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中國歷史上最關鍵的轉折點都有哪些及其理由?
個人認為是安史之亂,石敬瑭割幽雲(游牧民族有了覆滅中原的農耕基礎),還有清滅明(扼殺萌芽)
我認為你這個提問對「轉折點」有誤解。你說「沒有這幾個轉折點,中國會走向其它的方向」,我們不妨將「在這個點上中國有可能走向其它的方向」的點稱為分歧點。轉折點和分歧點是同一的么?並不是。分歧點往往隱藏在轉折點到來之前的歷史中,根本難以察覺。而且不是一個分歧點,而是無數個分歧點,這無數個不為人知的分歧點的結果決定了中國走向這個方向而不是其它的方向。而當歷史的趨勢被這些分歧點決定下來,當時的人們還一無所知。西晉之人仍然以為自己會是漢之後的另一個大一統帝國,卻不知道歷史的分歧點早就在之前的東漢和三國中錯過去了,等到司馬炎死,命運已經是確定的了,再沒有可以選擇命運的分歧點,只有一條筆直地通向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道路。但這條道路,當時的人是看不見的。
而這種隱性的看不見的歷史走向爆發成顯性的看得見的歷史事件,才是轉折點。比如晉朝命運的轉折點,曰賈后政變,曰永嘉之亂。
但是,在轉折點到來之前,轉折的方向已經被無數個隱蔽的分歧點確定下來了。當轉折點到來,已經不再有選擇。選擇是在轉折之前,不為人知地、不自覺地做出的,做選擇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選擇。你說的三個轉折點,安史之亂和清滅明分別是隋唐第二帝國和明清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折點,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都不具有轉折點的意義。在整個中國歷史的高度具有一定轉折點意義的是割讓燕雲十六州。這點我贊同@Allen Xu 的看法。但這三個點都不是分歧點。安史之亂的分歧點隱藏在從太宗到玄宗的歷史中,到了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安史之亂的爆發已經是必然的,不再有「走向其它的方向」的可能了。燕雲十六州和清滅明的問題也是如此。歸根結底,這是個歷史決定論的確定性有多強和人有多大的自由意志去選擇歷史的問題。我認為,如果每個人都擁有絕對的理性和完全的信息,以至於人可以將隱藏在歷史進程中的每一個分歧點甄別出來,人是擁有在一定程度上選擇歷史的自由的。漢朝還是會滅亡,民族融合的大分裂時代也還是不可避免,但方式可以與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不同。換句話說,大的走向難以改變,但具體的轉折點本是有可能通過之前分歧點的選擇而改變的。但是,顯然,這個前提是不成立的,人是不可能擁有絕對理性和完全信息的,更不用說「每個人」。所以人根本不可能將那無數的隱蔽的分歧點一一甄別出來。所以,人仍然是沒有能力去選擇歷史走向甚至選擇這一走向的實現方式的。所以,歷史對人來說,仍然是確定和不可知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儒家講的盡人事而知天命。盡人事,就是每一件事——每件事都可能是歷史的分歧點和蝴蝶的翅膀——都竭盡全力。而當轉折點到來的時候,分歧點上的選擇已經在之前做出,我們不知道分歧點有哪些,也不知道做選擇的人都有誰,他們選擇了什麼。我們能知道的就是,人事已盡,我們已竭盡全力,而現在正於我們面前展開的,是已經確定下來的天命。第一轉折點恐怕是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勃興,援引曹兵武先生的觀點:「仰韶中晚期時開始形成以三省交界的中條山、華山為中心的新的廟底溝文化類型,並以人口擴張為驅動力,大量向周邊地區尤其是原本人口較少而因為全新世大暖期而變得較為適合農耕的西、北地區移民,使得西到甘青、東至海岱、東北到內蒙和遼寧、南到江漢的大半個中國都被捲入考古學上的「廟底溝化」過程中,這些地方都能夠見到飾迴旋鉤連紋或花瓣紋的廟底溝風格曲腹彩陶盆或其文化因素影響的蹤跡。因此,廟底溝類型的形成與擴張也許可以視為是早期華夏傳統形成過程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整合與布局。」簡而言之,廟底溝二期給華夏傳統定了型以及最早期的外延邊界,確定了中華文明的核心。
第二轉折點我覺得是中華周邊游牧社會的形成,不過形成的時間諸如拉鐵摩爾之類的專家還有爭議,早至戰國,晚至漢代。這確立了中國大一統之後歷史發展重要矛盾的走向——農耕社會和游牧社會的矛盾,也確立了中華文明的文化邊際。當然這個大過程中還有一個小關鍵點,即遼金之際游牧社會模仿中原王朝向國家的轉型,也使中華文明更加多元化。
第三轉折點是鴉片戰爭,從此中華文明發展的矛盾不再是農—牧生產方式的矛盾,而是中-西,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的對抗,中華文明的地位由夏變夷,從而開始了痛苦的轉型期。看來秦統一六國已經是沒有爭議的轉折點了,不過國共兩黨的勝負真的會走上不同的道路嗎?蔣介石如果不帶著黃金逃亡台灣,如果沒有台灣經濟的黃金期,國民黨真的會開放黨禁嗎?國共兩黨誰掌握天下其實都一樣,蔣介石治下的中國也是很接近斯大林主義的。不過我倒認為蔣介石沒有毛澤東那種能舉國之力搞原子彈和衛星的魄力,老蔣肯定會在這些方面受到美國的牽制。與之相同的還有明和清,明不能解決的問題到了清也依舊延續下去了,閉關鎖國、文字獄、皇權無限擴大、官場貪腐這些弊病都是從明朝就積攢下來的,明清的區別只是留辮子和束髮的區別。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這麼排的:1 秦統一六國 這沒有爭議的2 杯酒釋兵權 宋代以前,由於地方上軍權和政權合一,因此官場上謀反的多,貪腐的少。宋以後軍政分離,文官武將都失去了造反的機會,中飽私囊成了風氣,宋元明清直到今天都改不過來3 抗日戰爭 真正的亡國危機,古代人普遍重君主,輕國家,忠誠的對象是人而不是國家,所以我們今天以民族主義的眼光看待元滅宋,清滅明,覺得那是民族危機,但是古代沒有這種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意識,以至於當日本以現代國家主義意識武裝起來的軍隊大兵壓境時,有些人只把日寇入侵看成是又一次改朝換代,或者是在國民政府受排擠就投靠日本了,也就難怪出現了很多特別忠心的漢奸。中國人的國家意識和民族主義情緒,實際上就是從抗日戰爭培養起來的
你說的那三個,唯一像點樣子的是燕雲十六州,另外兩個太扯了點。。。個人排的話:
周秦之變
唐宋之變清末一百年重要性無先後———————————————————————————————————————————周秦之變的重要性,在於「大一統」。在西周到秦的數百年間,華夏世界發生的變化不亞於此後的一千多年。在這過程中,隨著周王室的衰落,諸侯興起並開始競爭,與此同時,王室的權威慢慢下降——問鼎的事情出現了不止一次。此外,競爭的激烈程度不斷增加,這和生產力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更重要的是,競爭的加劇逼出了更具有動員力度的體制——吳起的勝利是制度的碾壓,春秋的那種具有一定儀軌的戰爭形式該推出歷史舞台了。這也是為什麼戰國時「變法"成了一個關鍵詞——要在競爭中勝出,必須做出適應和改變。
戰國,也成了古典華夏動員力度的巔峰。沒錯,僅從動員力度和效率上來說,後世一直沒能超越戰國——典型的案例就是長平之戰,這場決定了歷史走向的戰役,秦昭王動員了全國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要管窺一下這種體制的效率,可以從最接近秦漢體制的蜀漢看: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志·蜀書·楊洪傳)周秦之變,是華夏世界第一次系統的、主動的、成功的負熵運動——相比周代的分封,大一統和郡縣讓中央政府獲得了更有效率的管轄和控制。當然,還有一些影響要更深遠和隱秘:比如職業官僚——刀筆吏,比如士階層的出現,比如軍功爵制。那種血緣劃分的階級自此開始鬆動和破裂——對比一下西歐,我無意比較哪種制度更為優越,但是事功的、淡化血緣的制度,對普通人更為有利一些吧~(這些某種角度也導致了」封建"這個有爭議的歷史名詞)某種角度說,周秦之變開啟了華夏列維坦的序幕——儘管由於種種原因秦王朝二世而亡,但是他開啟的這股潮流,涌動了千年。1,啟建立夏朝
2,秦統一六國
3,辛亥革命幾十年前的事情我們暫時還看不到對歷史的巨大影響的。對比世界歷史,我覺得其中之一當屬元滅宋。元滅宋對中國歷史的進程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元朝僅僅99年國祚,其後的明朝與宋朝的從各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朝代了,雖然我是小半個明粉,但是必須要說的是,明宋之間,不論語言,制度,風氣,都是截然不同的朝代了,比如宋朝是中古漢語,而明朝是近代漢語,宋朝政治開放,已有皇帝只是共主的跡象出現,百姓議政不受太大限制(當然,徽宗和趙構是兩個奇葩,前者萬事皆可做,唯一不該做的就是官家,後者只能呵呵),明前中期都是政治閉塞,皇權加大,中晚明甚是可惜。宋朝如果沒有碰上開掛的蒙古,沒有自己作死,背盟放任遼國被金滅,以當時的勢頭,跟隨世界潮流,進入近代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第二個轉折當屬鴉片戰爭,東亞秩序崩潰,中國數千年未遇之大變局。第三個轉折是周滅商,按照商朝那趨勢,中國變成另外一個三哥真是指日可待。
同意 @李中堂 的答案。安史之亂我認為是必然的,雖然確實是唐朝甚至是整個華夏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不過根據李唐的民族政策和政治體制來看,這事早晚要發生的,早發生比晚發生還要好一點,不然漢民族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五胡亂華是明眼人看得出來的危機,而導致安史之亂的李唐民族政策和政治體制,一般人則看不出來有什麼危險,反而還會沉浸在所謂開放包容,夷漢一家的幻想里,所幸還是度過來了。而兒皇帝石敬瑭,也算是個標誌性事件,游牧民族終於在文明程度上趕上了漢民族,再不是匈奴突厥這種一戰即潰的角色了,但是游牧民族的文明化,歸根結底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帶來的惡果,幽雲十六州不過是游牧民族最後加冕的皇冠罷了。所以安史之亂和石敬瑭,本質上是一件事。如果要說轉折點,我認為宋朝重新設計政治體制才是轉折點。自宋以後,正常情況下地方再不能割據,軍隊的將領再不能擁兵自重了,可以說宋朝是制度性的終結了內在的亂世。當然負面效果也很顯著,漢族的尚武精神遭到嚴重打擊,此後的亂世多數都來自於外敵入侵。
秦始皇的統一,宋朝的建立,還有抗日戰爭。這是中國三個我認為最大的轉折點,抗日戰爭@李中堂的答案已經講過了,我就不表了。有人提到辛亥革命,我認為除了名頭上變了,對中國本質上影響不是很大,國共勝負的影響是很大,但是也不如前三者的影響。如果要算第四個轉折點,倒是可以加上國共的勝負。
1,周代商。周的崛起、代商、血緣宗法封建殖民和發展……可以說這個過程奠定了「中華文明」有別於世界其他文明、建立自己特質的根底。重農、愛人、敬鬼神而遠之、革天命、德配天命、天下一統……等等觀念都是在周人的經歷中誕生髮展的。2,戰國時各國變法兼并,直到秦完成統一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皇帝制]。重要的是這個制度模本取代[封建貴族制]成為中國社會政治理念中的「應該」。對比全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和民族的封建史,會發現這是很獨特而早熟的
做為一個專業學生,我表示實在無法在這裡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所謂三個關鍵轉折點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每個學歷史的人,恐怕都有不同的答案。之前TX的答案,我支持秦的統一這一項,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確實對後來的歷史演進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於石敬瑭割幽雲,我不認為是這一事件使游牧民族有了統治中原的關鍵基礎,後來的蒙古人並不依賴任何農耕基礎,而且這也無法解釋之前的五胡亂華的時期的形成。鴉片戰爭並非我們打開國門的開始,如果說關鍵,洋務運動和馬關條約也一樣關鍵。至於西安事變,這真是個禍國殃民的鬧劇。修改一下,我看到有TX說「第二次國共合作失敗,爆發內戰。中國錯過了歷史上最有機會走向民主共和的機遇。」,這個真的很囧,關鍵的問題其實在於,到底是誰不想要這個機遇?
車同軌書同文
科舉制
甲午戰敗商周之變,分封建開華夏。秦掃六合,設郡縣建集權。建國共和,破三千年變局。
排除歷史的必然,只追求歷史上的偶然的因素。個人認為,分別是商鞅變法、蒙滅南宋、抗日戰爭。商鞅變法,不僅確定了使秦國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還讓秦國從而具備了滅亡其他六國的實力。使中國文化的中心轉移到了陝西。如果秦國沒有商鞅變法,或其變法失敗,那麼中國就不可能完成現「大一統」,而可能出現類似西歐的局面,但會比之更混亂。蒙滅南宋,這不僅是中國的第一次亡國,8成漢人被屠戮殆盡,中華民族精英盡喪,導致民族特點在短時間內發生劇變。在到明朝趕走了蒙古人,可以清楚了發現中華精英文化發生變化,中國已經沒有了世家家族,完成了由士族階級向地主階級的轉變。抗日戰爭,爆發在中國的新民主革命今後是進行資本主義轉變還是社會主義轉變的關鍵點上。抗日戰爭的爆發,是中國共產黨保存了實力,當然中國共產黨也通過抗日戰爭增強了自己的力量,而國民黨在此之間,力量和民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如果抗日戰爭晚爆發幾年,中國乃至世界的局面都不是現在的樣子了。當然,日本在1937年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既是最好時期,又是最壞時期。
長平安史之亂鴉片戰爭
1998年7月22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宣布「中國軍隊不再經商」。從這一天起,中國軍隊撤出商海。此前中國僅解放軍部隊就擁有70家汽車製造廠、近400家製藥廠以及1500家賓館。5個月後,全國軍隊、武警部隊所辦的經營性企業悉數完成脫鉤。中國軍隊正式退出商業領域。
理由:這對軍隊命運有很大的關係,軍隊對國家命運也有很大關係,搞不好會影響歷史的進程。
θ.θ我覺得三灣改編算
所謂轉折點,就是最小概率的大事件導致國家走出特殊道路。應該橫向對比,找出那些獨一無二的突變。
1,大禹,傳說治水的人。對應二里頭一期,考古發現當時已經實現世界唯一的多樣農作物混合種植,所以洪水乾旱都能有收穫。在別的古文化發源地,部落由於水而不斷遷移城市的時候,中華能在一個地方穩定增長人口千年,催熟了政治體系(中華是一個文字歷史較晚,但政治早熟的文化)。在一個都城駐留幾百年之後(二里頭一期到四期),王朝控制力可達800公里(商朝人牲來自甘肅)。這個比別的古文明強悍多了。2,周文王,皇家取消人牲,弱化占卜。對比商有的千人人牲坑。打敗埃及的赫銻帝國也是瘋狂人牲。取消人牲,意味著人本思維的進一步提升。對人命重視。也更傾向於自救而不是祈禱。(對比是往後幾百年,中國民間和諸侯還有人牲,文王太超前了)3,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大概率,不算轉折,但統一文字實在偉大。同期馬其頓就沒這意識。羅馬帝國也沒統一文字,後來還是宗教來做這件事。文字統一意味著文化傳播隔閡剷平了,而且政權統一文字,宗教就少了重要一條途徑去圈信眾。對比之下幾十儒生和不同文的書籍燒掉,反而是功大於過的事情了。
另外秦用自己的短命,讓後世知道軍事化統治的不長久。同期馬其頓滅亡後,羅馬帝國等就沒有吸取教訓,持續用軍事統治加殖民的方式,而不是把農民視為國之根本。也導致了宗教成為抗衡政權的另一級,為歐洲分裂埋下伏筆。以上三個的偶然性是很明顯的。有了這三個偶然,才有了持續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有了不斷擴張的大一統思維。也註定2000年後和別的國家發展規律不同。
對比中東,那裡戰亂3000年。 印度,王國之間根本沒有傳承啊。而且分離才是主旋律。 歐洲,分裂不統一,甚至海權工業化了,對外還是殖民地思維,完全不能把殖民地人民當自己人。結果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結束殖民帝國後,領土沒有大增。對比中國,擴大版圖積是常態(請考慮遼金也是用漢制統治國家)。這裡不是說中國道路最好。現在看,顯然還有別的走向大一統的道路,就是美國模式。勉強算上的還有蘇聯模式。相比之下。鴉片戰爭,那是必然,只是早晚。
TG打倒GMD,我覺得是大概率,而且是上面三個轉折點定型的華夏思維的必然產物。發動農民打贏商人集團(這裡小黑一下富饒但商人氣息太重的長三角,千年了,都要依賴楚人保護),或農業強勢的集團打贏農業弱勢的(清也是撿農民運動打垮明朝的便宜),這都重複了2000年了。GMD還是不明白。GMD只要能有曾國藩那樣的農民軍支持,才不會敗。可惜常凱申怎麼對桂系領袖,怎麼對贛系。老毛子和英美不懂這歷史沉澱,要不才不會對三年打完解放戰爭目瞪口呆。對比一下,太平天國,李自成,從裝備落後的農民起義,到幾乎打下全國,才用幾年?
屠南京城,都不是第一次了,對比敵後農村,三光加毒氣,才幾萬人?農民群體逃生能力強多了。掃蕩不光,意味著野火燒不盡的後備軍一直都有。問題關鍵就變成了,誰能指揮這百萬級別的散兵,變成可怕的力量。2000年前,韓信就「多多益善」,毫無難度了(所以皇朝一貫重帥,打仗都是考慮全面,涉及百萬人的調度,對比之下日本歷史小戰役多,所以重將,對千人戰術的演繹非常深入。毛眼光很毒:日本戰術高明,短期能贏,工業化加持能中期也優勢,但日本缺能統領千萬人的戰略家,長期中國必贏)。同期蕭何就有了籠絡農民的辦法(細看正是一種農民運動,皇權越過宗族,強行降稅)。你說,2000年後,某人明說GCZY,實際農民運動思維,在加上有韓信之帥才,能不贏么?就算沒有這樣一身兼有韓信蕭何的,以泱泱大國2000年沉澱,再現單獨的韓信蕭何難么?(比如周朱劉鄧聶林,隨便哪兩個組合是蔣可比的?)歷史拐點非常繁複,並非一個事件就完全看出端倪,一個事件就可以解決一切,而是一個動態整合的過程,有時跨度甚至長達百年,所以我認為漢文明的三次拐點如下:1、從商鞅變法-秦滅六國-漢武改制,真正把中國變成中央集權制國家。2、從安史之亂-靖康之變-崖山之役,經濟、文化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北移,士族盡喪,中華文明出現拐點。3、從甲午戰爭-辛亥革命-西安事變,中國道路走向民粹,直至今日,仍未可稱完全現代國家。
我來談兩個現當代的轉折點(1949至今)。
第一個是1956年八大和蘇聯二十大。深刻讀過現當代歷史的人不會小看這個年份。1956年在我看來是新中國政治改革的巔峰,其後幾十年也再未重返那個高度。56年的時候現在的基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政協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已經基本成型,比較溫和的進步憲法(54憲法)已經制定,基層選舉正在逐步開展,群眾掃盲力度很大,對外的話在第三世界舞台提出的五項原則影響力很大,凡此種種可以找到的證明很多,可以說1956年是中國前三十年最進步的時候。
這裡我比較想講的是軍隊國家化。這個話題在56年以後一直是禁區,現在雖然沒有明確禁令,但實際上是不被允許討論的話題。軍隊作為國家政治機器的一部分,屬於國家機關管理是有其天然合理性。1956年的時候,國防部長一職是由彭德懷擔任,那時國防部長是很大實權的。
我國國防部長自1954年設立國防部後一度位高權重,黨內地位必須是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府系統內一般由國務院副總理兼任,主要職能為領導武裝力量建設,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並握有軍政、軍令兩項大權。
那個時候國家是花很大力氣決心執行軍隊國家化這一政策的,作為27年開始奉行「槍杆子里出政權"的黨,這一決心應該來說是非常可貴的。
56年的另一件事,蘇共二十大,秘密報告,毛「敏感」地嗅覺到右傾勢力(看過官方黨史,也是這麼說的)反撲。於是,打到蘇修,彭德懷靠邊站,接著在廬山會議被打倒,國防部長一職開始由林彪接任,林作為捧毛的「毛的死忠粉」,而從59年開始就對時任國家主席劉 少奇有意見。軍隊國家化的勢頭被戛然而止,直至林彪墜亡,國防部長一職逐漸成為虛職。
為什麼我想提「軍隊國家化」呢?因為縱觀國內外,文官統帥軍隊是大勢所趨。有人可能會噴說我們的軍隊也是由總書記兼軍委主席來領導啊。但主席只有一個,國家的事情這麼多,不可能樣樣都能明察。遇到像胡一樣沒有強有力根基的總書記,更是不能駕馭軍隊。
當年國民黨在大陸折騰二十多年,蔣從一個名義中央實際江浙地方軍閥,通過軍閥混戰,在抗戰結束後基本上實力上也統一全國了。這個時候正是更有條件搞一黨獨大,軍事獨裁,個人獨裁的。但蔣毅然在1948年行憲,實行軍隊國家化(蔣下野後只能暗中指揮黃埔系也是反面例證)。這是一個進步的行為。當然彼時國民黨已經爛到根了,全面潰敗的結局掩蓋了這一進步而已。
美國從頒布憲法開始,即確定軍隊國家化的政策。總統是武裝力量總司令,然後是文官國防部長,第三位才是軍隊系統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也保證美國一步步從小到大,沒有出現軍事獨裁軍事政變,也保持了軍隊自身的廉潔性和民眾支持力度。
上面兩個例子都是人所公知的。我想說的還有印度。南亞國家軍事政變,軍事獨裁簡直就是家常便飯。而印度卻從未有過這個事情。知乎上有很多人經常拿「最大民主國」開玩笑,的確,印度的社會問題不少。但印度軍隊卻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印度自獨立後基本上是由文官統領軍隊的,軍隊不得參與政治,這一傳統即防範了類似周邊國家的軍政府,也保證了軍隊的廉潔性。
而我天朝,同一任期的兩任副主席因貪腐違紀落馬,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吧。這裡面有一個莫大的因素就是,並沒有類似於國防部長一樣的文官實際統領軍隊,文官是容易受監督的,但軍隊頭子是極難受監督的。
因此56年應該算是一個轉折點。
第二個是89年學 潮。同樣,這也是一個無法公開討論的話題。但這裡我不想談及政治,談主觀,只是說一點客觀的影響。89年對於法學狗來說還有一個詞:新聞法。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因為特殊的政治環境,新聞法的立法工作被迫中止。據稱,新聞立法最大的阻力來自黨內一些高級領導人。當年在國民黨統治下,利用新聞法與執政者鬥智斗勇的經驗,讓他們看到了新聞法可能影響黨對新聞宣傳事業絕對控制的隱憂,新聞立法遂被擱置。
實際上八十年代立法大潮也影響到新聞法的出台。實際上89年國內新聞法已經呼之欲出了,都準備通過人大了。但很不幸,在特殊政治環境下,新聞法流產了。時至今日,新聞法都沒有走到當年那一步。
新聞法的意義在於什麼呢?
以這次天津事故下面一個回答來說明。當媒體不再是黨的喉舌,具有自由報道的權利時候。這個社會就有很多的假醜惡被報道出來了。面子上不好看,但會事實上推動我們改正進步。用時下官方一個流行的詞:倒逼。我覺得新聞媒體可以稱之為「黨鞭」,「政鞭」,老百姓是主人,可實際上信息和能量非常有限,只有媒體加入這一陣營,官方和民眾的力量拔河才能保持平衡。而現在,官方並不希望平衡。具體媒體的各種被整遭遇,實在上是數不勝數了。現在進行的政治改革並不只能從內部著手,還要從政治體制外部進行。而第一步,就是制定《新聞法》。
PS:89年引發的後果是一連串的,只可惜教科書不敢寫,網上也被禁言(新聞自由與民眾的言論自由有時是密不可分的)。89年後,左傾回潮,改革開放一度趨於停止。直至91年底92年初鄧南巡,以驚人的魄力力挽這一趨勢。不得不說,89年的影響很大。先崇拜了一下黃仁宇先生的《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本給我深刻影響的歷史書。
在我看來,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大致有以下幾個:從重要性而言
一、周代商1、塑造了我們整個民族的性格,從溫良恭儉讓到忠孝禮義信。2、從商人崇尚鬼神到崇尚祖先,基本奠定了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的基礎3、分封制,這個太重要,這直接塑造了華夏族在東亞的絕對強勢地位,造成了日本成不了英國的悲劇。二、崖山之變
日本人說,崖山之後,再無中華。我是不同意的。但是元滅宋其實是打斷了自漢朝以來的開放心態,雖然元朝依然是開放的。但是當陸秀夫在元軍攻破崖山後背負幼帝趙昺從容投海殉國之後,漢人其實已經喪失了開放的自信。從此,明朝、清朝的中國開始縮進了烏龜殼,雖然我們依然自詡為天朝上國,但是,那是一種閉目塞聽,外面很可怕,和外面交流更可怕。三、秦朝統一六國:這個就不解釋了
四、辛亥革命我其實從來都不認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是推翻了帝制,這或許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在於恢復了主體民族的統治(或許對於少數民族不敬)正是這種正統性的恢復使得後續的抗日戰爭、朝鮮戰爭乃至一系列的災難,中國仍然能夠挺下來,然後我們就改變了清末的背運,撿到了一大堆肉包子。聯合國五常、蘇聯援助、中美建交、加入WTO等等,如果我們挺不下來,分裂成奧斯曼土耳其,什麼就都沒有了。看看國民黨與台灣,然後不就是這種芥蒂嗎?1、秦統一中國,奠定了中國日後2000餘年的中央集權制度基礎。2、元滅宋,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亡國,8成漢人被屠戮殆盡,中華民族精英盡喪,導致民族特點在短時間內發生劇變。當然這點有一定爭議,你要把「中國歷史由多個民族同胞共同書寫"之類的論點搬出來的話,我無話可說。3、第二次國共合作失敗,爆發內戰。中國錯過了歷史上最有機會走向民主共和的機遇。
推薦閱讀:
※華夏之殤
※為什麼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如何評價文章《我們消滅了貴族,只剩下流氓》?
※學術綜述 | 光明日報推出「中國話語 傳薪絕學」系列文章
※四張圖讀《道德經》15-20章