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飛機黑匣子不能記錄視頻信息?
有啥好看的?內行通過分析駕駛艙的操作記錄和語音記錄就能知道發生了什麼,外行就算看了視頻也不知道飛行員在幹什麼,這不雞肋么?
首先在從百度百科上拉下相應的背景:
飛機上飛行數據記錄系統(FDRS,Flight Data Recorder System)和座艙音頻記錄系統(CVR,Cockpit Voice Recorder)簡稱為「飛參」,主要是由採集器和記錄器組成。「黑匣子」是飛參記錄器的俗稱。一般民航客機上會同時安裝一個記錄數據、一個記錄語音的兩個黑匣子。
黑匣子的外表不是黑色的,而是醒目的橙色,表面還貼有方便夜間搜尋的反游標識。因為飛參記錄器記錄的數據必須通過專用的下載設備和回放軟體才能解讀和分析,加上事故的記錄器存儲的數據非常關鍵和神秘,再加上在一些事故中記錄器經過火燒後變成了黑色,所以人們將飛參記錄器稱為「黑匣子」。
黑匣子伴隨著飛行安全的迫切需求以及飛機製造水平的不斷進步而快
第一代黑匣子
速發展,一般行業內比較認同將黑匣子從誕生到眼下發展分為四代:
第一代黑匣子: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初,是在飛機設計試飛記錄設備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其工作原理為通過在金屬箔帶上用針留下劃痕來反映數據變化曲線,僅能記錄航向、高度、空速、垂直過載和時間等5個飛行參數。
第二代黑匣子:出現於上世紀50年代末,其工作原理類似於普通磁帶機,但在磁帶機外面加裝了具有抗衝擊、耐火燒等能力的保護外殼,按照美國聯邦航空局當時頒布的第一個黑匣子標準TSO-C51,要求黑匣子能夠承受100g(重力加速度)、持續11ms的衝擊,以及1100℃、30分鐘的火
第二代黑匣子
燒。1966年標準更新為TSO-C51a,將抗強衝擊指標提高到1000g,並增加了抗穿透、靜態擠壓、耐海水浸泡、耐腐蝕液體浸泡等要求。第二代黑匣子一般可以記錄幾十個參數,並同時出現了座艙音頻記錄器。
第三代黑匣子:出現於上世紀9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黑匣子開始採用半導體存儲器記錄數據,隨著對飛機墜毀時黑匣子破壞情況的不斷深入認識,黑匣子的抗墜毀能力標準更新為TSO-C124,抗強衝擊指標提高到3400g,1100℃高溫火燒時間提高到60分鐘,耐海水浸泡時間由36小時增加到30天,增加了耐6000米深海壓力要求。1996年,美國聯邦航空局發布了TSO-C124a標準,增加了抗260℃、10小時的火燒要求。第三
第三代黑匣子
代黑匣子記錄參數一般在幾百個,功能已從飛行事故調查,逐漸延伸到日常飛行員監控、飛機故障診斷與維護。
所以現在按照我的理解,回答題主的問題:1.現在的技術是被時間考驗過的,是成熟可靠的。新一代的黑匣子雖然功能強大,但是具體用著如何,還得進一步推廣,畢竟民航無小事,每一次看似不重要的決定,就有可能釀成大禍2.成本問題。這就像有人問為什麼民航飛機不加反導彈系統一樣。3.現在記錄的數據已經可以基本滿足分析的要求了。當然有了視頻更好。新一代黑匣子可以
記錄視頻信息,記錄的參數數量也多達幾千個,並且能夠通過衛星等數據鏈定期傳輸黑匣子的關鍵數據。但由於通訊帶寬和信號盲點以及氣象環境等影響,數據實時傳輸方式無法完全取代傳統黑匣子的作用。此外,新型拋放式黑匣子也已經出現,它能夠在飛機墜毀時自動與機體分離,並具備水上漂浮和無線電、衛星定位功能[3]
。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黑匣子也在不斷更新換代。20世紀60年代問世的黑匣子(FDR)只能記錄5個參數,誤差較大。70年代開始使用數字記錄磁帶,能記下100多種參數,保存最後25小時的飛行數據。90年代後出現了集成電路存貯器,像電腦中的內存條那樣,可記錄2小時的CVR聲音和25小時的FDR飛行數據,大大提高了空難分析的準確度.
4.暫時想不到咧。。。歡迎大神指出錯誤。。。
因為沒那麼大內存,儲存半個小時的視頻要用多少膠捲,沒地方放啊
謝邀攝像這個想法想的很好,但是假設這般飛機全程在雲里飛,從頭到尾你畫面里能看到的除了一片白其餘沒有任何可以對你帶來參考性的資料,假設突然解體或者失速尾旋,畫面無限旋轉同樣沒有參考價值,並且,畫面的儲存需要非常大的儲存媒介.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黑匣子用來記錄的載體是磁帶而不是我們電腦常用的各種磁碟.所以記錄畫面的可行性是有的,但是收益和產出比太低太低.請你百度一下黑匣子的造價.
首先,要選擇存儲媒介,同時你拍的視頻的清晰度要多高?拍機內還是機外?太低沒必要,要高清也沒用,多高多快還是不知道。除非有UFO還可以證明到此一游,但是你不知道高度信息。反而記錄數據還大有作用,而且體積小。
推薦閱讀:
※如果飛機的黑盒子設計的是可以不被損壞的經受得起墜機的,為啥整架飛機不能這麼做呢?
※直升機墜毀怎麼逃生?
※坐飛機是怎樣一種體驗?
※民航、軍航的飛飛們,在飛行生涯中你們經歷過最嚴重的安全事故(險情)是什麼?事故發生後是如何處置的?
※飛機起飛時耳鳴是聽力好的人才能感受到嗎?如何預防這種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