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十家銀行聯名上書反對資管新規?

後續更新:

網傳"銀行就資管新規風險聯名上書" 中國銀協闢謠

事件背景:商業銀行吐糟「資管新規」難執行 普遍反應過渡期短

近日,有一份「十家股份制銀行關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資管新規)的反饋意見」的文件引起熱議。

據了解,這是十家股份制銀行根據銀行業協會安排於11月30日召開股份制銀行同業研討會後的反饋意見,對打破剛兌和凈值處理等核心問題的爭議較大,並提出了三點意見:

希望適當延長過渡期,優化過渡期安排;有條件放開理財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投資者限制及期限錯配限制、包括理財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的期限錯配限制;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在符合會計準則的前提下,允許資管機構自主選擇估值方法。

事實上,距離11月17日央行協同三會和外匯局聯合發布資管新規已過本月,金融行業各界已組織過不少資管新規研討會,從一些半公開的研討會反饋來看,銀行的反對聲音最大。

相關問題:

如何通俗易懂的解釋「剛兌」?


P.S. 不手軟≠直接戳泡沫。個中尺寸太難把握,設身處地,要平衡各方利益,太難。

16年底擴充了MPA考核範圍(今年實施,主要限制表外理財),同時加強了對同業業務的監管,整個強監管的政策從提出到實施是一個漫長的多方博弈過程。這一點從國債走勢可以管窺:

來源:Wind

我個人作為韭菜其實對國家和Z-F的態度十分矛盾。

一方面藥丸和魔幻日常太多,另一方面卻又堅信國運。

金融業卸槓桿陣痛難以避免,但出清後的黎明是可及的。

隨著監管和金融體系的完善,資金運轉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個人觀點,銀行業目前仍處於坏賬和轉型的拐點,四大和招行已經確認,隨著傳統行業的國進民退與產能集中,會有更多具備競爭力的銀行走出泥沼。

-----------------------------------------------------------------------------------------------------------------------------------------------------------

這個趨勢理論上是不可扭轉的。

TG雖然一刀切的事情幹得太多,但這件事上個人認為不該手軟。

前些年的(小)銀行,約等於牌照+資本,印證了錢生錢的真諦。

1. 有了資金池,銀行可以拿14年一年期的理財資金,去買2年鎖定+1年退出的定增產品,鎖價發行+大股東兜底固定收益,無風險政策套利。理財一年後到期,沒問題,15/16/17年繼續賣理財,循環投入;

2. 通過多重嵌套,即買券商、保險的資管/信託產品,證保的產品最高配到1:2,瘋狂時可以配到1:4,銀行1個億的本,給融資人配4個億的額度,符合證保監會規定,銀監無法跨業監管,豈不是美滋滋;

3. 再一個是最重要的剛兌,理財產品的target多屬風險厭惡型投資人,反正銀行已經把名義上的委外投資做成了名股市債/明基實債的政策套利,加個剛兌條款吸引大媽大爺,也就順理成章了;

P.S. 銀行委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財產品股東超過200人,無法作為法人合規投資大部分資本市場產品。這也解釋了過去幾年間野雞(關係戶)券商「百花齊放」的現象,拿到牌照就能做通道,能做通道就能收費,躺賺。

上述三點,基本上就是TG強調脫虛向實的基本原因。因為央行放水不是定向放給企業/居民,而是派發到商行手裡,再由利率/存准率等一系列因素調控貨幣需求。當你作為一家銀行,以同業之王興業為例子,同業拆借需求火爆,風險相對極低,錢派到手裡,會優先考慮困難群眾,還是同業的兄弟姐妹?

而兄弟姐妹舉債也不是為了企業融資/消費貸等零售業務,都吃息差玩政策套利去了(i.e. 同業4%利息,定增產品7.5%固收),央行放2000億,留到實體經濟有多少只有天知道。

綜上,TG三會合一,對好吃懶做的幺子幺女們進行供給側改革,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請自來。利益相關:十家行之一總行員工,不敢實名,匿了。

看了這麼多答案,沒有一個真的了解真相的,我先來還原一下吧。

資管新規徵求意見之後對股份行震動極大,於是股份行通過會議和書面的形式開始了互相討論,並且不知道哪個"聰明"的傢伙想出來,一家行反饋的力度不夠大,聯名上書如何?於是就有人搞出來了這個反饋意見的初稿,嗯,初稿。沒有經過各家的資管部和行領導看過的東西。

後面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軒然大波+銀行業協會闢謠。聯名上書這事自然不了了之了。

——分隔線——

下面回答問題,如何看待?

很簡單,充斥著金融機構本位主義。一看就是哪家行的業務人員弄出來的,毫無高度和政治敏感性和大局觀,雖然我是銀行的,我也要這麼罵:既蠢且壞。

其實其中提的幾個意見並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高度不夠導致看上去味道很差,根本沒有抓到真正重要的點。真正的點在什麼地方?不在於細節,而在於財政部和央行關注的:影子銀行,透支國家信用,系統性風險。站在這個高度上,就應該明白規範資管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反過來,提意見的高度也必須拔高,應該站在"一年半內重塑(花了十年形成的)社會公眾的無風險利率錨定體系,衝擊過大"的角度來闡述系統性風險,而不是簡單的說流動性什麼的。

——再次分隔線——

這裡要懟一下高票的匿名答案,這答主應該是是地方人行或者監管的。我一直詬病地方人行和監管需要提高姿勢水平。你說銀行本位主義,沒錯,但是你說這初稿里觀點都不對?顯然不是,大規模的負債到期而非標資產沒有到期毫無疑問是會帶來嚴重流動性問題的。最關鍵的是,看你回答也壓根沒有考慮到無風險利率錨重塑的問題。涉及到這麼根本的問題,用看待一般風險的眼光看待系統風險,完全是錯的,高度太低了。

——再來一次分隔線——

看到有人在評論里質疑我說的"理財是居民的無風險利率錨定",說這個和宏觀經濟基本理論不符,我來解釋一下。

首先,宏經不會告訴你中國現在事實上還存在著二元利率體系,金融市場的利率已經實現市場化,並且符合經典的宏觀經濟理論。但是居民部門的利率並不是這樣。

其次,宏經也不告訴你,理財利率實際上扮演了居民部門的管制利率和市場化的金融市場之間的緩衝角色。通過這一緩衝,居民部門受到管制的無風險利率,已經和金融市場的市場利率拉近了相當的距離,因此理財利率實際上扮演了居民部門的無風險利率錨這一角色,雖然並不完美。

如果對這個感到難以理解的話,可以想一個例子:16年年中以來,(市場化的)金融市場利率大幅走高,(受到管制的)存款利率紋絲不動,(扮演緩衝的)理財利率隨著金融市場利率也明顯上升,當然升幅不及金融市場利率。


毒癮一旦形成,就很難戒掉了。

強行戒毒,戒斷反應非常難以承受。

其實現在的經濟體系和擼小貸的老哥們真的太像了,開始只是因為一點點"發展」的需要去借錢,到最後越借越爽,越花越開心。擼完這個通道,擼那個通道。最後監管要一刀切,老哥們全部懵逼了。

賺錢是不可能賺錢的,這輩子都不會賺錢的,經營企業又不會,只有發個股票債券,募個信託資管搞搞地產做做ppt才可以維持生活這樣子。

一旦習慣了圈錢的模式,再適應賺錢的模式比戒毒還難受啊。

互聯網行業的碼農可以想像一下,某天CEO突然跟你們說:「沒有投資人給錢了,未來我們也不上市融資了,咱得靠自己賺錢了,從今往後諸位的工資就得靠營收刨去稅收、水電、場地、公關、廣告、等一大堆開支之後所剩的那些了。

這得多可怕。


居然有這個問題,知乎人群果然層次不低。

作為一個周末被迫加班、剛剛完成反饋材料的可憐傢伙。我對這十家銀行感情複雜:

第一反應是,好漢!這都敢幹!

第二,反應過來,tmd,敢瞧不起我們!

第三,怨念,要加班寫材料寫反饋了!

第四,畫個圈圈詛咒你們...

好吧,就我的觀點,這十家銀行的理由實際上均不成立,典型的以戰術問題來反對戰略部署。他們的真實想法,絕不是流動性風險、支持實體經濟和金融秩序這三個冠冕堂皇的問題,根本還是為了壟斷性的無風險的規模化的金融收益。注意我上句用的三個修飾詞。

至於後續,資管新政的出台不可扭轉,無非是快慢,鬆緊,一步到位與否的問題...經濟和貨幣當局金融去槓桿的決心堅定,而且已經做好了付出一定成本的心理準備。

你們懂的。

——————

發現利益相關方還真不少,統一反饋下。

一,麻煩先看過文件再懟,張口就是一刀切,文件中有過渡期、資管子公司等一系列政策安排,乃至妥協,目的就在於保證機構的穩定過度,以及後續發展導向。

二,先弄懂啥叫流動性風險,不是說一個產品一個機構資金續不上就是、就會流動性風險,中國的金融體系是不成熟,但也不至於這麼弱。

三,系統性風險的可能,說沒有,肯定不科學,但也不應過度誇大,更不應以此為借口。金融,本身就是信用與風險的平衡,沒有風險,機構哪有收益。監測、預警、評估、預案,只要保證風險可見可控,就可以了。

四,金融人以後當然有飯吃,現在吃牛肉以後會吃牛排。未來10_20年,將是金融大發展的階段,新的金融機構、模式、產品和服務將不斷出現。希望大家到時都還在那裡!


這版的資管新規叫「徵求意見稿」,所以不是正式的政策發文,就是投石問路讓人提意見的,可以舉雙手贊成,也可以對其中某條款或某操作提出具體的反對意見,這兩者並不矛盾。

監管機構居廟堂之高,有眼光有格局,但落實到具體細則時,往往缺乏實際操作性。再加上資管江湖這幾年粗放發展、「法無禁止即可為」、監管套利嚴重,別說監管機構,估計就連參與者們自己都說不清這個市場到底已經發展(混亂)成了什麼樣子。

銀行、券商、基金子公司、信託、保險資管、P2P等各色金融機構混雜其中,標準類/非標/非非標資產眼花繚亂,層層結構、層層通道、層層包裝。這裡面其實很大原因也是監管的限制,說到底,中國的金融市場還在逐步開放的過程之中,手中拿著資金的,有些投資玩不了;需要募集資金的,有時又不能直接去找錢。這裡面除了信息不對稱,更大的障礙在於分業經營和壟斷牌照。

打破剛性兌付、禁止資金池、限制融資槓桿、限制資金通道,等等,這對於行業和從業機構人員來說,都是好事,資產管理回歸本源,以後拼的就是大家的募集資金能力、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定價管理能力,拼的是專業水平,這個對於行業里的正規軍,絕對是大好事。所以我相信那些銀行說支持贊成,絕對是發自肺腑的。

但是有的事情慾速則不達。跟供暖煤改氣一樣,大方向對了,但在實施之前必須要充分考慮、充分論證實際情況。行業整頓規範的過程中,必然要觸發一些風險,怎麼把影響儘可能減小實現平穩過渡,才是這次徵求意見稿的意義所在。


「不是行長們不懂政治,他們比小記者,比你我都懂政治,硬要量化就是我們得10分而他們能得80分,然而他們更懂金錢,懂金錢遠遠超過了政治,得了99分,所以他們的決定就偏重其他了,顯得不懂政治了。而我們雖然政治得10分,但是其他科都是0分,所以就我們的決定和行動就符合政治要求,就顯得比行長們懂政治了。

總結,行長們的確比我們懂政治,但是他們更在乎其他的東西,所以採取的行動是符合他們在乎的那些東西的要求,卻不符合政治要求。」

引用自 @天才海小象


覺得知乎是真的要涼...一群人裝逼模式開的飛起,說的都是些什麼玩意。一群管幾萬億的廳部級別領導沒有你們懂政治,牛逼牛逼

銀行對這個資管新規的反彈很大,幾乎逐條進行點評,多次提到流動性風險,可以想見這個新規會對銀行資管業務造成巨大影響。

規定的關鍵詞就是取消剛兌去槓桿,這點我是完全贊成的。銀行資管的大頭本質上是借著銀行的信用進行投融資業務,由於目前市場實質上的剛兌存在,這個業務已經產生了風險信用和收益的不匹配。央行希望能夠通過改革來對其進行規範,取消預期收益率,凈值化管理,打破剛兌,這事情本身是合理的,也符合未來的趨勢。

但是問題在於,一個是我覺得新規並沒有對銀行資管未來指明一個方向。

因為銀行的信用來源於國家,其信用和渠道優勢是真實存在的,而百姓的低風險投資需求,資管運行那麼多年積累下來的不管背後是上市股權回購也好,員工持股計劃也好,未上市的非標股權債券也好優質低風險資產也同樣存在,這個供需並不會因為凈值管理還是嵌套與否而改變。如果按照新規來看,未來銀行的資管會很類似銀行旗下一隻公募基金,如果是這樣的話,資管又和成立一個基金有何區別中間是不是又會有監管套利,這個新規沒有去說明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向。

而且,就算監管覺得可以取消剛兌了,銀行也過渡完了,就銀行現在這主動管理的水平,兩年夠嗎?市場真的就準備好了嗎?哪家銀行不想和招行一樣賣權益類產品,中收又高油水又多,問題是哪來那麼多有錢的高風險投資者啊。那麼多低風險偏好的大媽一旦沒有了預期收益率的指導,這些投資者就可以迅速適應取消剛兌的市場了嗎?

其次是我覺得對於一些長期的未上市股權債券項目,公允價值如何判定,原本遊離在非標和標之間的資產如何轉標,對銀行來說確實是有這個問題。畢竟權益類一共才兩三萬億,銀行理財有三十萬億,存量的普遍存在的滾動錯配的要怎麼處理?這二十八萬短時間如果投資者不接受出現流動性風險怎麼辦,銀行會不會大幅拋售高流動性債券挨過去?存量的產業基金和委外模式怎麼搞?其實新規也只是指出一個方向,未來也要監管銀行和人行之間繼續博弈和繼續溝通磨合。

個人可以想到的業務趨勢是短期來看貨幣基金會出現比較大的增長,長期來看,銀行會和主動管理主動研究貼的更緊密,權益類產品會慢慢走到前台,投資者短期會被教育,長期銀行資管還是必須抓住自身低風險偏好群體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才是正道。


現在是銀行業三去進行時。過去銀行業發展過剩,以阿里為首,什麼人都想進銀行業分一杯羹。現實就是整個銀行業被瘋狂榨乾利潤,風險瘋狂聚集。在m2保持增長的前提下,5大行的營收卻出現下降。

資管新規無非就是讓大家按規矩來玩,體量大的多掙點,體量小的少掙點。不要去掙不該掙的錢,因為真出了事,大家都是鐵索連舟,一把火就全完了。

新規是對5大行有利的,5大行畢竟底蘊深厚,網點遍布鳥不拉屎的地方。真的按照各方面指標三去,小銀行明顯要遭重。這就有了今天的小銀行聯合逼宮銀監會。

逼宮這件事就成了政治問題,老大哥主導三去已經到了最後臨門一腳了,咣的一腳踢在了鐵板上。別小看這幫人,這幫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發動個區域性金融危機的能力還是有的。

銀監會大概率會妥協,然後老大哥再伺機拉幾個不聽話的人下馬,事情才能繼續推進。


實在看不下去,高票的幾個答主可能確實很牛X,但是你們的回答很裝X。那幾家股份制銀行的董事長行長大多也是中管幹部吧,政治覺悟不高?五大行覺悟高?在更早的一版反饋中五大行已經實名反對並且也提到了系統風險,人行和銀監會的人也在,內部人都知道如果嚴格執行新規就是把理財弄死了。會不會產生系統風險,個人認為嚴格執行不開口子至少會產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現在的房地產和城投有多依賴表外理財各位業內大拿心裡沒點X數?你們知不知道這些企業已經是八個鍋蓋十口鍋?再去掉兩個鍋蓋,知不知道這十口滾燙的沸水就噴出來了?理財死了信託券商基金甚至表內貸款還有完卵?我沒有那麼高的覺悟,不會從頂層設計的角度考慮問題,但是如果強行按照19630這個節點嚴格推新規,必然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另外高票里提到了上層要去槓桿,當然沒問題,但是需要先把火關了再揭鍋蓋不是么。。。去槓桿肯定會以穩定為前提的,落實到具體業務層面,只能是循序漸進慢慢來,一刀切的做法可能會打自己的臉。另外,作為前銀行資管人士,你們所謂的斷了財路真是too young。我不敢說全部,中大型銀行,領導才不會為了那點利潤指標冒烏紗帽被摘的風險對抗監管,員工更特么不在乎,就銀行那點激勵機制,愛做不做!

看了很多評論,很多人總是舉止高層、去槓桿、金融改革的大旗說銀行總是算自己的小九九。開個腦洞,新規是鼓勵銀行成立資管子公司的,如果真的搞起來,銀行願意以市場化的方式招人運作,憑著銀行的渠道優勢,最後的贏家最後是誰?

我再次強調,僅就個人來說,銀行里沒幾個人關心狗屁資管新規,倒是銀行資管不做了,那些收著管理費的券商,基金子和信託通道們是真的利益相關方。


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


情理之中,可謂刀刀見血,銀行,信託首當其衝。

打破剛兌,狼來了說了好些年,看這次決策層的氣勢,是下了決心的。拿銀行理財來說,其目標群體是不滿足存款利率的低風險厭惡人群,一旦打破剛兌,才用凈值化管理,而且過渡期只有1年半,新的理財銷售難度很大,現在的銀行業理財規模20萬億加,這麼大的市場,擱誰誰急。

凈值化管理,確實是打破剛兌的一種方式,不過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比如理財最大的投向是非標,非標中又以投向房地產業和城投債為主,這些又不是股票大宗商品,搞凈值化確實是個問題。

單獨記賬,禁止期限錯配,滾動續發。投向債券市場的還好說,大不了只配短期(如果這樣還不如貨幣基金?),但是非標怎麼說,據統計非標期限平均大概3年,再看看現在的理財,基本都是一年以下,而且90天以下的佔據不少份額。如果嚴格按照新規,很多理財都會少則1年多則五六年,可想而知其銷售狀況。

禁止多層嵌套,實行穿透式監管,限制槓桿率。理財資金加槓桿投資債市會受到遏制,不過之前看到的一份報告中提到,銀行委外的債市槓桿好像本來就不高,平均在110%,個別時間段可達到140%。這部分衝擊最大的應該是券商,都是幾倍的槓桿。理論上銀行應該影響不大,不過實證卻相反。個人存疑

另外過渡期安排方面,一般的都是新老劃斷,不過對於投資非標的這些資產,如果不銷售新的理財到資產到期,將無以為繼。

這些年累積的問題,如果嚴格按照這個徵求意見稿來做的話,可謂是刮骨療毒,銀行嚎兩嗓子也正常 。

但是聯合上書什麼鬼?

難道是股份行城商行大家圍個圈,然後寫了封血書,再一個個按個手印 ???

真的是意料之外。

時間線上來看,首先是意見稿發布→業內討論→聯合上書→銀協闢謠→官媒態度強硬討論→強調風險,官媒態度軟化。到現在為止真是跌宕起伏!

不過這件事整體看來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喝?我看倒未必。

個人預測所謂的過渡期截止時間大概率會延長,我估計會到2020年以後

非專業人士,拋磚引玉


在知乎不談工作。今天破例,閑聊幾句。注意兩個問題:

1. 資管新規在年初拋出過一稿,並未引發太大反彈,為何這版如此哭爹叫娘?

2.金融千頭萬緒,為何先拿資管開刀?

自年初以來,先是央行MPA考核,將理財納入信貸規模的考量,後是銀監會的大整改,尤其針對中小城商行提出了「三三四」整改(這波操作對股份行影響比較大),其中要求:結構化業務不得多層嵌套,證券化業務劣後不得對接本行理財,不得出售給個人投資者。這些信號已經顯示,中央或將從資產端入手,對亂象整治進行「破局」。

那時,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沒有開,十九大也沒有開。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而彼時,行業大夢又誰先覺呢?

當兩個大會接連勝利閉幕後,各種傳言不絕,然遲遲不見霹靂手段。直到遭遇茅台4%大陰線、創業板跌幅2%的「黑色星期五」後,表現異常的金融市場才遇到了更大的錯愕:11月18日,央行連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和外匯局共同發布了這版新規。

這版新規雖「似曾相識」,卻並非「老調重彈」。它劍指跨行業資管業務,以前所未有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深層穿透了金融行業,在某種程度上已深刻影響了以「大資管」為號召的金融業態的具體走向;對意圖向資管業務深度展業的持牌金融機構而言,是一份不得不進行學習和遵循的「基本法」。

年初,在市場尚對這輪監管中未及明確的規定保持猜測之時:如怎麼定義多層嵌套?理財端的一層資管計劃投信託計劃是否歸為多層?證券化劣後由他行理財對接,而他行理財又出售給個人投資者,是否算違反規定?這些疑問,在第一版里並沒有說清楚。而11月拋出的這版,已經將上述疑問進行了明確回應,不容置疑的措辭,判斷精準的病灶,你說徵求意見後還能網開一面,打回原形,誰信?這版的直接意圖可概括為:釐清監管整改過程中模糊之處;提出日後資管行業發展方向。

為何要對資管業務出手?當然不是隨機選擇的結果。不要低估了中央站位全局、想通過這份文件傳遞更加重要信號的意圖。 中央的真正意圖是:

要以資管業務為切入點,對脫實向虛、信貸擴張、過度融資等金融全局性、廣泛性問題予以出手,以整改金融亂象、加強金融監管為號召,進行「解剖麻雀式」的整治和規範,其最終意圖是,防範金融風險。很顯然,既「多頭能管」又「多頭難管」的「大資管」,就是這隻最合適的麻雀。

長期以來,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均是開展資管業務的金融(資管)機構,資管產品的多層嵌套和通道的廣泛存在,使得金融空轉套利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資產管理業務雖作為金融業務,卻因戴著特許經營的帽子,長期遊離於金融監管的邊緣,極易因「非金融機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把產品銷售給不合適的投資者的風險」這樣的蟻穴,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潰壩。資管新規,就是深入貫徹中央防範金融風險精神的第一把撒手鐧。

資金是金融的命脈,也是銀行的命根子。所謂股份行聯名「反新規」的消息,有誇大解讀的嫌疑(本就是公開徵求意見,反映意見嘛,動輒稱「反」豈不是扣帽子了),但聯合起來「哭境遇」的動作肯定少不了。擺難處,吐苦水,抱團籲求一下,也就是懷揣夾縫求生的意願聯合求一條生路,哭一哭,造造勢,指不定能磨成功呢?這是幾家股份行的小心思,不足為奇,可以理解。「新規」下產品分級、槓桿限制、打破剛兌、凈值管理這些嚴苛要求,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大家的資金來源,其中銀行理財、券商資管資金受影響是最大的。在誰都缺錢的情況下,國有行比股份行耐壓,股份行比其他資管機構耐壓,這也是國有行面對股份行領銜其他資管機構哭爹叫娘時仍然能咬牙扛住的底氣(政治因素除外)。股份行坐不住,吐吐槽,哭一哭,只要適度,都能理解。

可眼下,情勢越發嚴峻。「新規」徵求意見後,資本市場已做出即時反應,下半年來,資金價格一路上漲,與年初的資金泛濫形成了鮮明對比,行業內戲稱為「上半年拿著錢找項目,下半年拿著項目找錢」。預測「新規」實施後,長時間的「資金荒」將在所難免,而過渡期後對資金渠道的競爭將演變成「搶錢搶客戶大戰」,同時,各家資管機構也得儘快處理各自積壓的期限錯配,流動性風險暴露的資金池問題。這個年,中小銀行如何過,不得而知。

當然,作為資管新規的「副產品」,新規下發之日,也是「三會合併」謠傳不攻自破之時。新規反覆提出的「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同一類型的資產管理產品適用同一監管標準」、「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等要求都傳遞一個明顯的信號:我國金融監管體制將繼續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基本格局,在這個格局下,監管套利空間將被功能監管不斷擠壓,甚至會被牢牢鎖死。至於近幾年甚囂塵上的銀行集團綜合化混業經營,在新規表達的強化功能監管的前提下,可能步子也不會向前幾年邁得那麼大了。

在中央決心已下、殺招已出的大勢下,強化跨行業功能監管已避無可避,監管層既然已經(被)達成一致,金融行業無限懷念的抱團撒嬌、誰聲大誰喝奶的的「祖宗家法」,豈是搞一些聯名「哭諫」的小動作,就能恢復的?不要忘了,在十九大報告中,對於金融工作的描述只有104字,重要嗎?重要,卻不是那麼重要。已有分析指出:「金融對經濟不是貢獻,是風險」。中央反覆提醒,現在是新時代了。包括股份行在內的所有持牌機構,什麼「金融有功論」,「金融提供發展動力」,不好意思,沒有了,那些舊時代的思維,如果再不丟掉,那就真的是「不識時務」得可以了。

當年「大禮議」的群臣在左順門大哭維護倫序法統而皇帝堅決不退讓,所謂權柄在上,打一頓,抓一批,只剩下了堅決服從。頂風冒雪自作死,觸了雷霆之怒,大羅神仙也救不了。


很多知乎er根本就不知道國企的做事風格,這個擺明了是要為以後打擊大幅下滑提前找好借口的做法。有了這篇文章,以後開大會的時候各個銀行老大可以理直氣壯的甩出文件來說一句,「我早就說過」。

ps:新資管辦法明擺著要對現有金融體系有非常大的衝擊,後果實難預料,你要是不掙紮下,以後造成的所有後果就必須你來背鍋。


我感覺好多答主根本就沒好好看過意見稿。

新規的最大爭議點在於要求銀行理財打破剛兌,並且轉化為凈值型產品,這意味著所有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不再買得到報價式產品。拿個人投資者舉例,就是你去銀行看理財產品,不再有人告訴你這個產品年化收益率4%,那個4.2%,而是一個個凈值,如果你能弄的清一隻產品凈值現在是1.021表示什麼,那麼你的父母呢?甚至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呢?他們能搞得清嗎?

當然,這只是我站在個人投資者角度的一家之言,而從各家股份制銀行的態度來看(並不是什麼小銀行),擔心的同樣是打破剛兌後投資者不買賬,因為從現在市場上看,銀行凈值型理財賣的一點都不好,這才是重點。

同時,銀行說的對債券市場的影響等等,有一定道理,然而一系列新規希望一蹴而就達到最終效果確實操之過急了。


中國的一些企業,實在是懂業務而不懂政治,為什麼這種事情四大行不參與,歸根到底還是政治意識強、大局意識強,不為了自己一時的利益而反對國家的政策。

其實,國家去槓桿已經是定好了的,現在不下決心,不動手,後患無窮。股份制銀行賺錢的時候不想想後果,突飛猛進,現在去槓桿來了,為了自己的利益要綁架金融體系,讓國家來買單,天底下有這樣好的事情嗎?

互聯網領域也是如此。有的企業頂風作案,說了不讓搞ICO,馬上上馬XX幣;說了不讓搞高利貸,立即弄個現金貸。處處繞開監管,為了賺錢不擇手段。這些企業的負責人,還是要加強思想教育。我看在這一點上,360的周鴻禕,表現就很好。學習大會精神,光學習體會就發了兩篇,一篇在《經濟日報》,一篇在《中國紀檢監察報》,都是機關報紙。周鴻禕的互聯網安全業務為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跟他在這方面的努力學習是分不開的。

不管是互聯網也好,還是金融業也好,還是其他行業也好,為什麼我們的社會對一些企業家的意見很大?還是沒有加強學習。只有加強學習了,把個人和企業的奮鬥和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聯繫在一起,這條路才算走對了。除此以外,都是歪路。


上次的回答主要是從政經角度說一下,其實本質的原因是過去三年(2014年-2017年)金融機構表外業務擴張太厲害,銀行的資金通過信託、公募基金、甚至互聯網金融流入市場,這種可以統稱為影子銀行。

目前,金融儘管部門是無法有效監管影子銀行的,所以就採取了「一刀切」辦法,直接叫停了持牌金融機構表外業務。

由於中小銀行資金規模小,前期表外業務的比例比五大行高,所以資管新規出來後,他們受到的影響更大。

聯名上書有點「逼宮」的意思,中小金融機構也沒有辦法,如果表外業務被一刀切,他們的損失很大。

後來這個新聞被闢謠,說是假新聞,個人觀點,新聞的真實性還是很大的,只不過監管機構絕對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估計是「被」假新聞了。


十九大報告寫明了:黨領導一切。誰不服誰就被淘汰~資管新規下不能像以前那樣逃避監管利用政策漏洞賺錢了唄~是時候想想怎麼做一家正常的銀行了。


你說有些錢只能國家賺,我認了;

你說國家穩利息低,我也認了;

你說本金也不保,搶錢啊?

可以預測的是房價又要大漲了,現在還買理財的肯定是看中了理財保本,現在不保本了將有一大波資金湧出,現在看來只能進入房市咯。

話說回來,這幾乎是中國最後一筆大額儲蓄了,等這筆錢把房市推高後,還有什麼資金來接盤呢?


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


資本的出生就是帶著血的,資本連人性都沒有,卻枉談政治。在我看來,這件事情,真假參半。同時,關於資管新規,我也一直想說,這幾天也諮詢了一些大佬,在這個答案下一起說了吧。


在開始之前,通過一個例子來理解什麼是資管業務。這個例子很有代表性,就是這幾天陸金所代銷的1.4億理財產品逾期,這個理財產品全稱為「大同證券同吉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這次事件涉及五個當事人:

1.投資人

2.陸金所:代銷理財計劃

3.大同證券:資管計劃管理人

4.中海信託:信託發行人

5.龍力生物:資金使用者,也就是資金需求者。

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下面這張圖來說明,箭頭表示資金流向

注意圖中的灰色箭頭,資管管理者(大同證券)和信託發行人(中海信託)是不承擔剛兌義務的。只有資金使用者(龍力生物)有兌付義務,也就是說,投資者是有可能連本金都收不回來。


央行在2017年7月4日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其中明確指出了當前資管業務存在的五大問題:

1.影子銀行監管不足;

2.剛兌;

3.產品多層嵌套;

4.資金池;

5.有些非金融機構開展無序資管業務。

是不是很多?其實就兩句話:剛兌使得資管業務成為影子銀行;產品多層嵌套,使得監管無法穿透到最底層資產,從而使槓桿加大,風險增加。下面來解讀一下這兩句話。

剛兌使得資管業務成為影子銀行:所謂剛兌,就是我把錢借給你金融機構,不管金融機構能不能把錢收回來,你到期都必須把我本金還回來。可是大家都知道,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除了銀行存款,哪有金融機構敢保證必須兌付投資者本金。銀行,說到底,是經營風險的機構,通過借貸款利率差來盈利。同時,銀行也不是穩賺不賠的,面對壞賬也得認栽。剛兌的存在使得這些金融機構具有了與銀行類似的一些屬性,因此稱為影子銀行。

產品多層嵌套,使得監管無法穿透到最底層資產,從而使槓桿加大,風險增加:有一個詞叫「監管套利」,利用現行「一行三會」監管漏洞,加槓桿,加了很多層。現在是「分業監管」,因此監管機構無法穿透到底層資產,風險也因此變大。

基於此,11月17日發布了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打破剛性兌付、產品分類、統一負債要求、規範資金池、強化資本和準備金計提要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分級產品設計、凈值管理、資產組合管理、監管原則

現在,資管新規前因後果弄明白了吧。

在我看來,資管新規對我們老百姓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剛兌的取消,使得我們以後的投資更加謹慎,自負盈虧。以後投資有兩種方式,一個是投資者自身懂得理財知識,或者把錢交給機構。也就是說,以後啊,你們小老百姓啥也不懂,就別玩金融。資管這一塊韭菜生長地也沒了。實際上,在成熟資本市場,例如美國等發達國家,就是這樣做的,老百姓把錢給專業的機構去理財,例如保險、基金等。以後的話,金融市場絕對是金融機構為主,個人投資者為輔。這樣,多層次資本市場也能發展起來。大家去看看新三板的成交量和主板對比就知道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到什麼階段。


都說屁股決定腦袋,這件事也是。資管新規對這十家銀行的影響不小,畢竟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銀行的一大利潤來源沒了,換做是我我也著急。

但是,作為普通老百姓,要有更高的覺悟,否則就是被收割的韭菜。我們知道,一個國家越強大,一個市場效率越高,我們普通老百姓獲得的收益也越大,這點認知是必須要有的。什麼是金融?就是資金融通,把資金從資金盈餘方給資金需求方。銀行、基金、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創造一系列金融產品,這些產品本質上就是資金載體。原來,好的企業就應該獲得較低的融資成本,那些垃圾企業就應該承受高額融資成本,這樣激勵那些經營不善的企業改進公司治理,並且淘汰不良企業。這也是「看不見的手」。這套定價體系多麼完美啊!可是,剛兌這種行為會使這種風險識別和定價機制失靈。所以,剛兌是不合理的!

綜上,作為普通老百姓,堅決支持新規!改革固然有阻力,但不能因為某些人的阻撓就止步不前!


是假的嗎?我看未必,我看了一份七大國有銀行關於資管新規的反饋意見。

整體就是,你央媽一句話就讓我們割肉,還以為我們這些當兒子的是以前的三歲小孩?告訴你,我們現在翅膀硬了!

整個文件,主要圍繞三個話題來,第一,剛性兌付,第二,去槓桿,第三消滅資金池

這三個問題,也是我國金融存在的三個最大的問題。

首當其衝的就是剛性兌付。投資還帶著保底?這是哪裡的好事兒?真當是天上掉餡餅嗎?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投資這種不確定的事兒非要給套上一個確定性的結果,這完全不符合邏輯。尤其是在有多層嵌套和資金吃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大規模虧損,你到哪去剛兌?倒霉的還是老百姓。剛性兌付這一刀,切的好!

第二,去槓桿。其實就是消滅多層嵌套。嵌套當中會出現影子銀行這麼個東西,根本沒法管理,錢去了哪沒人知道。你國大行放錢出去,這錢出去嵌套了多少層國大行自己是不知道的啊,這錢去了哪,國大行根本就不管啊。國家現在不允許資金流入房地產,實際上呢,多層嵌套之後,地方商業銀行配合地方城投機構一頓操作,錢,還是進入了房地產。可怕嗎?槓桿要不要去?嵌套要不要消滅?穿透要不要到底監控?

第三,資金池問題。由來已久的問題。主要還是體現在錯配這個問題上。你承諾短期給一個高收益率,但實際上根本達不到,只能去買長期。這就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流動性風險。一個池子,不管是進水口堵了,還是出水口太大,都會導致池子幹掉。一旦資金池幹了,整個金融體系就面臨著巨大的流動性風險,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說到底,最根本的問題,在我看來,就是剛性兌付。這是萬惡之源

國大行們現在也是被慣出毛病了,竟然敢當面和央媽對著干。雖然這個資管新規在短期內會產生劇痛,但是,這種劇痛來得快,去的也快。如果這三個問題不能解決,中國金融遲早爆炸,到時候不是你tg能拯救得了的了。


推薦閱讀:

講!真!姜建清是名副其實的銀行家!
銀聯為何不將多家銀行的銀行卡合併並且統一發售?
國內哪些銀行卡的逼格較高?

TAG:經濟 | 銀行 | 金融 | 資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