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各類眾生之殊勝密法(19)大圓滿與禪宗?
藏傳佛教寧瑪巴大圓滿教法,是當今娑婆世界所有佛教部派中,最究竟圓滿的教法。其見地、修證形式、修證次第與成就,同樣也是最圓滿究竟的。有各種法對機各類眾生。
而漢傳佛教中的禪宗,雖然見地高度與大圓滿是相同的,但修證對機只能接引利根者;而且形式單一。修證高度沒有明確成佛者。罕有達到八地菩薩證量者。
下面略辨寧瑪巴大圓滿與禪宗的異同:
一、大圓滿與禪宗相同點。
1、依止具格善知識相同。
黃檗禪師曰:「志公雲。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葯。」
達摩祖師曰:「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原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
達摩祖師又曰:「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了。」
漢傳佛教禪宗,雖然沒有明確的「四皈依」,但是,要想解脫,只皈依三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止「出世明師」,才能避免「枉服大乘法葯」!所以,禪宗已經具足了「四皈依」的真實內涵!
寧瑪巴大圓滿之四皈依中,首先是皈依金剛上師,是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並且視師是三寶空行護法的總集體。
密續云:「師是三寶師是本尊師是明妃護法尊,
從今受持竟菩提中非師永不皈依余,
如是中間諸有無邊慈悲鉤索願攝引,
離二怖畏悉地安排遣除中斷作伴隨。」
三昧耶戒中說:「一切三昧耶戒中,頂戴上師為最勝」!
因為,金剛上師是加持的根本!並且,因師得入佛門;因師得究竟圓滿皈依發心;因師得三乘戒律清凈;因師得出世間定慧增上;因師得解脫;因師得成佛;因師得普度眾生。
不論禪宗,還是寧瑪巴大圓滿,依止具格善知識是學修佛法的首要條件!
何謂具格善知識?即出世明師!
2、皈依發心相同。
分二:(1)皈依三寶。(2)發無上菩提心。
(1)皈依三寶。
《禪宗永嘉集》「我復稽首歸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僧前。承三寶力。志心發願。修無上菩提。契從今生。至成正覺。中間決定。勤求不退。······」
這一段話告訴我們,禪宗的皈依,不是漢傳佛教通行的「盡形壽皈依」,而是更加殊勝的「契從今生。至成正覺。中間決定。勤求不退。」
寧瑪巴大圓滿的皈依偈頌是:「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不難看出,漢地禪宗的「契從今生。至成正覺。」與寧瑪巴大圓滿的「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的內涵,是完全相同的!
(2)發無上菩提心。
六祖惠能曰:「七寶布施等恆河沙,億劫修行盡大地墨,不如無為之運、無礙之慈,弘濟四生,大庇三有。」摘自唐代王維的《能禪師碑》
《禪宗永嘉集》「我今稽首歸三寶,普為眾生發道心,羣生沉淪苦海中,願因諸佛法僧力,慈悲方便拔諸苦,不捨宏誓濟含靈,化力自在度無窮,恆沙眾生成正覺」。
六祖惠能之「無為之運、無礙之慈,弘濟四生,大庇三有。」非常明確,是具備無上菩提心的願行!
永嘉禪師所說的發願,毫無疑問是無上菩提心。
寧瑪巴大圓滿的發心偈是「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普願大覺成」。同樣是發無上菩提心。
漢地禪宗與寧瑪巴大圓滿所發的無上菩提心,皆是依普賢菩薩願行所發。
3、深信因果相同。
達摩祖師《四行論》之「報冤行」,即是識達因果之行。
百丈禪師呵斥的「野狐禪」,說的也是不昧因果!
漢地一般禪寺庫房的對聯是「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薑辣萬年。」說的也是,禪宗行者不昧因果事!
葯山惟儼禪師說的:「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其中,「深深海底行」說的也是不昧因果。
寧瑪巴大圓滿教法的前行,內容是「壽命無常、輪迴過患、業力因果」,所說的都是佛說真實因果律,而且,是藏傳佛教初學者必須天天修持的儀軌!
不論是漢地禪宗,還是藏傳佛教,不昧因果是學修佛法者必備的基礎!
4、具足福慧資糧相同。
唐詩人王維作六祖《碑銘》記載六祖惠能曰:「其有不植德本,難入頓門,妄系空華之狂,曾非慧日之咎。」說的是,福慧資糧不夠者,不可能真實進入禪宗頓門。
寧瑪巴大圓滿教法中,初學者加行中的必修課就有「曼達供養法」十萬遍,是集聚福資糧的。金剛薩埵觀修法十萬遍,是懺除業障,集聚慧資糧的。這兩種資糧具足後,才能增上定慧的修證。
禪宗與大圓滿教法,都將集聚福慧資糧列為出世間修行的必備基礎,這一點是完全相同的。
5、緣起性空正見相同。
黃檗禪師曰:「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說的是實相無相。
「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說的是「寂而常照」,光明通澈,妙用任運,寂滅為樂。
「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說的是本自具足,直下承當。
佛性本自具足,「但契本心」,「直下便是」,即是寂滅分別心,大用現前,悲心任運!
寧瑪巴大圓滿教法曰:「當下即是大圓滿」!
《一切法大圓滿菩提心普作王》說:「當下即是心,是為心證悟。不落見地修,不落見地行。不執所修果,及次第證量。無壇城生起,無圓滿次第。無咒無灌頂,亦無戒可持。法爾真實相,超越於因果,亦不假修成。」
禪宗的「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與寧瑪巴大圓滿的「當下即是大圓滿」,見地高度完全相同,皆屬於「無上瑜伽」!
6、戒定慧次第相同。
達摩祖師《破相論》曰:「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凈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
達摩祖師《血脈輪》曰:「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邊,如此之人,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見解。」
達摩祖師之「二入四行觀」。以及「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達摩祖師《破相論》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
可見,禪宗修證次第也是非常明確的。若欲見性,先當凈貪嗔痴三毒。欲凈三毒,先當執持三聚凈戒。再廣行六度,轉六賊為六波羅蜜。戒定慧次第修證清晰明確。
禪宗更加殊勝之處在於,「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即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等持。
比較典型的禪宗修行次第,還有普明禪師的《牧牛圖》。
寧瑪巴大圓滿頓珠法王曰:「你應堅決守護你的三昧耶及決不退轉的信心」。
藏傳佛教的密乘三昧耶戒,是非常非常嚴格的。又稱為「佛戒」,即成佛之戒。其嚴格程度遠遠超過菩薩戒。
亦如法尊法師曰:「由深信世出世間因果道理,而嚴持凈戒,依戒修定,由定發慧,就是三增上學。依中觀正見和三增上學所引起的身語行為,就是正語、正業、正命的十法行和六度等正行。」
禪宗的先「能轉三毒為三聚凈戒」,與大圓滿的「堅決守護你的三昧耶」皆是修行的基礎。
禪宗與大圓滿,皆倡導定慧等持,息滅外緣(境),寂滅內分別心,是入道處。所以說奢摩他毗婆舍那次第是相同的。
禪宗之參禪,實際是依本具妙觀察智的觀修,大圓滿教法也是依本具的妙觀察智的觀修,這一點是相同的。
7、應機接引類同。
禪宗的應機接引:
《馬祖道一語錄》載:「洪州水老和尚初參祖。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祖雲。禮拜著。老才禮拜。祖便與一蹋。老大悟。起來撫掌呵呵大笑雲。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無量妙義。只向一毛頭上。便識得根源去。便禮拜而退。後告眾雲。自從一吃馬師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大圓滿的應機接引:
有一天,欽哲依喜多傑用刺激的言語向他搭話,藉此教導實相。「喂!佛法的英雄,為何對我客氣地保持距離?如果有膽,來啊!你!」
當巴支靠近時,欽哲冷不防地揪住他的辮子,將他摔倒在地,並踢了他一身子灰。巴支聞到上師的氣息有酒味,便下結論認定上師是喝醉了,因此,決定不跟他計較這些粗魯的舉動。欽哲讀出了他的心念,便大聲痛罵他。
「你這個臭知識分子!」他大叫:「你怎能讓如此鄙俗的念頭,進到你那個小小的心裡?一切都是清凈圓滿的!你這條老狗!」
他揍了巴支一拳,然後又鄙惡地踹了他一腳。
剎時,一切對巴支來說,都變得像水晶一樣清楚了。
他的自心與非二元對立的佛性當下合一,同時,頭頂太陽在一片湛蘭的天空中照耀著。
巴支體驗到一種無以言喻的寧靜。他本能地坐下,就定於他暴躁的上師為他開啟究竟自性的那點上。
後來,巴支仁波切說:「謝謝欽哲無與倫比的慈悲,現在我大圓滿的名字就叫作老狗。我無任何需求,只想到處自由流浪。——巴支仁波切的開悟
為了令機緣和合的行者明心見性,不拘一格應機接引,禪宗與大圓滿,沒有什麼不同。
8、印證方式相同。
不論大圓滿,還是禪宗,真實見性須印證,即以心印心。就是已經見性的真善知識,為新見性者印證真偽,就是以自「見性之心」印證他「見性之心」。
所謂「以心印心」時的語言往來,只是外相而已,以心印心的真實境界,實非外人可知見。
禪宗達摩祖師,印證慧可,六祖惠能印證永嘉玄覺。都屬於禪宗「以心印心」的典範。
寧瑪巴大圓滿祖師吉美林巴給嘉威紐固印證開示
吉美林巴印證嘉威紐固後,又開示曰:「如是如是!證悟必須來自以下四種途徑:1. 有些具信、精進、有悲心和智慧者在灌頂過程中領受『賜予智慧』時得到證悟;2. 有些在他們圓滿了本尊儀軌的修行後領受『得到悉地』時獲得證悟;3. 有些通過對上師生起強烈的信心視師為真佛,將上師的證悟移置於自己的相續而獲得證悟;4. 有些是他們在諸如tianzangchang等聖地或鬼怪出沒處,成功地平息諸魔的考驗干擾而獲得證悟。現在你同時通過上師的加持和本尊賜悉地而證悟了法性。』
從現在起,就如怙主丹巴桑吉仁波切所說:
『當獨自隱居睡眠時,
我住於赤裸明智中。
當處於眾人之中時,
我直視諸顯之本面。』
涅槃是在本初狀態中證得,不要讓本初即明空雙運之所證明智陷於相狀造作的羅網中。」
註:丹巴桑吉仁波切,即達摩祖師西歸住藏地的名字。他在藏地創立了藏密的「息結派」。
二、大圓滿與禪宗差異。
1、具格善知識差異。
(1)當代有無具格善知識的差異。
禪宗具格善知識,應當是真實「見性」的禪師,例如:六祖惠能、馬祖道一禪師等等。當代已經沒有了!
大圓滿具格善知識,當代還有,例如,噶陀貝瑪法王,頓珠法王,等所有「寧提」傳承持有者。
(2)多寡差異。
古代禪宗的具格上師,並非很多。有人統計過,漢地一千多年來,見性者也就三百來人。而且,還不是究竟圓滿成就佛果。
當代,虛雲禪師後,已經沒有真實見性的禪師了。
藏地大圓滿的具格上師,一千多年來是數不勝數。其他成就不算,僅虹光成佛者就有十萬餘人。
當代依然有虹光成佛者。例如,1998年藏曆7月,阿曲喇嘛,就是虹光成佛。
古今藏傳佛教其他成就者,不計其數。
(3)證量差異。
禪宗自古以來,具格善知識的證量次第,多數是沒有定論的。但是,有的祖師的證量,是有據可查的。例如,十四祖龍樹尊者,幾種佛經中,佛陀對他的授記是成就初地菩薩果位。
禪宗明心見性者的印證標準,有達摩祖師囑依四卷《楞伽》印心,因為此經中有很多次第印證的真實標準,如八地菩薩的意生身等等。但是「二祖亦嘗謂:此法 (楞伽) 四世之後,變為名相」。果真,至四祖就有了變化,五祖、六祖後,皆以《金剛經》印心,弊端始生。
馬祖道一依然親承楞伽印心,達到了禪宗唯一的高峰期。此後就多流於名相玄談了,真實開悟者漸少漸稀。虛雲禪師後,就未見真實開悟者了!當代人連談玄說妙都說不明白了。
近現代的幾位禪師見性的境界,所見「無我,一大光明藏,森羅世界影現其中」,並非清凈法身境界。
當代,藏傳佛教中,不但有解脫成就者,有登地菩薩成就者,仍然有即身成佛者,非外人所知也。
藏傳佛教有各種成就的密法修證儀軌,和印證各種成就的標準。例如,是否破瓦法往生諸佛菩薩凈土的標準,唯在梵穴勘驗!
即身成佛者,則必須有八位已經成就者,集體印證,才能算數。
2、傳承差異。
禪宗的傳承,是釋迦牟尼佛傳於大迦葉尊者,之後師與弟子以心印心代代傳承。傳承人的證量,古今也沒有成佛的準確記載。
當代,禪宗的傳承人,沒有真實證量了,只有文書傳承。只剩名相的禪宗,已經不具有引領信眾解脫的功用了!
大圓滿教法的傳承,是佛如來與大菩薩親自代代轉世傳承教法。例如,蓮花生大士與貝瑪拉密扎傳承持有者,皆是佛如來轉世,或佛如來示現大菩薩轉世傳承教法。
3、究竟圓滿見地差異。
大圓滿在談及真如實相時,體、相、用兼俱。例如,大圓滿金剛三句:赤裸裸,光剎剎,任運無礙。即體空、相明、大用悲心任運。
禪宗在談及真如實相時,多注重「體」,亦涉及「用」,極少涉及「相」,即使涉及也略顯隱晦。
4、集聚福慧資糧差異。
禪宗集聚福慧資糧分二:(1)利根人,已經於過去生中集聚了深厚的福慧資糧,所以,今生機緣和合時,一聞便悟。如六祖惠能。(2)鈍根人,依出世明師教誡,或依達摩祖師「二入四行」實修,
依教奉行,或作務參禪,或尋訪參師,待業障消除,福慧資糧具足,機緣成熟,再由師不拘一格,接引開悟,狂心頓歇。
寧瑪巴大圓滿教法,不論根器利鈍,皆從加行修起。廣集福慧資糧的「曼達觀修法」十萬遍,是必修課。福慧資糧是否具足,由上師勘驗。若十萬遍不夠,就再加十萬二十萬,或更多,直到具足為止。
禪宗沒有具體的集聚福慧資糧的修法,都是隨緣,或依師教誡修行。雖然,達摩祖師在《二入四行論》中有相應的理論,但是,沒有具體修法儀軌,這也可能是只履西歸的遺憾了。
寧瑪巴大圓滿的曼達修法,是有抓手,有針對性的修法。不但能迅速集聚福慧資糧,其中更有入法身空性的觀修。
5、修行方法差異。
禪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參禪,即「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主要是接引上上根性者。首先唯論見地,即見與佛齊。其次,才是達摩祖師所說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方可入道」。就是息滅內外妄執的分別心。待機緣成熟,真心顯現的一剎那,具格禪師點明,剎那證知,利根保任,鈍根次第牧牛。
達摩祖師所說的「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其中的正觀,就是依本具的妙觀察智參禪。
大圓滿教法的修行方法包羅萬象。加行與正行,皆是緣有相觀修入無相法身。利根能即生成佛,鈍根能即生解脫。
寧瑪巴大圓滿教法囊括所有法門,其中的無上瑜伽部,不但有類似於參禪直指本心的「徹卻」,更有觀修光明的「脫噶」,這是禪宗沒有的修法。而且,大圓滿的「徹卻」能究竟圓滿成就佛果,這依然是禪宗達不到的修證高度。
6、應機差異。
禪宗只是接引上上根性者,善根福德因緣具足者,能當生解脫生死輪迴。其他人只是種一些善因緣而已。
據達摩祖師《二入四行論》,禪宗應當有中下根人成就的修法,可惜,達摩祖師被六次下毒,顯現因緣不具,只能只履歸西。
大圓滿教法,有九乘次第,又分息、增、懷、誅四大類,還有中陰成就,遷識成就等等方法,是真實的三根普被,利鈍善惡全收。任何種類的眾生,只要緣具者,皆能即身解脫,或登地,或成佛。
7、證量差異。
禪宗祖師的證量,只有以心印心成就解脫的,沒有記載被印證成佛的。十四祖龍樹是佛陀授記證初地菩薩位。東土二祖慧可,傳法位於三祖僧璨後,仍然混跡世間調自心,顯然沒有成佛。
現代虛雲禪師雖然有證量,但依據他自述境界,說明他的證量不是很高。還有他與白普仁喇嘛鬥法的落敗,更能說明這個問題。落敗之後,他原先對藏密的微詞才收斂。
寧瑪巴大圓滿行者的證量,不但有往生諸佛菩薩凈土解脫的;還有成就本尊法解脫的;更有虹光身成就佛果的。
寧瑪巴大圓滿教法,對證悟者的印證,是有嚴格規矩的。沒有真實出世間證量的上師,是沒有資格為別人印證證量的。
8、解脫數量差異。
禪宗行者,據有人統計,一千多年來見性解脫者,也就三百來人,具體解脫次第證量,多無次第定論。
寧瑪巴大圓滿行者,往生凈土解脫者無數,成就登地菩薩者無數,以本尊法成佛者無數,僅寧瑪巴虹光身成佛者就達十萬餘人!
結論:
漢地禪宗,雖然見地究竟,但是,修法單一,證量未達究竟,古來依此法解脫者並不多。特別,當代禪宗已經沒有「出世明師」,所以,相當於參禪一法已經斷了傳承,不具解脫功用了。因為,志公禪師曰:「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葯。」那些執意自學者,應當警醒!
如果,就「教外別傳」含義,與《易筋經》之疏通氣脈的輔助出世功用推論,禪宗應當是密法的一枝!
藏傳佛教寧瑪巴大圓滿教法,囊括九乘次第,徧含所有解脫方法,是真實的三根普被,利鈍善惡全收的大圓滿教法。更重要的是,當代大圓滿教法中還有「出世明師」可以依止修證解脫!只要信眾對此法的信心具足,因緣具足,當生解脫,並非難事!
真正的開悟者,讓你遇到,可能嗎?密宗的具足上師,你遇到了,還能知道是具足的,你比他還具足,「慧眼識英雄」,這還了得。你借禪宗,抬高你的密宗。然後再當腰給禪宗一棒,只剩下你的密宗了。這還得了。
禪宗,是大密宗。一超直入如來地。
禪宗明師極難遇到。
公元2000之前數十年,有禪宗大德住世弘法。
推薦閱讀:
※學佛學的是不是放下對物的依賴?
※任何東西在因緣消散之後不是都不復存在了嗎,那為什麼人還有三世呢並且還有關係,這種關係的基礎是什麼呢?
※禪修後,出現這些反應是正常的嗎?
※「漫畫」東華禪——放下就是解脫
※《金剛經》生活 - 第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