四禪八定,卻是對解脫一切為重要基礎。所以才行八正道能生慧,以明斷無明,諸漏盡,是為無四禪八定的阿羅漢,名為慧解脫阿羅漢。

-----

一般這些問題邀請,我是不會作答的。本來不選擇作答,因為不是在證悟時遇到的問題(在你經驗下)。而只是問問而已(只是想知),就算如何傳達給你明白,還未在你的體驗都是於修行無益的。


我自以為:四禪八定,也是佛陀當初通過自己的禪定經驗和證道過程所總結、定位、概念出來的,也就是說與外道共法,好像也總覺得不太妥帖。

最後,佛陀不是還強調「正定」嘛,正定就好了,通過舍離惡不善法,去除五蓋,隨觀無常、苦空、非我,其實實際的修行過程中,那還分什麼定、什麼觀呢……


謝邀 @無拘離

沒有必然聯繫

沒錯,散亂心不能證果。問題是四禪八定其實已經算蠻高端的禪定了。在初禪之前還有未到地定、近行定、剎那定……佛說的定覺支不一定是指四禪八定,而是只要心不散亂就OK了(大概)

為什麼這麼肯定呢?

因為:

「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雜阿含經》)
 

 再比如:

  「當聖弟子生起遠離塵垢之法眼時,諸比丘!與見俱生之己身見、疑、戒禁取之三結即斷。又,從貪、嗔之二法脫出。彼離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具足,離所生喜樂之初靜慮而住。諸比丘!此時聖弟子或有死事,彼無可能有被此結所系而再來此世之聖弟子。」 (《增支部》)

「若汝修習此定極善修者。汝於二果必得其一。或於現世得究竟智。或復有餘得阿那含。」(《中阿含經》)

  「為舍斷五下分結(成阿那含果)有何等道,何等道跡耶?阿難!在此,比丘由離依,由舍諸不善法,由止息一切身之粗惡,而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而住之。」(《中部》)

佛說得很清楚,初果斷的是身見、姨(?)、戒禁取三結。沒有斷貪嗔。三果才斷貪嗔,佛在這裡對比丘們說「如果你們證初果了有條捷徑可以馬上三果,就是修禪定,只要得了初禪你們就一定三果啦ヽ(??ω?? )ゝ」

由此可知,初果必定沒有得初禪,如果初禪立刻三果。

這裡有些人會糾結初禪不能【斷】貪嗔,問題是佛這裡前提很清楚,先初果再初禪。單純的初禪沒有辦法【斷】貪嗔,但是初果+初禪難道還不闊以?(指摘)

由此可知,初果二果聖者必定未得禪定,至少未得初禪。

同時據我所知,經藏中記載得禪定的人、天證果的話最少也是三果。

「瞿迦梨即問之言。汝為是誰。答曰。我是梵天主(註:或譯為梵天王)。瞿迦梨言。佛記汝得阿那含耶。梵天主答言。實爾。」(《雜阿含經》)

 再比如:

  「(佛)說聖諦之理竟時,一萬梵天之心,離執著而由漏解脫。」(《小部》)

由此觀之,慧解脫阿羅漢應該是無禪定也無神通。


前者是方法,後者是結果。

無禪定者無智慧,無智慧者無禪那。


推薦閱讀:

為什麼修禪定後常常遺精?
座下禪是不是中國古人的處變不驚這個成語很接近了,是不是因為明確了輪迴是夢幻的屬性?
如何理解道濟和尚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在夢裡有了禪定的體驗,醒來感覺有了進步。是正常還是出了差錯?

TAG:上座部佛教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