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風口會是便利店嗎?為什麼?
新零售一定是目前線上體驗很差的行業,才會驅動新零售,比如服裝鞋帽行業。線上的優勢時價格,但沒有試衣過程,退貨時常事;服裝門店雖然體驗比較好,價格又過高。我們工作正在做該類服裝行業的新零售。線上銷售,門店體驗提貨退貨。線上線下,SKU打通,會員打通,服務打通。相信未來兩年,我們將會成為服裝新零售的標杆。
新零售的敵人從來就不是傳統零售,甚至不是同行,而是消費者多變的需求和行為。
便利店肯定是個東西,且和電商不衝突。
京東有能力鋪設100萬加便利店,關鍵就看他做不做而已。便利店的核心其實是物流。京東有這個下層建築,且目前中國的便利店市場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想像一下下面這幾個場景,晚上10店,某居民區,冰牆告急,樓下5分鐘就有24小時便利。半夜加班回家,小區門口有個便利店,順便買一頓微波爐食品回去。早上6店,公司一天計劃滿滿的,在便利店買了早飯午飯加晚飯。
可能在中國便利店的普及度不高,導致沒什麼感覺。但是可以說電商和便利店其實不衝突。
再說說新零售,新零售這個詞是近年才有的,但是這個概念早就有了,且都已經做了幾十年了。現在至少把這個詞再拿出來,並不是新造輪子,而是輪子在轉,給輪子打個廣告而已。
在投資領域,人們喜歡用熱錢來形容那些為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投機性資金。一般情況下,房地產、股票、貨幣、貴金屬以及農產品都是熱錢炒作的常見題材。而在一些風口產業,蜂擁而至的各路資本中,亦不乏投機性資金的「諜影重重」——比如,當前炙手可熱的「新零售」。
在「新零售」號角的鼓舞之下,越來越多的資本注入實體零售業。前兩年的風口是「O2O」,2015年前後共有500億熱錢燒在了這一領域。而現在,它們又重整旗鼓,瞄向了此前並不被看好的實體店。反映在微觀層面,那就是融資、併購案例的不斷發生。根據SexyVC保守統計,2016、2017兩年發生在零售連鎖領域的融資、併購案例共計超過100起,涉及金額超過100億。
以今年年中剛剛興起的無人零售風口為例,有近百家創業公司獲得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其中種子輪10餘家,天使輪超過20家,A輪前項目占項目總數的80%。目前無人零售領域仍處於中早期,但已然成為資本最為集中的風口,未來亦擁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SexyVC根據其平台收錄投資案例庫作為基本素材展開完成了一張新零售領域活躍投資機構榜單。在這張榜單上,可以看出哪些投資機構在新零售行業砸下重金想要打造出一個新的獨角獸企業。
NO.1 IDG資本
IDG資本於1992年開始在中國進行風險投資,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基金。IDG重點關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文化娛樂、新型消費品及服務等領域。目前國內互聯網行業佔據舉足輕重地位的騰訊、百度、小米、攜程等公司都有IDG的投資。近幾年IDG加大了新興消費品和服務領域的投資,投資了包括宋小菜、達令、拼好貨、樂刻運動等新興項目。對於IDG資本來說,新零售是IDG資本一直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裡面的模式和場景多種多樣。新零售場景實際上是重構「人,貨,場」的場景,對選品、運營、供應鏈等零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代表項目:果小美、宋小菜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IDG資本的評分為6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李豐@IDG資本
約了在上海辦公室見面,我按時到了,他遲到了一會兒。到了以後帶了三四個小夥子一起聊,感覺從李豐到他們的團隊都有一種油里流氣的感覺,溝通中藏不住的是居高臨下的傲慢,和對自己精明過人的優越感。感覺整個溝通過程中並不是以把項目聊明白為目標,倒是以刁難創業者為樂趣,甚至盲目自信對於行業的很多理解反過來給創業者上課自嗨。接觸過的所有投資人中最莫名其妙的經歷之一了,讓我對IDG這個老牌VC的形象有點崩塌。
NO.2 金沙江創投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專註於投資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市場的高新技術初創企業。金沙江創業投資目前旗下管理計3億美元的基金,並且和美國矽谷「最老牌 」的創業投資基金Mayfield Fund建立有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 並共同管理Mayfield China的業務。在中國北京和美國矽谷設有辦事處。對比金沙江創投在其他領域的投資行為來看,其在新零售領域的投資相對保守。2017年11月金沙江創投才開始對無人零售領域的布局,連續投資了三個新零售創業公司。
代表項目:掌貝,餓了么,火星盒子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金沙江創投的評分為8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朱嘯虎@金沙江創投
早期在朋友引薦下見過一次,現在估計想見見不上了,直入主題,不浪費時間,對於項目理解很快,邏輯很緊密,很有精神,但是後期應該是沒入法眼,沒有然後了,但是當時聊得時候提的一些建議和想法還是很有意義。
NO.3 真格基金
真格基金是由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王強和紅杉資本中國在2011年聯合創立的天使投資基金,專註於TMT行業,包括物聯網、移動互聯、遊戲、企業軟體、O2O、電子商務及教育培訓等領域的種子期投資。真格基金在消費領域早期投中To C電商聚美優品,押中蜜芽、小紅書和花加;To B端布局明星項目找鋼網;同時,真格基金秉持吃貨驅動產品的理念,投資多家食品、餐飲品牌,包括酸奶快時尚品牌樂純,小恆水餃等。
代表項目:美菜網,哈米科技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真格基金的評分為8.4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顧旻曼@真格基金
被真格基金投資的好處是給創業者帶來大量的曝光機會,除了徐小平之外,顧總作為項目負責人,會非常盡責的推薦下一輪的融資機會,以及其他的投後服務。
NO.4 紅杉資本
紅杉資本於1972年在美國矽谷成立。在成立之後的30多年之中,紅杉作為第一家機構投資人投資了如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Yahoo, Linkedin等眾多創新型的領導潮流的公司。在中國,紅杉資本中國團隊目前管理約20億美元的海外基金和近40億人民幣的國內基金,用於投資中國的高成長企業。紅杉中國的合伙人及投資團隊兼備國際經濟發展視野和本土創業企業經驗,至今,在科技、消費服務業、醫療健康和新能源/清潔技術等投資了眾多具有代表意義的高成長公司。在消費零售領域,紅杉中國從早期布局電子商務,完成京東、唯品會、美麗說等項目的投資;到借勢移動互聯網紅利,投資美團點評、餓了么;在線下無人零售便利店等賽道頻頻出手。
代表項目:猩便利,美團點評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紅杉中國的評分為8.7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鄭慶生@紅杉中國
帶有強烈的復旦大學校辯論隊優秀辯手的風格,語速較快,只指要點。談的過程中,他的思維非常快,哪些是他的原則問題,哪些是他可以變通的地方,自我把握非常清楚。如果是他想達成的交易,會很快提出無數種方案,快速推進快速成交。
NO.5 創新工場
創新工場由李開復博士創辦於2009年9月,作為國內一流的創業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深耕在人工智慧、消費升級、教育、文化娛樂、企業服務與升級、互聯網金融等領域,並不斷探索與創新,致力於打造集創業平台、資金支持、投後服務等的全方位生態投資服務平台。
代表項目:易訂貨,F5未來市場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創新工場的評分為6.3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孫培麟@創新工場
當時是在上海見的孫培麟,他這個人還是挺和善的,之前在知乎上也看過不少他發的東西,專業和日常的東西都有,覺得他應該是挺好溝通的那種人。實際面談的時候覺得他還是很專業的,畢竟創新工場選人的眼光不會差,面談之後總體感覺他對我們這個行業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對項目本身有輸出和建議。在面談的過程中也能提一些專業的問題,在我們討論怎麼提高發展速度的時候,他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辦法,比如說因為場地數量有限,所以提高單場盈利比較重要之類的。而且他決策速度還是可以的,當場對項目估值提出了想法,覺得估值高了,也能及時提出建議,不是那種拖泥帶水的投資人。
NO.6 險峰長青
險峰華興創業投資,由原聯創策源副總裁陳科屹創立,從事企業的早期的風險投資。險峰華興創業投資專註於中國網路科技、新媒體和無線領域的早期風險投資基金,致力於尋找和投資於中國有潛力的初創期科技企業和企業家,並幫助他們獲得成功。基金由資深早期風險投資人和華興資本聯合發起。基金在過去兩年里已完成30多項投資,包括E店寶、聚美優品、墨跡天氣等知名創業公司。
代表項目:愛大廚,時刻送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險峰長青的評分為7.6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CEO評論了吳炳見@險峰長青
聊了將近兩個小時。 很謙和、有涵養,也很專業。非常認真地聽了我們的項目,很耐心地解答了我的問題,非常負責,給予了我們非常多的肯定,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吳總給了幾點深層次的建議,確實是目前階段最需要考慮的。本來見了幾個投資人,每個人意見都不一樣,跟吳總聊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NO.7 梅花天使創投
梅花天使創投成立於2014年,由吳世春等創辦,主要投資領域有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現代服務 , 傳媒新媒體 , 文化創意 , 電子半導體 , 遊戲。梅花天使創投目前共投資項目180餘個,覆蓋各個垂直領域,湧現出大批知名案例。梅花天使創投是國內最活躍的、最懂互聯網的天使投資機構之一。成立半年即與真格基金、險峰華興等一線機構並列清科2014年中國天使投資機構10強。目前管理十二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專註於TMT領域的種子期、早期投資,單筆投資額通常在200萬到500萬人民幣之間。
代表項目:花點時間,萊杯咖啡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紀源資本GGV的評分為5.5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吳世春@梅花天使創投
聊得挺久的,可能之前見過很多項目所以對項目的商業模式一說就能理解,溝通起來很輕鬆,當場也給到了自己所擔心的幾個疑問和建議,一下就說到了點子上。
NO.8 順為資本
順為資本成立於2011年,雷軍用自己四十而不惑得出的感悟「順勢而為」給這個新機構命名。 順為資本團隊是由投資行業和互聯網行業資深人士組成,具有豐富的風險投資,資本運作和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主導投資了超過百家創業公司。
代表項目:閃送,小米科技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順為資本的評分為7.1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李雨萌@順為資本
李雨萌看一些房產相關的項目以及消費類項目,專業素養不錯,溝通效率也不錯,幹勁十足的感覺。
NO.9 阿里資本
阿里資本成立於2008年年中,隸屬於阿里巴巴集團。公司通過投資、併購和業務拓展,創造戰略和長遠財富價值,成為繁榮電子商務生態圈的一支核心力量。阿里資本專註於電子商務及相關行業的投資,積極尋找和挖掘最有潛力的創業型公司,實現少數股權投資或戰略併購。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總部在杭州,同時在北京和上海設立辦公室。
代表項目:盒馬鮮生,菜鳥網路
NO.10 紀源資本
紀源資本(GGV Capital)成立於2000年,管理著跨4個基金共計16億美元的資金,專註於擴展期投資,資金規模集中在500萬-2500萬美元之間,關注中美兩地互聯網/數字媒體、雲計算/軟體服務、中國城市化發展推動的消費領域等。
代表項目:繽果盒子,魔盒CITYBOX
投資人點評信息平台SexyVC上,紀源資本GGV的評分為7.4分。
某消費零售行業創始人評論了李宏瑋@紀源資本GGV
她是我非常敬佩的投資人,沒有直接面聊過,但是看過基本上她全部的採訪,作為這個行業的創業者,很欽佩她對於這個行業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也喜歡她投資的風格,堅定不移,不和一般機構一樣,投一輪就撤,希望我的項目未來有機會和李總合作!
從去年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之後,這個詞語就成了行業內最熱的辭彙,成為各大投資機構的重要戰場。
在投資新零售公司的數量上,IDG資本以147家的數量領跑榜單,成為最喜歡新零售概念的投資公司。金沙江創投,紅杉資本,真格基金等大型投資機構也對新零售板塊進行了較大的布局。這三家VC對新零售概念的投資數量也均在100家以上。在投資的公司中,從產品的供應鏈管理,銷售窗口到消費場景,大數據營銷決策等板塊一應俱全,可謂貫穿整個新零售概念板塊。
首先,入選本份榜單的投資機構,過去兩年都至少投資了3個新零售項目,並在該領域積極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其次,本份榜單既包含專註於消費品領域的投資機構,比如紀源資本,也囊括專註於TMT領域,甚至跨多個行業的綜合性投資機構,比如創新工場等,既有新興的早期投資基金,如險峰長青,也有老牌的國際性投資基金,比如IDG和紅杉資本;最後,這些投資機構都擁有在零售領域較為資深的投資專家,比如IDG資本的樓軍以及紀源資本GGV的童世豪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風險投資機構以外還有他們在投資新零售,像阿里巴巴、騰訊、聯想等公司也在該領域積極布局,只不過他們大多採用戰略投資方式。
從投資界大佬的選擇來看,無人便利店、自主售貨架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新零售公司。除此之外掌貝這樣專註線下店鋪的智能營銷公司也有廣闊前景。按照當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未來從本地生活到跨境海淘,從零食化妝品到智能家居,新零售將無處不在,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為無數創業者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BATJ們一邊忙著砸錢大勢布局新零售,一邊用新零售、無界零售、新消費等新概念全面助攻,各方投資人更是緊盯著這個大風口,如果市場上有一百家投資機構,那麼至少有90家都會告訴你,我們投資新零售。本榜單所列的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本文上榜的這些具有知名度和較活躍的投資機構外,在也有一些投資機構飛速成長,它們也在投資領域保持著穩定的活躍度,隨著新零售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參與其中,還有一些其他行業的投資機構動向,我們將持續關注。
可以看下熊貓快收 就是以線下快遞代收發為切入點 做零售 社區經濟等
便利店將會擁有更多現在我們想不到不敢想的功能,出售零食的功能會逐漸邊緣化
新零售的核心是什麼,是線上線下的兩個界面同時加速演進。面向用戶,面向消費者,解決體驗問題;面向企業,改進企業的管理與資源分配效率的。
比如新零售企業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名創優品,大創是它在日本對應的企業,就是日本的百元店,而在中國並沒有這種業態的百元店,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中國名創優品是在做百元店的生意,由於今天中國的經濟跟日本之前差不多,很可能陷入一種低迷和緊縮的經濟狀態。而名創優品可以以一個本新的形式衝出市場。
現在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很大的,就像日本之前的消費市場。比如在六十年代日本出現了葯妝店,美國的葯妝店是在四十年代就出現了,而中國現在才剛剛開始出現葯妝店,在這幾十年的經歷中日本的葯妝店也經歷了很多次更迭,所以葯妝品牌就像松本清才能被大家看到。這種情況說明其實是商業邏輯在慢慢發了變化,而並不是超市的產品組合邏輯,而是代表實體+藥房+生活雜貨+部分日用品的組合商業邏輯。
未來的新零售一定是品牌專業的零售商經營模式,就是SPA模式,就像優衣庫或無印良品,那麼我們以前很多的零售集合店,也會逐漸過到到SPA模式。因為底層設計是企業發展的必備元素,是核心競爭力,是可以和別人站在同起跑線的入場資格券。
所以我認為新零售發展的未來就是從產生專賣店開始,而便利店只是其中一種形式。
日本為什麼有那麼多自動販賣機?_第一財經
煩死開啟預審核的機構了。
這個回答就是為了懟樓上那個投資機構的:
千人千面的基礎是有足夠豐富的產品。現在可樂有幾個型號?醋有幾種?啤酒有幾個牌子?
就算你想給我千人千面,不同商品,可口可樂只有大中小三個型號,你怎麼辦?
我是30歲的,你給我500毫升的,我兒子6歲,你給我250毫升的,僅此而已?
還是說你只打算給我國外進口的一個野雞牌子,賣我一個高價?
是,為什麼:因為我倒數第二個創業點子(2015年)是開一家新型店,內容不表,哈哈哈。
當時對自家小區的店面進行了一輪詢價,一個200平的店面售價400萬,月租金2萬起,只好放棄了,實體經濟起步點太高啦。個人觀點:1,便利店會一直存在,因為能滿足城市快生活節奏;2、便利店會隨著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3、便利店會和網上商城進行不斷融合。
新零售這個概念是16年馬雲在雲溪大會上所提出的五新的其中一新,那我先就新零售這個概念來說說我的理解
新零售從本質上來講,並沒有跳脫出其零售行業的範疇,這個新是新在了模式上,模式上的創新,互聯網的結合,孕育出了零售的新模式。概括來講,新零售是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在零售模式更新換代的驅動下,實體行業也孕育出了新的產物,如無人便利店、盒馬鮮生等等。就我看來,便利店作為傳統零售行業的典型業態,在新零售模式的催化下,會是一個風口。如今已經有落地的案例呈現在我們面前,便是現在熱議的無人便利店。
無人便利店就是新零售模式下的產物,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結合移動支付、圖像識別、物聯網技術,提升店鋪運營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對於傳統便利店的兩大痛點,人工成本高和交易效率低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無人便利店的出現,已經吸引了各界人士和普通大眾的目光,也為便利店如何在新零售模式下完成轉變做了很好的示範。
所以我認為便利店會是一個新零售的風口
新零售的風口會不會是便利店,得先從下面幾大方面探討:
大背景
1、所謂的消費升級:這是多因素的產物,經濟總體發展,技術進步,消費人群消費習慣的變遷和更新。
2、說一下技術層面,便利店的業態特點之一——很大一部分商品是高附加值的食物,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可以開發滿足消費的產品。另一方面,人工智慧的發展讓無人便利店成為可能。
3、另一方面就是資本的力量,雖然資本對互聯網及科技的追逐出於十分狂熱的階段,但審視互聯網及科技企業最終大多數要解決線下的問題。這是回歸,回歸對線下實體的改造。
解決了何種需求
新生代消費群體崛起,80、90群體,甚至00群體,或出生在信息互聯網時代、或成長在商品時代。他們對體驗經濟,新鮮事物的接受度空前提高。便利店的產生以服務社區為原點,輻射年輕群體(在日本由於發展較早,中老年也是主要消費群體)。在高節奏的城市CBD較常見,便利本身便是賣點。
風口的存在,並且一直存在是由多方推動的因素決定的。綜上因素都是影響和推動其發展的關鍵。按照目前中國的消費趨勢,以及資本推動未來便利店會成為新零售的新趨勢。
不能說一定是便利店,但便利店還是大有可為的,尤其二三線城市。
以我所在的不發達二線省會城市為例,因受到電商衝擊和經濟低迷等的影響(普通老百姓手中沒什麼錢,口袋緊了,自然逛街也少了,多的是在網上買些便宜的,逛街少了,餐飲生意也受不少影響,尤其是市中心地帶),很多大型超市相比早些年盈利已經下降很多。
現在不說年輕人,五六十歲的大叔大嬸微信支付寶各種APP都玩得很6,也樂於到創意性更新奇的地方消費體驗。大超市雖然東西全,但便利店小而精,精而美啊,而且分布廣、布點多,又方便,可以更容易玩轉社交。
排除連鎖便利店,散落大街小巷的煙酒店、日雜店、小賣部佔比更大,如果能把這些店彙集起來一起發力,還是很有前景的。當然,前提必須是這個領頭羊有足夠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所以對於淘寶和京東等電商發力線下便利店,本人還是看好的。每個時代都會有新事物應運而生,只有順應時代才不會被淘汰,至於結果怎麼樣,相信不會太差,畢竟很多事情只有先去做才會有成的可能,好與不好,就看時間了。會,也可能不會,說會是因為便利店提供的是服務,滿足的是顧客一切對便利的需求,口渴需要水是需求,餓了吃飯是需求,網購代收是需求,累了坐下休息是需求,見客戶見朋友找地方坐下聊聊是需求,店型燈光看著舒服也是需求,而這些便利店都可以做得到,然而難的是做得精。好店靠的是經營,內部管理是基礎、需求洞察靠數據、隨機應變是能力。 而不會呢,如果只談需求的基礎滿足,大部分的現有零售店已經可以滿足了,為什麼還需要新零售呢,就是因為第一,線上零售的出現,網店不僅滿足了購物的基本需求還額外滿足了快捷,挑選,比價等額外需求,第二,需求升級,需求升級自然是和物質條件的提升,和消費者收入息息相關,而且是成正比的。所以零售業滿足升級的需求是否能夠趕得上消費者需求升級的速度是成敗的關鍵,不練好基本功跑長跑明顯是不行的
新零售是最近非常火,主要原因也在於市場在往這方面靠攏,新零售的概念指的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零售
線下的商場在發展線上的部分,原因主要有兩個,1.一般的商場和超市都受限於營業面積,如果要提供全品類商品給到顧客,就要在實體商場中拓展線上的部分。2.另一個原因簡單說是實體商場未來更加重要的是發展顧客體驗,顧客體驗是線上所難以觸及的,所以線下體驗,線上購物。
線上的商家開始發展線下,1.線上人口紅利消失殆盡,如果想進一步擴張,保持增長,勢必要觸及線下的部分。2.像小米一樣的科技公司的產品需要實體店來增加顧客的體驗。
再回來說便利店,傳統便利店未來的發展現在有兩種,一種是傳統便利店通過餓了么等渠道增加線上的訂單,另一種是在高端小區的自主購物便利店,現有的RFID完全可以支持自主結賬,便利店節省出營業員開支後又能將成本進一步降低。
一部分也是結合工作經歷,說的簡單,不算詳細,可以再討論
對於一個想要加盟LAWSON便利店來回答一個。
1,中國現在網路銷售網路的發達程度到非常成熟的狀態,這個背後最大的支持都就是到處都能見到的快遞員工,以及快遞車。這個成本是任何發達國家都不具有的優勢。這個最大的優勢能持續多久是要去思考的問題。
2,有網購經驗者多少會有,這個產品不知道是否合我身,要大了小了,退貨真的會很麻煩,而放棄網購一定要到實體店去試穿後再買的人應該也不在少數。這點局限性在更加個性化追求到來的時候會不會被擴大化?
3,現在中國實體店的形式太過單一,超一線城市,一線,二線城市,百貨商場,超市,WATASON,藥店,雜貨店,這些形式還是相對比較齊全,但是再往三,四線城市的話,店鋪形態就越來越少,但是這種店鋪形式的需求是存在的。
4,就各種店鋪形式來講的話,便利店或許是投入最少,見效最快的一種店鋪形式。
國家的政策導向是10年後要求中國每個學生都會一項體育運動,對於專業裝備這一塊現在幾乎是一個空白。價格親民而且運動用品分門別類,相對比較專業的迪卡儂會有一個很大的增長空間。這種店鋪形式未來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零售的行業特點是零,這個零是零散,所以馬雲的戰略是對的,新零售應該是一個資源的整合,將這種零散整合在一起形成合理!所以,新零售的下一個風口是什麼?應該是供應鏈的整合,會以便利店的形式體現
求一位連鎖便利出身,對新零售、B端商家運營等有經驗有想法的高層人選
並不是風口,這個行動只是對他們有用罷了,便利店的市場格局早就差不多完善了,只要不犯明顯錯誤,主要位置的格局是基本穩定的。他們很難把這塊蛋糕做的再大多少的。但沒關係,其實可以理解成他們想做便利店形式的線下體驗店,只要能穩定盈利哪怕是微小盈利足已,並作為增值業務和服務的站點。
我是便利店行業從業者,在上海我公司外資排名第一。新零售,我沒有概念,就告訴你一點,我們公司在不斷開店,不斷前進。
對於這個問題我很感興趣,一年以來,我一直認為以後零售業畢竟走向一個內部革命的過程,傳統的零售店會逐漸消亡,轉而被具有更多功能的24h便利店取代,只是令我不解的是,三四線城市的零售業,又該何去何從呢?
這個問題現在面臨了很多連鎖店以及超市要進行的改革 ,首先來說 。
傳統的O2O屬於線上體驗線下交易。現新零售模式回歸到了線下的體驗,線上的交易,尤其對於那種進出口產品。
關鍵點取決是商戶的管理關係,成功的關鍵也在於這點,這是我自己的想法!
比如一個人進一個便利店,每個產品都是一種體驗的產品,顧客通過產品體驗,進行二維碼的掃碼,或者APP交易 。。。從而線上交易完成 。。。
然後通過用戶運營模式運營用戶。。。
這個問題竟然被邀請了。
現在網購面臨的問題就是東西不能及時送達,或者不能在最短時間送達,如果以後便利店和網站合作,網上買的東西,便利店直接配送,時間肯定就縮短了
推薦閱讀:
※"旺旺"集團哪款食品最好吃?哪款賣得最好?
※量化大吃小
※2017年商品专员的出路在哪里?
※水果行業零售終端的發展方向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