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沒有台灣文藻外語大學交換生,說說文藻大學的學習環境?


2017.6.26 星期六

這一周考試結束,也意味著大學第三年結束了。夥伴們大都在這個周末回去了,而我選擇留在台灣一周,繼續行走還沒有去過的地方。離開高雄來到了花蓮。此刻,在花蓮的青旅大廳里敲打下這些文字,想以一個交換生的視角,而非至多只能待十五天的遊客,記錄下在台灣的這些日子。遊記攻略凡是在網上能找到的,這裡都不贅述了。我想說的,是網上還沒有的信息,譬如我交換的學校,文藻外語大學,在高雄。來之前,在知乎上搜索這所學校,回答寥寥無幾。為了後面的交換生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我決定寫下這篇文。

從宿舍七樓看高雄

先自我介紹一下吧,安徽大學英語專業,於2017年2月至6月在高雄的文藻外語大學交換(下面簡稱文藻),交換期間5月20號考的雅思,首戰7.5,台灣目前報名費是6500NT,想了解這方面的也可以問我。文藻外語大學是台灣唯一一所專門的外語大學,沖著這個招牌,我們以為這個學校很牛,跟大陸的北外上外廣外應該差不多吧。的確,文藻和這三所外語大學都是姊妹院校,和人民大學,重慶大學,安徽大學等都有合作。文藻建校已經有一段歷史了,整個學校的建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據說以前的辦學質量是沒得說的,但我要說的是,今非昔比,現在的狀況,跟大陸的三所外語大學當然不在一個level上,主要體現在生源上,學生的學習態度隨意,後面詳細說。但也不乏努力上進的同學,師資也還可以。問了台灣同學,台灣同學說這主要歸因於台灣的少子化。簡單點說,全台高校有160多所,而生源卻越來越少,供大於求,學校放低入學門檻,自然生源也就差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文藻每年會去大陸招生。這樣的情況文藻並不是特例,應該說全台灣,除了個別高校以外,其他學校的情況應該是類似的。

就文藻的地理位置而言,因為比較靠近市中心,不管是交通還是購物,生活上總體很便利。出了學校後門,左轉直走,大概三分鐘,就有一家全聯。補充說一下全聯,是小型連鎖超市,雖小,但基本上想買零食和生活用品都可以滿足,而且價格還比超商便宜(超商就是指7-11,全家,萊爾富這樣的便利店,在台灣很常見)。我基本上每周都會去一次全聯,主要是去買鮮奶,文藻宿舍每層都有一個公用冰箱。購買生活用品還可以去寶雅,也是連鎖店,每家店面很大,基本上是兩層,各種用品都有賣,從化妝用品到睡衣襪子,價格也是比較良心的。再有就是屈臣氏和康是美,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主要也就是買彩妝和護膚品。百貨商店在台灣也是非常常見的,很傳統的那種百貨,類似義務小商品市場。

文藻的食堂,真的很小很小,只有一層,自助餐可選擇種類很少,還有點小貴,飯10NT,一個素菜10NT,一個葷菜30NT,所以正常一頓飯兩素一葷就有60NT了,量稍微多點阿姨就會算65NT,導致我後來每餐只吃素菜,主要是葷菜也不好吃還貴。後來對周圍熟悉了,我們就會經常去學校外面吃,學校外面有很多小吃。學校後門叫鼎中路,鼎中路上有很多小飯館,基本上是做學生生意,所以一到周日或是節假日,這些小飯館就會休息,導致我們經常是穿過幾條街才找到能吃飯的店。後門的鼎中路,我們對那條街的印象都很不好,主要是很舊。剛來的時候有被驚訝到,這麼破這麼舊,怎麼是這樣的??做好心理準備不要覺得台灣跟大陸是一樣的發展,或者說,不要看表面很舊,其實菜是很好吃的。後來知道了破舊的原因,台灣房屋產權是永久的,政府沒有權力拆遷或是改造。呆久了就慢慢習慣了,呆久了就越發真切地體會到,台灣社會很傳統,換個詞就是有點古老,不管是店鋪的外表還是經營方式,都感覺還是十年以前的樣子,現代的東西並不那麼多,這也多多少少因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是停滯的,跟大陸這幾年如日中天的發展差太遠了,感覺整個社會沒有活力,多數年輕人而立之後也會選擇移民出去。也許是整個社會形態已經發展地很成熟了,雖然和最新的發展接不上軌,住在這裡生活各方面都很便利,生活在這兒的幸福指數應該比較高吧。

既然說到了吃,就談談台灣的傳統美食吧。所謂傳統美食,就是去每個城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談幾個有台灣特色的,都是我以前在大陸沒有見過的。第一個,肉燥飯。肉燥,算是台灣特色了,就是肉末鋪到飯上,很好吃。第二個,滷味。這個真的有點特別,像大陸的麻辣燙,選完食材然後燙,但食材跟麻辣燙很不一樣,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南台灣普遍偏甜。吃一次要七八十台幣,感覺沒有麻辣燙好吃,量也超多。第三,雪花冰和豆花。高雄鼓山渡口那裡有兩家雪花冰很好吃,坐捷運到西子灣下,往渡口走就可以看到。學校後門那條街上有家豆花店,我經常去吃加料豆花,可以放芋圓,芋頭,紅豆。豆花跟大陸是一樣的豆花,只不過是冷的,表面會澆上一層黑糖,主要是加的料很好吃。

鼓山渡口的雪花冰店

加了芋頭和紅豆的豆花

文藻的宿舍,條件還可以。費用一學期12000台幣,還要交5000台幣保證金。每個宿舍住四個人,有獨立浴室,衛生間,洗手台,也有吹風機。空間不算大,網路還可以,看視頻高清都是可以的,不用另繳費。先說說好的方面,每層有個公共冰箱,很不錯。學校還會提供床墊被子枕頭,所以是不用自己帶的,學期結束還回去就可以。衣架,盆,洗衣液什麼的,會有以前的學生留下來,所以也不用帶。有洗衣機,一次投20NT。另外,每層有個晒衣間,晒衣間有脫水機,特別好用,每次洗完脫一下水,以高雄的溫度,幾小時就能幹。每層還有一間自習室,考試期間會開冷氣,有時候不想去圖書館,也是學習的好地方。要吐槽的是,每學期有兩次打掃衛生,期中和期末,期末檢查得還特別嚴格。打掃衛生分為個人區域和公共區域,公共區域會分配,每個人負責一塊。期中我是刷馬桶和洗手台,期末是擦窗子。上面提到的保證金就是防止你打掃不幹凈,會扣錢,基本上正常打掃是不太會扣的。還有一點,每天晚上11點幹部會點名,外宿需要請假,要是回來晚了教官的臉色會很難看。另外,宿舍還有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宿舍廣播。我們都煩死這個了,經常坐在自習室,冷不丁就來一則廣播,聲音還超大。因為宿舍里也住著五專生,就是高中生,所以管理上比較嚴格,有教官,有學生幹部。但對於大學部的學生,就很煩這些。

文藻的圖書館,資源和條件各方面都不錯。可以說除了宿舍和上課的教室之外,在學校的其他時間都是在圖書館了。我尤其喜歡的,圖書館一樓,三樓,七樓,都有電腦可以用。一樓是資訊搜索區,有將近三十台電腦可以用,也就是不用每次都要背著自己的筆記本去圖書館寫作業啦。我最喜歡用圖書館電腦看外刊了,沒事就點開NYTimes,New Yorker,BBC,看一看最近的新聞,真的超棒。還有一點很好,不管什麼時候到圖書館,都有空位,而且也不會有人坐旁邊,可以很安靜地看書。比起在安大圖書館人滿為患,文藻的圖書館實在太願意去了。 外語學校外語書籍當然也有很多,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多利用學校資源。因為中間有一個月備考雅思,看的外籍書只有幾本,不過外刊是看得挺多了,甚是欣慰(哈哈)。二樓我也很喜歡,主要是刊物,有外刊喔,經濟學人,Bloomberg,Times,The Week(開心地飛起來)美中不足的是,不是最新的,會晚大概一個月。五樓可以借CD看電影,還有很多漫畫書。總結一下,圖書館真的很喜歡。回去又要擠圖書館了,唉。

最後說一下我選的課程吧,主要是翻譯系的課。文藻的翻譯系相對來說,是比較年輕的科系。 下面一一來說下選的課程。因為要兌換四學分的高級英語課,四學分的課在文藻並不好找。我也是跟前面來的同學一樣,選了共同英文(九)。雖說九已經是最高級別了,但課程難度和深度跟我們的高英課簡直沒法比。後來我才弄明白,共同英文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的大學英語,給非英文專業的同學上的,班上有很多專業是其他語種的同學。也就是這時候我才明白,大家經常吐槽的大學英語的水是怎樣的,英文專業和非英文專業上的英文課程不同在哪裡。我只想說,專業的終究是專業的,不要看大家都會點英文,水平是有差別的。撇開課程本身的局限性,我選的老師,謝君清老師,人特別好,對大陸的態度也是不排斥的,值得推薦。 寫作課選的是謝志賢老師,愛爾蘭文學博士,自由文學翻譯,人很幽默,對很多問題有自己的思考,讓我們讀的文章也很有啟發性。每學期讀四篇文章,都摘自BBC,有兩篇很長,要寫summary和journal。可能作業量有點大,但還是可以handle的,整個練下來很有收穫,也值得推薦。口譯課的老師自己很厲害,但人比較高冷。要求經常看時事新聞,我也是在這門課的壓力下,養成了看外刊的習慣,自己受益良多。這門課本學期共請了四次講者,有幾位的分享對我很有啟發。 另外,還選了三門筆譯課,分別關於新聞編譯,科技和國際事務,都算專業選修課。新聞編譯是翻譯系主任的課,黃老師人異常地親和,跟我以前對系主任的印象完全不同,對陸生很好。這門課上共請了兩次講者,都是在電視台或是報刊工作的。學完這門課,對新聞編譯有了大致了解。科技筆譯的課是朱耀庭老師,人也是很親和。每兩周有一次課堂練習,文章不是很長,中翻英。國際事務筆譯是駱業鴻老師,駱老師每學期都會請陸生吃飯,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駱老師經歷超級豐富,想聽的話就去選他的課吧)。還有一門通識課,科技產業與生活,陳秋毫老師是美國留學物理博士,為人很有責任感。每周四早上八點,我幾乎都是班上來得最早的學生,他也會早到,就會笑著跟我說「早」,還會問我在台灣習不習慣,以後的打算之類的。二外西班牙文,把之前學過的內容又系統化了一遍,就不說了。課程介紹完了,老師我都覺得挺好的,不過學生水平,所有課程都是一樣,普遍地呈現出很平平的感覺,除了口譯課班上稍微好一點(可能我自己口譯還比較爛)。

雖說在台灣沒有peer pressure,但還是可以利用這裡的資源學習喔,比如外刊資源啊。想學也是可以學到東西的,我的感受。

講完了文藻,接下來說說我對台灣的印象吧。在台交換期間,去過台北,台中,南投,嘉義,台南,墾丁,台東,花蓮。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北台灣比南台灣會更現代一點。主要也就是台北,很多公司企業集中在台北,青年人也會更願意去台北發展,所以台北集中了大部分人口。到台北坐捷運有種回到了上海的感覺。高雄雖號稱台灣第二大城市,但看起來還沒有合肥發展得好。台中近年發展不錯,台灣同學說都快趕超高雄成為第二大城市了。而東部像台東和花蓮,囿於地理條件,其實發展類似小縣城,人口也相對較少。跟小縣城又不同的是,在台東和花蓮街頭,foreigners的身影並不罕見,有很多背包客。來東部,主要體驗的是自然風光。

台灣的交通一大「特色」,機車超級多,尤其在南部和東部。高雄的公車我覺得還是挺方便的,但常常車都是空的,只有幾個人,公共資源有點浪費。台中公車10公里以內免費搭乘,初衷就是想鼓勵大家多搭乘公車。在墾丁,台東和花蓮,公車班次是極少的,大多數遊客會選擇租機車遊玩。出了花蓮火車站,看到的租車店最多。我在墾丁玩的時候,跟同伴一起租了一輛小電驢(電池相當可以)。兩人同行,在墾丁真的很適合租車遊玩。路線比較好認,車也不多(請避開連假)。在墾丁的兩天,是在台灣玩得最爽的兩天。瀟洒地騎車,任性地飆車(對我來說已經是在飆車了,實際上車速遠沒有達到)。有段路根本就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公路超美,墾丁的海也超美。在這些公共交通不是很發達的地方,為了促進旅遊業,台灣交通部有一種公車,叫「台灣好行」,有很多線可以搭乘,有需要的話可以去官網查看。 台灣西部比較發達,從高雄新左營到台北有一條高鐵線,所以也比較好認,只有南下或是北上。東部是沒有高鐵的,只有台鐵,就是火車,火車中自強號最快。台灣的火車,座位是很舒適的,座位之間空隙足夠,一點也不顯得擁擠,更不會像大陸有的火車車廂氣味難聞。台鐵中有一種「區間車」,很適合短途搭乘,價格很便宜,不用買票,可以直接刷一卡通或是悠遊卡進站,就像坐地鐵一樣。缺點就是每站都停,相對比較慢。車的時間都是可以在台鐵官網查詢到時刻表。

台灣的人美,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確實是這樣不誇張,主要體現在服務滿分!是不是經常在大陸有被服務人員氣到,「什麼態度啊」。在台灣,這樣的情況不太會發生,從公車上的司機和乘客,上車下車會互相說謝謝,到住過的民宿,小飯館的老闆,超市裡的收銀員,都非常客氣禮貌。這邊做生意也不太會跟你賴什麼的,說什麼就是什麼,信任還是有的。雖然這麼說,但應該還是有個別例外,也許會碰到對大陸人態度很不好的,這也很正常,敞開胸襟,不要在意就好,不過真的很少。

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從公車,公廁,到很多建築樓,都會設有無障礙樓梯。從小見大,可見台灣社會給予殘障人士足夠的尊重。在文藻校園,看到不少坐著輪椅的學生,也是跟正常學生一樣上課。我會想到大陸,殘障學生在哪裡?殘障學生還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嗎?

台灣的文創產業也是一大特色。高雄有駁二藝術特區,內有駐村藝術家,花蓮有個文創產業園,台北就更不用說了。到台灣,誠品書店成為必游景點,也正體現出文創產業的成熟發展。

台灣受日本文化影響非常大,從日妝,日本護膚品,日料,建築風格,都有著日本的身影。比如台灣高鐵引進的就是日本高鐵技術,花蓮到台北的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引進的也是日本最新的列車。比如阿里山小火車就是日治時代日本人用來運送阿里山木材的,太魯閣的英文是Taroko,也是日治時期成立的公園。除了受日本影響較深以外,在台的越南人,印度尼西亞人也較多,主要因為蔡英文政府新南向政策。參加host family項目的時候,遇到印尼朋友和越南朋友,都是到台灣來讀研究生,我問她們為什麼到這裡來讀,她們說台灣政府提供獎學金可以完全覆蓋學費。

剛來的時候,文化衝擊還是有的。雖說說的都是中文,但真的不一樣啊。尤其我普通話太標準了,一張口台灣人就能聽出來是大陸來的。兩岸有很多用語不一樣,比如我最愛的酸奶,台灣叫「優酪」(ge, 第三聲),喝了味道不大一樣,鹹鹹的,結果我後來只喝鮮奶了。比如吃飯的時候老闆會問你「外帶還是內用」,比如自行車叫腳踏車,比如公交車叫公車,U盤叫隨身碟,視頻叫影片,簡訊叫簡訊,地鐵叫捷運,等等。兩岸的英文譯名也不一樣,奧巴馬是歐巴馬,特朗普是川普,普京是普丁,希拉里是希拉蕊……剛來的時候也是什麼都不知道,慢慢地學起來吧。

四個月的生活,難以用五千字盡數概括。我只想說,這段經歷很難得,我也是受益匪淺,即使錯過了大三暑期申請夏令營的機會,我依然不後悔來到台灣。這四個月,認識了很多很棒的朋友,自己也得到了成長。希望更多的交換生可以做兩岸交流的使者,只要兩岸交流不斷,兩岸的矛盾就有可能解凍。

希望大家在台灣玩得愉快!


hi作為一個待了兩年的學位生,告訴你小文藻的真相。

1.為什麼叫小文藻呢,因為文藻真的好小OTZ。從後門可以看到前門的那種小,繞學校快步走10分鐘結束的小,掐指一算好像還大不過我的高中面積。恢弘的面積就不要指望了,只能說跑課挺方便的,教學樓之間來來回回十分鐘綽綽有餘(除非你不是在高層上課,不然要等電梯)

2.學校的宿舍樓會照顧交換生的學位,所以不用擔心,相比宿舍應該已經安排好你們的位置。

3.來到台灣當然要開始吃吃吃模式,學校的後門是一條美食街,鹽酥雞啊麵線啊各種小吃應有盡有,而且開到很晚,YEAH夜宵不用愁~~~~~~

4.交通我覺得是最方便不過的了,二十分鐘不到可以到高鐵左營站,四十分鐘可以到高雄火車站,每次去別的市區玩,晚上九點多到高雄也可以一個小時內沖回學校。雖然沒辦法捷運直接開到校門口(捷運要到巨蛋站才可以搭),不過周圍好多公車線路可以到。畢竟是在市裡的學校,交通絕對方便~~

5.學校好多外國交換生,金髮碧眼什麼的。

6.咳,到了重點的學習環境。之前有廣外大的學姐來對文藻的圖書館不感興趣,覺得庫存太小。呃,我覺得光是外文庫存就很豐富了,而且有些外文書在我的市級圖書館還找不到。還有很多的電腦資源教室,如果是修媒體專業的話,也有許多器材可以借用。

7.想必來台灣交換有很多的原因是因為想來台灣邊學邊玩吧,高雄這個地方人情味濃,不比台北。景美人更美,希望你們來能在台灣收穫更多的友情和滿滿的回憶。~~~~~


你是要去了嗎。九月份


推薦閱讀:

去台灣交換對出國有影響嗎?
入黨和去台灣交流哪個更重要?
作為一年的交換生半年就想回來丟人麽?
去輔仁大學交換是怎樣的體驗?
在淡江大學讀書有什麼生活上的經驗分享?

TAG:台灣交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