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每一個中產家庭提供私銀業務,有市場嗎?

既然無法在線上與bat競爭,根植社區,建立社區私人銀行服務點,為中產家庭解決財富管理需求,可行性有多高?在執行過程中又該注意哪些細節?


君不見這兩年在北上廣深,大街小巷,社區內外,銀行、P2P、財富管理、融資貸款網點已經比餐廳和公共廁所還多了?數量規模也只有房產中介可以一拼了。

為「每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提供理財服務,首先這個目標客群定位就極為模糊,這是創業的大忌,當然這也是很多創業者和準備創業的人容易犯的錯誤。一個人也好,一個企業也好,能力和資源都是有限的,一個對資源沒多少驅動力的初創企業要想活下來,就必須把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在某個細分市場進行差異化競爭,才有可能從紅海中脫穎而出。

另外就是成本效益原則。「無法在線上與BAT競爭」的本質原因其實在於現在初創互聯網企業的獲客(流量)成本太高。但線下獲客成本就會更便宜了嗎?現上你要燒錢買流量,現下你租房僱傭理財師成本一點都不會少。中國的超高凈值客戶和一般的高凈值客戶差不多早已被各大銀行和財富管理公司瓜分殆盡,現在但凡手頭上有個幾百萬的都天天被一群理財師圍著兜售各種理財產品。國家喊了多少年要求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為什麼一直雷聲大雨點小?因為服務中小微邊際成本太高。同樣一個客戶經理,能管一個億的當然不想管幾百萬的。民生曾經準備3年內要開一萬家社區銀行,後來被監管叫停,除了銀行網點牌照管制的博弈以外,也說明了這件事前期高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管理風險。但如果要做社區金融服務,也只能這些宇宙級的大行來做,如果沒有對這種商業模式下高成本的承受能力和以及迅速擴張帶來規模和品牌效應,實際上是很難存活下來的。

所以做著做著你會發現自己只能在長尾的利基市場中搏殺,也就是說,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最終還是只能做成線下P2P,盯著那些只能拿出幾萬幾十萬的中年阿姨的棺材本。但現在才來玩,已經太遲啦。現在所謂的線下P2P還沒死的基本都在龐氏。而且對於金融中介來說,其實信用才是最寶貴的財產,你需要熬過漫長的信用原始積累期,這期間你得保證你賣的資產或產品不出大問題,要想信用不崩潰而延長存活期,就要做好風控,這也是要花大成本的。

其實服務長尾確實是互聯網的優勢,但是互聯網金融的風口也差不多過去了,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階段,利益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各大機構開始進入貼身肉搏的階段。也就是說,現在不管線上線下做小微金融,除非傍著大佬,準備大錢來燒,不然幾乎無成功可能。其實金融服務市場因為風險要分散,所以天然不具備壟斷性,咱有多大資源驅動力就干多大的活,實在不行咱忽悠幾個老闆安安靜靜地開個小貸公司或典當行放放高利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嘛。


首先一個問題就是在你這裡:「中產」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說得高一些,年入百萬以上的家庭,那他們大多已經有比較固定的資產管理渠道了,你要考慮怎麼跟它們競爭。

如果是五十萬到百萬之間的,一方面一些可能也有資產管理渠道了,其他的可能大部分資產都是固定資產,所以實際能投入金融市場投資的資金量也不算大。

如果再低一檔次,恐怕這些客戶的主要投資目的就是為了攢錢買房。所以,一但他們攢夠了錢,就可能呼啦一下全部投到房產市場了——你得考慮一下怎麼和地產商爭奪客戶。

所以,我不看好。


沒市場,不可能。


對不起,題主,可見你家裡的存款還不夠數。你說的業務,銀行有的。。。。。


銀行本來就有私人銀行服務的......


市場肯定是有的。幾點看法供參考:

1. 私人銀行服務一般都是一對一的顧問式服務,除了專業知識以外,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感是很重要的,所以線下是有優勢的,不用和BAT比。但是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線上和線下應該是互補的關係,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2. 100萬以上凈值的客戶通常已經被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部和大的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鎖定;100萬以下凈值的客戶也都有自己的理財渠道。所以線下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

3. 現在不管是大的銀行私人銀行部還是財富管理公司,運作的模式基本都是產品導向式的,講起來是財富管理,其實大多數還是賣產品,站在客戶需求的立場做真正的財富管理規劃的人非常少。

4. 綜合以上幾點,如果能真正做到根據客戶的需求做定製化的財富管理服務,以服務為導向而非產品為導向,那麼應該還是有需求的,具體怎麼做,那就是創業者的事情了。


市場發展的規律就是,根據需求定製化的產品或服務--&>驗證化的產品或服務--&>高端客戶產品或服務--&>普通產品或服務,也就是說你現在看到的所有的標準化的產品或服務都是有錢人玩剩下的,你的需求對於別人來說是10年後的需求。因此得出結論是閹割版本的私人銀行服務可以是只有一塊錢的銀行客戶。


推薦閱讀:

TAG:投資 | 商業模式 | 理財 | 私人銀行 | 家族財富管理辦公室FamilyOff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