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張亮對娛樂至死的互聯網有厭惡感?


謝邀。

之所以對「對娛樂至死的互聯網有厭惡感」,歸根到底是無奈吧。如果是能夠改變的事情,也就去改變了,但因為無法改變,就只能無奈並滿懷厭惡感的表達不滿。

首先得聲明,就像問題中說的,我討厭的不是娛樂,討厭的是「娛樂至死」... 在這個問題上,度很重要。

人,餓了得吃飯,渴了得喝水,精神上疲倦了,就得靠娛樂紓解一下。

但很少人會不停的吃飯,更少人會不停的喝水。這是物理條件決定的。而娛樂是個精神層面的問題。在二十世紀之前,多數人並不可能不停的娛樂: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你不勞作就得被餓死,一年忙下來真正能玩的時間很少。即使過去幾十年,溫飽解決了、電視等娛樂工具讓人們可以相對更長時間的娛樂了,多數人還是有限的娛樂——電視電影漫畫體育直播抽煙喝酒都是有限的...

比較該死的,是互聯網娛樂:它貌似是免費的、碎片時間的,但本質是高度成癮的、無窮盡的。很多人覺得刷下微博或者打一盤飛機不算什麼,然後跳進了無底洞。

它應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了一個可以無限循環的玩具。就像黑客帝國那個隱喻,互聯網就是一個,以所有人為養份,給所有人造夢的機器。只要你想,你可以無限沉浸於此。

只有極度自控的人,才能跳出這種沉浸和麻醉。可,人又是一種自控能力非常弱,經常給自己找借口去玩的生物。

所以,幾乎可以預期,越來越多的人會陷入娛樂致死的死循環。雖然人們經常說沉迷互聯網會毒害青少年,但其實所有自制力不強的人都是受害者。

娛樂的壞處是什麼呢?如果你精神疲倦,它能夠讓你放鬆、愉悅,但當你過量娛樂,你就會變的麻木、缺乏真實感受、內心枯竭——只是為了玩而玩,避免去做那些有挑戰的、枯燥的有價值的事情,比如讀書、學習新技能、創造。

我覺得,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可以被粗暴的劃為兩類:1% 的創造者,99% 的消費者。1% 的人去創造 99% 的人可以玩的東西,去賺這 99% 的人的錢。

很無奈,這是經濟規律,顛撲不破。絕對不會因為我不滿,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就不流向互聯網的娛樂業,人們就不去消費了。而喬布斯、扎克伯格和大多數互聯網英雄們一起構建了這一窘境。

作為從業者,我只能希望兩件事:除了娛樂,我們還去尋找那些能讓世界變得更好、讓人們變成更好的人的科技與產品;以及,更多人能成為創造者,更少人成為純粹的消費者。


他和很多人一樣覺得互聯網應該有更大的作用 並不對娛樂的互聯網有厭惡感 否則怎麼會看手游項目

另外他不只是對互聯網有這種期待

推薦張亮的這篇文章

思考者、藝術家、異端及麥金塔


「娛樂至死」所批判的不是「娛樂」,而是批判「娛樂化任何東西趨勢」。

「娛樂化」本不是本質問題,根本問題是「娛樂化」會讓我們更惰于思考。

就拿政治的娛樂化來說,政治本來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但在媒介發展的過程中,政治也遭遇了娛樂化。在沒有電視的年代,美國大選是一件嚴肅得多的事情,因為大眾了解候選人的途徑基本只有閱讀他們的文章,文字作為一種偏於理性的媒介要求大眾調動自己的理性思維,而後作出鄭重的選擇。但電視或其他媒介的出現,讓遊戲改變了。現在我們都知道電視辯論對候選人來說是多麼重要。你長得帥不帥,聲音好不好聽,氣質風度等等,這些都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候選人的成敗。在這麼世代,美國人民有可能選再選一位智慧絕頂的醜八怪當總統么?這是娛樂化的一個例子。詳情可讀《娛樂至死》這本書。

在民主開放的國家或地區存在一些政治娛樂節目。如在美國紅紅火火的脫口秀,如香港台灣的政治人物模仿秀等等。這些節目會有一些潛在的危險,一旦「娛樂」代替「政治」成為觀眾的主要焦點,節目好壞的標準就不再是對對待政治話題是否客觀公正,而是吐槽是否夠精彩,梗用得是否夠搞笑。如果節目製作人無法把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堅守新聞評論的道義,那政治娛樂節目就很容易反過來變成侮辱政治的純娛樂工具。極端的情況可看下英劇黑鏡第二季第三集,一隻政治娛樂節目里的虛擬卡通熊成了娛樂大眾的明星,而它所做的只是一味喋喋不休的用盡粗言穢語侮辱挑釁各路政黨人物,大眾在它的暴力語言中獲得了娛樂。

娛樂真的不是問題,我們也無法迴避娛樂化的問題。雖說政治娛樂節目有潛在的危險,但對於政治來說娛樂同時也是一個工具。如果所有公共話題都是那麼嚴肅,那如何在這個花花世界裡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我們所看到的娛樂內容都是經過專業的設計,製作者知道如何利用人性的特點來使觀眾低成本獲得快樂,以爭取我們的注意力。

娛樂化無可避免的另外一個原因: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邊界去界定什麼是娛樂。我在看一本嚴肅哲學書看得很爽,這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娛樂,就像我看一部嚴肅題材的電影也是娛樂。但內容的形式會影響受眾從中獲取快樂的難度。善於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從嚴肅的內容中獲得快樂,他們甚至無法從一些成功的大眾娛樂當中獲得快樂。(覺得快樂大本營很沒意思的肯定大有人在吧)這與逼格無關,只是我們對快樂的需求一直在改變。

所以娛樂和嚴肅、深沉也沒本質上的矛盾。只是來自娛樂的刺激會佔用我們的思維資源。面對娛樂,我們應該讓自己更善於更習慣于思考。

讓我們更善於思考,也許應該依賴更好的教育。但教育同樣面對著娛樂化的問題:是否應該引入遊戲化和多媒體來引導激勵學生?這也許會讓學生沉溺於遊戲化而忽略知識與思考的真諦。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但我認為,當你嘗過乳酪的滋味,路上的麵包屑也就變得不值一顧了。

P.S.我可是囧叔的粉絲


因為娛樂多變,不利於創造價值,只能消費價值。


真作!!!!!!!!!

這問題有意義嗎?還真有那麼多人煞有介事的在那討論!娛樂至死本身就是秀才們拋出的偽命題。對於從小就伴隨互聯網長大的一代人,這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哈哈,剛看完《娛樂至死》,作者擔心的,咒罵的電視終於開始被漸漸拋棄,很想知道那個傢伙對大家終於開始遠離電視作何感想。

人類不算長的文明發展史中,似乎總能看到有人哀嘆新玩意破壞了老玩意。然後,他孫子長大後,又開始哀嘆變成老玩意的新玩意,被更新的玩意所取代。


互聯網娛樂,有些類似精神鴉片。

這個精神鴉片,究竟能否增加幸福感,因人而異。

比如過去也有人說宗教是精神鴉片。

對宗教反對的也比較多。

但在某些地區,現在宗教很流行。也許能夠增進幸福感。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當初林則徐禁煙的時候,是從國家主義的角度出發的。

大家都吸鴉片,國家被掏空了,都沒人當兵了。

但從當事人的角度,也許覺得自己本身也沒什麼前途了。

就這樣混日子混到底也不錯。

孰是孰非,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分兩部分來討論:

其一,從哲學的角度講,娛樂致死其實是在講人的異化。而新媒體時代人的異化是指媒介對人的控制,也就是物對人的異化。但是歸根到底其實又是在講人對人的異化,因為媒介所傳播的內容畢竟還是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


其二,人的意識在形式上是主觀的,所以我們常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當針對同一個客觀事實的時候,每個人出於三觀、立場等不同,會從自身的角度持有不同態度,給出不同見解。


推薦閱讀:

第三方支付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掌握哪些知識?
知乎的前世今生——內容平台的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分發(三)
產品是越做越慢的
偉大的產品應該具有哪些基因?
IT 革命先後經歷了 IBM、Microsoft、Google、Facebook,你覺得下一個 Big Thing 應該是什麼?

TAG:互聯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