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19世紀興起的民粹主義與泛斯拉夫主義間有何流變關係?泛斯拉夫主義對一戰的爆發真的有決定性的影響嗎?
閱讀金觀濤先生的《探索現代社會的起源》產生的疑問
和斯拉夫民族民族的源流一樣,泛斯拉夫主義在東西南三支斯拉夫人之間發展和異變也是不同。
和許多人的想像不一樣,帝俄並不是泛斯拉夫主義主義的源頭,泛斯拉夫主義主義在帝俄的發展可以說是最晚的。在滑鐵盧之後,帝俄的國際聲望和自信心達到頂點,文化上,自認為繼承了拜占庭的高等文明;宗教上,蔑視壞滅的天主教會;軍事上,上帝的選侯拯救歐洲於拿破崙。神聖王發起了神聖同盟正是表現。維也納體系下,帝俄的核心意識形態正統主義,作為歐洲憲兵,以維護歐洲君主們神授正統永續的統治為己任。而泛斯拉夫主義是和正統主義矛盾的。因為泛斯拉夫主義意味著肢解奧地利。儘管帝俄內有泛斯拉夫主義的聲音,然而不能形成主流。不過這也足以引起奧地利恐懼了。
俄國泛斯拉夫主義轉折點是克里米亞戰爭的慘敗,英法教會了俄國赤裸裸的民族國家利益觀,奧地利背刺讓俄國人意識到自己需要外部盟友,此時帝俄面臨國際孤立。帝俄只能把目光投向奧地利和奧斯曼土地的斯拉夫人兄弟。克里米亞慘敗,引發了對沙皇合法性的質疑,對內表現為民粹主義,對外開始修改外交方針。兩者共同之處是俄羅斯特殊論,俄羅斯民族具有特殊的道德責任,並應當承擔領導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使命。奧斯曼對保加利亞起義的鎮壓確實引起了俄國各階層的同情和憤慨,並導致俄土戰爭的爆發。當然,恩格斯認為這只是俄國謀求世界霸權的幌子。
奧地利斯拉夫主義發自捷克和克羅埃西亞,是捷克人和克羅埃西亞人由於自身過於弱小而寄望於聯合其他斯拉夫人的虛幻夢想。捷克人希望同哈布斯堡皇帝爭取權利,然而出於對俄國的恐懼又不希望奧地利被過分削弱。這種奇怪的思潮大概概括為「扶奧抗俄」。當然,1848年中這一小撮捷克人歹徒被無情地消滅了。克羅埃西亞識相的多,雖然1848年革命中也揭竿而起,不過匈牙利人腦子發熱想來接管,克羅地人相比之下覺得還不如跟老東家混,反而擁護皇帝鎮壓匈牙利革命。
泛斯拉夫主義在俄奧矛盾中並非主角,和奧斯曼對保加利亞人不一樣,奧匈對克羅埃西亞小弟還是很不錯的。哈布斯堡協助克羅埃西亞人在匈牙利內部達成匈克妥協,依賴克羅埃西亞總督統治波斯尼亞,佛朗茨大公還想搞奧地利合眾國,拉斯拉夫人壓制馬扎兒人。然而俄奧矛盾不可調和在於,奧地利自被趕出義大利以後,唯一的擴張方向就是巴爾幹,而巴爾幹對俄國也是至關重要,自大博弈和日俄戰爭失敗後更是如此。在列強衝突中,泛斯拉夫主義確實只是幌子。如果巴爾幹都是希臘人,俄國人也會來保護教友的。泛斯拉夫主義就是一個典型的民粹。
1,早在19世紀早期的希臘獨立戰爭時,沙俄的這種民粹就已經出現。歐洲所有大國除了法國,政府一開始都不想希臘,但是人民都要求支援希臘。英法主要表現為基督教救世和人道主義,法國還去了大批志願者,類似西班牙內戰的國際縱隊。沙俄就是東正教正統思想和泛斯拉夫。這種政府和民間的矛盾,深刻影響了國際局勢。奧斯曼對希臘鎮壓太殘忍,再加上希臘對沙俄的遊說。 最終三大國互相妥協,共同干涉希臘。
2,在克里米亞失敗之後,泛斯拉夫越演越烈。東方危機爆發就是因為泛斯拉夫。如果沒有沙俄的支持,保加利亞,黑山等等就算敢革命,在英國的幫助下,奧斯曼也是有能力應對的。沙俄一再以泛斯拉夫為口號干涉巴爾幹。
總結,泛斯拉夫在人民之中的起源是團結,革命,自由的想法,應該表揚。 但是,沙俄人民越到後期,越不反對所有斯拉夫人民團結在沙皇領導下,已經是赤裸裸的大國沙文主義了。
3,但是,這個不是一戰的決定因素。我個人支持的觀點是,一戰的根本原因德國試圖稱霸世界。德國無論從外交還是戰爭準備來看,已經嚴重違背了大國平衡的原則。沙俄雖然胃口大,但是還是按照這個遊戲規則在玩。德國不僅有脫離規則的想法,而且有這個能力。德國當時已經具備打敗歐陸任何一個國家的實力。事實上,為了應對德國,沙俄和英國已經在近東妥協。至於薩拉熱窩事件,沒有德國的支持,奧匈不可能如此強硬。推薦閱讀:
※孔子等先哲能在思想史上產生很大影響,可否說是因為當時大眾的文化水平較低,精英思想容易得到傳播和保留?
※如何評價這篇文章《如果魯迅活著,會怎麼做》?
※日本是否有比較有影響的哲學家或產生獨到的哲學思想?
※哲學得到了什麼確定的結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