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體系如何完成對行政命令的消解的呢?
比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實際上就是官僚體系對行整命令的一種消解啊~原因在哪裡呢?
謝邀。
原因很簡單,因為上級從來不深入基層。
上級需要什麼結果,基層就把報告報表寫成什麼結果。上級來調研怎麼辦?反正上級時間緊,就是走馬觀花的看一看,上級需要看什麼,基層就給上級演什麼就是了。
實在不行怎麼辦?基層說,YOU CAN YOU UP啊!謝邀。感覺其他人的回答有些片面或脫離實際,我以我基層官僚(行政命令執行的最低一級)的親身經歷來試圖說明這個問題,文末有例子。
不知題主的「消解」是什麼意思,是「消化吸收理解」還是「消極地去處理」,但感覺像是後者,我就後者簡單論述。
1、說句公道話,大家印象中官僚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其實並非如此,絕大部分公務員都是盡量努力完成本職工作。
2、「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多包含貶義,我更希望用「領會政策精神,靈活處理實際問題」來帶替換。
3、需要「靈活處理」的原因在於,多數政策著眼點在宏觀,而對微觀的基層實現不會提供具體的方法和手段(沒有精力也沒有必要)。這就逼迫基層官僚必須根據基層實際,拿出相應的「對策」(這裡沒有糊弄上級的意思)。而這種貼近實際的「對策」(A),往往是以基層官僚或基層官僚集團的利益為出發點設計的,或者說,A的目的在於既完成上級的任務,又兼顧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這往往會以犧牲百姓的利益為代價。
舉例如下。
例如公務員X的任務是進行賬務的處理(俗稱報賬),人員Y出差回來後,拿著火車票等憑證找到X,要求報賬,把Y自己墊的票錢拿回來。同一時間,其他人員(如M和N等)出於其他原因,可能也會找到X要求報賬。此時X的事情很多(工作上的,例如開會、領導來檢查、政治學習、彙報材料準備等;生活上的,例如孩子上學接送、家裡報修東西、寄快遞、看書準備考證等),為了節約時間(騰出更多時間來優先滿足自己的時間需求),一方面,X不會認真(服務態度好)地跟Y、M、N說明報賬的流程是什麼、他們各自需要拿什麼憑證材料來報賬,而只會要求Y、M、N去找其他人(前輩)詢問或讓他們自己看相關規定和文件;另一方面,X會擅自製定規矩,例如周一和周三只報銷差旅費,周二不接受收新的報賬申請等。這就在客觀上增加了報賬的難度,增加了Y、M、N的時間花銷;自己墊的錢遲遲報不下來,影響了Y、M、N工作的積極性;Y、M、N開始抱怨,影響了單位的氛圍……
最後說明一下,當自己在X的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會感到X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了,雖然這麼做是有違公德的……跑題了,不多說……
最最後一句,對基層官僚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感興趣的,建議讀讀《縣委書記們的主政謀略》這本書,了解現實官場生態,鞭辟入裡,良心推薦。
官僚系統的兩個重要特徵是科層化和專業化,其結果是信息的不對稱。任何政治領袖的決策都是相對宏觀的,其細節規定和具體落實恰恰依賴的是更熟悉規則、更具備技術能力、更掌握具體信息的官僚。
其實題主所說的這種消解未必是惡意的。多數情況下,上級政策難以執行恰恰是政策本身缺乏可操作性,基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舉個簡單的例子,國內行政命令的頒布很少聽取公眾意見,即使有聽證會,到了聽證階段內容其實也已經大體敲定了,調整的空間並不大。而決策的制定者又未必能夠準確掌握基層的實際情況,甚至專業不對口。諸如以上原因,下級在執行上級決策時,必然要參考屬地的實際情況,甚至自身的利益進行調整。當上下級利益發生嚴重衝突時,下級甚至不惜採取消極怠工或者明褒暗貶的手段反制上級決策。
其實很簡單,用形式主義對抗官僚主義,用開會落實開會,用文件落實文件,哈哈,層層往下傳遞就行了
推薦閱讀:
※五大職場自殺行為 vs 五大職場生存秘訣
※金融這個圈,你說比潛規則更重要的是什麼?
※住酒店有什麼潛規則?
※醫藥代表(女)天天和醫生院子打交道可以全身而退嗎?
※如何看待紀曉嵐與和珅的經典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