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乏社交人會產生什麼心理問題?

比如長期一個人在家,不出門。

ps:如果僅僅靠網路維繫與其他人的聯繫,信息來源也都來自網路,衣食不愁,會產生心理疾病嗎?為什麼?

————————————————————————

pps:現代社會的網路社交:用社交軟體聊天,不也能獲得一些情感反饋嗎?

甚至還可以用「表情包」代替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交流。

有這樣的條件人還需要正常的社交嗎?

————————————————————————

題主是為了考研而減少社交,回想起以前,幾次長期與外界0交流的經歷,不禁感到一絲心理上的憋悶與壓抑,又不知為什麼會這樣。

看到一些答主的答案,大概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裡,

那麼,

人每天至少需要多少的[正常社交交流量]才能滿足心理上的歸屬感呢?

心理層面上的[高質量的社交交流]又是怎樣的?

似乎僅僅只與人講一兩句話,簡單的交流還是會有社交排斥感存在。


嗯。是我們lab關注的問題之一了。

那麼我能提供的答案就是——死路一條。

有奶並非都是娘

先來看看一個著名的實驗——哈洛的依戀實驗。

依戀理論--恆河猴實驗 - 心理學空間www.psychspace.com圖標

這個鏈接的內容對依戀實驗講的比較清晰了,本站也有很多知友貢獻過精彩回答,我就不贅述了。

我只講個關鍵點:

題主說:衣食不愁,靠網路與外界聯繫,獲得基本信息。

這不就是哈洛實驗中的鐵絲奶水猴嗎?

然而,這些猴子是怎樣的反應。除了在喝奶的時候吮吸奶嘴,其他時間都不會同這個猴子在一起。反而他們更喜歡那個絨布無奶猴。

猴子尚且如此,何況人呢?

不僅如此,哈洛在實驗中還發現,那些被迫與鐵絲奶水猴待在一起的小猴子更加膽小,而那些與絨布無奶猴待在一起的小猴子則更加勇敢。

哈洛還在籠子里放了一個會發出聲響的怪物(實際上是一個玩具娃娃),小猴子被嚇的不輕,他們都去跑去找絨布無奶的媽媽,緊緊的抱著這個不能給他們提供食物的媽媽。

綜上,衣食無憂看來並不能完全取代我們對依戀需求。而依戀實際上也是在社交的互動中體現的。在網上,你能摸到絨布嗎?

社會排斥讓我心痛

無論是你關起門來,主動不參與社交,還是被迫無法參與社交,我們都成為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 social rejection; ostracism)。

這裡,介紹兩篇經典的論文:

Baumeister, R. F.,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

迄今為止,這篇文章已經被引用了14894次!而且我幾乎可以斷言,這篇文章還會繼續發光發熱,只要社會排斥這個領域還在。

就是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我們的歸屬需要。這種需要使得我們渴望人際互動,渴望人際接觸,渴望社會交往。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Williams, K. D. (2003).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302(5643), 290-292.

這篇文章同樣具有重大意義!你看看發表的期刊也就說明了一定問題。

研究發現,我們被他人排斥的時候會產生心痛感(社會疼痛),而這種社會疼痛與物理疼痛激活的腦區竟然是一樣的。

綜上,社交本身就是一種原始動機,是一種天性,不去滿足它,結果就是心痛。

順便安利一本科普書,作者馬修·利伯曼也是上面論文的作者之一:

《社交天性》——超網紅書籍,知乎書店有售!

時間能治癒?

剛才我們說到了一個社會排斥的嚴重後果就是心痛。其實,社會排斥還有許多其他的可怕後果。領域大牛Kip Williams (2009) 提出了排斥的時間維度模型。

他發現,當我們受到排斥之後,反應會在三個時間維度上表現出來:

瞬時或者較短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情緒反應是最主要的,人們會心痛,會憤怒,甚至產生攻擊行為。

第二階段或者稍長時間段:在這一階段,認知反應接踵而至。我們會反思自己為什麼受到排斥。那可能會做出一些改善關係的親社會行為,但也有可能破罐破摔繼續做出破壞性行為。

第三階段也就是長期受到排斥:不幸的是,在這一狀態下,心理疾病會產生,比如抑鬱症。

所以,時間並不能治癒一切。把自己所在門裡,拒絕社交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洋洋洒洒寫了不少(實驗室主題),總結起來就是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缺乏社交,感到社會排斥,都會對我們造成極其不好的後果。

所以千萬千萬要打開物理的門,打開心理的門,去享受社交帶來的快樂。


我原本是一個主動逃避群體的人,因為我曾經認為人群不能給我足夠的快樂和價值感,反而讓我恐懼厭惡。但是當我真正離開了群體,長期處於一種社交隔離的狀態的時候,我再也不敢說自己喜歡孤獨,孤獨是一種很強大的東西,緊緊包裹著我。回歸人群幾乎是一種生理渴望,交流是一種無法打敗的慾望,獨處久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和一兩個性情溫和的人面對面坐著相視、交談。

我有時候在家一呆就是一天,有時候去圖書館學習,有時候出去辦點事,有時候去書店、電影院。但是不管做什麼都很少有和人交流的機會,都是一個人拿著手機對照著高德地圖到處去,一天下來幾乎不需要說話。這種隔絕是有點反人類的,斷裂了所有的聯繫,我不再是人際交流網路上無數連接的交點,我成了一個獨立於人際網路的孤立的點,毫無意義的幾乎不存在的點。我空虛、寂寞、憂愁,難以感受到自己的意義。

有時候讀到書裡面描寫絕佳的句子,做了特別好吃的飯,想起來一個好故事想分享給別人,我特別高興,幾乎要跳起來叫出來的那種激動,我想分享給朋友,可是我不知道誰會喜歡,誰會想要接到我的消息。想發朋友圈,又會猶豫,畢竟我和我的「圈子」裡面大多數人已經沒有能夠理解彼此心境的共同經歷了。獨處的時候,無論經歷快樂還是孤獨,都只能自己獨享,一切浪漫而細膩而美好的情懷都沒味道了。

看著社交網路上大家熱鬧的生活,我感到有點空空的落寞,也反省自己是怎樣落到這個地步的。

心境上變得懶惰起來,鎖門拉上窗帘,播放一段音樂,就讓自己流動在黑暗裡面,獨處的時候,一切的真實感受都無處可逃,包括這可怕的無孔不入的孤獨,這是擺脫不掉否定不了的我的一部分,我的存在就是伴隨著永遠的孤獨的。

不過也有好處的。這種孤獨也給我很多新的認識。獨處的時候你只能和自己對話,沒有人可以說話的時候,旺盛的表達欲和分享欲只能付諸寫作,那是很好的與孤獨相處的方式,是和自己的對話。獨處讓我認清自己內心,對於情感的解析度有所提升,對於他人也更能做到同感。聽音樂的時候、讀張愛玲的時候、看婁燁或者王家衛電影的時候,原來一些不理解的東西都能夠感同身受了,並且能嗅到各種人身上不同程度的寂寞和慾望,就這樣培養出來一種發達的感覺。


我覺得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會變得不知道如何與不熟悉的人溝通,甚至會有些害怕,會想要逃避這種社交,然後心理會比較消極敏感,唯唯諾諾的,會自卑。不是說這個人一直都這樣但肯定是會有這一面的。

第二種是習慣了一個人,社交會消耗他很大的能量,獨處才能帶給他能量。這種情況下他是無所謂甚至不屑於社交的,他有自己很豐富的內心世界,也更喜歡用那些別人來社交的時間去和自己相處,內心是很驕傲很平靜的,因為自己知道自己與常人不同,能感受到獨處的快樂。通常情況下這樣的人也真的是有蠻大的能力的,能在某些地方讓人刮目相看,有才而不外露。如果是會出現心理問題的話,那可能是有些人會有些自大吧,過度的覺得自己特別。

嗷,還有一種比較複雜的人,是這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的。比如我(′╥ω╥`)


得是那種缺乏社交又沒正事乾的人,那些天天忙著考研忙著產品研發的,一般在周期結束後都可以很快的回到社交生活。

那些無業在家的,無業在家假裝自己在備考的,閑久了,就會開始想東想西,但書讀的太少又缺乏閱歷,想的基本都是些沒營養的膚淺的玩意,一不小心三觀還會跑偏。

失業久了的人大部分會誤以為自己很有思想。


這種情況如果很小的時候就有 那麼你長大後會很不願意與人交流 就連與人說話都感到彆扭 我小時候很不願意跟別人說話 導致我現在與人說話都很懼怕 並且我說話有些說不清楚 有時心裡想的明明是這樣 而說出來意思就變了 確實這也引起了很多誤會 使我有時就不願意講話 每次弄得氣氛很尷尬 至於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嗯...性格會變得比較偏僻吧 心理會有些抗拒別人 差不多就是這樣子的吧


就是,覺得與人交流會消耗他們的生物能量。

而且長時間處於網路交流,在現實會覺得跟陌生人交流有點吃力,有時候甚至會有尬聊的情況。(畢竟沒有表情包可扔)

這種人出來社會要工作後,跟有正常社交的同齡相比,他們會非常不利。很難融入組織內部,跟同事長期保持慢熱態度,別人都打成一片了,他們還處於見到認識的人想躲的行動。模式。

以上情況排除本來就有自來熟體質的人啦


會影響社交功能,因為人與人交流的正常模式是面對面的模式,包括語言交流,非語言交流,非語言交流又包括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語音語調語速,身體距離,接觸,反應速度等等,上述過程是雙向的,有接收信號的過程也有同樣以這種信號作為表達的過程。長時間不能面對面交流會因為缺少上述非語言交流線索導致部分功能退化或扭曲,為當面交流帶來一定困難和不適,為了避免這種不適所帶來的焦慮感而採取逃避當面社交情境,這就引發了進一步社交障礙。


曾經封閉自己大概有將近三年的時間吧。我來說一下。每天就是想起就起想睡就睡。每天唯一的交流就是一台電腦。睡眠會不知不覺的逐漸變成白天睡晚上起。除了需要出門購買必須品外。是不會出門的。自己本不是善談的人。會感覺到跟別人說話的語氣都很膽怯。變得有些口吃。不敢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每天上網刷劇看電影。時間會覺得過得非常快。情緒上起伏很大。容易陷入自己的悲傷情緒裡面一直在裡面徘徊。不照鏡子。討厭看到鏡子里的自己。無時無刻都在腦海中與自己對話。時間久了寂寞感強烈。但即使有機會與別人在一起聊天也會被自己拒絕。看到了好看的作品。想到了很有詩意的話。會無奈於無法與人分享的悲傷。

現在工作兩年多了。也許可能是當時太窮了吧。如果不考慮經濟問題 也許會呆的更久。在找工作的時候被拒絕了很多。面試之前我甚至還要想一想我該做出怎樣的表情才對。

最後說一下所造成的影響。我覺得這是與天性有關。 如果說你從小本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孩子。假設在封閉自己兩年時間。會比內向性格的人更容易從中恢復出來。其他人的融入也更容易一些。

現在27的年紀了。gay。不會結婚。有的時候會不出聲的自言自語。有同事表示過有看到過我自己一個人在那自己跟說話的表情。與陌生人說話還是會膽怯。說話不結巴了。不喜歡逛街 買衣服都是靠淘寶。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一但對方提出見面反而會害怕各種因素而拒絕對方。

暫時只想到這麼多了…


不會產生心理問題。但是將來可能會遇到與別人打交道,說話有點隨心所欲,不太考慮別人的感受。也行很多事都不會與人分享,不是自私,是習慣

婚姻裡面,如果沒有自己特別有興趣的事情,可能會對伴侶和孩子過度關注,造成家人的壓力


看當事人的體驗來判斷,自己覺得沒問題就沒問題,自己覺得痛苦就是心理問題


謝邀~

和題主有相似的經歷,曾經因為哮喘和抑鬱症在家休養過,期間除了和家人晚飯會見面之外唯一的生活就是去我老師的畫室畫畫,一天基本上沒有和別的人交流過,持續了一年後我重返校園,當然是換了個學校。

在我休學之前我是出於一種極度自卑的狀態的,但是在休學期間我漸漸找到自我,因為身邊所接觸的都是正面的評價,這直接導致我陷入一種極度自負的狀態,認為自己修鍊了一年,變得厲害了,但實際上還是普通人(只是我自己沒有這樣認為)。

在重新踏入學校過後惹了不少事情,大概歸納一下,就是太自以為是,不可一世。

在惹上麻煩之後,是有一個姐姐過來跟我深度探討了一下,大概就是把我拉回了現實,但之後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我開始變得惶恐,過度緊張,開始把真正的自己隱藏起來,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一年,最後是在我找到了適應我的社交團體過後,我才開始漸漸卸下防備。

所以,說了這麼多,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我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因為沒有對比參照,導致我的人格發展出現了一些差錯,從極度自卑,到極度自負,到恐懼,再到最後的釋懷,這都取決於我所身處的環境。

我們在生活變化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態也會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這樣的,在長期不與人接觸的過程中會導致不同的心理狀態的改變,比如變得內向,自卑等等。

與人多接觸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給予你參照,會遇見好的人,壞的人,會收到好的評價,會收到壞的評價,可也正是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不會出現極端的心理狀態。

多走走吧,多認識認識新的面孔,總是有好處的。


我至今無法和異性正常溝通……首先是心裡壓力,非常在意溝通的度,認為很多溝通是沒有必要的,很抗拒對異性產生某種依賴(果然還是gay),高中畢業2年里我沒有跟任何新認識女性連續交流超過15句話。現在工作了好了許多,發現只要混熟了,稱兄道弟,溝通的壓力還是比較小的。


我有一個都是這種社障的小圈子,大家認識的時候還都是沒朋友整天跟手機solo的社障初高中生,現在過了五六年了,我們詭異地發現學歷平均世界top100………

…至於進入社會之後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還要繼續觀察…


沒上班時,超短線換手,9個月股票翻了三倍多;當被攆出門坐班後,一窮二白;什麼心理問題?直接懷疑人生的意義。


是心理問題讓人脫離社交

我得過抑鬱症,嚴重抑鬱,雖然在別人眼裡我很正常

甚至我每天都想死的那一段時間,別人也看不出來,我比正常人還正常

短時間接觸別人,別人根本看不出來,但是時間長了就完了

所以我主動脫離人群

因為人群是無意識的

假裝是個正常人,人群就以正常人的對待你

如果暴露了自己的弱點,人群未必就抱以善待

我經歷過,所以我必須主動脫離人群

所以我對於那些人性本善之類的言論格外反感

除非你有一技之長足以在社會立足,否則不要試圖展示自己的出格之舉

人群沒有善惡之分,只有把你馴服或者吞沒你,除非你能碾壓他們,然後人群就會被你馴服


在別人面前會很難扭捏,覺得很尷尬,不敢跟別人交流,很內向,喜歡跟喜歡的精神世界交流。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