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修行」算修行嗎?補充說明附加了幾個困惑,望賜教?
日常修行當然是修行。很高興你要把修行融入日常。你說得很對,禪修的最終目的,就是過好生活.
最終,生活才是最大的修行場。
定力的優劣,有明確的衡量標準。內觀的精準,有明確的衡量標準。這都是「能力」。
生活中的問題是沒有邊界的。能否運用好」能力「解決問題,就是最終的大智慧。這才是持戒的真正含義。
關於日常修行,以下這篇譯文能夠幫到你:
- 最好的禪修時間,是你可以禪修的時候
- 最好的禪修地點,是你可以禪修的地方
- 最好的禪修時長,是能讓你達到你預期效果的長度。
這聽起來似乎是廢話,但人們就是會時不時給自己設無謂的限制:
- 某些時間是「神聖」的,假如不是那個時間段的話,他們就不禪修。
- 禪修必須要有特定的場地,比如:坐墊,聲音,燈光。假如沒有相應的配套,他們就不禪修。
- 禪修必須要達到某個時長。假如沒一大段時間,他們就不禪修。
假如你每天有兩小時禪修,很棒!假如你有兩份工作,6個小孩,每天只能抽出10分鐘,那也很好!
我感恩那些每天有20個小時來禪修的時光,我也珍惜每天十分鐘的機會。感恩和勤奮,會幫助我們最大化碎片時間。
假如你每年能夠抽一個月來做密集禪修練習,那太棒啦!假如你只能抽出一個周末,那也不要錯過。
簡而言之,珍惜一切機會,最大化它們的效果。
幸運的是,禪修是個極度「便攜」的工具。你不需要任何的器材,夥伴,或者預約。不用費用,也不需要等待,更沒有繁文縟節。現實時刻在我們身邊,感受無時無刻不在升起。你不需要額外努力,只需要去感知正在發生的一切,你就是在禪修!沒錯,就這麼簡單!
當然,我認同「完美」禪修環境的優良功效;但是,我也在「不完美」的地方獲得過深刻的洞見, 比如在公司的休息區,比如在我刷牙的時候。
我也認同長時間密集練習的功效,但是利用好碎片化時間也會帶來很多提升。
我經常會在臨睡前練習一下,在不得不起床前練習一下,半夜醒來時練習下,在沙發打瞌睡前練習下,在無聊的會議間練習下。我的結論是:在普通環境下高品質地練習五分鐘,比在理想環境下散漫分心地練習一小時,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我發現定時的練習非常有幫助。通常,我會設定0.5-1.5個小時;在這個時間段內,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不會中斷我的練習。假如沒有設定時間,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我很可能會起身結束。但設定了時長,我就更能夠面對困難,我的信心和自制力增加,效果更好。
假如,你想了解禪修實用技巧,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從歷史文章找到實用技巧。
公眾號:U_Undefinable
佛法修持不離生活工作,一切處都是修行。以心行道,以心修法,以心悟法。
謝邀!
說說學佛人在皈依之後怎麼上道!
初學者開頭幾年應該多讀佛經,所謂「日常」修行,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儘可能奉行十善,並時常閱讀憶誦佛經,閱讀量至少6萬字以上,能拋開詞典和所有解說書。
這樣有一年以上基礎後,應逐步增加住阿蘭若的時間,每周至少270分鐘,甚至遠離世俗一段時期。這個階段應該奉行四念處、觀五蘊苦空無常無我、覺悟四諦十二因緣。這個階段估計一年到十年,完成後也就見道見法了!
然後就可以進入你說的階段了,所謂在「工作生活」中修行。這個階段建議多讀誦思惟大乘法義,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法證空。這個一直要修到「盡形壽」,然後就直接去凈妙佛土了!
哪裡有離開日常修行還有別的修行。並非一定要用什麼方法,什麼姿勢才算修行。佛陀教周利槃陀伽念: 掃帚 (二字)。也成就了阿羅漢。心做到了就是修行,只是外表做到了那不叫修行,那叫啥搞。經云: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基本原理如下,摘自六祖壇經: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融入日常的「修行」說白了就是清修,清修硬要說有短板的話,就是專註於明心見性,大多境界是自證自知的,不像一些專修神異之事的修行,很難拿出去炫耀,很難用出來裝逼。
修行沒有必須從哪裡入手一說,也沒有哪種修行之法敢真正自詡正道。
釋家有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因為一切法皆是幻說實用,為了讓迷人寄情其中,依法傍行之後再入真道而已。
換句話說,只要能讓人寄情的事情,無論多小一件都足以成為讓你得道的正法。
比如揮拳,比如踢腿,甚至學習,做菜,寫字等等……哪怕是你每天早上起來伸個懶腰,如果你能把全部的情感貫注在這個伸懶腰的動作里,每日堅持,久而久之便能感受到真實境界,感受到真實境界便算是實修入門,之後的修行當然是個人有個人的機緣。
像這樣見道的修法,雖然樸實無奇,卻遠比一些人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地打坐,而且一坐下來就胡思亂想好得多。
至於有人修法不能堅持,教他們一些法術增廣信力之類的我也不一一述說。
另外,一些有害於身體健康的方法,比如什麼打飛機,嗑藥之類的玩意,理論上說也不是不能藉此見悟真道,但是功法修行是需要時間的,這種損害健康的修行方法很可能讓你在進入真實境界之前就嗝屁,而且入了真道之後就會意識到這些惡行的害處,最後還得改正,外加彌補造成的各種惡果,所以正常人不會以此修行。
大體如是,且聞且笑,言不切兮見教。
看你「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比如修道,那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得道」。
比如禪修,指的是修鍊「禪定」(四禪八定)這個方法。
而題主上面圖中補充的說明,日常在工作生活學習中的修行,實際上指的是修鍊「心態」(世俗人所謂的「三觀」),修出「平常心」。
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禪修只能算是方法,不是目的),為什麼要修行(即修行動機,也就是所謂的「發心」)?
朋友,您聽說過生活禪么
題中所述是特指動中定力的獲得,此應是前方便資糧。
有一本教念住經,好好看看。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