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保證自己不受某些媒體的欺騙?

有些新聞是假的,但是我分不出來。


凡是媒體報道的事情,你都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一、這件事作為一個個例的真實性。

1、媒體已經說出來的方面,是否真實。

2、有哪些很重大的方面,媒體沒有講出來。

我舉個例子,媒體報道了甲先生在10月5日毒打乙先生,但是沒有報道乙先生過去長期對不起甚至虐待甲先生。你看了媒體的報道,就會上當。真正恐怖的事情根本就不是充斥著細節錯誤的假新聞,而是細節真實可靠但是誤導觀眾的報道。

如果一個國家幾乎所有的媒體大規模造勢批判一件事情但是該國媒體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關鍵性細節集體保持緘默,那就是在忽悠國民了。我本來想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例子,但是又不想本答案被刪掉,所以就不舉了,我只能說在這個例子中,該國八九成國民被成功忽悠了。

二、這件事代表的東西是否在統計學意義上成立。

譬如說湖南衛視的「變形計」在絕大部分節目中都塑造窮人家的上進小孩與富人家的頹廢小孩,而且暗示甚至明說過很多貧窮導致孩子更懂事的話。

就算湖南衛視在個案上確實沒有造假,你也要問自己,湖南衛視這種篩選過的例子是現實的普遍存在么?

如果你看過知乎上一些講變形計、山區支教的答案,就知道真相併不如此。湖南衛視誤導了大家,美化了貧苦地區的小孩。

————————————————————————

建議立志要當記者的人,如果不能考上最好的那幾所新聞學院,本科就不要念新聞學這種專業了。從事新聞與傳媒工作的人要念能夠培養你深邃觀察視角、強大理性思維的專業,否則你就很可能會寫出細節真實可靠但是誤導性強的報道。


帶著懷疑的眼光看新聞。尤其是那種不靠譜的媒體的新聞。比如韓國媒體和香港媒體。


某浪實乃業界之良心,深切地關注著世界女性的權利,為著女權主義奔走呼叫,每條新聞都會有如下字眼:

走光 強姦 接吻 脫衣 非禮 性感 墮胎 猥褻 ……

論對女性的關心,還有比某浪更強的嗎?你們那些口口聲聲要為女性爭取權利的人,看看你們自己推送的是什麼新聞???

每每我打開某浪某博,我整個靈魂都會因為男性的猥瑣顫抖,並為這世風日下感到深深的痛心。我呼籲身邊的各位同胞多關注中國女性,哦不,是世界女性。

可惜,不知為什麼我的男性同胞們卻日漸消瘦……

要想不為新聞所欺騙,唯看某浪是爾。


可是有很多教科書上寫的東西也是騙人的

怎麼區分啊


首先從閱讀角度說一下:

1 先看新聞報道,再看新聞評論。有自己的客觀判斷,別聽吃瓜群眾瞎逼逼……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讀者,你需要先接觸事實,再接觸觀點。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畢竟大批水軍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2 不妨試著從媒體角度出發。

思考其報道該事件的目的和想要引發的社會反響,讀者閱讀時可以盡量避免被媒體偏見所影響。

3 看不同媒體對同一事件的報道。

你會發現有很多對立的觀點。(新聞報道中不應該陳述觀點,但是即使沒有評論性語言吧,觀點也會通過詞措暗含其中的。恩,新聞評論是闡述觀點的。)

其次從新聞寫作角度說一下:

1 是否使用匿名新聞源。如「據目擊者,周圍群眾,知情人反應」,這種表達,新聞真實性都值得質疑。(只有個別特殊情況需要使用匿名新聞源對當事人進行保護,如未成年人)這一點我國的各大媒體做的非!常!不!好!

2 採訪對象的選擇。新聞當事人,知情者是第一選擇的採訪對象。同時,為避免當事人的感情傾向對新聞客觀性的影響,可引入第三方觀點,採訪對象的選擇應具有兼顧性和平衡性。如柴靜對葯家鑫案的報道,既有對受害人家屬的採訪,也有對葯家鑫及其父母的採訪。另外,科學性報道的採訪對象應具有權威性

3 新聞語言的準確性。真實性更高的報道,盡量少使用形容詞,多白描式描寫,使用直接引語,避免斷章取義。不加入記者評論和個人觀點。

4 思考其對事實的報道是否全面。很多記者為了達到某種效果會隱藏部分事實,對想要報道的內容著重描寫。如&<&<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驚恐龐麥郎&>&>引發的社會爭論,我個人認為,對龐麥郎在音樂方面所做的努力和他對音樂夢想上的追求可以再補充一些。文章整體還是很棒的。我個人認為。恩。

最後,黨報風格的,可以直接忽略了。你懂。


1,有一種說法說的是,新聞是寫給人看的,是商品的一種,關注點在受眾,而不是真實。

2,又有一種說法說的是,新聞是宣傳機器,現實事件是碎片化的,像馬賽克一樣,你總能用這些馬賽克拼出你想要的圖樣。

3,還有一種觀點說的是,你在讀新聞的時候,其實是在讀跟你觀點相符的新聞,與你觀點衝突或與你期望不符的新聞時,你要麼忽略要麼抵制。

我覺得這事並不是反思新聞,而是反思自己,不叫不被新聞所騙,而是不被自己所騙。


看第三方媒體的報道 在輿論爭論的重大事件上我一向堅持看第三方觀點

這裡的第三方是指除了和爭議事件中牽扯到的每一方都沒有明顯利益瓜葛的第三方

當然很多事牽涉到的利益面太多 比如孫楊事件 按我的道理你應該看除了中國和澳洲媒體外別的國家的媒體報道和看法 但比如美國有些媒體本來就不喜歡中國人 那他們的看法也會很偏激 這時候你只能自己去查資料了 一直查到整個事可以用邏輯聯繫 比如你比對中國媒體和澳洲媒體報道的孫楊以前的服藥記錄是不是同一種葯 如果是 那好 去查這個葯在反禁藥組織名單里的出現時間(用谷歌查 用英語查)而且一定要找官方發布的文件 pdf的最可靠 查到最底 查到早已存在那裡不會受這個事件影響的 不含有任何個人或組織觀點的資料 然後make ur judgement 再帶著你的evidence和reference上知乎撕逼:)

世界本就是由謊言和利益組成的 政府需要愚民去相信他們讓媒體說的話 你的opinion是你的 不是別人告訴你的


謝邀。

不過可惜的是我也不太會分辨。有些東西用常識也不一定能分辨,畢竟新聞就是一些不平常的事。而有些新聞我們誰都不是當事人,也不是知情人,就更分辨不出來了。我只能說看過新聞後要理智,不要不信,也不要全信,不隨意跟風,不在網上隨意發表自己的評論,就這樣。這個世界有時候有錢確實能使鬼推磨,可我不想隨便當了別人的刀。甚至之前我被人邀請回答一些問題時,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我意識到,這個問題說的是件假事,或者他的問題太片面了,回答什麼的意義不大,有時候我也是站在我的立場角度回答完了才發現這個問題不真實,沒辦法,刪答案走人唄,懶得跟題主辯駁?(ˉ?ˉ?)


推薦閱讀:

惡作劇者,必食惡果
《鳳凰周刊》是一份怎樣的刊物?讀者定位、言論尺度和政治傾向如何?
當下網路圍觀是否有助於社會熱點問題的解決?
如何看待女記者殉情事件後媒體人聯名致信安徽台台長?

TAG:媒體 | 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