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為什麼影響如此深遠?

在看雙城記,突然想問,早在法國之前英國尼德蘭已經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也成立了議會制,可以說共和時代已經到來,而法國大革命呢?過程曲折,最後法國還是交回給獨裁者身上,拿破崙死後,王政復辟,一直到拿破崙三世還能獨裁國家,那麼,為什麼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如此深遠?如果單說民主的話,美國豈不比法國更有資格?是因為這是第一場如此大規格的無產階級革命嗎?


路易十六在位的法國應該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王權國家了,這樣一個強國在毫無預兆(在當時人看來真的是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崩潰,帶給歐洲各國的影響可想而知了。同時革命不僅摧毀王權,還摧毀王權下的各種制度和習俗。從這個意義上說的,法國革命的「破」大於「立」。

而後來進行的長期反法戰爭又摧毀了歐洲各國,等於是從中世紀留下來的勢力大洗牌,從那時起才開始形成了現代歐洲的格局。

可以說,法國大革命摧毀的不僅是王權,而且更摧毀了歐洲大陸上從蠻族入侵時代就確立並發展了一個中世紀的各種國家和其所確立的幾乎所有舊制度。

最後想說一點,法國大革命的意義的確重大,不過也不用被誇大,舊制度與大革命里說的明白,我們以為是大革命所確立的制度實際上在舊時代就存在了。


僅以拿破崙稱帝和波旁復辟就否定法國大革命的價值無疑是極為膚淺的。

從對社會制度的直接變革來看,法國大革命徹底摧毀了舊制度,而其核心為貴族階層的毀滅。自此之後,無論是王政還是共和,國家變為民族的國家,而不再是王朝的家產。政治開始有工商階層參與,而不再由land owning aristocracy主導。

而除此以外,大革命的精神—自由,平等,博愛—隨拿破崙的鐵騎傳遍歐洲,對於普奧俄等國的絕對王權是極大的撼動。而英荷之「革命」,更類似於內部自發演替,不會對外界輸出價值觀,至於美國更遠在世界邊緣,自然不會有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實際上,這是歐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一場完整的,生動的「革命」,在此之前,歐洲人沒實實在在的見過「革命」是什麼樣子的,從這次以後,各種「革命」開始層出不窮,而且,從革命的動機,過程,波折,結果來看,法國大革命都提供了完美的參照模板。

意義深遠是指,此後的歐洲人學會如何玩一個叫革命的遊戲了。


題主犯了一個中國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即覺得民主比自由更重要。其實大革命就告訴了世人,自由是民主的前提。這一點經歷了大革命的法國貴族托克維爾曾有論述,他的代表作《論美國的民主》和《舊制度與大革命》想必你一定聽過。尤其是後者是你了解法國大革命的非常好的參考。看完你就明白了,如果沒有自由空有民主,那就會演變成雅各賓派的恐怖專政,即「多數人的暴政」。


革命就像氣象,革命兩個字本身就意味著劇烈的社會變動。一場狂暴的颱風能使八月數萬平方公里的江南驟然降溫。倘若只能給幾家小門小戶帶來陰涼,那隻能算是空調,最多也只能算是中央空調。革命也是如此,革命的影響勢必是巨大而深刻的。在氣象中,根據颱風的強度不同,我們對颱風進行了分級。但是革命涉及的是社會變動,而社會的變動紛繁複雜,難以進行定量分析。儘管如此,無法進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總可以吧。這個「大」字就是我們對法國革命所貼上的最簡單最有力最鮮明的標籤。

那麼法國革命為什麼大呢?大與小總是相對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想知道法國革命為什麼大就要同其他革命相比較。

我們先來看美國革命,也就是美國的獨立戰爭。最近有學者將法國革命和美國革命稱之為雙元革命,或者姊妹革命,藉以描述兩者之間微妙的關係。從時間上來看,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兩者相距最近,前後不過二三十年。但是美國革命卻不能稱之為大革命。這是因為當時美國在世界上所處的地位和今日美國之地位截然不同。這一點是很好理解的。當時的美國處於新大陸,本來對歐洲的影響就小。再加上當時的美國不過是局促於東北一隅的十三個殖民地而已,同今日橫亘東西的龐大帝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因此若不是今後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美國革命的地位是否能比的上南美的聖馬丁等是值得懷疑的。

然後我們來看法國革命。法國從中世紀以來就已經習慣了大國的地位。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歐洲就是中原,就是正統,其他諸如美洲、非洲、亞洲等不過是南蠻北狄東胡西戎罷了。法國就是中心的中心,是諸夏中的晉國,根正苗紅,地位高貴。法國曾是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最為典型的國家,也是絕對君主制發展的最為充分的國家。太陽王路易十四「朕即國家」(Létat, cest moi.)言猶在耳,什麼,你們居然就把法國國王給砍頭了。這對於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實在太令人難以置信,也實在太令人惶惶不安了。此外,我們看待法國革命不能和之後的拿破崙戰爭割裂開來。雖然不少觀點認為法國革命結束於1799年,也就是拿破崙從埃及回來聲稱「我們要摘取十年革命勝利果實」的時候。但是法國革命到底結束於哪一年,至今仍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不過毫無疑問的是當我們討論波瀾壯闊的拿破崙戰爭,驚嘆於拿破崙的軍事天才之時,我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提及到法國革命。就像教科書里所寫得那樣,拿破崙戰爭把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和理念傳播了世界各地。而拿破崙戰爭本身就是一個體量相當大的歷史事件,法國革命是拿破崙戰爭下面一層瑰麗的底色。當兩種色彩相互促進的時候,法國大革命之大就愈發明顯了。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革命有一點和法國革命是相同的就是訴諸於暴力,以及廣泛的群眾的參與性。而這一點是英國的光榮革命所不具有的。接下來我們就來比較一下英國光榮革命和法國革命。

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之所以不能稱之為大革命,恰恰就在於他的光榮,也就是不流血。大規模群眾參與的活動,哪有不流血的,不流血哪裡來得壯烈,哪來讓人腎上腺素飆升,讓人心潮澎湃,記憶深刻的瞬間。事實上,1640年開始,護國公領導的資產階級的革命(似乎歐美史學家那邊更多稱之為清教革命)似得更好詮釋了革命的概念。這裡有暴力衝突,有流血,而且也把國王砍了頭。但是之所以仍然還是不能同法國革命相比,一方面固然在於英國相對美國來說離「中原」更近了些,但是同樣是孤懸海外,跟法國還是不能比。另一方面在於革命的結果不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光榮革命的後果是另一個國王坐上了寶座。國王還在,這裡也沒有拿破崙。而且光榮革命幾乎是最頂層的幾個人的事,「肉食者謀之」,不關平頭老百姓的事。

我贊同上面幾位答主的回答,我也認為近世以來,值得稱為大革命的革命只有兩場一場是法國大革命,另一場是俄國1917年的十月革命。

最後,如果說英國議會是議會之母的話,那麼法國革命就是革命之母。搞革命的要是不知道法國大革命,就跟學物理不知道牛頓三大定律一樣吧。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軍隊將啟蒙運動中盧梭提出的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理念帶遍全歐洲,影響了後來一百年歐洲人的思想。同時更重要的是帶來民族主義,真正意義上打破中世紀的枷鎖,而民族主義也影響到1848革命和後來奧匈帝國的解體,也就是一戰的爆發。19世紀的歐洲就是浪漫主義,民族主義的泛濫,德國,義大利都是民族主義的產物。

法國大革命也帶來公民權,和法律對公民平等以及財產的保護。拿破崙法典也是世界上影響嘴深遠的法律之一。他也通過戰爭解散神聖羅馬帝國,為後期普魯士的崛起,以及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對抗埋下伏筆。

共和國,民族主義,公民權和徹底移除農奴制和封建主義,這些都是法國大革命的功勞


...沒人說這個么

拿破崙失敗後

全歐洲的軍隊來到了巴黎 怎麼這麼富裕 怎麼這麼繁華 人們過得怎麼這麼自由

忽然恍然大悟一樣發生了革命

奧地利梅特涅下台 普魯士威廉一世鎮壓革命 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 英國惠靈頓試圖改革

然後歐洲真正進入了資本主義


英國首相墓志銘是在一個被毒害的時代保證英國的純潔


法國大革命不是無產階級革命,它是舊制度下的機緣巧合。

它的影響如此深遠,沒有大革命,沒有之後的革命,也沒有現在的法國。

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要看大革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那就要看看如果我們沒有大革命,我們不一定會有什麼。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大革命,就不會有拿破崙。先明確拿破崙的身份,他是個綁架教皇,幾乎是自我加冕且家族沒有任何皇室背景的皇帝。法國革命軍與國內外保皇軍隊鬥爭的時候,拿破崙打了勝仗,武力解放了一部分的義大利公國,在吞併了大片歐洲領土。他成為了人民的英雄。他加入了雅閣賓派,一步一步在戰爭的勝利和經濟的好轉下,成為了皇帝。有人說,拿破崙是大革命的象徵,也有人說拿破崙毀滅了大革命。但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大革命就沒有拿破崙。沒有拿破崙就沒有日後國家間對王權的重新穩固和新的聯盟策略。沒有新的聯盟策略和王權間的權利制衡,也不一定會有民族主義的爆發,也不一定會因為薩拉熱窩事件爆發一戰。

補充一句,民族主義恰恰也是源自於拿破崙對西班牙的征戰。如果沒有大革命,大家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個羅馬尼亞人,西班牙人和保加利亞人。


因為拿破崙制訂了 拿破崙法典 並且用軍事手段在全歐洲推廣這套法律.

如果把這套法律稱為 民主教 的經典,那麼是法國大革命完成了在歐洲範圍內的第一次大規模傳教.


推薦閱讀:

將王后送上斷頭台的是騙子的騙術,還是民眾的聖母病?
咖啡館文化對法國革命和歐美文學有什麼影響?
雅各賓派垮台到底是因為殺人太多還是太少?
有關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有什麼好書推薦嗎?
法國大革命為什麼稱為「大革命」而不是「革命」?

TAG:歐洲歷史 | 法國歷史 | 法國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