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解體前夕,普通民眾有哪些辦法可以保障自身的積蓄不因盧布貶值而大幅縮水?
01-28
通過各種途徑(包括銀行和黑市)兌換美元。
1985年蘇聯官方比價為1美元約合0.87盧布,1992年7月1日,官方匯率是1美元換125.26盧布,1994年11月25日,官方匯率已變成1美元兌3235盧布。黑市的兌換價格還要高得多。
蘇聯解體前後到俄羅斯旅行的外國人發現,當地人都只收取美元,而不接受盧布。
另一個辦法就是購買黃金保值。
吉姆·羅傑斯在《Investment Biker: On the Road with Jim Rogers》寫到1990年6月經過西伯利亞時,發現當地人在首飾鋪中瘋狂搶購黃金飾品,他為此還專門跑去見了當地金礦開採組織的頭目,發現這傢伙和手下都發了大財。當下經濟環境下,這個問題很有前瞻性啊
黃金和美元 Raymond Wang 已經說得很全面了,補充一下
1 黃金一定要買「真金白銀」的。紙黃金之類沒用。
2 如果有確定的預期,不一定非要買美元,可以考慮買一些美國金融或資源類公司的股票。
當年蘇聯解體後這些公司跟著可是賺了大錢的。3 如果積蓄不是那麼多的話,及早囤積一批糧食和藥品才是正途。
再多的錢,要有命才能花啊。越動蕩,糧食和藥品越值錢。
教材答案:買香煙。
黃金,外匯。看看1948年底的上海人就知道了。
我明白樓主提問的真實目的............都懂得!那麼我以我的認知簡單說一下:
其實從近代幾次經濟危機來看,每當經濟危機發生國貨幣劇烈貶值引發惡性通脹的時候,能夠保護資產不縮水的一般有:不動產、黃金等貴金屬、幣值穩定的國際流通貨幣如美元和澳元等、還有糧食等日用品。就變現
1、不動產:這個指有地權的不動產,你懂得........如住宅商鋪等,優點是抵抗通脹能力強即使貨幣貶值短期內有縮水,但長期來看還是處於增長狀態,即使最糟糕的情況下還有個房子嘛,缺點是變現比較困難,家庭資產比較客觀的人可以適當配置一些。注意!應該是凈資擁有,即不要負債沒有貸款問題。2、黃金等貴金屬,黃金由於本身曾具備過貨幣屬性,所以給人們造成一種可以保值增值的認識,其實本質原因是國際上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的,再就是可以長期保存。缺點是不宜變現,交易起來也有困難,如實物兌換手續費很高,國內還是不推薦了,因為在這個神奇的國家你買的金條不一定是金子的...........含有多少金子真不好說,真去兌換隻怕大吃一驚啊。3、美元等外幣,重點推薦,大家都懂得就不展開說了。4、糧食及日用品,這些東西是通脹時期漲價最快的東西,糧食就不用說了,真到了物資匱乏拿金子你也要換!作為一個農耕民族的後代大家都懂得,至於日用品肯定會出現搶購現象,提前存個一年的量也就差不多了。
暫時就說這麼多吧,歡迎大家補充。國家崩潰,人民完蛋,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勉強保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