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科技或產品讓人更好的成為人?
@張亮 小哥在微博問的問題,先扔這裡,回頭聊。他自己說的是twitter和path。
如果真的要舉實例,那麼第一個答案是:鍋。
鍋讓人類的咀嚼肌退化,咀嚼肌原本包裹顱頂,嚴重限制了腦容量。退化後人類才成為高腦容量的種族。
所以真正的技術是讓人成為人,而不是像人。你不能靜止的定義出一個東西叫人。如果 100 年之後,脫離了人機交互系統,人類就無法思考,那時的人也還是人。
=========
問題被修改,的活。
《What Technology Wants》說得好,技術的本質是機會。能給人以機會。
比如我,如果生在計算機發明之前,就是一個廢物。北京有個農家女實用技術學校,裡面的學生都是極度貧困的農村女孩。如果沒有數碼技術,她們就不可能找到在城市立足的機會(當然 Photoshop 也有一份功勞,所以每天 coding 也是做善事了)。比如小骨盆的女人,生在 B 超和剖腹產技術發明之前,命運就是難產而死(或者終生不嫁)。給人更多的生活方式就是好技術。高涵說的很好,需求不是被製造出來的。另外,產品滿足的,是大眾的需求,還是小眾的需求,決定了產品的成功程度。事實上,大多數所謂酷的產品,如果站在一個更高更廣的角度去看,其實只是滿足了一群IT人士的需求罷了,這裡無意貶低包括我自己在內的IT人士。但是,大多數普通用戶,會沒事拉出手機在上面簽到自己的飯局嗎?
要說哪些產品讓人更好的成為人,那麼電話,汽車這些才是真正的讓人更好的成為人的產品。我的假設是:有一些科技或產品,會你覺得你作為人的一些特質,因為科技被強化,而非被異化。
比如,我們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念頭,但此前從來沒有人會刻意總結它們並分享,但 Twitter 的出現做到了這一點。而你以前也有很多的好友,但你沒法同時維護他們所有人的友誼,那 Facebook 和 Path 讓你可以實時沉澱、分享。
相反,我並不覺得使用蘋果產品我會「更像一個人」。這並不是說我不被尊重,而是我的人性並沒有藉助這些產品而延伸。
其他呢?鑒於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我理解的「讓人更好的成為人」的意思是,能更深入地思考、更便捷地交流。
所以我覺得讓人更好的成為人的科技或產品是:紙和互聯網。
這二者的出現,使人類整體的知識水平、思維、視野等都較之前的時代有一個相對比較大的提升。貨幣和市場
如果沒有貨幣,我就只能跟隔壁老王或老張進行實物交易,用一點手藝,換來一日三餐。我的工作效率越高,交換的比率越虧;假設老王、老張的生產力不變。於是我不會太花心思提高手藝。要是老王老張不喜歡我,我就沒飯吃了。於是我還得留著一畝三分地,預防哪天糧食危機。
有了貨幣,再有市場,我的手藝可以賣給任何人,哪怕他們不生產糧食。我也不要擔心種田的人不喜歡我。於是我就可以專心琢磨自己的手藝,不用費心去笨拙地種田,於是我可以更好地做自己。
然後,才會有今天的美國,農業人口不足5%,才會有矽谷,和以上答案中一切好東西!(特意來補充一下,這個問題建議大家不要單純地從頭往後看,因為有的答案應為回答時間較晚,即使答案中所說的內容契合你的想法,也可能因為懶得往後看等原因被略去)
我很同意這個觀點。最基本的邏輯是:真正的需求不是創造出來的。其實當我們在微博或者Twitter上follow愛范兒或者36氪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科技類、尤其是互聯網類創新產品層出不窮,甚至已經消弭了不少人試圖嘗試的努力——我們有太多的app,太多的賬號,太多的需求需要承擔。吃一頓簡單的飯,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有消息類、簽到類、圖片類、信息整合類等多個「餐前」之事,何況每一個分類還下轄多個選擇,那種提箸四顧心茫然的情感,訴求與掌上纖薄的移動設備,想來確實有些弔詭。說句不恰當的玩笑,最需要的「洗手」反而有時候被忽略了。
當然,這不是要否定對於用戶需求的產品創新,只是當下的科技生活確實存在一些被創造出來的需求,儘管我們追本溯源的話,可能會發現歸根到底還是人的需求在驅動著(比如炫耀、自我安慰等等)。
可能有點極端了,純粹是出於個人感想瞎說兩句。
至於應用,個人來看,我的名單里包括了豆瓣和Evernote。
我選擇的理由是,產品首先要滿足一個前提,即這個需求不是基於互聯網而產生的二度需求(個人偏見),比如,不能說因為我無法處理互聯網上浩瀚且排版繁複的文章,因此我選擇Instapaper,這種就是非原始需求帶來的產品(但是產品不是不好,Instapaper相當贊,每天都用)。閱讀和影音是我從小到大都有的需求(這兩個需求和互聯網的產生沒有關係,閱讀和電影都是經歷世紀長河檢驗的人生愉悅體驗,是精神層面重要的需求),把我的資料整合好,做出計劃和未來所做事情規劃也是從小到大都有的需求,於是豆瓣滿足了前者,Evernote滿足了後者。我認為能夠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類的5種階梯需求,這樣的產品就能讓人更好的成為人。
我認為是殘疾人的輔助設備。例如霍金的輪椅,讓霍金在完全無法運動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表達自己的思想。推薦一個視頻 TED 《艾瑟 本德演示人類外骨骼》 http://v.163.com/movie/2011/7/0/K/M780OO3T7_M780P420K.html
真是偉大的創造!為什麼沒有提到電? 如果電也算是一種產品的話。。 畢竟那也是被「創造」出來的。 火的答案應該比鍋要好,要知道,鍋依賴於火。但是火和電一樣,一個不小心就不是產品了。 答案是火和電。如果把2000年以前的歷史拋棄的話,最好的產品就是pad。至少那是一類可以減輕人類負擔的傢伙,同時很能滿足人類的輔助的作用。
「鏡子」 (湖面的倒影也算)
人首先得知道自己是什麼,或者,長得是什麼,所有的問題都來源於「我」與「他者」的分化。
大家都在說需求,不如換個角度來說說。1、效率。勞動、工作、溝通,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核心,科技為人服務,減小成本提高效率,機器提高勞動效率,汽車提高移動效率,電話提高溝通效率,互聯網減少人類獲取信息的成本,等等。2、愉悅。這其實更多是精神刺激與享受層面的東西,例如音樂,帶來愉快。
這題目還是舉例回答吧:1.耳機-可以享受自己的聲音空間而不打擾他人,大隱隱於世的追求被輕鬆實現2.天氣預報-能夠預知非常重要的外界環境因素並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使人脫離了靠天吃飯的困境3.互聯網-給人本身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外延,這個就不羅嗦了...
既然樓主說的是抽象的人,那麼從黑格爾的觀點看,所謂能被稱為人的行為,必須是直接慾望的節制,而不是對物體的直接的佔有或消滅.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對事物的陶冶,把自身的形象刻畫到事物當中,使得事物成為對象,是為我而存在的.很顯然,我們的行為並不總是符合這個能使我們被稱為人的標準.人本身並不能被還原為一個人的行為的集合.我們永遠有動物的一面,從這個角度說,如果問題的意思是減少人類直接佔有的行為的話,那我認為,使我們生活更有規律的科技產品就是使人成為人的科技產品--至少是其中之一.
標準答案:1.火的使用;2.雙足直立行走。
imac和ipad,使用過程中,感覺自己被創作者尊重了。你去做客,主人尊重你的話,一定會拿出好吃的,好喝的吧,而不噹噹只是吃的,喝的。蘋果就是那個尊重客人的主人,至於windows、安卓、三星,則更讓我覺得自己像個機器人。蘋果對設計的追求和理念,領先於其他公司,就像滑鼠和視窗對電腦的革命一樣犀利和深刻。
產品不能因為現實因素而去push用戶,應該是用戶本身與產品的match才是關鍵。贊高涵的說法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互聯網人士走在了關注民生和政治的前沿?
※360推出的花椒直播應用有多大價值?
※移動為何總催促大家去換4G卡?
※移動互聯網風口下,里奧會的熱度為什麼反而降低了?
※4G(LTE和TDLTE)對移動互聯網哪些領域會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