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一篇自媒體文章在2小時 破10萬+閱讀?
2小時,閱讀量破10萬,評論500+
9小時,閱讀量破26萬,評論800+24小時,閱讀量破了60萬,評論近4000條當我把這一串數字發到運營小夥伴的學習群里時,一位前輩激動地說:「我說了,新媒體運營的關鍵就是『內容+產品特性』!」Q1、不再相信「內容為王,外鏈為皇」?Q2、所有用戶都是可以「買」來的嗎?
一、「內容+產品特性」說實話,我轉行做互聯網產品的運營不到兩個月,我還不太能了解新媒體運營中「內容為王」的含義。我的「老師」告訴我,買用戶是推廣新產品最常用的手法,做好應用市場推廣才是關鍵。所以一度我也很懷疑,我每天堅持原創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推廣產品,我都寫了些什麼?可能像群里的小夥伴說的,「內容+產品特性」才是新媒體運營的關鍵,我首先得益於我有一款讓我能獲取素材的數據產品。我們的產品有什麼呢?1、我們有豐富的企業數據在我們的查詢平台上,有3000萬家企業的各種信息,例如股東信息、專利詳情信息、企業失信信息、招聘信息……這是我原創的素材庫;2、便捷的查詢功能一個隨身的APP,讓我走到哪裡都能工作,截圖很方便,信息一目了然。
我的工作遭受了這樣的質疑:1、這種數據產品,你做B端用戶就好了,新媒體運營有什麼必要?2、這種數據產品,對C端有意義嗎?但是我們這幾個做運營的人卻一直堅信這幾點:堅信這幾點:1、人人都應該平等地獲得信息;2、人人都有好奇心;3、人人都有求真相的慾望;所以,我們運營團隊的SOLOGEN就是:給你真相!再來看看,堅持這些想法的運營喵都什麼出身?一個做廣告出身的,還有一個是傳統媒體轉型的。
嗯,對,就是我們這幾個從來沒有做新媒體的門外漢跌跌撞撞地開始摸索做運營。二、改變渠道1、註冊微信公眾號。每天,我們兩個人起早貪黑,絞盡腦汁做原創內容,總希望能多漲點粉。結果,運營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我們期待的漲粉理想狀態並沒有來到。為啥?我們自己分析,是傳播渠道狹窄,導致傳播速度很慢,漲粉速度很慢。直到有一天,一家金融公司找到我們。說看過我們做的原創文章,覺得特別好,想買一些。這個時候,我們才想到,不能只依託一個傳播平台,我們是不是可以到外邊去找找其他傳播渠道呢?2、註冊了外部媒體發布平台。比如今日頭條、搜狐自媒體、鈦媒體等。
從7月1號開始,小編們就往這些媒體上上傳內容。至今,在今日頭條上上傳了18篇稿子,其中一篇破26萬閱讀量,另外就是這篇,24小時破了60萬。在這18篇文章推出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一路起伏。當第一次有稿子的閱讀量到1.9萬時,我們兩個小編覺得有點小驚喜;之後,稿子就開始破5萬了!5萬啊,什麼概念?公司嚴厲的Leader竟然主動給我們發了紅包……呵呵。在這之後,稿子的閱讀量繼續往上爬。有一篇突破了25萬。但那個時候,我們似乎都已經開始習慣了,刺激都不是那麼「牆裂」了。直到8月5號,我們才又有了刺激的感覺!《最全的少林方丈釋永信資產盤查,有圖有真相》這篇稿子在發出去的2小時後,閱讀量就破了10萬+!當時我們正在小吃攤上吃午飯,刷新之後被嚇了一跳。回公司後,我們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公司老闆。老闆拿出手機,告訴我們,熱點文章的評論都是上千條的,而我們當時的評論才500多一點。
我們突然有了冰棍從天而降的感覺。但是數字並沒有停止增長,幾乎每個小時就有20000+的新增閱讀量,評論數也隨之水漲船高。10小時之後,我們的評論終於突破了1000。我很驕傲地想著,我們終於能成為老闆眼中的熱點文章了。做新媒體運營常常壓力大到無法入睡,這天晚上,我睡得不錯。第二天早上醒來,文章閱讀量已經45萬多了,評論超3000條。我以為我還在夢裡。在這裡,我們也特別感謝《今日頭條》這樣的傳播渠道!
文章來源於苑(ID:banbanxueyuan)
轉載請聯繫授權
作為一個在新媒體領域有些經驗的人士,可以負責地告訴樓主,如果你的後台粉絲沒有超過100萬,想要在2小時內超過10萬+,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和粉絲是直接掛鉤的,比如咪蒙,她即使發一篇很爛的文章,過10萬也是很輕鬆的事情。
那麼,在粉絲不夠的情況下,如何獲得高閱讀量(例如10萬+) 呢?這就需要你在內容上下功夫了。
好的內容除了要和目標用戶 [ 契合 ] 之外,還要注意選題,辦辦學苑通過研究數百個公眾號,整理出9種高閱讀量文章的[ 秘密 ]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學習更多文案策劃、新媒體運營知識,歡迎關注公眾號辦辦學苑,回復關鍵字 [ 我要領福利 ] 免費領取500G運營幹貨。
(一)新聞資訊/熱點 方向
很多時候,熱點新聞都能更好地吸引足夠多的眼球,比如我們辦辦學苑,就有專門一個欄目是通過結合當日熱點來講運營知識,通過這種方式,當運營人能「與時俱進」地了解到最新的運營理念。
作為自媒體運營者,你需要時刻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和自媒體定位相關的新聞;
二是人人都關心的大眾化新聞。
雖然說新聞/熱點類資訊的優勢很明顯,不過對運營者的要求較高,比如要求新聞要及時,對時效性的要求也很高。同時需要運營者對新聞的敏感性高。
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的事件,辦辦學苑在特朗普宣布當選1小時後就把文章推送出去,那篇文章得到了很好的閱讀數。而林丹事件,為什麼我們不追呢?因為當天幾乎百分之20的運營者都在追這個事件,同質化太嚴重了,這時想讓新聞獲得爆點,就必須從更好的一個角度切入。
還有一點是你百家號的定位,若你百家號是定位在「時尚」領域,那麼周四那場維密秀非常適合大家去追,若你定位的領域是「社會」,那麼寫運營的乾貨就變得很奇怪了。所以我們不應該什麼熱點都追,得符合自身的領域。
(二)知識類/乾貨 方向
知識類內容可以是大眾知識,也可以是行業知識或專業知識,比如辦辦學苑推出的運營類乾貨知識。
不過知識類的內容得專業,需要聚集用戶,講互聯網運營的就專門只講互聯網運營,講健康養生的就專門講健康養生,別跑偏。而那種大方向的內容,例如涉及到健康、時尚、職場通常會比較受歡迎。
(三)逗逼、高效內容方向
告訴大家一個真理:搞笑類內容永遠都不過時,無論是圖片、文字還是視頻,任何時候都會勾起用戶的興趣,但前提是真的足夠搞笑。
比如現在流行的表情包,比如某個歌手(xie之謙)轉行段子手,現在月入百萬。
優秀的搞笑類內容的閱讀量非常大,現代人每天工作壓力都很大,利用碎片時間博自己一樂,當然求之不得。
(四)情感內容方向
刷爆朋友圈的雞湯類文章也屬於情感內容方向,通過以情感人的方式,能讓讀者產生共鳴,比如辦辦學苑之前分析過的咪蒙就是玩情感的神級選手,她的文章《只要前任老死不相往來,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等都充斥著鮮明的情感觀點,引發了廣大女性受眾的認同和共鳴。又如,《什麼樣的男人最讓人有安全感?》等則以大眾感興趣的話題為標題,引發讀者的好奇與思考,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情感答疑。
(五)爆料、八卦內容方向
每個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對未知事情有一種莫名的好奇心,所以爆料類的文章,往往會非常受歡迎。
與此同時,每個人又都有一顆顯擺的心,這個事情我知道,你不知道,所以我要顯擺一下。甚至這個事情我知道的比你早,也要顯擺一下。
爆料類內容往往是大多數人接觸不到的,能把大家的好奇心給勾引起來,所以效果好是一定的,只要你爆的料夠勁爆。現在很多微博微信很多營銷號就在玩,百家號目前還比較少,相信2017年開始會慢慢多起來。
(六)勵志內容方向
越是壓力大的人、越是浮躁迷茫的人、越是缺錢的人、越是失敗的人,越是需要勵志。
再加上我們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不像發達國家物質基礎那麼牢固,大部分人還是需要適當激勵一下的,所以勵志類的內容也比較受歡迎。
(七)觀點內容方向
觀點型內容,顧名思議,就是以觀點、思想取勝。這類內容想吸引關注,觀點就一定要與眾不同,要麼極具爭議性,要麼非常獨到,要麼異常犀利,要麼很有深度,實在不行,走逗逼路線,也沒問題。
觀點類內容容易形成影響力,特別是追著熱點的時候。
(八)排行內容方向
比如《2016年最受歡迎的微信公眾號排行》 《2016年百家號運營者收入排行》這些需要運營者做一定程度的數據收集。
排行類文章的好處在於,會有很多媒體或自媒體人引用數據,也就是說,會有很多媒體出口在義務幫你宣傳。在年末,排行類內容是媒體最願意做的內容類型之一。
(九)案例內容方向
很多企業會通過案例內容來宣傳自己企業的產品,比如面對面採訪客戶、採訪企業主等,而運營者在表述一件事時,通過案例分析,也可以讓讀者更信服,案例類內容的好處是:
1.真實可信;
2.內容來源於實踐,可操作性強;
3.更貼近用戶的生活和實際。
所以此類內容也都非常受歡迎。不過案例類內容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在於,素材收集費勁。
以上是辦辦學苑整理的文章獲得高閱讀量的9種方式。
如何引爆自媒體流量之自媒體的終極流量系統論(一)
前幾天寫的研究文章,說一說術之上的一個東西,不定期更新。 取這麼個容易挨人唾沫的題,本王也是夠不要臉的。咳咳,打住,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自媒體+運營狗,洒家想嘗試先把自媒體大的「道」說掉,後續寫些好玩抖機靈「術」層面的東西。為了避免枯燥,我會勾兌好比例,大道理加些能實操的也就是很多傢伙眼裡的「乾貨」。洒家有絕對的王八之氣能夠駕馭這個題目,不信?看招~~!
取這麼個容易挨人唾沫的題,本王也是夠不要臉的。咳咳,打住,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自媒體+運營狗,洒家想嘗試先把自媒體大的「道」說掉,後續寫些好玩抖機靈「術」層面的東西。為了避免枯燥,我會勾兌好比例,大道理加些能實操的也就是很多傢伙眼裡的「乾貨」。洒家有絕對的王八之氣能夠駕馭這個題目,不信?看招~~!
先總括一下,防止有些同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所謂流量系統論,就是將內容生產、流量渠道、流量彙集點等自媒體要素構築成精妙的系統。構築流量系統的基本元素是流量渠道,流量彙集點是變現以及進行其他操作的著力點,至於內容生產不是這個系列文章要講的東西。
接著說下洒家理解的自媒體吧,所謂媒體就是向外輸出信息的媒介,自媒體是相對傳統專業媒體機構來講的,傳統媒體往往是機構組織在運作,而自媒體多半以個人為單位進行運營,也包括小團隊以及公司化運作的一些類似的東西也勉強算自媒體。大伙兒都明白,很多相鄰事物之間的界限往往是不明晰的。如果嫌黏糊,你就這麼理解,專業組織機構為發聲主體的是傳統媒體,以個人為發聲主體的就是自媒體,花樣不計。
傳統媒體往往自身有一套完善的運作機制,從內容編採,承載平台,到推廣輸出都有自己的系統。而我們說的自媒體具有寄生的屬性,就是依託大平台,自己生產內容對外傳播,增加影響力。當然也有不少自媒體人有自己的站點,但站點可以看做是他自然個體在線上的映射,或者說完善點的自媒體,他們主要的影響力或者變現渠道還是主要藉助大平台完成。這裡不說太開,下面會讓你明白,這段主要告訴你一個信息點,就是自媒體的寄生屬性。之所以具備這個屬性也好理解,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由資金技術諸多資源的有限性決定的。
下面說自媒體的流量系統的基本構成元素——流量渠道。基於寄生性就意味著自媒體要儘可能多地釋放自己的觸角,在儘可能多的平檯布局流量渠道。所謂流量渠道,就是在特定平台釋放內容,用來吸引受眾,引起受眾注意,從而讓受眾循著自媒體留下的信息跟自媒體人建立聯繫,內容就像一個水泵吸來關注量,人們形象地將受眾關注量的遷移稱為流量,而這個流量遷移通道就是流量渠道。常見的流量渠道包括常見的門戶站點,各大媒體開放平台,知乎,微博,微信以及各大垂直媒體專欄等等等等。只要是能跟受眾建立聯繫的站點都是流量渠道(哪兒丟了內容,哪兒就是你的流量渠道),時過境遷,可能各色站點會被更迭,但是流量渠道這個概念始終都在。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先說道後說術的原因,術常變,道恆久。
說完流量渠道,接下來,洒家給大夥說說另外一個關鍵要素。流量渠道可以有無數條,但所謂渠道總歸要有個彙集點。下面說說彙集點這個概念,洒家傾向於將它比做人投射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存在。彙集點的作用之一是將各個流量渠道導來的流量進行彙集,通過滾雪球的效益不斷積攢個人影響力。這意味著,彙集點平台首先要具備的屬性就是蓄流,常見的有蓄流平台有微博,微信,公眾平台,QQ群,微信群等。
彙集點如果光有一個蓄流屬性還是不夠的,自媒體往往還有變現的內在需求。最早的網站,儘管蓄流能力不強,但是通過投放廣告或者做淘客站、做CPA等項目有很強的變現操作空間,在互聯網發展早期是自媒體們十分享受的一個地方,所謂的站長其實就是自媒體的一種。自己的網站發東西也相對自由,但是流量大了也事非多,被人攻擊是家常便飯。接著微博開了打賞功能,一段時間收到熱捧,本身微博發廣告也是個肥差,變現相當爽利。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微信原創保護功能以及打賞功能推出,配合個人微信社交屬性,具備超強的蓄流以及變現能力,訂戶可是上不封頂的,同時大平台也基本能夠免於惡意攻擊,微信公眾平台成為自媒體人最佳的流量彙集點。
總結上面兩段,彙集點必備的條件就是蓄流屬性+變現能力,其他的功能都是打輔助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基於自媒體的存在邏輯。內容輸出通過渠道形成影響力,影響力是變現的基礎,變現是內容持續輸出的動力,三者藉助流量渠道以及彙集點屬性提供的操作空間得以循環運作。
說到這,有渠道有彙集點,一個流量系統的骨架大致就搭建起來了。自媒體的終極流量系統論,我至少會寫三篇這樣篇幅的文字進行作進一步闡述。第二篇主要內容是講怎麼進行精妙組合,組建流量運轉機器,最大限度實現影響力的聚集。第三篇說變現,不一樣的有意思的高深莫測的玩法。要開闢的話,第四篇可以說說在徐氏流量系統論下相當風生水起的案例,最後一篇附上一個終極流量示意圖,保證篇篇爽翻天。
說話算話,本篇末尾直白地教大家一個「術」,寫到這洒家就不寫了,玩自媒體的一定要學會說話說一半,你的內容泵的吸力才會最大化。欲知詳情,參見下篇。耐你們,摸摸大~~~
洒家微信公眾號:老徐有話說,daai1024,歡迎交流~
您好,我是自媒體專欄作者,三胖自媒體學院創始人,專註爆文創作。
以上幾位朋友說的非常有理,在此表示贊同,既然幾位朋友已經談過如何寫爆文的內容,那麼我就談一下如何起爆文的標題,我這裡分享五個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第一個技巧:利用名人效應
看這個問題的,幾乎都是做自媒體的,也應該都知道怎樣利用名人效應來起標題,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操作呢?你看啊,我舉一個小小的例子
這張圖片上列舉了幾個標題,標題上全部都是自帶名人的,名人是自帶流量的,當我們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中有「馬雲、劉強東」等等這樣的人名時,眼睛是不是就會不自覺的注意到這篇文章呢?如果自己的標題再優化一下,很輕鬆就能讓讀者點擊進入看這篇文章。
而且名人在百度或者其他搜索欄目中通常都是熱搜的關鍵詞,就像做SEO優化搜索一樣,堆積關鍵詞,很容易就能讓網站或者帖子排在搜索的前幾位。那這樣的話,流量是非常可觀的。
下面我來說第二個技巧,利用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來起標題
比如說,做公交車,坐地鐵,出門賣菜賣衣服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我們的讀者很少有文化知識水平非常高非常高的,大多數都是平民百姓,每天關注的也大多都是生活中的瑣事,在擠公交或者擠地鐵的時候,利用碎片時間來看一下我們自媒體人寫的文章,這些人呢,一般都不會看那些比較有深度的文章,可能一個小小的關於發生在公交車或者地鐵上的有意思的事情就能吸引到他的目光,所以,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把標題起的「平易近人」,和生活相貼切,比如說這樣的一個標題
「這樣一個小鐵鎚能拯救全車人性命!你知道它怎麼使用的嗎?」
這個小鐵鎚指的就是公交車或者地鐵上的安全錘,這個標題中前面是感嘆句,後面是反問句,讀者看到後,再聯繫生活實際,就想點進去看看,到底這個小鐵鎚究竟是幹嘛用的。
所以,這樣利用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來起標題,也是一個不錯的技巧。
接下來我來說第三個技巧,利用關鍵詞的矛盾(比如說數字之間的對比等等)來起標題。
這個技巧很實用,人嘛,天生對數字就比較感興趣,我猜測一下啊,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最煩的課程中,也有語文吧,每天都是之乎者也,漢字一大堆,沒興趣看,還不如去算幾道數學題帶勁兒,對不對。所以說,數字更能激發起人的點擊和閱讀慾望,尤其是在標題中加入數字對比,前後矛盾,那效果更是好的沒話說,比如,我舉一個例子
看一下這個標題,166萬和一個牛逼的車牌號,這兩個放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激發起讀者的閱讀慾望。
然後我再來講第四個起標題的技巧 標題預覽,給人錯覺(咬文嚼字,給人聯想)
這個技巧掌握的話,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琢磨,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之前有一個公眾號推送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這樣起的:
《今天這篇我不打碼了,讓你看看這個逼死老實程序員的蛇蠍毒妻長什麼樣》
這個標題聽起來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兒,但是仔細的看一下下面我發的這個圖片,
這個圖片就是那篇文章在後台推送後的效果預覽,你看看,「打碼」「逼死」這兩個關鍵詞,是不是讓人浮想聯翩啊?再加上這個配圖,這標題也真是醉了。而且,你看看這篇文章下面的評論,我猜,百分之60的人都會點開去看一看。
接下來我來講最後一個技巧, 乾貨實用類的技巧
這一類的應該不用多說,就是要在起標題的時候,讓這個標題更有專業性質,我給大家看幾個模板套路,
裡面的關鍵詞可以修改,再稍微優化一下,相信又能創作出一篇十萬加的爆文。而且這一類的文章轉發率非常高,打開率也相當高,轉發率高了之後,自己的賬號權重也會相應的提高,權重高了,平台自然就會給你流量上面的扶持。
整理文案不易,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更多有關自媒體方面的資訊或者疑問,可以關注我,隨時為你解答疑惑。
說實話,對於一篇自媒體文章如何快速在2小時內突破十萬,每個自媒體人都有不同的研究。
這裡自媒體平台我把他們簡單分為兩類:
一:封閉式平台
微信公眾號,至少在目前為止還是依然封閉的一個平台。如果你的粉絲只有1000個,你什麼都不做,你的閱讀量最多也只能到達粉絲數那麼多。
不傳播,不裂變,那你的一篇文章發出去就沒任何動靜。
這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各類的傳播途徑與方法。
1.最基本的:朋友圈傳播與裂變
根據公眾號定位的人群來決定文章的方向,除了引導轉發的文字,本身優質的內容才是關鍵,不然別人為什麼要轉發你的文章?
註:現在大多數的人喜歡說轉發抽獎之類的,除非你的獎品足夠吸引人,不然也沒人會轉發。。
2.後台裂變
這就需要一些技能性的操作。例如掃碼的心裡測試,清好友等等,這裡不做過多解釋。
3.社群裂變
這個就需要個人本身就有很多的資源。如果沒有,也可以自己一手建立。本人之前做過國際遊學的公眾號,針對的人群主要是家長一類,當時就有20來個家長的微信群,一篇文章轉發就很快上萬。
二:推薦式平台
類似於:頭條,百家,大魚等等
每個平台的規則不同,需要運營人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定製。
但大部分平台強調的是垂直領域,你越貼近自己的領域,你的推薦越高。
總而言之,一篇十萬+的文章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累積與長期的運營。如果想要瞬間達到這樣的效果,你就需要更多的資源,更多的思考,更好的內容。
可以關注公眾號:歲月同舟
一起交流,搞事~
平台上邊宣傳得到位 必須要會新媒體營銷 洛陽雲創萬傑 就是專門教這個的
看了前面兩位大神的深度分析頗有感受,也學習了很多乾貨的知識。自媒體的基礎終究是建立在內容之上,尤其是新運營自媒體更是需要依託內容來發展。
對於新人來說更多重的還是輸出高質量有價值的內容,否則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
這是小菜鳥的個人看法,一隻飛向互聯網藍天的小菜鳥!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硬糖視頻?
※堅定決心——《自媒體》讀書筆記(一)
※「你為什麼去追求你的理想?」「因為,我錢賺夠了啊!」
※如何逐步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
※自媒體:自媒體人初期需要闡揚自己的素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